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前身重庆电气工业学校于1953年5月经中央燃料工业部批准成立,后更名为重庆电力工业学校,是全国首批七所电力中等专业学校之一。1953年9月更名为重庆动力学校。1958年更名为重庆电力学校。1980年和1994年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是西南地区唯一的电力类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全国首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庆市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建设单位、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单位、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单位、重庆市首批专本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院校、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先进单位、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园林单位。近年来,学校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学校教师参加“全国电力行业青年培训师技能竞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参加市级技能竞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学生参加全国技能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参加市级技能竞赛获一等奖8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学校设有电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素质教学部、体育部等6个教学院部,18个行政教辅部门和2个校办产业公司。开设了23个专业,专业覆盖能源动力与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旅游等5个专业大类。学校专业设置以电力技术类为主,覆盖发电、输电、供电、配电和用电等电力系统全产业链。现有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7个,重庆市级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重庆市优质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提升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专业2个,市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建设专业3个,重庆市骨干专业7个。学校建有行业特色突出、国内技术先进的实验实训场所87个。其中,智能变电站运行实训室、火电厂三维仿真实训室、汽轮机控制与故障诊断技术实验室等处于国内同类院校领先地位。电子产品设计与组装实训中心、现代物流实训中心等实训基地在支撑电子信息、物流等专业建设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学校充分利用电力行业办学优势,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85个,有效保证了实践教学需要,确保学校培养的学生满足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质量要求。学校不断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形成了独特的具有行业办学特色的校企“五联合”(校企联合制定计划、联合组织教学、联合开发课程、联合聘任教师、联合质量评价)人才培养模式,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市级精品课程8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校级优质核心课程55门,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学校拥有重庆市高校教学团队8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重庆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1人,电力新技术应用推广专家17名,国家注册工程师10名,高级技师及技师87名。在职教职工中正高级职称25人,副高职称91人。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5%,专业对口率达89%。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人数每年占全校毕业生签约人数的35%左右,每年有6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每年有7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全国各地大中型重点电力企业入职。两大电网公司、两大核电集团、五大发电集团等千余家电力行业大型龙头企业始终将学校作为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录用的首选,每年都到校招收大量应届毕业生。学校是全国首个与中国广核集团进行“订单+联合”培养核电专业人才的专科院校,每年向其输送优秀毕业生。根据麦可思第三方评估机构报告显示,学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平均薪酬水平、就业稳定率、就业现状满意度在国内同类院校居领先地位。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电力系统集成网络保护
电气工程学院一直致力于电力系统集成网络保护系统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在网络构架、平台开发和算法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本系统可应用于110kV及以下配电网系统,为变电站网络化和自动化服务。整个系统的特色在于:    1)信息资源丰富,融合度高,与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接轨;    2)三层通信硬件平台,多线程设计软件平台;    3)通用开放平台、网络化应用体系和交互界面;    4)多重确认高可靠性、区域在线互动能力、即插即用式调度策略;    5)模块化设计保护功能,新式保护算法实验平台。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电力机车车顶钥匙管理系统
