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通用技术实践室-电子控制技术实验箱
产品详细介绍
江苏教育家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新型吊舱式电力推进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吊舱式电力推进器,采用非对称的NACA翼型来代替传统的B4‑70螺旋桨翼型,实现了推进器推力与转矩等水动力性能的提高,主要由非对称的NACA翼型螺旋桨、吊舱和舵三部分组成。通过舵的连接,将吊舱悬挂在船艉底部,吊舱内放有电动机,通过电动机驱动吊舱上的NACA翼型螺旋桨。本实用新型的推进器可节省舱室空间,降低主机的振动,增加推进效率,提高船舰的操纵性能。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获取短路阻抗相对变化率,幅频曲线的整体相关系数,低、中、 高频段的幅频曲线,各个频段幅频曲线的局部相关系数,电压比偏差, 电容相对变化率。根据短路阻抗相对变化率与幅频曲线的整体相关系 数获取发生形变的绕组及相别结果;根据低频段幅频曲线相关系数与 电压比偏差,获取匝间或饼间短路检测结果;根据中频段幅频曲线相 关系数与绕组间电容相对变化率,获取局部变形结果;根据高频段幅 频曲线相关系数与绕组对地电容相对变化率,获取绕组线圈整体位移 或引线位移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抢答器,电子抢答器,抢答仪
产品详细介绍SPC-QL轮流显示抢答器    该系列产品在全国各地电视台、工厂、机关、团体、工会、学校、部队、行政和机关等部门得到广泛使用。产品性能:(单片机控制)1.本仪可允许8组(8队)进行抢答;2.抢答时间和答题时间可调;3.倒计时显示抢答时间和答题时间;4.显示屏上的抢答组用高4英寸数码管显示、时间用4英寸数码管显示;数码管采用长寿命高亮度数码管,白天亦可进行抢答活动;5.“抢答开始”、“有人抢答”、“抢答时间已到”均发出不同声音作提示;6.各组可分别进行加分或减分(加分以10分为单位,减分以10分为单位);7.自动累计各组得分,按“调显”键轮流显示各组得分;8.以闪烁方式显示出违法抢答(偷跑)小组,并用特殊声音告警;9.不需电池,本抢答器的得分情况,不会因突然停电事故而丢失或错乱。特点:   可悬挂式显示屏,真正LED数码管显示(与银行汇率牌相同,非发光二极管); 该产品做工精细,操作简便(傻瓜化),安装简单(都是插头连接)    来自国际 ISO 9001 质量体系认证企业。质量好、性能优、价格廉、售后服务及时,让您用的放心,欢迎您的光临。规格:37cm×25cm            厂家直销,欢迎订购,欢迎代理18959026935        0597-2888150
龙岩智电厂 2021-08-23
隔离式电子听诊器
这款听诊器运用团队在声学检测领域的近30年研究积累,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声音监测的灵敏度,而且有效解决了传输和降噪问题。完美解决了在高隔离要求的新冠肺炎疫情诊疗中的使用需求,其听诊信号强度是传统听诊器的100倍以上。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电子科学计算器
产品详细介绍
深圳市大雁电子有限公司 2021-08-23
电子科学计算器
产品详细介绍
深圳市大雁电子有限公司 2021-08-23
电子云模拟演示器
产品详细介绍
浙江温州师范学院教学仪器厂 2021-08-23
自动控制执行器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图片                         产品特点        1.      产品简介:自动控制执行器的设计思想与自动控制开关相同,但更进一步直接搭建起了一个可执行具体动作的自动控制开关电路。该装置同样需要基于朗威回控系统软件进行阀值设定,并拨动执行器侧面的开关选择动作类型。一旦传感器达到该阀值,即可开始选定的动作。 3.      典型应用:朗威传感器控制电路示教板。        产品范围        朗威®DISLab产品支持的学科以物理、环境科学和小学科学为主,兼顾化学、生物;并且涵盖基础教育的全学段,即从小学科学到初、高中理科实验教学。         产品用户          凭借强有力的教学科研支撑、稳定的产品质量和优良的售后服务,朗威®DISLab产品先后中标沪、京、浙、苏、皖、鲁、闽、粤、桂、陕等省大型政府项目,多年间装备了全国2000多所中学及200多所高等师范院校。           产品服务            朗威®DISLab产品每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新疆等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数字化实验室教学培训,为各校提供了系统的产品应用培训、有力的促进了数字化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推广。     山东远大深切了解一线用户的需求,本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十年来的服务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天山脚下、白山黑水和西南边陲,从而获得了广大用户的好评。         产品意义         在中学物理教学领域的应用逐步从课件和虚拟走向了数据采集和实时实验,这是由物理教学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具有代表性的首先是上海市编写的《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物理教材》,其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以及广东教育出版社新课程教材。在这些教材中,均明确提出了以朗威®DISLab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为基础的数字化物理实验的概念,并明确给出了教学实施方案。学校选用朗威®DISLab,既体现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课改理念,又能够使实验教学装备与新课标教材要求保持高度一致。         生产能力         山东远大总部及生产基地位于济南市,公司占地2000平方米,有员工近13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多人。公司拥有整套完善的生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程序。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论证及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简介        山东省远大网络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依托山东大学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注册商标为“朗威”牌llongwill®。 山东远大立足知名学府,身处高科技前沿。自1999年起,致力于数字化实验系统的研发,并于2000年推出第一代产品,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实验教学采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模式。2001年度,山东远大研发、生产的“微机辅助中学物理实验系统”产品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部级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并荣获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山东远大在注重技术进步的同时,格外注重向整个教育领域传播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技术为依托、以产品为载体、以理念为先导,是山东远大一贯坚持的发展思路。作为中国数字化实验教学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先者,山东远大的业绩在十年间有了长足进步公司影响力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朗威®系列产品已经初步具备了与国际一流品牌抗衡、冲击国际教育市场的实力,山东远大也正向教育行业的中型高科技企业稳步迈进。   山东远大,必将为中国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山东远大朗威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电力大学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85年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学校现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一万两千余人,教职工一千余人。 学校的校训是“爱国、勤学、务实、奋进”,学校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的办学方针,树立“务实致用,明理致远”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内涵建设,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兼有理、管、经、文等学科,主干学科能源电力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 学校沿革 学校创建于1951年,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0年属地化管理。学校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电力学院的发展演变,1985年起开始本科层次办学,2006年正式开始硕士层次办学,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9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51.26%。目前有入选高端人才、教育部高端人才奖励计划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骨干教师称号1人;入选高端人才2人、教育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上海市“高端人才”1人,上海市领军人才1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1人,上海市教学名师3人,上海“高端人才”(“青年高端人才”)特聘教授13人。