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中药生物碱类活性成分膜的吸附和解吸装置及解吸方法
【发 明 人】樊文玲;肖伟;郭峰;潘林梅;朱运 【摘要】 中药生物碱类活性成分膜的吸附和解吸装置及解吸方法。该装置由膜组件、循环泵、提取液或解吸液双层储料槽、渗透液储料槽、压力表、流量计、恒温水浴、蠕动泵,不锈钢管道制成。其方法为:在0.25MPa下,恒温,膜面流速为2m/s,膜超滤吸附生物碱提取物溶液24h,计算吸附量。将吸附后的膜装在解吸装置上。用无机酸解吸剂恒温,在压力小于0.05MPa和膜面流速在0.1-1m/s范围条件下进行解吸30min-1.5h,得解吸率92%-99%。该方法和装置适用于中药生物碱类成分的膜精制过程,尤其是注射剂除热原和树脂过程,可大大降低该类活性成分的损失率,提高其转移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典型城市系统氮物质流的时空特征与变化规律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徐琳瑜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以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研究以广州为例,在城市生态系统层面构建氮物质流核算模拟模型,在不确定条件下全面刻画氮物质流过程,从活性氮产生、流动、积累、环境负荷等方面出发,分析了1995-2015年间氮平衡在源、通量和归趋上的变化。结果显示,人为扰动不仅强化了活性氮输入,而且极大改变了城市生态系统中活性氮的分布格局。以往全国尺度的研究认为活性氮主要累积于陆地中,而本研究发现在城市尺度活性氮大量富集于大气中,而不是陆地中。人工固氮(Haber-Bosch N fixation, HBNF)倾向于生产供人类消费的合成氨产品(如塑料、橡胶等),而不是用于生产农业用的化肥,进而导致合成氨产品在人类子系统中的积累。工业活性氮在人类子系统中迅速积累,这可能作为已有学者报道的全球未知氮汇的一种解释。 研究表明,在城市中应该更关注化石燃料燃烧、工业含氮产品、食品氮消费等引起的活性氮输入及环境损失。特别地,工业合成氨产品延缓了活性氮向环境的释放,这种由活性氮释放延迟引起的遗留效应(legacy effect)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要提高工业合成氨产品的再利用率,降低工业合成氨产品生产、使用以及处理全过程中的活性氮损失。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典型城市系统氮物质流的时空特征与变化规律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徐琳瑜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以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研究以广州为例,在城市生态系统层面构建氮物质流核算模拟模型,在不确定条件下全面刻画氮物质流过程,从活性氮产生、流动、积累、环境负荷等方面出发,分析了1995-2015年间氮平衡在源、通量和归趋上的变化。结果显示,人为扰动不仅强化了活性氮输入,而且极大改变了城市生态系统中活性氮的分布格局。以往全国尺度的研究认为活性氮主要累积于陆地中,而本研究发现在城市尺度活性氮大量富集于大气中,而不是陆地中。人工固氮(Haber-Bosch N fixation, HBNF)倾向于生产供人类消费的合成氨产品(如塑料、橡胶等),而不是用于生产农业用的化肥,进而导致合成氨产品在人类子系统中的积累。工业活性氮在人类子系统中迅速积累,这可能作为已有学者报道的全球未知氮汇的一种解释。 研究表明,在城市中应该更关注化石燃料燃烧、工业含氮产品、食品氮消费等引起的活性氮输入及环境损失。特别地,工业合成氨产品延缓了活性氮向环境的释放,这种由活性氮释放延迟引起的遗留效应(legacy effect)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要提高工业合成氨产品的再利用率,降低工业合成氨产品生产、使用以及处理全过程中的活性氮损失。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4-10
一种全尺度多功能危险可燃固体废弃物连续热解焚烧处置装置及研究平台
