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绿色热浸锌工艺及装备技术
热浸锌是防止钢铁被大气腐蚀的常用方法。本团队将表面纳米技术引入传统热浸锌行业,研发了锌镍合金镀层技术、高耐蚀锌铝 及锌铝镁镀层技术、绿色热镀锌生产线技术、连续热浸锌合金钢筋生产线技术、无铬钝化技术、助镀液除铁再生技术、储锌罐技术等。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5-08
催化臭氧氧化与微生物降解近场耦合技术
        对于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单独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存在臭氧剂量大、气体回收难、出水毒性高等问题,而单独生物降解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周期长、设备成本高。催化臭氧氧化与微生物降解近场耦合工艺则将按序进行的催化氧化装置和生物挂膜装置两个处理单元合并,利用催化臭氧技术提高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采用生物膜技术减少后续处理成本,能够实现低成本提高COD、色度和浊度去除率的效果,同时降低出水毒性,减少环境生物风险。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一种连续式无氧热解炭化机
申 请 号】201520774529.9 【发 明 人】段金廒;鲁学军;钱大玮;郭盛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式无氧热解炭化机,它包括螺旋给料器,预热干燥室,气化热解室,炭化室,冷却室,烟气余热回收器,热水贮罐,旋风分离器,过滤器,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淋洗塔,木煤气贮罐和控制系统。该连续式无氧热解炭化机,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即可保留无氧热解法处理生物质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环保的优点,又可降低无氧热解生物质垃圾制取生物炭的成本,更加节能环保,可克服现有技术运行成本高的缺陷,同时可实现中药材及中药生产过程废弃物无氧热解炭化处理的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特色高优小麦新品种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研发
项目背景:目前国产小麦“质差量不足、品质不稳定、 种植效益低”问题突出,特别是亩产效益低下,农户种植积 极性不高。由于我国过去科研和生产上长期追求高产,缺乏 对优质小麦新品种及其产业的系统研究,国内市场出现了优 质小麦进口数量逐年增多的现象,普通小麦价格疲靡,而优 质小麦却价格紧俏,供不应求。因此,亟需小麦品质改良、 稳产增效和产业协同攻关与突破,满足市场不同的需求,提 高企业经济效益。本项目计划以特色优质小麦为技术核心, 建立示范基地 50 亩,通过科研、生产和企业紧密结合,根 据市场需求选择优质小麦新品种、建立节本高效配套栽培技 术,构建“定单”式种加融合模式,实现加养融合增值增效, 助力实现西海岸新区打造全国强筋、中强筋小麦的“品种优 质化、种植区域化、销售定单化”种植先行区,从根本上解 决国产优质小麦“质量较差,指标不稳,数量不足”的问题, 扭转优质小麦依赖大量进口的被动局面。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联合选育或引进特色高产优 质小麦新品种(系)。联合选育或引进推广具有广阔市场前 景的营养健康、优质高效小麦新品种(系),通过建立核心 示范区并大面积辐射推广种植。2.研发新品种水肥一体化技 术,配套适宜于不同肥水条件和地力水平的绿色高效、高产 优质特色小麦栽培技术,达到节本增效、绿色丰产,保障粮食安全。3.创新小麦全产业链提质增效机制。建立起种子为 芯片、龙头企业为核心、产学研一体化的特色小麦全产业链 融合升级协同机制,开发特色优质小麦高附加值新产品,助 力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1.项目所用优质小麦新品种及技 术为自主培育和研发。2.提供集成肥水高效,水肥一体化栽 培技术和绿色高优种植技术的品种环境协同调控方案。3.构 建特色专用小麦高效耕作制度,并建立技术标准,创建国内 特色优质小麦节本增效生产新途径。 
中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2021-09-01
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恶臭气体生物处理技术
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VOCs)与恶臭气体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VOCs 与恶臭气体的处理技术包括催化氧化、吸附、生物处理、低温等离子等。其中,废气生物处理的 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气中含有的烃类、硫化氢或氨等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 的水、二氧化碳、硫酸盐或硝酸盐等物质,从而实现废气净化的目的。废气生物处理技术在 国外已经有 50 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历史,在美国、欧洲各国、日本和韩国均得到广泛应用。 国内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研究废气生物处理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尤其是污 水处理行业)恶臭和 VOCs 气体处理。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成果表明:与其他技术相比,生 物处理技术具有效率高、投资运行费用低、工艺运行维护方便、二次污染小等突出优点,尤 其适用于低浓度 VOCs 和恶臭气体处理。本研究所是国内较早开展废气生物控制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多年来,针对废气生物处 理技术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和开发,在新工艺开发(紫外光氧 化+生物过滤)和反应器结构优化、新型填料开发、高效菌种筛选和培育、营养盐配方和填 料层堵塞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大量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并已成功应用于污水厂恶臭气体、喷涂 废气和炼胶废气处理。目前,我们在该领域已获得省部级奖 2 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 奖、二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4 项,发表论文 60 余篇。
清华大学 2021-04-11
