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直属中国民用航空局,是民航内最早一所独立设置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学校1994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十所试办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学校之一;1999年经教育部、民航局批准成立;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百所、广东省四所之一,民航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3年正式成为民航局与广东省“省部共建”院校;2016年被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立足民航,服务地方,面向世界”,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的办学定位,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基于行业标准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依托行业、产学合作、双师双证、国际通用”的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机场路校区、白云机场校区、花都赤坭校区三个校区,共占地1112亩。现有固定资产总值约10.0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约2.39亿元,33架大中小型教学用飞机,140台飞机发动机,5万多台(件)飞机零部件和一大批专业设备。 学校教职工规模689人,其中,专任教师54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425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77%;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224人,占专业课教师数的比例为64%;具有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为44.8%;具有民航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及教员证书、其他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比例为41%。 学校下设飞机维修工程学院、航空港管理学院、民航经营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五个二级学院。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21个专业26个专业方向,覆盖了民航维修和服务的关键岗位,在校生1.2余万人。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等方面均走在同类院校前列,其中,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结构修理、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地面设备维修、通用航空器维修等民航特有专业对口率均超过90%,优秀毕业生已成为技术骨干与管理人才。 学校以现代民用航空体系和航空产业链建设需求为导向,以飞机维修、民航运输等民航特有专业岗位(群)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创新了“课证一体、中外融通、校企融合”的民航特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基于行业标准的民航特有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做到“行业标准入体系、职业标准入课程”,与民航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民航飞机维修工程、航空港安全检查、航空服务、通用航空等民航特有专业的校企共享型“公共实训平台”,为全国其他院校的民航专业教学起到引领作用。 学校不断加强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境外院校和航空企业合作,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与斯里兰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民航职业教育合作,实现教育资源对外输出;先后与美国西敏学院、马来西亚建设大学、台湾中华科技大学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合作,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实现民航职业教育体系中外衔接;通过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促进了人才培养标准、师资、教材和管理国际化,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国际接轨,提升了民航职业教育软实力。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于2000年6月,2004年9月由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移交广州市政府管理,是广东省唯一一所以培养轨道交通、铁路等特有专业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16年2月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2016年11月,立项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学院坐落在广州原羊城八景之一的“石门返照”风景区,现有石门、羊城、执信南校区和朝阳实训中心、花都工学结合示范园等多个校区。学院各类用地面积314.86亩,校舍面积16万多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普通高职学生7687人,设有电气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运输物流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语商贸学院、机车车辆学院、基础课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9个教学院(部)。学院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办学理念和做优轨道交通类专业、做强先进制造类专业、做精电子信息类专业、做实现代服务类专业的建设思路,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铁道供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商务英语等34个专业,并相应成立了行业企业知名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学院办学条件优良,基础设施完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030亿元,纸质藏书55.89万册,电子藏书98万册;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31.76%,“双师”素质教师占91.39%,另从企业聘请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现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6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2个,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9个,品牌专业6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3门,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国家、省、市级教学成果奖32项。 学院面向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广西、四川、宁夏、内蒙古、甘肃、山西、河南、安徽、云南、贵州、青海、海南、河北、浙江等19省(区)招生。毕业生99%以上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26.9%获得高级证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和薪酬水平位列同类专科院校前茅。学院因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果突出、特色鲜明而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2014年全国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谢东田、2014年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吴华创、2014年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全国铁路劳动模范”获得者赖泽团、广州地铁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志标、党十九大福建省党代表、“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陈承仪均为我院毕业生。 2010-2017年我院学生在各种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以上奖项31项。其中2017年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际二等奖,2017年全国铁路职业院校供电专业学生接触网技能竞赛国家级一等奖2项,2017年南方高铁杯第三届全国职业院校高速铁路精测精调技能大赛国家级二等奖3项,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荣获大赛团体优胜三等奖。2017年学院被中国高等院校知识产权研究会评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明教育基地”。 学院充分发挥行业办学背景和政府办学的双重优势,成立了广州工业交通职教集团,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办学理念,走特色立校、质量强校、优势兴校之路,培养品德高尚、技能精湛、创新奋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探索践行“产教一体、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与广铁集团、广州地铁、深圳地铁、东莞地铁、佛山地铁、港铁(深圳)公司等知名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率先成规模地开展“2+1订单”培养,形成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学生与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机制,2013年订单培养学生1159人、2014年订单培养学生1356人、2015年订单培养学生1501人、2016年订单培养学生1680人、2017年订单培养学生2050人。