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H型钢及薄壁型钢矫直技术
H型钢作为一种经济断面型钢,具有重量轻、承载能力大、外形美观、易于铆接、节约工时、降低造价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工业与民用钢结构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H型钢的断面结构相对其它形式型钢存在着腰高腿薄等特点,加之在国内的生产刚刚起步,对其生产过程技术的基础研究还缺乏深入的工作。莱钢H型钢矫直在投产初期沿用日本提供的工艺规范,但因对理论机理缺乏系统了解,致使工艺和规格调整困难,矫后产品存在较大的几何缺陷。后改用起大变形的矫正工艺,使工艺调整方便,但轧件矫后的在腿腹交界处出现氧化皮脱落和微观裂纹等缺陷,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和外观形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本项目通过理论计算分析、计算机模拟仿真和测试、试验研究等手段,首次对H型钢的结构特点和矫直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全面掌握了H型钢的矫直性能及合理矫正工艺确定原则。本项目工作主要内容及取得的成果主要有: 通过现场实测,掌握了典型H型钢矫直前后几何状态,为理论研究和合理工艺确定提供了基础数据;典型H型钢矫直前的弯曲数学模型基本可确定为正弦曲线与多项式的叠加,而且局部弯曲最大出现在两端。经过分析计算,原始挠度值在辊距范围内变化不大,即确定反弯挠度时可根据弯矩分布而不必考虑原始挠度的影响。 通过对典型H型钢矫直前后组织、性能的研究,确定了原有矫正缺陷的特征和形成原因;确定了以改变大变形矫正工艺的问题所在。矫直对工件的机械性能和金相组织影响不大,但个别辊过大的反弯及不同规格间近似的压下量明显造成产品表面缺陷,甚至断面上的过分超出屈服极限直至整个断面的全塑性变形。 H型钢矫正过程的弹塑性理论及合理矫直工艺的研究。从理论上全面掌握了H型钢的结构特点和矫直性能,结合弹塑性理论和传统矫直理论分析了H型钢矫正过程。建立了合理的H型钢矫正工艺的确定原则,并给出了典型规格H型钢的矫正工艺参数及计算程序。 通过典型H型钢矫直过程的数值模拟,进一步验证了原有矫正缺陷的形成原因及本工艺理论的正确性。 分析了当前及历史压下量的利弊,破译了日本设备引进时的随机调整参数的理论基础。结合理论分析给出了更为科学的压下调整方案,试验证明了其科学实用性。为小变形矫直工艺的完善打下基础。 本项成果在H型钢矫正的性能研究,H型钢矫正过程的弹塑性理论、H型钢矫正过程的三维有限元仿真及H型钢小变形矫正工艺设计原则等方面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创造性成果,充实了矫正基础理论和矫正工艺设计思想,在国内外未见同类成果。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瑞舒伐他汀制备技术
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 Calcium ),是一种选择性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本品由日本盐野义(大阪Shionogi公司)研制开发,1998年4月转让给英国AstraZeneca公司,2003年首次在美国上市,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商品名Crestor。本品具有强有力的HMG-CoA还原酶抑制活性,其降低LDL-C、升高HDL-C的作用,优于已上市的其它他汀类药物,耐受性与安全性好,被誉为“超级他汀”。适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Ⅱa型,包括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性脂血障碍(Ⅱb型)患者在节食或锻炼疗法不理想时的辅助治疗。瑞舒伐他汀制备技术,原材料价廉易得,工艺稳定,收率高,成本低,产品质量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板带轧机板形控制技术
提高板带轧机板形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采用新的板形控制技术。目前普遍采用的诸如加大弯辊力、采用可移动中间辊等手段在提高了轧机板形控制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轧辊剥落、辊耗增加等负面结果。目前国内已经投产的板带轧机在板形控制方面均存在一些不足。 本成果在板形控制和辊形设计思想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通过与宝钢和武钢等大型钢铁企业的合作,获得了板形质量明显提高的实际效果,年经济效益超亿元。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原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本成果的主要内容包括: 板带轧机变接触轧制技术 板带轧机变接触轧制简称VCR(Varying Contact Rolling),由与轧机形式相适应的辊形设计(“VCR变接触支持辊”、“均压型PPT中间辊”、“轴向移位变凸度工作辊”和“ASR非对称自补偿工作辊”)及配套的工艺制度、控制模型和带钢平坦度检测装置等多项技术所组成。具有增强轧机对板形的调控能力、提高消化来料板形和规格波动能力、使机架间负荷分配趋于合理、保证轧制过程顺行、提高板形质量和生产率、实现超平材超薄材等极限难轧品种的轧制、降低轧辊及轴承消耗等效果。武钢和宝钢等企业的冷热连轧机已采用了这项技术。 板带轧机板形控制模型 板形控制模型与控制系统是现代化板带轧机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板形自动控制的关键。通本单位自主开发了热连轧机板形自动控制模型、板形板厚解耦模型、冷连轧机的弯辊自动设定模型和板形控制目标生成模型,并成功应用于大型工业轧机,属于国内首创。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仅提高了轧机板形自动控制的水平,改善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显示在板形控制这个国际前沿领域,我国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热压滤制备复合陶瓷涂层技术