本成果涉及的是一种全尺度危险固体废弃物连续热解焚烧装置及焚烧过程,属于可燃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及焚烧技术领域。该处置装置及研究平台的主要工艺设备,按照功能包括上料、热解燃烧、余热利用、烟气净化、烟气排放、电器控制监控系统和附件等七部分。 通过采用废弃物热解气化原理,废弃物在立式热解炉内欠氧条件下热解、气化,热解炉内气体温度控制在200-400℃左右,炉渣中心温度可达800-1100℃左右,将有机废弃物转化成可燃烧的CO和CH4等可燃成分和无机水蒸汽、酸性气体和炉渣,可燃气体进入混合室后,与切向进入的空气强烈混合后送入二次室燃烧,二次室出口烟气温度可达850-1100℃,烟气停留时间2-5s,烟气中有机物得以完全燃烧,同时抑制了不完全燃烧产物(焦油、烟炱和碳等)的产生,可达到减容的目的,也为烟气净化和灰渣回收创造成了条件;G-L换热器可实现补充热风助燃,充分余热利用;急冷塔雾化降温系在升温时、正常运行时、残烧时均能实现自动运行;布袋除尘器能实现有效自动除去烟气中小颗粒粉尘;活性炭喷射装置能有效吸附烟气中有害物质;当设备全部投入运行时,烟囱无黑烟,可另外设计新型热解、焚烧和烟气处理等工艺模块,并与已有设计模块融合,能够改造、升级和替换。 技术优势: 本成果将热解和高温焚烧技术优化组合,把低温气体和高温熔融结合起来,将废弃物的焚烧分为热解-预混-焚烧三步进行,实现热解焚烧、能量回收和烟气净化综合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具有前瞻性,整体工艺无害化突出,减容性和资源化显著,物料适用性广泛,过程中不涉及危险反应介质和有毒有害溶剂,可实现“本质绿色化”。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全尺度多功能危险可燃固体废弃物连续热解焚烧处置装置及研究平台
本成果涉及的是一种全尺度危险固体废弃物连续热解焚烧装置及焚烧过程,属于可燃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及焚烧技术领域。该处置装置及研究平台的主要工艺设备,按照功能包括上料、热解燃烧、余热利用、烟气净化、烟气排放、电器控制监控系统和附件等七部分。 通过采用废弃物热解气化原理,废弃物在立式热解炉内欠氧条件下热解、气化,热解炉内气体温度控制在200-400℃左右,炉渣中心温度可达800-1100℃左右,将有机废弃物转化成可燃烧的CO和CH4等可燃成分和无机水蒸汽、酸性气体和炉渣,可燃气体进入混合室后,与切向进入的空气强烈混合后送入二次室燃烧,二次室出口烟气温度可达850-1100℃,烟气停留时间2-5s,烟气中有机物得以完全燃烧,同时抑制了不完全燃烧产物(焦油、烟炱和碳等)的产生,可达到减容的目的,也为烟气净化和灰渣回收创造成了条件;G-L换热器可实现补充热风助燃,充分余热利用;急冷塔雾化降温系在升温时、正常运行时、残烧时均能实现自动运行;布袋除尘器能实现有效自动除去烟气中小颗粒粉尘;活性炭喷射装置能有效吸附烟气中有害物质;当设备全部投入运行时,烟囱无黑烟,可另外设计新型热解、焚烧和烟气处理等工艺模块,并与已有设计模块融合,能够改造、升级和替换。 技术优势: 本成果将热解和高温焚烧技术优化组合,把低温气体和高温熔融结合起来,将废弃物的焚烧分为热解-预混-焚烧三步进行,实现热解焚烧、能量回收和烟气净化综合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具有前瞻性,整体工艺无害化突出,减容性和资源化显著,物料适用性广泛,过程中不涉及危险反应介质和有毒有害溶剂,可实现“本质绿色化”。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安全阀热态试验台架
造成我国安全阀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关键问题是安全阀热态试验技术的落后。安全阀是 “小阀门、大台架”。安全阀热态试验台架包含锅炉、容器、控制阀和控制系统,造价近亿 元,试验技术远比安全阀本身复杂得多。目前,安全阀热态试验主要是依照美国标准ASME PTC 25,此标准规定了对试验过程和测试精度的要求,但如何实试验过程则是一大挑战。安全 阀热态试验装置最早出现在美国。目前美国Tyco公司分别在Stafford、Wrentham等地建有热态 试验台架。建于Wrentham的试验台架始建于1949年,后来逐步完善,试验介质为饱和蒸汽, 设计压力10.3MPa。建于Stafford的试验台架,试验介质为饱和蒸汽,最大试验压力10.2MPa。 美国以上试验台架存在进行大口径、大排量安全阀热态试验中存在安全阀频跳问题。