平均订单式培养人数已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60%以上。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德国凯勒公司共建实训基地,与美国万豪酒店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培养;与加拿大、芬兰、马来西亚、新西兰、日本、老挝、乌克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近10所院校(机构)和教育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师资培训、学术交流、实习、交换生、留学生、科研合作等项目不断拓展;与北京交通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高职院校签订对口交流协议,共谋发展。 学院建有广州市“双转移”定点培训机构,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铁路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可提供89个工种/证书的初、中、高级及特种作业的鉴定,其中有43个工种可开展技师与高级技师鉴定服务。每年为地铁、国铁及相关行业企业开展岗位培训、技能鉴定、考证和面向社会的培训等达上万人次,现已成为轨道交通企业南方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训基地。 目前,学院正以“创新强校”、“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和“十三五规划”为契机,以“创新每一天”的工作干劲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提高办学质量,推进内涵建设,完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努力建设成为轨道交通特色鲜明、国内一流、高水平的国家骨干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而不懈努力。 (相关数据截止到2018年5月)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是经国家教育部备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云浮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28年的广东罗定师范学校。学校位于广东省云浮市辖罗定市城区,设立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建立了云浮市云计算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云浮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和云浮市南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有《罗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季刊),是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广东省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和云浮市文明单位。 学校下设教育系、外语系、艺术体育系、经济管理系、电子信息系、机电工程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部等8个教学系部,开设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文化艺术、旅游、教育与体育、公共管理与服务等八大职业门类共42个专业,建设有中央财政支持服务产业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4个、省级以上实训基地1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与开放课程4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700多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同时兼修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开设的专升本自考(函授)沟通班数十个专业中任何一个专业,按要求修满所需学分可获所选修院校的本科毕业证书。 办学以来,按“为山区基础教育和中小企业培养一专多能的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秉承“为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诚朴勤学、砺能求索”的校训文化,积极传播“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校风,全面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风,着力倡导“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学风,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立德树人,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大力实施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与云浮、佛山、广州、东莞、深圳等地方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协同育人友好合作关系,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状况好,总体就业率超过98%。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48年,隶属于河北省妇联,是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全国独立建制的五所公办女性教育高等院校之一。学院是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国家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河北省重点建设的女性教育示范校、河北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学院多次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省教育考试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先后有彭佩云、车俊、鲁昕、井顿泉、许宁、谭琳等29位国家和省部级领导到校视察,对学院的办学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院坐落于石家庄市西南高教区,现有全日制专科在校生8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6300余人。学院紧密贴合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现代服务业,开设学前教育、护理、财会、乘务、电子信息、服装、设计七大专业群30余个专业;拥有学前教育专业、服装专业国家级实训基地,省财政支持的经管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中心等校内实训室近200个;建有校外实习基地300余个;与北京富友嘉华会计咨询有限公司(中石油会计代理公司)、河北省国防科工局、河北省省直幼儿园、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际华3502职业装有限公司、首都新机场集团公司(固安)、河北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天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顺捷河北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等200多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达成密切的就业合作关系。目前,学院是河北省学前教育职教集团牵头单位、河北省会计信息技能大赛竞赛基地、教育部、卫生部护理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河北省纺织服装教育集团核心成员单位、河北省服装设计与模特大奖赛竞赛基地、河北省空间信息产业联盟发起单位、河北省女性创业培训基地等。 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学院还承担全省妇女干部、女企业家、社会职业女性、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了社会性别角色、女性身心调适、女性礼仪修养、女性维权、女性生活技能等内容的培训,年培训10000人次以上。学院与英国巴内特•索斯盖特学院、韩国又松大学等高校开展多类合作项目,搭建了国际交流合作的广阔平台。立足于职业教育,学院逐渐成长为集普通学历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妇联干部岗位培训、国际交流与中外合作办学、职业技能培训五位一体的多层次、多类别协调发展的国内一流女性高等教育院校。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概况: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98年,我校是一所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并经教育部备案的高校,在全国招收计划内的全日制学生,颁发教育部统一电子注册的大专文凭。学校设有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交流与外国语学院、应用技术学院、酒店烹饪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六个二级学院,开设22个专业,在校学生3600余人;学校拥有一支适应高职教育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以及来自美、澳、日、西等国多语种外教队伍;各专业主任均是具有业界影响力的正、副教授和高级专家;经市教委评审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085重点专业4个,上海市精品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程12门,市级优秀教s学团队3个,市级教学名师1名,校级教学名师2名;校内已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8个,校外实训基地25个;现有1+X证书试点项目两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一项;建有徐家华等大师工作室4个;引进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5个部门联合推出的校企合作高级职业技能考证项目。