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深圳锐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锐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国家级科技园,针对行业痛点需求,锐取提出“场景录播”新概念,使录播进入无线便携时代。    多年来,锐取专注专业化场景的信息记录、聚焦创新性产品的技术革新、致力互联网直播的平台开发,为客户提供高清、便捷、定制化的视频分享服务。截止到目前,锐取产品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应用,用户数量达到数千万之多,并获得了行业权威机构和媒体的荣誉奖项逾150项,拥有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00多项。    在录播行业深耕多年,锐取版图不断扩大,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西安、武汉等省会城市共设有28个办事处,海外拥有10个营销中心,并有4000多平米专业自主生产工厂。   未来,锐取将继续秉承锐意进取、简单快乐、信任、开放的企业文化,以重塑文化的记录与传承为核心,创新场景的学习和培训,让更多人体验到互联网+场景视频之美!
深圳锐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创鲁云度(青岛)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创鲁云度(青岛)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3-07-25
MRISim3.0核磁共振技术仿真实验仪
MRISim3.0实现了动态显示核磁共振数据采集和图像重建过程,通过参数的任意调整对信号和图像的影响规律以及伪影的表现和成因分析,从而实现根本上掌握核磁成像原理。 MRISim3.0台式核磁共振技术仿真实验仪用于直观快速的学习了解核磁共振弛豫分析技术的原理;也可用于相关专业人员的早期自学原理和操作,熟悉参数的设置规则;同时也可以实际测试样品的信号且与弛豫谱结果比对参考。 本仿真实验仪适用于医学影像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工程专业对于核磁共振成像原理的实操实验教学。
北京中科通标技术有限公司 2021-02-01
核磁共振实验仪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实验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简介:   EDUMR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实验仪是一款专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教学实验而设计的小型台式核磁共振成像仪器。可配合物理相关专业(如近代物理、应用物理、无线电物理、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和医学相关专业(如大型医疗器械、医学影像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开设核磁共振原理、磁共振成像演示等实验课程;也可配合核磁共振工程类专业开设设备硬件结构方向的开放性拓展实验课程。EDUMR可辅助搭建以下平台:       1.教学示范平台;       2.核磁共振成像实验平台;       3.科研实验平台;       4.磁共振继续教育深造平台。       两大特点:开放性,真实性。       开放性:软、硬件均具有高度的开放性。       1.硬件开放:体现在针对实验教学、工程实训、课堂演示时可以模拟连续波式核磁共振实验仪实验,更可对硬件结构进行现场拆卸及装配。配合示波器、万用表等辅助工具,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增强了学生对于仪器硬件结构的了解,能够符合现代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2.软件开放:主要体现在K空间原始数据的开放,可进行图像重建的仿真实验,针对信号处理及数据处理方向,可以为学生、老师提供大量真实且有效的数据,从而开展更多算法优化、图像后处理等方面的拓展性研究。       真实性:       EDUMR具有与医用核磁共振成像仪相同的模块,真实体验磁共振的原理、仪器、应用。       EDUMR能够满足用户对于教学实验的要求,是一款符合现代教学发展的实验仪器。技术指标:1、磁体类型:永磁体;2、磁场强度:0.5±0.08T,仪器主频率:21.3MHz;3、探头线圈直径:15mm;基于仪器的核磁共振教学相关实验:EDUMR核磁共振成像原理与设备结构一、核磁原理及成像原理       核磁共振及其成像的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现象       弛豫与核磁共振信号       核磁共振信号的空间定位       核磁共振图像重建       核磁共振脉冲序列二、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磁体子系统       射频子系统       梯度磁场子系统       谱仪及计算机系统       磁屏蔽与射频屏蔽EDUMR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实验项目一、原理性实验       机械匀场和电子匀场       硬脉冲FID序列测量拉莫尔频率       旋转坐标系下的FID信号       FID信号一维处理与增益调整       硬脉冲回波序列确定硬脉冲射频       软脉冲FID序列确定软脉冲射频       软脉冲回波序列       反转恢复法测T1       饱和恢复法测T1       硬脉冲CPMG序列测量T2       乙醇的化学位移测量二、成像技术实验       自旋回波序列成像       自旋回波权重像       一维梯度编码成像       反转恢复序列成像       二维梯度回波序列成像       采样参数对图像大小及形状的影像规律       三维梯度回波序列成像三、硬件结构实验       射频线圈的调谐与匹配       射频开关与前置放大器       射频功率放大器与射频波形调制电路       数据处理过程(模拟部分)实验       梯度功率放大器       谱仪系统结构与控制信号       高频数字记忆示波器的使用四、应用拓展实验       2D-FFT 图像重建的仿真实验       核磁共振图像质量评价实验       3D-FFT图像重建的仿真实验       牙膏含氟量的测量       芝麻含油率的测定成像实验展示:核磁共振教学配套教材:注:仪器外观如有变动,以最新款为准。
上海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物联网技术综合实验系统I型(CES-IOT210)