电力机务段检修人员在整备、检修电力机车时,经常需要在车顶作业。为确保检修人员生命安全,必须在登顶作业前切断高压接触网。由于目前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登顶作业和隔离开关通断操作流程由于人员疏忽极易发生混乱,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本系统设计基于机务段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操作流程,能够对隔离开关办理的全过程及各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能够严格控制用于登顶作业的车顶钥匙的发放。通过智能设备之间的联锁控制,确保操作人员生命安全,解决了由于人为失误发生事故的隐患。 系统由股道监控设备、车顶钥匙电子控制柜、工控PC机以及相应的软件组成。股道监控设备位于股道工作现场,可以实时获得机车的车号和停放位置、以及接触网、隔离开关、接地杆、各电控锁的状态,读取电子令牌,并可根据互锁关系控制电控锁的开闭。电子钥匙柜位于控制室内,每个车顶钥匙放置在一个独立控制的柜门内,柜门内的控制节点通过CAN总线与中央控制PC连接。股道监控设备与中央控制PC机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车顶钥匙柜与中央控制PC机采用有线通信方式,PC机可以实时显示股道和钥匙柜的所有设备的状态,并依据管理规程对隔离开关的操作和电子钥匙柜的操作进行遥控。 应用范围: 电力机车车顶钥匙管理系统充分考虑了机务段的硬件设施、现场布局和工作流程,其功能满足了机务段现场的需要。该系统严格控制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系统多处采用了故障导向安全性原则,使系统更加稳定可靠。现在国内大部分机务段都存在车顶钥匙管理问题,因此该系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系统2007年已经通过北京铁路局技术鉴定,并在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投入使用。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产品)
成果简介: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是 DFACTS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降低电 网中谐波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双 DSP 结构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器极大的增 强了控制器运算能力,充分保障了有源电力滤波器复杂控制算法实现。全数 字化的实现方式进一步降低了有源电力滤波器设备安装、调试的复杂程度。 本项目开发的数字化有源电力滤波器已经通过工业现场实验验证了其可行 性和可靠性。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主电路采用 VSI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企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100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万余人,研究生1.2万余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建校六十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能源电力事业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坚持以“四个面向”为指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攻克了能源电力行业大批关键技术难题,为推动能源电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贯彻“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方针,紧抓机遇、乘势而上,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快速发展,日益以崭新姿态朝着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学目标稳步前进。 学校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新能源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能源互联网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现有67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清洁能源学”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和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学科在第四、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均分列A档和A-档;“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和“社会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前60强和前1‰行列;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引育用服”全链条制度体系,逐步打造一支积极进取、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9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49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823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多支高水平研究团队。 站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面向欣欣向荣的新时代,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快推进“双一流”有特色、高质量建设,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把学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华电贡献!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021-02-01
PSCAD/EMTDC电力系统仿真软件
产品详细介绍请登录 中国科学软件网 了解更多PSCAD软件信息和报价。Manitoba HVDC Research Center将创新的研究和发展运用到高级电力系统技术、电力电子和电力仿真系统中。我们为电力系统行业提供专业的工程服务和开发技术领先的产品。Manitoba HVDC Research Center成立于1981年,是加拿大第四大公用事业Manitoba Hydro家族的一部分。PSCAD - 建立标准化通过对PSCAD 仿真软件的介绍,现在有超过60个国家在使用该软件,Manitoba HVDC Research Center已经彻底改变了电力系统仿真技术。RTDS - 世界第一我中心研发了世界第一款电力系统实时数字仿真设备。RTP - 制造波形我中心的RTP(实时回放)电力系统波形发生器为用户提供了便携、低价位、高保真的瞬态测试功能。成功的合作伙伴长期与各种组织组成战略技术联盟,如ABB、Siemens,由研究机构、大学、电气设备制造商们组成的技术咨询委员会,这些都是促成我们成功的因素。我们现在仍然在寻找新的技术创新和新的合作伙伴。电力行业的积极思考者感谢我们研究人员的非凡努力,使我中心在电力系统仿真技术、电力分析系统及相关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由于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大量的技术使用者和研究伙伴,我们已经触及到了全球的电力能源产业的脉搏。
北京天演融智软件有限公司 2021-08-23
