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多肽药物合成工艺
多肽药物研发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市场应用前景。2015 年全球多肽药物市场为 175 亿美元,据预测,2015-2025 年年增长率为10.3%,到 2025 年全球多肽药物市场将增至 469 亿美元。随着多肽药物价格的平民化、蛋白相互作用新靶点以及替代传统注射给药的新型给药技术迅猛发展,多肽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将进一步得以拓展。然而,多肽药物工业化生产中存在合成步骤繁琐、成本高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导致药品价格昂贵,大大增加了医疗负担,严重影响了这些多肽新药投放市场的速度。而我国多肽药物产业与欧美相比还
兰州大学 2021-04-14
石墨烯合成转移
团队研究后发现,樟脑与石墨烯表面吸附能较小,作为辅助转移层时可以仅通过室温下干燥升华、低温短时间退火或无水乙醇试剂清洗被完全除去。这避免了传统转移方法中去除转移支撑层所使用的有机试剂长时间浸泡和高温退火等操作,减少了对石墨烯薄膜的品质损坏,并扩展了石墨烯在诸多柔性基底上的应用。 除此之外,在使用自制的樟脑溶液旋涂至石墨烯薄膜上并刻蚀掉铜基底时,石墨烯薄膜周围形成了一层樟脑油包围层,对石墨烯薄膜提供了紧固保护。团队还发现,由于樟脑油层在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醋酸加氢合成乙醇
截至2011年底,国内醋酸产能超过800万吨,醋酸产能严重供大于求,醋酸装置开工率不足70%,开发醋酸下游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011年我国燃料乙醇产量约200万吨,燃料乙醇的需求在不断增长,预计2015年,按照国内目前使用的E10 (汽油中掺混10%的乙醇) 标准计算,对燃料乙醇的需求将达1000万吨。我国对乙醇的潜在消费需求,为醋酸加氢制备乙醇技术带来了良好的市场机遇。目前的醋酸价格持续低迷,而乙醇需求增长潜力巨大,而目前粮食乙醇的发展受到限制,醋酸加氢制备乙醇技术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对替代传统的粮食发酵路线,缓解石油资源紧缺的矛盾,提高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新型纳米粉体低成本合成及其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内容介绍: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材料由于具有灵敏度高、响应一恢复快、制备 简单、价格低廉、选择性可方便通过材料表面修饰等进行改善的优点, 在传感器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本项目利用环境友好、低成本的低温方法合成了纳米材料,通过材料 成分的设计和工艺参数的调控来获得具有形貌可控的纳米材料,将其应 用到气敏元件。通过其对可燃和有毒气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苯一步羟基化合成苯酚的绿色合成工艺
成果描述:苯酚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用途,其需求量大,主要用于生产双酚A(亚异丙基二酚)和酚醛树脂,也用于生产己内酰胺、苯胺、烷基酚、脂肪酸等产品, 此外,苯酚还可直接用作化学试剂、防腐剂和消毒剂。近年来,由于电子通讯、汽车工业和建筑业的迅猛发展,苯酚的一些下游产品需求增长较快,相应带动了对苯酚需求的强劲增长,世界苯酚需求大约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长。目前世界上生产苯酚的主要方法有异丙苯法、甲苯-苯甲酸法。其中异丙苯法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苯酚最主要的方法,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苯酚总生产能力的92 %,目前,苯酚合成工艺正向无废、少废、不联产丙酮技术发展。 本成果提供原料易得、价廉、制备成本低、性能稳定、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的催化剂。采用活性炭直接作为苯羟基化制取苯酚的催化剂,可获得单程收率12%,选择性75-80%,重复10次左右活性保持基本不变;经硝酸氧化改性的活性炭浸渍负载硫酸铁后烘干,制得载铁活性炭,采用载铁活性炭作为催化剂,可实现温和条件下(30℃,接近常温)高选择性制取苯酚,收率可提高到20%,选择性达到90%以上;采用连续流动反应器体系,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最好可得到苯酚收率28.1%和选择性大于98%。