近年来就业率高达98%以上, 2019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办学特色:学校紧紧抓住现代服务业、校企合作、国际化三个关键词,主动对接城市区域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需求,联手国内外著名产业集团和旗舰企业,开展高水平校企合作办学,大力开拓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境外优质教学资源,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近年来,学校师生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技能大赛—“四大品牌”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由政府主持的重要赛事中取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项的优异成绩。自2005年以来,我校连续被评为上海市教卫系统精神文明单位,还荣获“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称号、市平安单位、市创建“健康校园”达标奖。学校现有大学生民族艺术团、国防协会、音乐社、书法社、空手道社、篮球社、足球社、太极社、瑜伽社等十多个学生社团,进一步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营造了丰富多彩、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以汽车、港口、轨交等大型企业集团为依托,背靠行业,面向市场,开设具有综合交通行业特色的专业,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为“双一流”专业。学院连续20年获评上海市文明单位,是上海市特色高职院校建设优秀单位、上海市优质高校建设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双一流”建设院校培育单位、上海市人社局认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上海市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教育部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训基地,国内唯一一个IMI三级中心、国家汽车类专业1+X省级办公室等落户本院。学院多次获得国家、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以及交通运输部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学院是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单位、副理事长单位,在课程思政和专业教学过程中与上海市劳模协会保持密切联系,积极组织劳模精神进校园等活动和出版再版《技能中国》系列丛书。学院具有良好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建有上海市汽车运用与维修开放实训中心、上海市现代物流开放实训中心、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实训中心、上海市“汽车运用技术类”职业技能鉴定所和上海市高校学生“物流管理类”职业技能鉴定所。学院先后与上港集团、日本丰田、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德国奔驰、轨道交通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办学。2007年12月,学院作为发起单位之一,首批组建上海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为校企紧密合作搭建了优质平台。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且毕业生广受社会和行业企业的欢迎,曾获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2016年7月,学院以“优秀”等第通过上海市教委组织的“上海市特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学院地处上海市有“国际汽车城”之称的嘉定城区,前身是建于1959年的“上海计算技术学校”。目前在校高职生4700余人,下设20个专业,打造了“大安防技术”专业群、“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社会工作”等上海市重点、特色专业。目前已拥有14门上海市精品课程,6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1项上海市高职高专“一流专业”,多项市教育科研成果奖及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学院广延人才,积极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兼任教师260余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80余人,讲师、工程师110余人。学院有现代化教学设施、先进的公共实训中心,建有电子技术、模拟电路、安全技术、汽车电控等90余个实训室。通过校、政、行、企、研多元合作,与上海百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对外服务功能持续拓展,面向社会以及兄弟院校的辐射作用日益突出。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2021-02-01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河北省教育厅,是河北省首家独立建制的以信息技术教育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是河北最大的培养信息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国家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省重点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保定市,校园占地面积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10000余平方米。现有在校生10500余名,其中信息技术类专业在校生7338人,规模位居全省高职院校首位。全国著名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先生为学院名誉院长。 在45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秉承“笃学、恒志、尚行”的校训,遵循“学院与社会零距离,学生与岗位零距离”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高职、服务IT”的办学定位,弘扬“以人为本、民主和谐、创业创新、自强不息”的学院精神。围绕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千年大计,瞄准高端高新产业,加快新专业的布局和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着力打造“一核”即信息技术,“四产”即电子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五群”即软件技术专业群、影视动漫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互联网商务专业群、计算机应用专业群的特色专业集群。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历史沿革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溯源于1956年9月交通部创办的“交通部石家庄公路工程学校”,是交通部在全国最早创办的六所公路工程学校之一。1958年9月移交河北省交通厅管理并升格为河北石家庄交通学院,之后历经河北交通专科学校、河北交通学院、河北石家庄工业学校和河北交通学校等时期。2002年5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改制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定位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确立了“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突出交通特色、办高水平学校、育高素质人才”的办学定位,秉承“厚德、明志、砺能、笃行”的校训,遵循“一切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的办学宗旨,弘扬“团结、文明、勤奋、进取”的校风,坚定“励精图治、团结拼搏、奋发向上、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一流的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基础设施 学院占地面积684.2亩,总建筑面积21.5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1512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333.875万元。有先进的校园网,各种类型的教学用计算机1938台。建有63个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6800个,满足学院各教学系部80%以上课程实现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图书馆藏书57.36万册,国内外学术期刊675余种,购买了“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527人,专任教师44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24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97人(其中38人来自企业),高级职称比例为50%。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80%具有生产一线工作经历。专任教师中,硕士博士184人。拥有1支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2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优秀教师和3名全国交通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学院现有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三层次人选4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 专业建设 根据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动适应建设沿海强省战略,服务于河北省主导产业和全国交通行业,设有土木工程、汽车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运输管理、基础教学部等8系3部,49个专业,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0438人,有全国交通系统重点专业2个,河北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5个。