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大规模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是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其发电、负荷、设备故障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多重不确定性交互渗透,对信息控制系统产生严重依赖,使系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全面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防御风险的能力,华北电力大学刘文霞和张建华教授团队在 2007 至 2016 年间 ,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 5 个纵向课题,同时与贵州、海南和吉林省等多家电力公司合作,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本项目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开展风险评估理论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   (1)创新提出了表征新能源不确定性影响的电压波动风险量化评价方法,突破了复杂大电网风险评价效率和风电场模型精度低的技术难题,研发了计及多重风险的大规模风电并网规划方案辅助决策系统(见图1、图2a);   (2)提出了大规模风电并网下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性与运行风险评估新方法,建立了融合运行风险的优化调度框架,率先研发了电网短期和超短期风险评估系统(见图2b),填补了国内外该应用领域空白;   (3)提出了电力系统大停电风险的辨识与预警方法,解决了大规模风电接入情况下电网自组织临界态的辨识难题,首次建立了区域电网大停电风险的应急管理体系;   (4)系统地提出了设备、厂站及广域系统三个层面的电力信息安全评估方法,突破了信息-物理域耦合带来的安全性量化难题,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信息安全技术支撑。   基于此项目,研究团队共申请发明专利 11 项,已授权 7 项;软件著作权 3 项;发表论文 76 篇,其中 SCI 论文 10篇、 EI 期刊论文 46 篇,总被引用量 29237 次;专著 1 册。同时,此项目成功应用于北京、华北电网的安全和应急体系建设,有利支撑了奥运保电;研发的应用系统应用于贵州、海南和吉林等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大型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协同优化与智能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
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复杂多变海况与恶劣运行环境中,大型综合电力系统各类型扰动和故障频繁,严重影响了大功率变频装置与高精密仪器的可靠运行,系统安全稳定问题远比陆地电网严峻,亟需突破解决。提高装备性能和系统调控水平,是保障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围绕综合电力系统优化与智能运行技术难题,历经十余年的产学研攻关,取得了多项独创性技术成果: 1、发明基于多电平功率模块的大功率变频系统及自适应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技术,研制国产5MW大功率多重优化控制变频装置。 2、首创多频带混合电力滤波器及参数动态优化技术,开发变压器可控预充磁装置,研制船舶电能质量诊断与协同优化控制系统。 3、提出大型船舶电站-电网自适应广域协调保护方法,研制协调保护装置与模糊多目标故障智能自愈系统。 4、发明船舶负载功率波动模糊分频与协同优化分配技术,提出综合电力系统分级协同稳定控制机制与方法,开发船舶能量动态智能优化管理系统。 项目获16项专利,成果整体达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与封锁,解决了我国民用船舶电力系统关键装备“卡脖子”的问题,有效支撑了综合电力系统的优质运行。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海洋981”半潜式钻井平台、“雪龙2”等综合科考船、大型箱船,其中“东方红3”科考船电网运行参数部分世界领先,获CCTV、新浪网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项目核心装备与系统打通了高技术船舶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了上海船舶工业高端化转型与发展,近三年新增产值10.39亿、利润1.48亿、利税0.5亿,衍生技术已拓展应用至多个配电网示范工程。 图 2 自主优化控制大功率变频装置 图 3 混合滤波器实物图  图 4 电能质量主动优化控制系统 图 5   智能保护与自愈系统现场应用及测试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11
大型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协同优化与智能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复杂多变海况与恶劣运行环境中,大型综合电力系统各类型扰动和故障频繁,严重影响了大功率变频装置与高精密仪器的可靠运行,系统安全稳定问题远比陆地电网严峻,亟需突破解决。提高装备性能和系统调控水平,是保障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围绕综合电力系统优化与智能运行技术难题,历经十余年的产学研攻关,取得了多项独创性技术成果:1、发明基于多电平功率模块的大功率变频系统及自适应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技术,研制国产5MW大功率多重优化控制变频装置。2、首创多频带混合电力滤波器及参数动态优化技术,开发变压器可控预充磁装置,研制船舶电能质量诊断与协同优化控制系统。3、提出大型船舶电站-电网自适应广域协调保护方法,研制协调保护装置与模糊多目标故障智能自愈系统。4、发明船舶负载功率波动模糊分频与协同优化分配技术,提出综合电力系统分级协同稳定控制机制与方法,开发船舶能量动态智能优化管理系统。项目获16项专利,成果整体达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与封锁,解决了我国民用船舶电力系统关键装备“卡脖子”的问题,有效支撑了综合电力系统的优质运行。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海洋981”半潜式钻井平台、“雪龙2”等综合科考船、大型箱船,其中“东方红3”科考船电网运行参数部分世界领先,获CCTV、新浪网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项目核心装备与系统打通了高技术船舶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了上海船舶工业高端化转型与发展,近三年新增产值10.39亿、利润1.48亿、利税0.5亿,衍生技术已拓展应用至多个配电网示范工程。图 2 自主优化控制大功率变频装置图 3 混合滤波器实物图 图 4 电能质量主动优化控制系统图 5  智能保护与自愈系统现场应用及测试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 、 软件著作权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与企业合作获得政府支持情况:国家级计划/专项类别:科技部重大专项、上海市重大项目等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技术需求:智慧电子政务服务系统开发
1.需要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提高业务管理能力和平台管理能力。2.需要档案管理系统升级,减少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环节,提高档案知识的管理水平。3.需要SSH框架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升级;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南昌玻粒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10-2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758 75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