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产业化
南开大学孟继本、庞美丽课题组与天津孚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以产学研联合体的模式相结合,把光致变色材料推向军工和民生领域的应用开发和生产。2013 年已建成我国第一条光致变色材料生产线和应用实验基地,具有生产 5000KG 光致变色 MC 粉的能力。可以生产十多个新品种,是世界上生产光致变色材料品种最多的基地。已在网上和实体店开始销售光致变色材料产品和制品。 项目特色: 1)采用铜络合物作为中间体的新的合成工艺,合成了紫罗兰、兰、紫、第一代紫品到第四代紫红、粉红等十几种新品种,产率由 20-30%提高到 50-80%。 2)提高了产品的耐疲劳度,采用微胶囊技术、高分子纳米颗粒技术、添加物技术等对光致变色材料进行保护,使耐疲劳度由 3000次左右提高到 1 万次以上,产品性能和使用效果有显著变化。 3)建立了光致变色材料相互之间或与其他彩色体系的配色方法,使眼色品种更加齐全,色彩更加丰富,总数量已超过 100 多种。 4)分子结构创新:生产光致变色产品大部分都是首次合成的新化合物,并申请专利进行保护。
南开大学 2021-04-13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是2009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投资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山东省第一所专门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建校以来,学院坚持"适度规模,强化内涵,突田特色,增强实力,提升层次"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产业兴校"的办学思路,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建设需求为目标,走以内涵发展为主、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学院突出文化特色,把文化研究与传承作为学科建设的主线,将学院建成“传统文化研究高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摇篮”,构建一批特色鲜明的重点学科。学院努力打造山东省文化产业实用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与众多优秀企业加强合作,实行订单培养,产教融合等多类型教育合作模式,确保为合格毕业生推荐就业。学院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和产业资源,已与国内外多所名校开展联合办学,全而实施素质教育,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为经济文化建设输送创新型实用人才。师资力量学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将教师作为学院最宝贵的资源,致力于建设一支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教风优良的专家型教职工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学科研人员78名,其中教授、副教授及其他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7名。为满足新校区教学需要,学院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多措并进,持续引进优秀教职工。为了满足学员快速发展需要,学院由原址烟台蓬菜市迁往青岛,学院选址青岛市莱西建设新校区。新校区占地3060亩,首期校园516亩共10万平米校舍已经完工,具备8000名学生的教学生活使用条件。学科专业设置学院目前设有商学院、传媒学院、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轨道交通学院、机电学院、打击乐学院、舞蹈学院、国际职业教育学院共九个二级学院,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新闻采编与制作、跨境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器乐表演、新能源汽车技术等21个大类专业,43个专业方向。 区位优势青岛,计划单列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青岛是2008北京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是中国帆船之都、亚洲最佳航海城、世界啤酒之城、联合国“电影之都”、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被誉为“东方瑞士”欧韵之都、“中国品牌之都”称号,同时也是2018年上合组织峰会举办城市。学院新校区坐落在青岛市莱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两条南北主干道分布在校区东西两侧,距离青龙高速出入口仅5公里。学院毗邻高铁莱西北站出高铁站南广场即进入校园,该高铁站为青荣城际铁路、潍菜高铁、莱荣高铁以及规划中的渤海湾跨海铁路线四条高铁线的交汇站,是胶东半岛的高铁枢纽中心,每日开行通往全国各地的高铁列车。学院距离4F等级的胶东国际机场60公里,该机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航空枢纽以及面向日本、韩国的门户。规划中青岛地铁17号线在学院门口设站,学院与青岛主城区将进入同城时代。 高端特色教育高铁乘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在未来3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我国的轨道交通行业将会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势头。从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获悉,我国有52个城市已达到了修建地铁的标准,现有39个已获批建设地铁。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已有35个城市建成地铁169条,地铁运营里程达5082公里,车站3268座;2020年到来的时候,全国地铁运营里程达到6000公里。随着国内每年高铁、地铁、城际铁路的大量开通,今后五年我国轨道交通方面的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以上青岛地铁实施“18448”工程,是指规划建设18条线路、400余个站点、投资4000多亿元、运营里程达800余公里,最终形成覆盖城乡的轨道交通线网,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2022年开通的线网全长约414公里左右,大约需要地铁工作人员13000余人。