本项目发明了一种采用热压滤法制备纳米和纳米复合陶瓷涂层的方法。将由溶胶、凝胶、粘结剂、陶瓷粉、陶瓷纤维、金属粉、金属纤维等组成的料浆涂覆在样品表面;在料浆层表面包覆半透膜;埋入粗陶瓷粉中,对粗陶瓷粉施加一定的的压力,在半透膜和粗陶瓷粉的过滤下压缩料浆层并把料浆层中的溶剂挤出料浆层;在适当的温度保温,使料浆层干燥;然后升温至烧结温度,保温适当时间,使压缩的干燥料浆层发生热解、氧化、烧结等过程,从而在复杂形状的样品表面形成结构、成分和厚度可控,且结构致密的纳米陶瓷涂层,以及纳米陶瓷与微米的陶瓷粉、陶瓷纤维等复合的各种陶瓷涂层。该项目获得陶瓷纤维增强的ZrO2-Y2O3热障涂层,厚度120mm涂层热障温度达250℃。可以获得结构、成分和厚度可控,且结构致密的纳米陶瓷涂层,以及纳米陶瓷与微米的陶瓷粉、陶瓷纤维等复合的各种陶瓷涂层。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64年。学院面向全国17个省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9000余人,教职工420余人。 学院是山东省首批特色名校优秀单位,先后获得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德育暨校园文明建设工作评估“双优”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教育慈善奖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审计先进集体、全省无偿献血先进高校、山东省高校后勤综合工作优秀单位、山东省高校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优秀单位、山东省高校校园绿化与管理优秀单位、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全市纪检监察第五批“济南市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先进单位、全市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纪检监察网上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济南市教育新闻宣传先进单位、济南市四星级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建有装配式建筑教学实训基地、山东省财政支持的建筑类实训基地、山东省门窗幕墙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和装配式建筑施工体验式教育试点基地、济南市建筑产业化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下设土木工程学院、工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外合作交流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高度吻合,建有土建施工、建设工程管理、装备制造技术、现代商贸服务、环境艺术设计、交通运输、轻纺服装七个专业集群。开设招生专业35个,其中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专业分别与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合作,实施对口贯通培养本科高层次人才,会计专业与澳大利亚昆士兰TAFE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全力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主持山东省高职三年制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和建设工程监理专业、五年制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制定完成山东省《民用建筑外窗工程技术规范》《建筑用塑料门窗及相关产品选用技术导则》等行业标准与规范;拥有省级特色专业7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省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25门;省级教学团队6个、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技能大师1人,济南市拔尖人才、领军人物、高级人才65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青年技能名师2人,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1人;近三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4项、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项、建设部科技开发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31项;建有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济南市工人先锋号。 