即安全阀 在一次测试过程中会出现多次的开启与回座,试验过程将对安全阀的密封面将造成显著的损 伤。另一方面,安全阀设计和制造工艺不合理也会造成安全阀的频跳,此是安全阀所需严格避 免的产品缺陷。而由于试验装置和方法的不足所带来的安全阀测试中的频跳将会掩盖产品本身 的问题,这去在安全阀的实际使用中埋下重大安全隐患。 中国合肥通机械检测院和国家特种泵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有安全阀的型式试验资质, 但没有以蒸汽为介质的热态试验系统。国内共有3套热态安全阀试验台架建,都采用实验台架 整体升压直至安全阀起跳,进而测量安全阀机械性能的方法,安全阀业内称之为“自由膨胀 法”。三套台架分别建在上海阀门厂、哈尔滨锅炉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711所。 “自由膨 胀法”不符合ASME PTC 25标准的要求,存在如下的缺点: (1) 自由膨胀无法满足高参数、大排量安全阀试验过程中稳定排放的要求; (2) 采用自由膨胀法,造成整定压力和排放压力测量值相同,无法准确测量排放压力; (3) 安全阀测量的额定开高比实际值偏低。 另外,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中国尚没有安全阀热态试验台架能够测量安全阀的排量系 数。安全阀的排量系数是安全阀设计的核心,决定了安全阀的设计。我国由于没有可以测试安 全阀热态排量系数的试验台架和技术,所以长期只能走模仿外国产品特别是美国产品的道路。 设计大多只进行强度校核,没有核心技术,产品技术一直处于低端水平。 华东理工大学经过多年攻关开发出了先进的高参数并符合ASME标准的安全阀热态试验台 架, 打破了国外的垄断。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热连轧层流冷却系统简介
卷取温度控制系统是热连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质量,特别是带钢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好坏,进而影响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层冷控制系统由L2过程控制系统和L1基础自动化控制体统组成。L2级系统完成数学模型计算、自适应控制、动态设定、冷却策略的选择和冷却速率控制等功能;L1级系统完成头尾跟踪、故障阀设定、开关阀控制和头尾微冷控制等功能。 工作模式有三种:全自动模式、手动模式、测试模式。      控制冷却系统设备:上高密度集管、下高密度集管、集管控制阀组、倾翻机构和阀组、车间高位水箱、高压侧喷装置、压缩空气吹扫装置等组成。 层流冷却下带钢的传热过程十分复杂。首先,整个冷却过程中温降大,钢板的对流换热系数及其热物性参数必然随温度产生显著的变化。其次,高温钢板的层流冷却,较其他冷却方式更为复杂。高密度管层流喷出的水流在一定压力下冲击到钢板表面,在冲击区钢板表面不形成水蒸气膜,因此,产生强烈冷却效果。沿钢板长度方向,在近冲击区一定范围内,冷却水呈层流区,在较远处呈紊流区,在层流区和紊流区之间形成过渡区。在垂直板面方向,除了水流冲击区以外的其它区域,从板面向上,同样出现层流区、过渡区和紊流区。因此,就整体层流冷却来看,经历了膜态沸腾、过渡沸腾和核沸腾冷却阶段,钢板传热过程是非稳态的。 根据层流冷却实际生产工艺情况,应用传热学原理,对带钢在时间和厚度方向差分,建立有限差分模型,计算带钢在整个冷却区的开阀和关阀状况,确定带钢在每个集管下是空冷还是水冷,从而控制带钢在冷却区的温度。由于模型的建立是基于机理性的,所以模型计算具有比较高的精度,包括:预设定模型、动态设定模型、钢种物性参数模型,包括导热系数和比热容计算模型、水冷时对流换热系数计算模型、自适应模型等。 根据不同钢种的工艺要求,系统提供多种冷却方式供选择,包括:全长冷却、头部不冷、尾部不冷、前向冷却、后向冷却、头部微冷、尾部微冷、稀疏冷却、非对称冷却等。该系统已经成功稳定的应用在日钢1580热连轧生产线并取得了的很好的控制效果,还将应用于武钢1700mm热连轧、西南不锈1450mm热连轧、重钢1780mm热连轧等多条生产线。 该项目适用于所有的新建和欲改造的板带轧机的层流冷却设备。同时,通过技术集成和转移,可为轧钢技术装备国产化作出较大贡献。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SCR脱硝尿素催化热解技术