物联网技术是在传统互联网技术基础上拓展及延伸的,由于其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几乎涉及各行各业,因而为了满足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校申请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物联网技术类课程,海天雄公司为了满足学校教学需要,结合实际产品开发经验,研发了海联·物联网技术综合实验系统。海联·物联网技术综合实验系统侧重于物联网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应用层三层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该系统中的感知层由各类传感器、RFID射频模块组成,实现了不同物理特性的信息采集,网络层则由物联网关键技术之一的ZigBee短距离实现数据信息的通信任务,以及WiFi、蓝牙BT、3G等技术实现各种不同网络传输的功能;应用层是物联网三层技术的最上层,则由高级物联网网关构成,实现数据信息的处理以及上层应用的开发。 CES-IOT210 物联网系统倡导 “产品化学习” 理念,该系统的设计是结合成熟物联网产品方案,以实际的产品技术导入该实验系统,学生透过对点、块、全局系统的学习,全面掌握物联网前沿技术,从而达到学习知识点与产品知识点的完美结合。CES-IOT210 实验系统提供多达数十种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提供开放的软件及硬件资源,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可实现教学、科研等物联网相关课题。系统关键技术点:局域网络通信技术、短距离通讯技术、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RFID射频技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技术、软件工程技术。适合高校院系包括: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及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深圳市海天雄电子有限公司 2021-12-08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相关财政补助资金的通知
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措施的通知》(琼府办〔2021〕65号)、《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管理办法》(琼科规〔2021〕3号)、《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精英行动”奖励管理实施细则》(琼科规〔2022〕21号)的有关规定,为做好2023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精英行动”奖励、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增量奖励、整体迁入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研发经费增量奖励资金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省科学技术厅 2023-07-13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关于做好2023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行业 评审有关准备工作的通知
202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行业评审采用会议方式进行,项目介绍采用视频PPT。为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现将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2023-07-21
基于胶体金标记技术的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双指标同时检 测新技术建立及便血检测产品研发
成果简介:便隐血是指消化道出血量少,肉眼不见血色,少 量红细胞被消化分解,以至在显微镜下也无从发现的出血。正 常人便隐血检验为阴性,而阳性结果常见于肠癌、消化道炎症 或出血性疾病等患者粪便检测,便隐血检测对诊断消化道出血 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进行消化道肿瘤普查、初筛和监测的 有效手段,是临床上诊断消化道出血的重要依据。 目前,便隐血检测的主要指标为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且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4-14
技术需求:1.耐火(高温)管型母线外包绝缘材料的研发生产技术。2.基于管型母线的在线监测系统。
1.耐火(高温)管型母线外包绝缘材料的研发生产技术。2.基于管型母线的在线监测系统。
山东中泰阳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4
在基于纳米石墨烯的高性能单原子电催化剂、C60衍生物高效储锂、CSPbBr3量子点铁电性质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王湘麟课题组在基于纳米石墨烯的高性能单原子电催化剂、C60衍生物高效储锂、CSPbBr3量子点铁电性质研究等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Nano Energy(IF:15.548);ACS nano (IF:13.903);《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IF:14.695)。发展高效稳定的非铂基电催化剂对质子交换膜电池等清洁能源转换装置的大规模应用具有关键作用。王湘麟团队基于结构明确的纳米石墨烯,合成了单原子铁-氮-碳氧还原催化剂,其催化活性接近商业Pt/C,并具有高循环稳定性。我校物理系副教授徐虎和物理系博士后黄祥构建了理论计算模型并模拟电催化反应过程。在锂电池电极材料方面,王湘麟团队与台湾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教授王立義(Wang Leeyih)团队合作,基于C60衍生物开发高性能的储锂材料,研究论文发表于ACS Nano。王湘麟团队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袁宏明教授合作,首次发现全无机卤化物钙钛矿CsPbBr3量子点具有出色的铁电性,研究论文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02 603 604
  • ...
  • 768 76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