另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6人,上海市宝钢优秀教师奖10人,上海市育才奖28人次。 学科与教学 学校设有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含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共13个二级院部和32个本科专业。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拥有上海市IV高峰学科1个,高原学科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目前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6个一级学科,拥有动力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工程管理、计算机技术等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独立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2018年我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电气工程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6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在近两届上海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奖1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2010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院校,目前共有5个本科和2个硕士试点专业。2017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共认证,标志着该专业的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2018年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项目1个,“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9个、“中本贯通”试点专业2个。拥有上海市精品课程32门、国家级规划教材及上海市优秀教材28本、上海市教学团队4个。学校拥有国家级实践(实验)基地(中心)2个,省部级实验示范基地(中心)3个,省部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5个,10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 科学研究 学校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源泉和动力,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牵引,在基础研究、工程应用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及11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学校拥有一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一个大学生创新基地。 学校积极服务于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战略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构建了由上海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上海电力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能源电力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智库组成的“三中心一智库”,成立上海能源电力科创分中心,全面服务于地方与行业发展。 近年来,学校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研总经费有较大幅度增长,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近千项,其中国家“973”“86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浦江人才计划、曙光计划、晨光计划、阳光计划等多种类高水平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项目400多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51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学校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许多成果在生产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并拥有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被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连续攀升,多篇论文入选ESI论文。 国际合作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倡议并成立了“ADEPT国际电力高校联盟”,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德国科特布斯勃兰登堡工业大学、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等9所以电力为特色的国外大学签署了10校间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备忘录,共商能源电力行业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葡萄牙、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互惠交流关系,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办学等实质性合作协议;每年聘请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和科技专家来校担任名誉教授、海外名师,进行讲学及合作研究;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共同举办电气工程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推动暑期游学、海外实习、硕士双学位等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数日益增多;学校目前有来自越南、老挝、蒙古、柬埔寨、津巴布韦、刚果(布)、喀麦隆、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长期留学生近百名。 学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结合自身特色,成立“‘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及“一带一路能源电力海外挂职实训基地”。学校成立了“中葡文化交流中心”,为学校师生与葡语系国家的文化交流搭建桥梁。 毕业生就业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下,学校确立了“就业主导、举校联动、巩固电力、拓展纵横、两形并重、确保五率”的就业方针。通过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规范化的就业服务,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学校借助广泛的校友网络和多年来与行业用人单位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通过举办全国电力人才招聘大会(上海站)等各类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近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维持在97%以上,研究生毕业就业率100%,学校致力于行业合作,实施了“3+1订单模式”培养模式,行业内就业率显著提高。 发展目标 2018年6月,学校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确定了学校“分三步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到 2020年前后,建成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学校综合实力、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到2025年前后,建成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明显增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成效初现,优势学科更加突显,主要可比性指标再上新台阶,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更加突出,办学综合实力整体提升;到2035年前后,优势学科进入一流学科行列,办成中国知名的地方高水平大学。 走进新时代,学校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扎实推进综合改革,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在所有上电人的共同努力下,迈步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实现新飞跃。
上海电力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510 5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