还原剂是SCR烟气脱硝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位于大中城市及其近郊区的电厂(人口稠密区的脱硝设施)因安全性要求较高,均宜选用尿素作为还原剂。通过理论研究、实验室小型实验、中试、工业示范,开发成功SCR脱硝尿素催化热解技术。(1)提出了尿素催化热解反应的合理温度区间;(2)研发出新型尿素热解炉;(3)开发出物料及能量平衡计算软件包。该成果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东南大学 2021-04-11
SCR脱硝尿素催化热解技术
还原剂是SCR烟气脱硝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位于大中城市及其近郊区的电厂(人口稠密区的脱硝设施)因安全性要求较高,均宜选用尿素作为还原剂。通过理论研究、实验室小型实验、中试、工业示范,开发成功SCR脱硝尿素催化热解技术。(1)提出了尿素催化热解反应的合理温度区间;(2)研发出新型尿素热解炉;(3)开发出物料及能量平衡计算软件包。
东南大学 2021-04-11
土壤-空气换热回收建筑新风系统
一、 项目简介 一种基于土壤-空气换热回收的新型建筑新风系统,其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浅层地表土壤来预冷或预热新风,然后通过室内外空气热回收利用,达到降低建筑新风负荷、节约能源的目的,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已完成现场实验、中试工作,已经建立了示范系统,该技术正处于市场推广阶段。三、 技术指标该项目采用专业土壤-空气换热系统设计软件(EAHE Designer),能够完成不同气候条件以及干、湿工况下土壤-空气换热系统的优化设计,最大程度提高地下换热效率;在全热回收机件设计上,采用了新型强化换热技术,改善空气换热效率,提高全热回收效率。整体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主要性能指标如下:1)地下换热效率不低于0.7-0.85;2)室内CO2浓度不高于800ppm(国标规定小于1000ppm);3)全热回收装置效率不低于80%;4)系统节能率不低于30%。已经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基于土壤-空气换热的建筑新风系统”(ZL2012 2 0288881.8)四、 市场前景我国约90%以上既有建筑都属于高能耗建筑,其中新风能耗约占建筑空调、供暖能耗的20-30%和50-60%,因此降低新风系统能耗已经成为建筑节能的重点内容之一。2013年1月6日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指出:城镇新建建筑将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对于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该项目属于低碳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其成功研发和推广将对建筑节能领域产生积极影响,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投资规模约为100-200万元,对厂房无特殊要求,主要涉及风管、空气换热器等部件加工。前期可以委托企业按图纸定制加工系统部件,后期可以自行生产相关部件,具体设备面谈。六、 生产设备具体设备面谈。七、 效益分析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住宅、工厂、行政办公、商业建筑、学校、实验室、会议室、餐厅等中小规模建筑类型,单体建筑规模主要为200-1200m2。单位建筑面积建设费用在150-200元,推广50万平米可获得销售额接近1亿元左右。八、 合作方式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 或面谈。九、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项目负责人:王华军,电话:15122700298,邮箱:huajunwang@126.com十、 附件:图1 土壤-空气换热回收建筑新风系统示意图图2 土壤-空气换热器优化设计示意图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 26 27
  • ...
  • 415 41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