中国的高铁速度代表了世界的高铁速度,伴随着济青高铁、青连高铁、潍莱高铁、鲁南高铁、环渤海高铁、青荣城铁南线等高铁线路的动工,这些高铁都将在2019年前后开通,从青岛开通的高铁、动车每年将增加大量车次,高铁服务人员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加,乘务员的缺口也将越来越大。安置就业学校采取按专业培养、定向就业的教育模式。学校先后和济南铁路局青岛客运段、青岛地铁、北京地铁、天津地铁、广州地铁、沈阳地铁、郑州地铁等安裣中标单位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又和青岛诚润利得轨道交通有限公司、青岛英康致远轨道交通有限公司、青岛锐动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青岛锦隆通顺交通轨道有限公司等城轨交通相关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学生入学即签订就业保障协议,毕业后学校给合格毕业生安置到地铁、高铁、动车、普车、轨道设备生产企业等与轨道交通相关的行业实习就业,确保合格毕业生百分之百安置就业并且学校跟踪服务2年;同时根据自愿原则学生也可以选择继续升学,成绩合格者可被本科院校录取。报考要求1、政治合格、品德优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2、男生身高168-182cm;女生身高158-172cm3、体型匀称,五官端正,气质良好,身体健康,身上无纹身、无明显疤痕,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4、矫正视力不大于300度,无色盲、色弱现象,听力正常。 高端特色教育舞蹈学院1、来自国内最高学府的师资团队为提高教学质量,学院聘任了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国内重点院校舞蹈专业知名教授、副教授及优秀教师参与教学和管理工作。在舞蹈专业课程中,使学生能够享受到大师级艺术指导与训练。为学生认识、发掘自身潜质和个性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师资保障。2、“1+X+1”培养模式1、完成全日制三年教育课程,取得大专毕业证书。2、取得多种类专业师资证、教师资格证书,舞蹈教师方向,可取得民族民间舞1-15级教材的学习及考试。毕业后无需参加任何培训,即可上岗就业。3、海外及国内带薪实习和就业机会,可以自己赚第三年学费。3、面向就业的施训基地。为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目标,学院将在青岛和国内200多个城市以及为提髙教学质量,学院聘任了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海外(新西兰、美国、法国等15个城市)建立就业实习基地,为每位实习生提供带薪全程跟踪式的个性化实践机会。优秀实习生可直接就职于施训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舞蹈教师年新可达8-15万。4。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产业基地挖掘全国汉民族及山东鼓子秧歌、海洋秧歌、胶州秧歌舞蹈文化,构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传统舞蹈教育传承基地,让学生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舞蹈专业学者及艺术爱好者广泛交流。5、“2+2、“3+1”专本连读国际教育通道开启学院将与世界知名大学成立专本连读的国际发展中心,为有深造需求的学生提供海外深造、拓展视野的机会。学生经国内及海外学习,考试合格即可拿到国家认可的专科及海外知名学院的本科学位。国际发展中心拟设专业方向:艺术管理、舞蹈表演、编导、教育、舞美设计、舞台服装、舞蹈音乐等。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2021-02-01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于2019年7月30日正式挂牌成立,是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的独立事业法人单位,致力于产业技术创新与集成,实现技术产品化、商业化。 山东产研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长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担任,成员来自政府部门、产业界、学术界和金融界。 院长是山东产研院法定代表人,主持领导全面工作,并对理事会负责。重大事项实行院务会议充分讨论的院长决策机制。 山东产研院成立创新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聘请科技界、产业界高级专家开展战略咨询。 山东产研院总部设在济南,目前在全省布局拥有8个分院、4个专业领域研究院、1个未来技术创新中心、51家直属机构、11家加盟机构和10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重点围绕智能计算、微纳制造、先进材料、绿色发展等方向,组织开展颠覆性、变革性产业技术创新与集成,培育新业态;开展基础性、系统性、可持续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开发;突破传统产业痛点、难点技术,促进转型升级。 山东产研院设立产业投资发展公司,以市场化机制投资、组建基金等方式,孵化投资控股、参股高技术企业132家。 山东产研院成立博正管理学院,培养技术商业领袖。 山东产研院设立战略咨询研究院,持续开展山东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山东产研院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曼谷设有科技创新中心。 山东产研院设立变革创新、战略创新、跃升创新以及企业攻关等项目计划,设立狼群、索牛、雏鹰等人才计划,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设立平台支持计划,建设科研基础设施,构建全球创新网络。 山东产研院秉承商业成功是检验技术创新唯一标准的理念,以创新创业者为本,按照企业满意、创新创业者满意、党委政府满意的要求,创新科技、赋能产业、造福山东。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 2022-07-04
一种电力线通信系统的噪声预测方法
