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煤制甲醇仿真工厂
煤制甲醇仿真工厂 (1)装置功能特点 煤化工仿真工厂采用完全冷模结构,内不走物料,其工艺数据来自煤化工仿真工厂仿真软件,实物设备上的检测与执行设备采用DCS系统与仿真软件实时通讯。学生在实物设备上能进行实操实训,完成在实物装置上的正常操作、冷态开车、正常停车和各种生产故障处理操作等培训,让学生直观深刻地体验煤化工仿真工厂的过程原理及操作规程。 煤化工仿真工厂工段仿真软件是对真实工厂煤化工仿真工厂生产全过程进行高精度的动态模拟。 煤化工仿真工厂仿真软件实现如下功能:(A)仿真软件的参数完全和实际工厂现场一致,操作手册无限接近现场规范,培养学生对实际生产过程的认知;(B)既具备正常操作流程培训,也有开停车培训,同时还有故障工况培训,令学生全面深刻地体验各级操作规程。 实训装置上执行器与仪表数据均需和仿真软件上模拟的相应数据完全一致,实训装置及仿真软件可实现数据通讯和联动。 同时实现在线和离线两种模式:既能实现仿真软件与实训装置联动操作的在线模式,又能实现仿真软件上离线操作模式。
江苏昌辉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2021-12-08
船舶制造精密测量系统
船舶制造精度控制是造船工业的关键技术,对提高船舶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发挥着重要作用。日韩等世界造船强国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拥有完善的工艺制造流程,先进的高精度测量仪器和三维坐标测量与实物分析软件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的精度控制软件系统起步较晚,没有较为完善的产品,高精度全站仪的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引进的国外相关软件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功能存在不符合国内生产习惯的现象。本项目旨在研制船舶制造精密测量系统,结合高精度全站仪提升我国船舶制造精度控制水平。针对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制造具有尺寸大、精度要求高的特点,研制船舶制造精密测量系统及精度控制解决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 针对船舶分段不规则摆放、构件外型复杂、尺寸大、内侧构件不易测量等实际情况,建立适用于测量大型船舶分段和构件的数学模型;(2) 通过嵌入式精密测量系统与高精度全站仪的集成应用,实现船舶分段和构件三维坐标数据的采集,为船舶制造提供船舶的三维计算与分析结果;(3) 建立船舶制造数据库、误差分析模型和精度控制方案,存储设计数据、实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等,对船舶制造过程中加工、切割、装配和焊接等环节进行误差统计分析和精度控制,为设计和工艺方法的改进、精度指标的确定提供数据和理论基础。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船舶制造精密测量系统
本项目旨在研制船舶制造精密测量系统,结合高精度全站仪提升我国船舶制造精度控制水平,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 针对船舶分段不规则摆放、构件外型复杂、尺寸大、内侧构件不易测量等实际情况,建立适用于测量大型船舶分段和构件的数学模型; (2) 通过嵌入式精密测量系统与高精度全站仪的集成应用,实现船舶分段和构件三维坐标数据的采集,为船舶制造提供船舶的三维计算与分析结果; (3) 建立船舶制造数据库、误差分析模型和精度控制方案,存储设计数据、实测数据和分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船舶装载性能优化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帮助船舶驾驶员核算船舶浮态、稳性和强度,优化船舶航行纵倾,实时模拟船舶装载过程的船舶专业装载计算系统,即船舶装载仪。本发明包括船舶性能数据的计算,船舶性能校核,船舶纵倾优化和船舶装载过程实时模拟四个子计算系统。通过选择不同的子计算系统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输入相应的船舶参数,可以得到船舶安全、经济航行的基本数据条件。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上述软件进行船舶浮态调整,稳性和强度核算、纵倾优化和实时模拟船舶装载过程的方法。本发明能够确保船舶装载和航行安全,简化船舶装载作业和节约能源,从而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船舶专用增压器
公司开发研制的增压器产品范围从叶轮直径Φ50mm--Φ200mm的30个系列,80多个品种的增压器,可满足30KW-1200KW各种用途的增压器柴油机、天然气机、煤气机的配套需求。产品范围应用于各种船舶主、辅机、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发电机组、卡车等领域。
潍坊联信增压器股份有限公司 2021-06-22
改善甲醇精馏过程技术
国内甲醇精馏主塔塔底排放的废水一般含甲醇1%左右,有的生产厂达到 2%以上。这不仅损失宝贵的产品甲醇,更重要的是造成环境污染。以年产5万吨甲醇的生产厂为例,每年有1.2~l.3万吨废水排放,以含甲醇1%计,每年损失l20~l30吨甲醇。且由于精馏废水COD(化学耗氧量)值很高,增加了废水处理的负荷,也就是增加了生产成本。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由于使用液体甲醇作燃料,电池安全,系统简单,运行方便,具有很广阔的商业化前景。从目前的技术水平看,DMFC的功率密度比氢氧燃料电池低,因此这类电池更适用于小型电器中,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美国能源部认为用于发电站和电动汽车的大型燃料电池,商品化制造成本一定要低于$500/kW,而对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小型燃料电池,其制造成本可允许高达$2000/kW。与二次电池相比,微型或小型DMFC主要具有以下优点:(a)长时间连续提供电能;(b)充加燃料方便,它可避免二次电池充电时间长、电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短等不便;(c)无污染、回收处理方便。北京科技大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和国家863计划支持下,开展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研究开发工作:(1)Pt基非贵金属多元合金、Pt基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2)甲醇溶液中稳定的轻质双极板等材料;(3)催化剂碳载体材料;(4)膜电极及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组样机。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研制