此成果中的载铁活性炭有较好的的实用性,可用于取代苯的环氧化。市场前景分析:该项技术可应用于化工生产企业,使用该项技术,可以避免副产物,苯酚单程收率高,原料可回收进一步使用,生产过程更容易达到环评要求。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催化剂活性评价: 30 °C、苯:H2O2为 1:3、载铁催化剂用量0.5g、反应时间4~7 h,苯酚收率> 20 %。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 30 °C、苯:H2O2为 1:3、载铁催化剂用量0.5g、反应时间4~7 h,催化剂重复3次,活性保持基本不变。 国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一种C反应蛋白柔性汗液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反应蛋白柔性汗液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传感器由CRP工作电极、碳对电极、银‑氯化银参比电极组成,通过结合MIP和卟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PMOFs)‑金铂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物,特异性检测汗液中的CRP含量。卟啉用作仿生催化剂,模拟细胞色素酶(P450)的催化效果,配合具有等离子体增强电化学氧化性能的金铂双金属纳米颗粒(AuPt NPs),显著提高了电子传输效率,放大检测信号,从而提升传感器的灵敏度。本发明CRP柔性汗液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无创、快速检测汗液CRP含量,全面捕捉人体炎症状态的变化趋势,灵敏度高等优势,对汗液CRP的高稳定性和高特异性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连续式光催化反应装置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04-10
糖代谢标记中的副反应
在利用叠氮非天然糖 Ac4ManNAz 对细胞进行唾液酸化标记时,质谱数据中出现了胞质蛋白。而正常情况下,胞质蛋白是不具有唾液酸修饰的。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利用基于位点的化学蛋白质学技术手段鉴定到这些蛋白中的半胱氨酸残基被非天然糖所修饰,并且产生了带有不同乙酰基数目的修饰情况。为了进一步排除这些修饰是通过代谢途径产生的可能性,将全乙酰化的非天然糖直接与细胞裂解液或纯蛋白孵育,也都能发现蛋白质上的半胱氨酸可以被修饰。
北京大学 2021-04-11
关于表面非对称反应的研究
该研究利用 1,4- 二溴 -2,5- 二乙炔基苯这一双官能团分子作为反应前驱体。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表明,前驱体分子吸附在 Ag(111) 表面后,两个等价溴代位点在不同温度下分步活化,并参与不同的反应:室温( 300 K )下,分子首先选择性地脱去一个溴原子,脱溴位点与氢原子反应;同时,分子中的炔基发生分子间反应,形成由炔 - 银 - 炔节点连接而成的一维有机金属链状结构。分子中另一个溴原子的活化需要更高的温度( 320~450 K ),形成的脱溴位点则与表面银增原子反应生成分子间的有机金属连接,最终得到由炔 - 银 - 炔和炔 - 银 - 苯两种有机金属节点有序排列而成的二维结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进一步揭示了非对称反应的机理:分子中两个溴原子解离势垒的差异导致了二者在不同温度下分步活化。较低温度下,炔基的反应提供大量氢原子,促进了脱溴位点与氢的不可逆结合;更高温度下,表面氢原子耗尽,稳定的分子间有机金属产物的形成拉动了脱溴位点与银的反应向右进行。该研究为制备复杂的分子纳米结构和高分子提供了新思路。
北京大学 2021-04-11
环境卫星快速反应系统(产品)
成果简介:环境卫星快速反应系统采用大规模嵌入式并行处理平台,突破了高光谱实时光谱复原、相位校正、SAR实时成像等关键技术,关键区域遥感图像的获取延迟小于2分钟,实现了我国卫星遥感的减灾、环境监测等高时效应用。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技术领域:电子信息 技术特点:多星多载荷兼容:实时完成HJ-1A星高光谱数据光谱复原、HJ-1C星SAR成像处理及实时快视显示。具有远程多用户同时快视浏览功能。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在本地或者远程实时快视浏览的同时,可以本地或者远程凝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388 38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