成果描述:本发明申请要解决的问题是,改进预测技术,提高预测准确度。本专利利用高阶马尔科夫模型的原理提出HM-gMTD模型的一种改进,即高阶HM-gMTD模型,并通过EM算法给出相应的参数估计方法和相应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快速进行参数估计,以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度。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模型的发展在人类的经济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马尔科夫模型,几乎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发明着重混合转移分布模型与高阶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巧妙结合,构造出高阶HM-gMTD模型,然后运用EM算法,对新模型实现了主要参数的求解。最后为了衡量一个模型的好坏和对不同的模型进行比较,我们选择准则函数。模型比较的最佳准则函数,既考虑到模型对原始数据的拟合程度,又兼顾模型中所包含的待定参数的个数,并且对二者做出合理的权衡。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本发明主要是针对HM-gMTD模型的进一步改进,提出一个高阶HM-gMTD模型,使其在降低计算的复杂度的同时,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纯电动车用电力驱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纯电动车用电力驱动系统的额定功率7.5kW,额定转矩24Nm,峰值功率可以达到24kW,峰值转矩100Nm,效率大于92%,最高效率为96%,转速6000rpm,电力驱动系统与整车控制器配合完成21项功能和11项系统故障保护,与国内外类似产品相比综合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4-10
智能电网云-端协同非侵入式电力负荷监测技术
"智能电网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能源的新战略。在其需求侧,深入至电器的用户用电行为精细化分析对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和电力系统源/网/荷协调优化意义重大。与在每个电器上分别安装量测传感器的方法不同,非侵入式电力负荷监测技术仅通过分析用户供电入口的负荷总量数据,便能获取各电器的用电信息,具有成本低、实施容易和用户易接受等特点。 针对非侵入式电力负荷监测技术实用化所面临的各种挑战,过去十多年里,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余贻鑫教授领导的研发团队从技术基础理论和工程实施方案两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1)创立了一系列非侵入式电力负荷监测新原理和方法,形成了多种方法融合互补的非侵入式电力负荷监测方法体系,突破了对小功率和功率连续变化型电器可靠检测的瓶颈,准确度明显优于国际同类产品;(2)首创了一整套用于非侵入式电力负荷监测的完全无监督电器自适应建模方法,解决了陌生场景中电器准确建模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无需人工干预的电器负荷印记库全自动建立和维护;(3)首创了云—端协同非侵入式电力负荷监测系统解决方案,研发了可推广应用的硬件装置(智能用电分析仪产品)和软件系统
天津大学 2021-04-10
多功能电力电子变压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传统电力变压器过于单一的功能已不能满足电网对新能源柔性接入、电能质量治理等方面的需求。基于完全可控器件的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项目陆续提出了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新型拓扑结构、无通讯线数据HUB实现方法、容错设计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制了适应不同场合的基于H桥级联型结构、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型结构以及混合型结构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相关产品现已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检测验证,并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东南大学 2021-04-11
整体煤气化—甲醇—烯烃—电力多联产系统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石油资源的持续短缺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石油公司都致力于开发非石油合成低碳烯烃的技术路线,并取得一些重大的进展。其中以煤基合成的甲醇为原料生产低碳烯烃的化工工艺技术(简称MTO、MTP)日益受到关注。美国、挪威、德国、日本、英国、中国等国的研究人员都展开了MTO、MTP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但是煤基甲醇制烯烃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项目的上下游一体化,即取决于煤炭价格和甲醇成本。另外,煤化工项目需要的电量和蒸汽量较大,如果采用煤气化化工动力多联产技术,实现“煤—电—甲醇—烯烃”一体化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甲醇和MTO/MTP的生产成本,可在一定程度上应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提高与同行业、石油路线及进口产品竞争的实力,保障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因此发展整体煤气化—甲醇—烯烃—电力多联产系统非常适合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国情,对延长产品链,缓解我国能源化工中石油资源紧缺状况有益,同时对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一种新型吊舱式电力推进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吊舱式电力推进器,采用非对称的NACA翼型来代替传统的B4‑70螺旋桨翼型,实现了推进器推力与转矩等水动力性能的提高,主要由非对称的NACA翼型螺旋桨、吊舱和舵三部分组成。通过舵的连接,将吊舱悬挂在船艉底部,吊舱内放有电动机,通过电动机驱动吊舱上的NACA翼型螺旋桨。本实用新型的推进器可节省舱室空间,降低主机的振动,增加推进效率,提高船舰的操纵性能。
浙江大学 2021-04-13
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特性多维度分析软件
已有样品/n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特性多维度分析软件是依据我国新能源分布特点和新能源出力特性而开发的一个电力系统新能源分析软件。软件主要包括新能源出力多维度分析以及新能源场景生成两大功能。该软件在考虑地区负荷特性的前提下,对原始发电出力数据进行预处理,实现了多时间尺度、多空间尺度、多样本类型下新能源出力特性多维度分析,完成了新能源日出力场景筛选聚类及运行模拟格式下新能源发电场景的生成。新能源特性多维度分析包括指标维度、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63 6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