主要研究内容 1、甲醇阳极与氧阴极催化剂研究。 2、固体高分子膜防透醇研究。 3、三合一膜电极制备技术研究。 4、单体电池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5、电池组系统结构设计与8W样机研制。技术指标 阳极铂载量≤3mg/cm2,阴极铂载量≤1mg/cm2;80℃,单体电池比功率≥80mW/cm2;30℃,阴极为常压空气,单体电池比功率≥12mW/cm2;8W样机正常运行40h。产业化前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9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渤海船舶工业学校,徐向前元帅、杨成武将军曾先后为学院题写校名,先后隶属于国家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和国防科工委,2001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与葫芦岛师范学校、葫芦岛广播电视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目前是我国北方唯一一所以培养船舶工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高等职业学院。2004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办学水平 “优秀等级”院校。2014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017年,被中央军委、教育部批准为海军士官定向培养院校。2017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辽宁省“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学校。 学院地处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首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东侧,占地面积728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97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50万余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200余人。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坚持“立足船舶、面向军工、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面向船舶工业、军工行业、机械行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师范教育等开设了51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其中,辽宁省示范专业3个、辽宁省品牌专业7个,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为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船舶工程技术、船舶动力装置技术、船舶电气技术、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五大专业群,均属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集群范围。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辽宁省精品课程10门。通过校企合作,制定了54门优质核心课程标准,开发建设了54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开发了与岗位核心能力配套的54个教学软件包(包括课件、课程仿真软件、网络课程、习题系统、考试考核系统、课程评价系统),合作编印出版了专业教材61部,开发网路课程82门。 学院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结合新校园建设,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完善了学院软硬件建设,建成了虚拟化数据中心、视频监控系统、数字化广播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等系统;现有11个虚拟仿真实训室、293个多媒体教室、3个录播教室、7个电脑型语音室、5个数字化教室以及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化学习中心,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和“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学院拥有一支专业结构合理、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62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1人,副高级职称203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20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省级以上专家1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千人层次1人;“双师型”专业课教师比例超过90%。 学院依托“校企合作董事会”“葫芦岛区域政校企校企合作理事会”“环渤海船舶行业校企合作委员会”三个校企合作管理平台,构建了“三结合、六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建有5个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工程技术中心、141个实训室。校外建有11个教学型实训基地。拥有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国家级船舶动力装置实训基地”、“国家交通部海事局船员教育和培训机构”、“国家级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国家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辽宁省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辽宁省船舶建造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基地”、“辽宁省产业集群与高校合作对接研究基地”、“中国船级社无损检测人员培训基地”、 “葫芦岛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葫芦岛市职业培训定点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鉴定所。 学院面向国家和地方建设需要培养人才,几十年来为国家的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国防军工输送了数万名合格的毕业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院不断开发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形成了以船舶行业为特色、多行业并举、全国沿海沿江地区为主就业的格局,打造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好、就业率高的船院品牌。学院与大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江南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广船国际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船舶、机械、电子、冶金行业300多家企事业单位长期合作,建立了120余个毕业生就业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96%以上,企业对毕业生评价满意率达95%以上。 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近10年来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状、辽宁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平安校园、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先进集体等30多个荣誉称号。学院被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评为“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和“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连续多年被中国教育报、腾讯网等媒体评选为全国知名高职院校十大就业典范、全国综合实力十强高职院校、全国十大最具特色高职院校等荣誉称号。