学校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十余家行业协会、二百余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成立了济南市装配式建筑职业教育集团,与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万斯达集团合作成立了校企合作培养培训建筑(住宅)产业化人才的万斯达学院,校行企三方合作成立了“门窗幕墙学院”并建立了中国门窗幕墙人才教育网,与山东广信试验检测集团合作成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与天齐集团合作建设了山东省“建筑安全体验(培训)中心”,与济南奥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省内领先的“BIM技术应用中心”,与济南轨道交通公司合作成立了“轨道交通实验班”,与章丘市政府合作成立高教基地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建有国家级、省市级建筑岗位培训点,形成了“合作育人、利益共享”的办学体制机制。 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突出。近三年先后获国家级奖项107人次、省级奖项471人次。其中,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中国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新西兰大洋洲技能挑战赛金牌1枚;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山东省大学生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毕业生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突出特点赢得社会高度认可,就业率达99%以上,企业评价满意率达90%以上,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张志伟获得山东省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称号。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继续传承“以事业凝聚人心”干事创业的光荣传统,秉承“德能并重,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坚持“文化兴校,特色建校”的办学方针,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全力争创全国优质高职院校。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98年,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是山东省一所普通综合性的高等专科院校。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185946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96046.49平方米。2016年学院设5系1部,分别是工商管理系、外语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系、艺术系、五年一贯制教学部;共设21个高职专业。在校生4700余人;在职教职工238人其中专任教师163人,外聘教师58人;长期聘任外籍教师17人。学院具有5个重点专业: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软件技术、汽车电子技术、会计、应用英语专业(艺术教育方向);4个特色专业:艺术教育(书法方向)、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应用英语专业(幼儿教育方向)。设有学院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人事处等20个管理与服务部门。 1998年8月,经山东省教委批准成立曲阜远东工商外语大学; 1999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学院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创办山东农业大学远东工商外语学院; 2000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建立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8月,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经山东省教育厅成立文化教育学院,开始招生师范类学生。 学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目前有王波教授担任,教务、学务等各职能部门主管均聘请教授、博士任职,实行专家治校。现设7个二级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文化教育学院、计算机学院、艺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技术学院)以及五年制高职部,82个专业及方向,进行统招大专、本科试点、自学考试类本、专科教育,在校生4000余人。专任教师208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博士45人。