生物基无毒增塑剂高效制备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随着石化增塑剂引发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以生物质发酵制得的柠檬酸为原料的柠檬酸酯类增塑剂,作为无毒增塑剂的首选品种,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其中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受到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认证为绿色无毒增塑剂,许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然而,目前柠檬酸酯类行业普遍存在生产效率低、生产工艺复杂、产品质量不稳定、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本项目针对高效催化技术的开发、连续一体化工艺研究及新品种的开发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创制了新型绿色催化体系,开发多釜串联连续化生产技术,大幅实现工艺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挥发性有机物( VOCs)及恶臭气体生物处理技术
1 成果简介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 VOCs)与恶臭气体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VOCs 与恶臭气体的处理技术包括催化燃烧、吸附、生物处理等。其中,废气生物处理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气中含有的烃类、硫化氢或氨等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水、二氧化碳、硫酸盐或硝酸盐等物质,从而实现废气净化的目的。废气生物处理技术在国外已经有50 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历史,尤其在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应用较为广泛。国内从 20 世纪 90年代开始研究废气生物处理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恶臭和 VOCs 气体处理。国内外的 研究与应用成果表明:与其它技术相比,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效率高、投资运行费用低、工艺运行维护方便、二次污染小等突出优点,尤其适用于低浓度 VOCs 和恶臭气体处理。 本研究所是国内较早开展废气生物控制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多年来,针对废气生物处理技术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在工艺组合( 紫外光氧化+生物过滤) 和反应器结构设计、填料优选和构建、高效菌种筛选和培育、营养盐配方开发和填料层堵塞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大量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并已成功应用于污水厂恶臭气体、喷涂废气和炼胶废气处理。目前,我们在该领域获得省部级奖 2 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申请专利 5 项,发表论文 50 余篇。2 应用说明该技术适用于涂料与喷漆﹑有机原料及合成材料﹑农药﹑染料﹑石油化工﹑炼焦﹑制药﹑鞋厂﹑印刷厂﹑造纸厂﹑加油站﹑养殖厂﹑污水处理厂﹑堆肥厂等的废气与恶臭气体的处理。该技术还适用于建材市场、家具城、批发城等大型公共场所的室内 VOCs 处理。 可处理的挥发性有机物主要包括脂肪烃(低级脂肪烃( 汽油) 、氯乙烷、氯甲烷)﹑芳香烃(苯、 甲苯、二甲苯、氯苯)﹑含氧有机物(醇、醚、酮、醛)﹑含氮有机物(胺)﹑含硫有机物(硫醇、硫醚)等。可处理的还原性无机化合物主要包括硫化氢、氨等。图 1 生物过滤除臭工程                         图 2 紫外-生物过滤废气处理工程 目前本课题组成果已经在北京、江苏、广东、湖南、河北、河南等省市的废气治理工程当中得到了成功应用。3 效益分析在处理低浓度的有机气体和臭气时,生物法的一次性投资是燃烧法的 1/3、吸附法的1/8-1/5、化学吸收法 1/3 左右;运行费用是燃烧法的 1/20、吸附法的 1/10、化学吸收法的 1/15。
清华大学 2021-04-13
生物可降解聚酯工业化生产及改性关键技术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在生物可降解聚酯方面获得如下技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A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ST)连续化工业生产技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SA)中式间歇生产技术。同时针对以上聚酯开发出一系列商业化改性制品:PBAT(PBST)与淀粉改性膜制品(可堆肥降解垃圾袋、包装袋、泡沫塑料)、PBAT(PBST)与 PLA 改性膜制品(可降解地膜、保鲜膜、包装膜)、PBST(PBSA)改性纺丝制品(无纺布、编织袋)、PBS 改性制品(一次性注塑制品)。
江南大学 2021-04-13
高效生物催化合成烟酸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烟酸又称维生素 PP 或维生素 B3,是人体必需的 13 种维生素之一,作为药物中间体及饲料或食品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全球烟酸市场在 8 万吨以上,目前主要采用化学法生产。 本项目打通了生物转化 3-氰基吡啶制备烟酸的工艺路线,建成了国际上首条烟酸生物法生产线,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项目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菌种、建立了腈水解酶的高效表达和系统改造技术、构建了固定化和高浓度转化体系;腈水解酶发酵酶活及烟酸转化产量均为目前国际报道的最高水平。已建成年产2000 吨烟酸生物法生产线,相比传统化学合成工艺节约能耗 30%以上,降低污染物排放 70%以上。在 Catal Sci Tech,ChemCatChem,Crit Rev Biotechnol 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 20 余篇,1 篇入选BioMed 数据库 Highly accessed 论文;213受邀合编英文专著 1 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15 项,其中已授权 9项。 
江南大学 2021-04-13
生物可降解聚酯工业化生产及改性关键技术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在生物可降解聚酯方面获得如下技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A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ST)连续化工业生产技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SA)中式间歇生产技术。同时针对以上聚酯开发出一系列商业化改性制品:PBAT(PBST)与淀粉改性膜制品(可堆肥降解垃圾袋、包装袋、泡沫塑料)、PBAT(PBST)与 PLA 改性膜制品(可降解地膜、保鲜膜、包装膜)、PBST(PBSA)改性纺丝制品(无纺布、编织袋)、PBS 改性制品(一次性注塑制品)。
江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