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用于抑制心肌肥大的生物源纳米硒的制备方法及药物
本发明属于纳米硒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抑制心肌肥大的生物源纳米硒的制备方法及药物,选择牦牛源、马源的益生菌并纯化;将纯化后的益生菌接种至含亚硒酸钠的LB肉汤中,摇床培养;筛选亚硒酸钠还原率高、发酵液红色物质生成量多的菌株;将筛选的还原率高的菌株接种至LB肉汤中进行常规培养;将筛选的还原率较高的菌株在含亚硒酸钠的LB琼脂平板上划线培养,挑取红色单菌落,得到验证并筛选出最佳菌株蜡样芽孢杆菌A3;设置含亚硒酸钠的LB肉汤中硒含量浓度梯度以及培养时间梯度,选择得到最高耐受浓度以及最优培养时间,提取纳米硒球,进行表征及纯度测定。本发明的纳米硒有蛋白包被,粒径小,纯度高,稳定性更好。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采用酸性离子液体预处理提高褐煤热解焦油产率与品质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182363.1)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酸性离子液体在温和条件下预处理褐煤来提高其热解焦油产率并改善油品品质的方法,属于褐煤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选择能高效破坏褐煤中弱键合结构的酸性离子液体,将褐煤粉与酸性离子液体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和条件下预处理;然后利用水或有机溶剂将酸性离子液体洗出后将煤样干燥,有机溶剂和酸性离子液体回收后循环使用。预处理后的褐煤进行热解,相比于原煤酸性离子液体预处理后褐煤热解焦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钒渣高效提钒的工艺方法
本成果涉及一种通过控制添加剂粒径和冷却剂的加入方式来实现钒渣高效提钒的方法,属于提钒技术领域。 本成果采用合理的添加剂粒径及工艺参数,通过钠化焙烧和水浸处理,将钒渣中的水不溶性钒转化为水溶性的钒酸盐并得到含钒浸出液;能够减少添加剂结块现象,混料更均匀,提高添加剂的利用效率及钒渣的焙烧转化率,达到高效提取钒渣中钒元素的目的。
重庆大学 2021-04-14
“双低"浓香菜籽油制备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浓香菜籽油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低齐酸、低硫音的“双低"油菜籽制备所得的菜籽油
西华大学 2021-04-14
地沟油快速检测关键技术突破
项目背景:地沟油质量、卫生极差,重金属、毒素(如丙烯 醛、黄曲霉毒素)、过氧化值等都严重超标,并含有洗涤剂等类 化学杂质,对人体具有很大危害性,甚至可成为癌变诱因,因此 严禁在食品中使用。然而由于地沟油不是一种化学组分固定不变 的物质,因来源不同、精炼加工程度不同,其内在有害成分太复 杂且相差悬殊,现有国标《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无法针对地沟 油进行辨别性检测。大部分检测方法是针对地沟油中掺杂的外源 性物质进行物理化学性质的检测,但由于该类外源性物质含量非 常少,特异性差,理化指标不容易被放大,需要大型昂贵的精密 仪器等限制因素,一直存在检测不特异的问题。因此,本项目的 关键技术就是选择特异性识别地沟油的靶标和优化油中 DNA 提 取方法,大幅提高检测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建立有效鉴 定地沟油的方法。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动物性核酸作为检测靶标,形成 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并可以被复制扩增,检测灵敏度高的检测方 法。2.通过对不同地区来源的样品进行检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 性。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1.在食品检测方面要有丰富的研究基 础和产业化经验。2.检测技术快速简便,检测成本低,准确率高,可操作性强。3.克服现有国标《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无法针对 地沟油进行辨别性检测的问题,能被市场监管部门认可。 
青岛海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03
废塑料制备清洁燃料油的技术