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外籍文教专家和台湾教师17人,有来自国内重点大学的教授、副教授42人,有来自国内著名大学毕业的青年教师150余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70%;“双师型”教师占50%,是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中外结合,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学院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注重特色办学,贯彻高职教育“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 学院优秀学生可享受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省政府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国家贫困学生助学金(分三等分别为4000元,3000元,2000元)。学校同时设有王乃昌奖学金、王增楠奖学金、万博克姆奖学金、王元晨奖学金及部分企业在我校设立的奖学金,开展各种勤工俭学活动,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本学院是山东省第一所设立武装部的专科高校,方便了我院大学生参军入伍,实现自己的参军梦。 学校允许学生在开学三个月之内(包括报到当天)免费调整专业(校企合作专业与非校企之间不允许互转,校企之间可以)。 学校利用曲阜市人民政府和台资助学的优势,先后与美国加 州科技商业大学、密苏里南方大学、匹斯堡大学、日本青森大学、培德大学、韩国加耶大学、台湾远东科技大学等建立校际关系,不但是学术交流、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互为培养国际型人才的重要阵地。2002年4月,学校与韩国加耶大学签订了师生交流协议,每年选派免费、半费或全额学费的学生赴韩国加耶大学留学,学习期满考核合格,加耶大学颁发本科毕业证,授予学士学位。学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也以国际同类学校为参照,力争实现与国际的接轨。 2016年7月,学院已经在邹城市孟子的故乡启动新的校区,占地面积400余亩。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水性阻尼降噪涂料的合成技术
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是乳液聚合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多层核壳结构乳胶粒子是一组特殊的群体,在生物、物理、化学等方面都有着潜在的应用。本技术利用分子设计的思想,成功合成了具有梯度结构的多层核壳聚(I-J)互穿网络聚合物,以此乳液作为基料树脂,通过加入合适的助剂及填料,配制成阻尼涂料。将具有不同玻璃化温度的乳液进行共混并测试混合乳液的阻尼性能,发现共混乳液的阻尼性能不如多层核壳结构乳胶粒乳液的阻尼性能优良;在同等工艺条件下合成的具有不同层数的核壳乳胶粒子中,多层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的阻尼性能最佳。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聚苯乙烯膨胀阻燃技术
目前在聚苯乙烯(PS)中应用的广泛的阻燃体系为含卤阻燃体系和膨胀型阻燃体系。前者添加量低阻燃效率高,但是存在发烟量多、毒性大、造成二次伤害等弊端;后者具有降低发烟量、抗融滴等优点,但通常需25wt.%以上才能起到效果,并且会破坏PS力学性能与发泡性能。本技术设计和尝试了不同类型和结构的阻燃协效剂,以降低膨胀型阻燃剂添加量、提高阻燃效率,进而改善PS材料的综合性能。本技术采用了四类不同的协效体系(分别为过渡金属氯化物、酸化4A分子筛、磁性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和SO42-/Fe2O3固体超强酸)与膨胀型阻燃剂复配应用到PS中。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聚氯乙烯热可逆交联技术
以双环戊二烯二甲酸盐(由石油裂解副产物环戊二烯合成得到)或含叔胺侧基聚合物为交联剂,在PVC树脂配料时加入体系中,于加工成型过程中发生交联反应,获得交联PVC材料或制品。此类交联PVC的交联键是热可逆的,即温度低于150℃时处于交联状态,而在160~180℃加工温度下解交联,冷却后又重新交联,所以交联的PVC材料可进行反复热塑再加工。对于软PVC材料(100份树脂,40份DOP),当交联剂添加量为1份时,拉伸强度可提高20%,断裂伸长率提高70%。对于硬PVC材料,100份PVC树脂添加0.5份交联剂,抗拉强度提高20%,维卡耐热提高2~3℃,200℃热失重减少65%。因此,热可逆交联技术在改善PVC力学性能的同时可改善其热稳定性。 由于交联反应和解交联反应的平衡只受温度和剪切力控制,无需任何催化剂,因此只需在配料时额外添加热可逆交联剂这一种成分即可显著提高PVC材料的性能。本技术不需要对现有PVC加工设备和工艺进行重大调整,而且交联剂用量仅占树脂的0.5~2%,对制品成本影响不大,便于推广应用。 用疏松-3型树脂制得的热可逆交联PVC软制品性能达到以超高分子量树脂(聚合度2500)制得的PVC软制品性能;热可逆交联PVC硬制品强度提高15~25%(取决于交联剂用量)。热可逆交联技术既适合于软制品如PVC弹性体制品、软性片材制品、电缆料、电缆护套等,也适合于硬制品如板材、管件、窗框、百叶窗等。此外,普通PVC树脂经热可逆交联后可替代价格较高、又较难加工的高聚合度PVC树脂,从而降低有关制品的成本。 