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细胞互作的原位捕获技术
不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传递在包括 免疫 响应 、 器官 发育、神经传导 在内的众多生命活动中都扮演 着 关键角色 。目前, 研究 细胞互作 的方法 大 都 需要 已知参与 的 细胞类型 ,难以在复杂的活体环境下发现或研究未知的细胞 间 相互作用 。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陈鹏课题组 借助“定向进化”技术和“ 邻近标记 ”策略,实现了 细胞 之间 动态相互作用的 原位捕获。这一被命名为 EXCELL ( Enzyme- m ediated proximal cell labeling ) 的技术,通过将 作者 定向进化得到的分选酶( mg SrtA ) 展示在 待研究的 细胞表面, 能够对与其 相互作用 的 细胞 进行原位捕获与鉴定 ,为研究细胞 - 细胞相 互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 源自 金黄色葡萄球菌 的 分选酶 Sortas e  A   ( SrtA ) 能够 催化 分选肽 ( LPETG ) 和寡聚甘氨酸 的 共价连接。近期有文献报道将 SrtA 用于监测小鼠体内特定受体 - 配体介导的免疫 细胞互作 过程 1 。但是该方法 需要将 SrtA 与 寡聚甘氨酸分别融合在相互作用 的 配体和受体 细胞 上, 因此需要预知 相互作用的 细胞 类型,并对两类细胞 同时进行 基因 改造 ,因此无法捕捉未知的细胞间相互作用 。本研究突破了这一瓶颈, 建立了 对 SrtA 进行定向进化的高通量 荧光 筛选 平台,并成功 获得 了 对单一甘氨酸进行标记的 高活性 SrtA 突变体 - mgSrtA , 能够 实现对 任意 细胞类型的有效标记。
北京大学 2021-04-11
活细胞核酸标记的研究
真核细胞具有复杂而高度有序的空间结构,研究生物大分子的亚细胞定位,对于阐明其生物学功能有着重要意义。核酸分子在细胞中的特异性分布直接影响基因表达的效率,在蛋白质翻译调控、学习与记忆形成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针对亚细胞区域中RNA组份的研究,传统手段依赖于化学交联、免疫沉淀、离心分离等技术,不但需要预先破坏细胞的天然结构,而且还局限于少数能够被机械分离的亚细胞区域,缺乏普适性。 本研究提出“邻近核酸标记”的策略。该策略的核心是在活细胞中利用酶促反应形成大量高活性的自由基,与酶邻近的核酸分子发生共价加成反应,从而实现空间特异性标记。从工程改造的过氧化物酶APEX2出发,邹鹏课题组首先设计并合成了十余种与生物素偶联的酶底物,并从中发现生物素-苯胺探针的核酸标记活性最高。他们进一步以线粒体、核纤层和核仁等亚细胞结构为例,建立了在活细胞中开展邻近核酸标记的方法,并通过定量PCR与高通量测序分析证实了标记方法具有良好的空间特异性。邻近核酸标记技术操作简单、具有普适性,为日后研究核酸的亚细胞定位与功能关系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北京大学 2021-04-11
新型纳米材料干扰β-淀粉样蛋白寡聚体形成并促进小胶质细胞介导清除
南开大学刘阳研究员与天津医科大学康春生教授合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noLetters(DOI:10.1021/acs.nanolett.8b03644)上发表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纳米复合材料(NC-KLVFF),可有效清除Aβ毒性寡聚体,并减轻Aβ诱导的AD小鼠的神经毒性。该纳米复合材料为表面集成有Aβ捕捉肽(KLVFF)的小粒径纳米颗粒(图2b,14±4nm)。这种纳米复合材料将KLVFF通过原位聚合交联在血清蛋白质分子表面(图2a),与Aβ共培养可显著改变Aβ寡聚体的形貌,进而形成Aβ/NC-KLVFF纳米团簇而不是Aβ寡聚体。随着病理性Aβ寡聚体的减少,纳米复合材料减轻了Aβ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并恢复了脑内小胶质细胞吞噬Aβ的能力,最终保护了海马神经元免受凋亡。研究人员考察了NC-KLVFF在减轻神经毒性和促进小胶质细胞清除方面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NC-KLVFF通过与Aβ作用形成纳米团簇体,显著减轻了Aβ对神经元细胞膜的黏附,进而减小了对神经元的损伤(图3a,b)。在小胶质细胞对Aβ的吞噬实验中,也观察到Aβ/NC-KLVFF纳米团簇体展现出更易被内在化的特点(图3c,e)。
南开大学 2021-04-10
负载蛋白、多肽类药物微球立体形态及分布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蛋白、多肽类药物微球立体形态及分布的测定方法,属于微球测定技术领域。
中山大学 2021-04-10
复合物理场协同强化菜籽蛋白糖基化改性的方法
其他成果/n一种复合物理场协同强化菜籽蛋白糖基化改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菜籽蛋白的制备;2)菜籽蛋白溶液的配制;3)蛋白质‑糖混合溶液的配制;4)微波‑超声波复合物理场协同处理;5)离心分离;6)透析与干燥。其中,步骤3)中,微波的功率为200~500W,超声波的功率为100~300W,反应体系的温度为60~70℃,反应时间为6~10min。本发明利用微波快速加热效应和超声波的机械搅拌与加速扩散作用,可避免反应体系出现局部高温现象,使糖基化反应更为均匀;同时微波的电磁场与超声波的空穴作用会在反应体系中形成超临界高温与高压的微环境及界面浓缩现象,从而避免传统湿热法下由于长时间持续高温作用而产生褐变物质,消除了色泽对产品的影响。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具有ACE抑制功能的鱼肉蛋白肽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ACE抑制功能的鱼肉蛋白肽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鱼肉蛋白肽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去脂的鱼肉浆液;(2)调节鱼肉浆液温度和pH值1‑3,加入胃蛋白酶酶解;(3)调节温度和pH值为6.5‑8.0,加复合蛋白酶酶解;(4)酶解液高温下保温后冷至室温,离心并取上清液通过二步超滤法处理;(5)滤液过柱分离,收集洗脱峰,即得。本发明方法适于产业化生产,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制得的鱼肉蛋白肽具有优异的ACE抑制功能,IC50小于0.34mg/mL,肽中分子量小于1000D的肽比例为95%以上,易吸收,可广泛应用于特需食品和营养食品的制造。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和LTB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鸭坦布苏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即筛选获得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具有优势抗原表位的DomainIII结构域,并通过Lingker与肠毒素LTB组成新型融合蛋白LTB-Es,并以该融合蛋白作为抗原来制备鸭坦布苏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本发明中鸭坦布苏病毒新型融合蛋白LTB-Es,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其中一种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2。本发明利用原核表达载体构建了能表达鸭坦布苏病毒新型融合蛋白LTB-Es的大肠杆菌BL21(DE3)宿主菌。将重组表达的蛋白纯化后制备成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可使免疫后鸭群获得免疫保护。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利用乳酸菌静息细胞发酵生产γ-氨基丁酸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乳酸菌静息细胞发酵生产γ-氨基丁酸(GABA)工艺,利用经过诱导的乳酸菌活性静息细胞体,分散于含有底物的转化缓冲液中,在合适的条件下转化生产γ-氨基丁酸。利用该方法可以大幅度缩短转化时间,提高转化效率,产物成份简单,利于分离提纯。且转化无需无菌条件,设备要求简单,耗能低。经条件优化,本工艺已适合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附图2为pH对乳酸菌株的生长与发酵生产GABA的影响(▼生长影响;▲发酵影响)。
四川大学 2016-10-26
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
江西中洪博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21-10-28
NK细胞
山东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