省部级精品课程9门。年短期培训9260人。 实训条件 10个校内实训基地88个实训室(中心),288个校外实训基地,同时设有河北省大学生汽车驾驶培训中心。2个国家和省财政重点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交通部职业资格培训中心和国家物流师培训中心,是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教育厅联合认定的就业训练基地,是石家庄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定单位。 社会声誉 2007年在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评价为优秀。2010学院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被教育部、交通部等6部委列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同时还是河北省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物流专业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是中国物流企业人才需求十佳理想院校和中国物流人才培养基地;是河北省远洋船舶高级船员教育和履约培训基地。 建校60多年来,学院为交通事业输送了近6万余名各类中、高级专门人才,学院的专家、教授参与了多项重大工程项目的技术咨询和科技攻关,先后完成百余项交通部、铁道部、省交通运输厅、省教育厅立项的科研课题,被河北省交通系统誉为“河北交通的黄埔军校”。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举办。学院现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院位于合肥市长江西路888号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内,校园南邻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西依葱郁独秀的大蜀山,北临波光粼粼的董舖水库,地铁2号线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学院设施齐全,环境幽静,是读书成才的理想场所。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是有60年积淀的国家一类研究院,以科研为主导,制造、工程、教育协调发展,现已成为以压力容器与化工装备、制冷空调与环境控制技术、流体机械、包装食品机械以及石油装备等组成的多专业、综合性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科研院所,聚集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等一大批科技专家,在机械装备领域科研成果突出,承担国家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和国防军工配套重要科研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等奖,连续9年获得集团公司先进单位。 学院以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的优质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中央企业和一流科研院所的科技平台、实验装备和行业优势,以“师生为本,机电为重,技能为长,就业为上”为教育教学质量方针,现已形成“院校合一、资源共享”,以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主,致力于为制造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及管理岗位骨干人才的办学特色。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系、数控与材料工程系、信息与管理工程系、基础部、实训中心共5个教学单位,围绕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下属科研部门在机械制造技术、压力容器技术、制冷技术等领域的专业特长进行专业布局和延伸,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等32个专业,已初步建成以机为主,机、电、管相结合的专业群。学院开设的专业技术性强,行业特色鲜明,覆盖了安徽省主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应了当前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学院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国家高职高专学生实训合肥工程实训基地、安徽省“双师素质”机械设计与数控技术师资培训基地、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师资培训基地;建立了“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数控机床操作、机械设备安装、制冷设备维修等十八个工种的初、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资质”;建有数控、焊接、电气、制冷、金工等30多个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场所,在京东方科技集团、惠而浦中国、美的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了72个校外实习基地,满足了职业教育对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办学以来,学院紧密依托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的优质资源,秉持工程师办学的理念,大力实施“工学结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成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示范实训中心2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个,“安全技术管理”和“机电一体化技术”2个专业被教育部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专业,数控技术人才培养被列入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数控编程与操作等6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教坛新秀7人、高职高专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安徽省优秀模范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安徽省技术能手1人、安徽省三八红旗手1人、国机集团首席技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1人。历年来,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安徽省教学成果奖11项,获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6项,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8项,承担国家科技部院所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研基金研究项目2项、省级教科研项目约60项。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深层次、全方位推进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校企合作冠名班等工学结合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获得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二等奖等国家级、省级奖项共100余项,彰显了学院以“技能为长”的办学宗旨。 学院十分重视就业工作,充分利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在国家机械行业中的优势和地位,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通过“行业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同时通过研究院工程技术人员在项目承接和技术转让过程中,向相关企业推荐毕业生,形成我院独具特色的“行业群就业”模式。目前我院已建立合肥市、长三角、珠三角、芜湖机械工业园、苏州经济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区的“一市两角三区域”的就业基地群。毕业生就业率连年高达96%以上,名列全省高职院校之首,学院多次荣获安徽省就业先进单位。 办学以来学院先后向社会输送了2万多名紧缺型高技能人才,解决了2万多个家庭子女的培养、就业问题,有力地支持了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在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学院以“工程师办学”的独特职业教育理念取得了优异的业绩,生源好,质量高,毕业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名列前茅。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国家、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发明专利获得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参加者,集团公司首席技师,大中型企业管理、经销和技术骨干,自主创业成功者。学院以职业技能培训有特色、学生管理有口碑、就业质量有保障,广泛受到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瞩目。 中国工程院院长(原国家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等领导多次来我院视察,肯定了我院办学成果。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央企办学优势,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加强内涵建设,推动学院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开创学院科学发展新局面。
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14 215 216
  • ...
  • 748 74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