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技术需求、电子、电器线路的图纸设计、操作程序自动化的设计 研究
1.电子、电器线路的图纸设计、技术指导 2.操作程序自动化的设计 研究
山东施卫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1-06-15
技术需求;金属材料热处理、机械自动化、汽车悬挂系统设计研发
金属材料热处理、机械自动化、汽车悬挂系统设计研发
山东恒日悬架弹簧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4
关于印发《辽宁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现将《辽宁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3-12-29
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为做好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障省科学技术奖评审质量,根据《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24-04-30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
为引导社会力量在本自治区范围内面向社会设立的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社会科技奖)规范健康发展,提高社会科技奖整体水平,根据《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创新条例》《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文件规定,制定本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4-05-15
通过抑制受精卵极体释放获得异源多倍体泥鳅的技术
该成果提供了一种通过抑制受精卵极体释放获得异源多倍体泥鳅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获得高比例的异源多倍体泥鳅。该成果综合利用了杂交技术和染色体组操作技术培育出新型的泥鳅群体,分别获得异源三倍体泥鳅、异源四倍体泥鳅以及异源五倍体泥鳅,其诱导率高达81.25%-100%;该专利提供的方法诱导泥鳅异源多倍体种类多,数量大,后代生长快, 12月龄比正常自交对照组体重平均增加19.99%-142.34%,增重效果明显;该专利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冰水对受精卵进行冷休克处理,操作简单,材料易得,操作过程无毒无害,对操作者和受精卵均无毒性;该方法同时适用于诱导其他鱼类异源多倍体,具有较强的推广效益。 市场预期:该专利预期可创造不小的经济效益。 成果完成时间:2017年1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新型聚苯乙烯保温材料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新型聚苯乙烯保温材料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主要涉及一种新型的聚苯乙烯防火保温材料。这种新型防火保温材料内部为独立的密闭式气泡结构,具有稳定的化学和物理结构,比普通EPS泡沫板具有更好的隔热和保温性能,导热系数在(0.028-0.032)W/(m.k),保温持久稳定,其抗压、抗冲击、防潮和不透气、耐腐蚀、抗老化等性能也表现非常优异,且无毒无害,是最佳的环保型防火保温材料之一,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和地面、机场跑道、高铁路基、冷库、河道防渗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2014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一单位) 获奖人:刘志华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新型高分子纳滤膜技术在农村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本项目拟通过建立复合纳滤膜多层结构的协同设计方法,丰富复合纳滤膜制备的理论基础,提升纳滤膜的分离性能,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纳滤膜制备技术,并实现规模化生产,促进纳滤膜分离技术的广泛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超临界水氧化治理成套技术与装备
目前国内染料厂、农药厂、制药厂、造纸厂、化工厂、食品厂等,每年排放的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约30亿吨左右。对这类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一直是困扰国内环保界的难题。超临界水的特殊性质使其在有机废水治理方面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点。 现已成功完成一套固定式和一套撬装式超临界水氧化装置。采用自主建造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分别对造纸黑液、印染废水、碱渣废水、农药废水、垃圾渗滤液、化工废水、印染厌氧污泥和PTA残渣等进行了测试,在进口COD(化学耗氧值)几万mg/L条件下,可保证出水COD浓度不高于60mg/L,并析出无机盐。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短链有机酸(3-6 碳)发酵生产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本项目针对筛选优良生产性状菌株、提高菌株生长性能、增强菌株有机酸合 成能力、提升菌株环境适应性等四个制约有机酸发酵过程效能的技术瓶颈,发展和实践了一整套提高短链有机酸发酵过程性能的的策略与方法。(1) 在菌株筛选方面,建立了基于微生物生理特性的理性定向筛选技术、基于有机酸生化特性的高通量定向选育技术。(2) 在营养供给方面,建立了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微生物营养需求解析技术、基于微生物营养需求的定向定量元素供给技术。(3) 在代谢流调控方面,建立了辅因子调控碳代谢流速度和流向的方法、微生物亚细胞代谢工程的碳流分区调控技术,发展了基于最优合成途径的碳代谢流流向及通量的调控方法、基于转运子工程的代谢流传输调控方法、基于微生物生理特性的分阶段过程控制技术。(4) 在环境适应性方面,建立了胁迫与耐受响应的有机酸发酵强化技术、发展了环境适应性的全局调控因子扰动解析技术。
江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95 996 997 998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