全国PVC消耗量达1000万吨,若1%PVC产品采用热可逆交联技术,即有10万吨规模。全国电缆行业消耗PVC约50万吨,采用热可逆技术可以提高PVC电缆绝缘层的耐热等级和力学性能,市场前景良好。 交联剂成本约50元/Kg。对于软制品,以交联剂用量为1%计,每吨制品交联剂成本约500元,用常规PVC树脂替代超高分子量PVC树脂(价格至少比常规树脂高1000元/吨)可节约总成本500元/吨制品,生产1000吨软制品可增加50万元效益。对于硬制品,以交联剂用量为0.5%计,每吨制品交联剂成本约250元,因强度提高可以减少厚度约20%,即同类硬制品可节省用料20%,以PVC树脂售价为5000元/吨估算,可节约1000元,近似估算采用热可逆交联剂后可增效750元,生产1000吨硬制品可增加经济效益75万元。合作开发热可逆交联PVC软制品或硬制品。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超重力法制备石墨烯技术
石墨烯作为化工新材料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其规模化制备是难点。超重力旋转床作为一种新型反应器,在化工过程强化等领域具有总要的应用,且无明显放大效应。以超重力旋转床作为石墨(氧化石墨)剥离和还原的反应器制备石墨烯,具有效率高、产品质量及应用性能好等特点。目前已达到中试水平。 本技术属于石墨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用超重力法以石墨为原料制 备高性能石墨烯的方法。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存在的二维自由态原子晶体,是构成石墨、碳纳 米管、富勒烯等碳材料的基本结构单元,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高强度、 高透明度和超大的比表面积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复合材料、电子器件、电 能储存装置、生物传感器、催化剂载体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及前景,是 目前最热研究领域之一,也有大量的潜在需求。实现其高性能低成本规模化制 备是其应用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现有的石墨烯制备方法很多,如:机械剥离、化学气相沉积、液相剥离法、 化学氧化-剥离-还原、碳纳米管切割以及完全有机合成等。在这些方法中,机 械剥离法虽然能得到高性能的石墨烯,但产量很小,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化学 气相沉积法虽然可合成量较大的产品,但设备复杂且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应用; 完全有机合成法得不到大面积的石墨烯片。低成本剥离法和化学氧化-剥离-还 原法通常以廉价的石墨为原料,在低温常压下进行制备,其成本较低且易放大规模,是石墨烯规模合成的重点研究方向。 目前用于剥离的装置主要有超声波清洗器、微波炉、球磨机、超临界装置 等。在这些装置中,超声波清洗器虽然使用的最多,但其剥离时间长、产率低、 对石墨烯片的晶体完整性和结构破坏大,影响其导电性和其他应用性能;微波炉剥离利用微 波炉加热集中、功率大的特点,加热使石墨或预氧化石墨迅速膨胀,达到剥离 的效果,该方法过程较为剧烈,产物损失不可控,而且所得到的石墨烯缺陷较多;球磨机制备出来的石墨烯片小;超临界装置制备成本高、需要反复多次剥离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不适于规模化连续生产)。所以如何找到一种可以大规模剥离且对石墨烯性能影响小的剥离方 法和装置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超重力技术是利用比地球重力加速度大得多的超重力环境对传质、传热过 程和微观混合过程进行强化的新技术,在地球上通过旋转产生模拟的超重力环 境而获得。它能够大幅度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显著地缩小反应器的体 积,简化工艺、流程,实现过程的高效节能,减少污染排放。在超重力旋转床 内气体呈连续相均匀分布,液体被分散成大量的液滴、液丝和液膜,具有极大 的比表面积。研究表明:在超重力环境下相间传质速率比传统塔器提高1~3 个数量级,微观混合和传质过程得到极大强化。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已被大量 用作需要对相间传递过程进行强化的多相过程,和需要对相内或拟均相内微观 混合强化的混合与反应过程,并达到了工业化水平或中试水平。目前还没有出 现过将超重力技术应用在石墨领域的例子。 本项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重力法制备石墨烯的方法;通过对 石墨进行预处理,使石墨的层间距增大,之后在超重力旋转床中剥离预处理石 墨,得到石墨烯;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低成本、高产量,适合大规模生产,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具有很高的导电率和极少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重力法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石墨为原料,对石墨进行预处理,使石墨的层间距增大,得到预处 理石墨; 2)在超重力旋转床中剥离预处理石墨,得到石墨烯。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0 191 192
  • ...
  • 748 74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