项目简介: 项目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将废塑料进行热解得到燃油然后脱除杂质,油品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达到燃料油的质量标准。初步实施预计年生产规模 2000-5000 吨。 市场分析: 本项目解决了废塑料处理过程的困难,燃烧后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问题,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投资估计: 预计投资 100 万。 经济和社会效益: 预计年销售额 1000 万,年产生效益 200 万。 科研技术优势: 本项目具有投资少,操作成本低的特点,还可以应用于其它有机固废回收利用,制备燃料油和可燃气的各个领域。
南开大学 2021-04-13
富油微藻的驯化及规模化培养
自养型富油微藻具有光合作用效率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短、生物产量高的特点,是理想的生物质能源材料。利用藻类生物质生产液体燃料对缓解人类面临的粮食、能源、环境三大危机,有着巨大的潜力。本项目开发的富油舟形藻属硅藻类,是富油潜力藻种之一。对原始藻种驯化和筛选后,在不补充CO2的情况下,以自养方式培养藻细胞,干重可达3.66g/L,生长周期15天,油含量达到40%以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现完成实验室3L规模的小试阶段,500L规模的中试培养正在进行中,10吨级规模的光生物反应器正在建设投产,可年产960kg的干藻粉。更大规模的光生物反应器正在筹备之中。富油小球藻是本实验室开发的第二个品种。以BG11为培养基,在100L光生物反应器中,优化后的藻细胞自养培养,干重可达5.5g/L培养基,总油脂含量可达藻细胞干重的50%左右,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已达到500L的中试培养规模,10吨级规模的光生物反应器正在建设投产。以年产10 M gallons生物柴油的投资成本计,约10年即可完全收回投资成本。自养型微藻的无机盐占到总成本的60%以上。本项目已成功把沼气发酵和小球藻的培养两个体系进行偶联,即利用沼气发酵的沼液作为小球藻的培养基,同时把沼气中的CO2作为微藻培养的CO2来源。偶联后小球藻的各项指标和无机盐培养相近。这样既解决了微藻培养的培养基成本问题,又提高了沼气的纯度与质量,还减少了沼液的环境污染。已申请专利一项。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51002物质的属性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超高强热成形钢生产技术
针对汽车轻量化及安全法规对汽车用超高强钢的需求,完成超高强钢合金体系设计、强化机理、显微组织调控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 1200-2000MPa 热成形钢批量制备技术。系统研究了超高强热成形钢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特征,改善了塑韧性和氢致断裂敏感性,2000MPa 级热成形钢的抗拉强度达到 2083MPa,总伸长率达到 8.5%,弯曲角≥60°。使热成形零件满足汽车行业的使用要求,替代进口热成形钢,支撑国内汽车轻量化及安全碰撞要求的超高强汽车用钢的需求,为汽车轻量化新材料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合成气高选择性制取烯烃
烯烃作为化工领域的核心分子,是合成纤维橡胶塑料等重要材料的单体,属于一类重要的高附加值化工原料。工业上的烯烃主要来源于石脑油的裂解。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C1化学的迅速发展,开发从合成气直接制备烯烃的反应路径来替代传统的石化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合成气转化路径中约50%CO转化成了CO2和CH4等温室气体副产物,碳原子利用效率低下,严重降低了该路径的能源和经济效益。如何高效降低该过程中CO2和CH4副产物的生成、提高特定燃料产品的选择性在国际能源化工界一直是巨大挑战。 武汉大学定明月教授团队通过将碳化铁纳米晶体包裹在疏水性无定形SiO2壳中,开发出一种具有优异疏水性的核-壳型FeMn@Si催化剂。通过给催化剂包裹一层“疏水铠甲”,从而实现了56%的高CO转化率和13%的低CO2选择性,烯烃收率高达36.6%。核层碳化铁活性相与壳层疏水基团的高效协同,将能拓展出一系列新型的复合催化剂,通过抑制高耗能的水煤气变换反应,大幅度降低合成气转化过程中的CO2排放,显著提高碳原子利用效率,有望实现合成气更高效、更经济制取烯烃、汽油、芳烃、航油等各种高附加值化学品。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同期《Science》期刊发表了亮点评论文章,高度评价了该工作,认为该工作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合成气在疏水性FeMn@Si催化剂上高效制取C2+烯烃
武汉大学 2021-05-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1 72 73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