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2021-02-01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0年,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由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坐落在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市中心城区,南濒月湖,北临汉水。学院环湖而建,别具现代风格,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园地。 学院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不断推进内涵建设,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学院是湖北省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首批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学院荣获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中国职教特色职业院校、全国十大创新性高职院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首批文明校园、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同时,学院也是全国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全国船舶工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等。 学院以“立足船舶、服务军工、面向社会”为办学定位,“以人为本、质量立院、特色创优”为治校方针,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各级各类人才7万余名。目前,学院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已建成集船舶、交通、现代制造、经贸、建筑、旅游等多学科的综合型高等职业院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其中有多个专业的士官生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556人,副高级以上217人。学院拥有全国万人计划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以上教学名师3人、楚天技能名师17人、省级技能状元1名,湖北名师工作室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教育部高职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全国和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专家3人。 目前,学院建有机械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与设计学院、计算机信息技术学院、商务贸易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50个高职专业。其中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5个、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防军工专业6个、省重点与教改专业20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3个;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海员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精品课程31门;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教育部专业教学资源馆1个。 学院建有轮机中心、现代制造中心、电气自动化中心、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商务中心等19个校内综合训练基地。拥有船舶建造、船舶机舱仿真、数控加工、PLC及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酒店服务等106个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实训室。其中,国家财政部重点建设的实训室6个。 半个多世纪以来,船院人筚路蓝缕,创业如歌。新时期船院人在这块寄托着洋务运动风云人物——张之洞“实业兴国”梦想,近代著名造船专家、兵器专家——徐建寅,新四军军工奠基人——朱毅,中国的保尔——兵工专家吴运铎战斗生活过的热土上,勤奋工作,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社会满意、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示范名校。 办学情况 学院主动适应行业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走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发展道路,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合作办学格局,主动融入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国家主干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构建校企合作“双主体”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学院坚持“立足船舶、服务军工、面向社会”的服务定位,形成了服务“三海一工”(海防安全、海河运输、海洋开发、新型工业化)的特色专业体系;以推进“质量、结构、特色、成效”协调发展为指导,形成了“以人为本、质量立院、特色创优”以内涵建设为主的治校方针;大力实施“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战略,形成了以“与船同行、融学于做”为典型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坚持军工特色的文化定位,形成了以“国家利益至上”为核心价值观,军工文化、企业文化、大学文化有机融合的校园文化。 发展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坚持育人导向和问题导向,以“十大育人”体系建设为基础,构建和完善体系,形成一体化育人体制机制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格局。积极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发展要求,依托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适应“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的战略需求,全面推进专业改造升级;紧跟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改革创新为重点,完善办学功能,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制度机制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为目标,全面推进学院教育信息化工作;坚守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快学生创业基地建设;以学院章程核准为契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继续发挥国家示范与行业骨干院校的引领带动作用,把学院建设成为“社会满意高,国内领先,国际影响力强的示范名校”。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