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DC-DC变换器的建模、分析与先进控制技术
因其广阔的工业应用范围和越来越高的精度、效率要求,DC-DC变换器系统已经引起电气工程师和控制工程师的广泛研究和关注。DC-DC变换器系统本身固有的非线性特性,已经使得传统线性控制方案,如PID控制等,无法取得满意控制效果。此外DC-DC变换器系统负载的突变、输入电压的波动、半导体器件的电磁干扰和参数变化等各种因素都严重破坏DC-DC变换器的精度要求。面向DC-DC变换器系统,我们已经拥有一整套的建模、分析和设计方案。利用干扰观测器技术对有负载突变、输入电压波动和模型误差引起的干扰进行实时精确估计,从而进行精确补偿,消除干扰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以与滑模控制和其他先进的非线性控制算法结合,实现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非线性抗干扰技术。我们提出了从建模、分析、先进控制方法设计到具体实现参数、规律总结凝炼等一整套的DC-DC变换器系统先进控制解决方案,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工业设备。一方面可以通过软件算法设计保证和提升DC-DC变换器系统的精度和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系统对于负载突变、输入波动、电磁干扰的有效抑制,提升系统的抗干扰性能。目前成果已有多篇SCI高水平论文发表,申请授权多项发明专利,技术成熟,解决方案尤其适合多元干扰严重、模型偏差和精度要求高的应用场合。
东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直流降压变换器复合电流约束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降压变换器的复合电流约束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分别以直流降压变换器的电容电压、电感电流为状态量,建立直流降压变换器标称系统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建立基准电流约束控制器;根据直流降压变换器系统的参数摄动、输入电压波动及负载突变扰动,建立直流降压变换器受扰状态平均模型;构造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并获得时变扰动估计值;引入所述基准电流约束控制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一种断路器燃弧时间控制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燃弧时间的控制装置及方法;控制装 置包括充电变压器、电容器组、电抗器、第一中高压快速开关、第二 中高压快速开关、充电电阻、充电开关、整流器以及用于控制第一中 高压快速开关或第二中高压快速开关闭合的控制电路;当两组超快速 开关分别与断路器串联和并联时,关合串联的开关,使单频振荡回路 导通,电压加在断路器上,使一定开距下的断路器产生自击穿燃弧; 当燃弧时间达到需要的时间,关合并联的超快速开关进行电流转移, 使断路器电弧熄灭。由于超快速开关的分散性极小,保证了这两组开关关合时序的准确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 MZ 调制器偏置电压自适应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MZ 调制器偏置电压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1)在采样时间窗口内的各采样时间点上测量输出光功率, 并求其平均光功率,增加一个步进电压大小,得到其对应的平均光功 率,进而求得其偏导数,重复采集求取多次偏导数并取平均得到平均 偏导数,作为偏置点监测参数;(2)逐渐增大采样时间窗口及偏导数平 均次数,直到偏置电压控制误差以及前后两次控制误差差值的绝对值 各自满足误差要求,将此时所对应的采样时间窗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 MZ 调制器偏置电压自适应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MZ 调制器偏置电压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1)在采样时间窗口内的各采样时间点上测量输出光功率, 并求其平均光功率,增加一个步进电压大小,得到其对应的平均光功 率,进而求得其偏导数,重复采集求取多次偏导数并取平均得到平均 偏导数,作为偏置点监测参数;(2)逐渐增大采样时间窗口及偏导数平 均次数,直到偏置电压控制误差以及前后两次控制误差差值的绝对值 各自满足误差要求,将此时所对应的采样时间窗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C5116G单柱数控立车
本项目是在原 C5116E 普通立车基础上,进行数控改造,机床主轴采用四段变频调速,既能实现每段转速范围内的无级变速控制、又能得到低转速段大的输出扭矩; X 轴和 Z 轴进给采用精密滚珠丝杠、配套数控伺服(可根据用户需要配套各种系统);数控刀架采用国产 AK27320×6QY1 六工位自动转位刀架;机床还配置了平板链式排屑器、冷却切削液供给装置等;主要功能部件采用了国产优质机床功能部件配套,大大提高了国产化率和产品的性价比。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地铁A型车牵引及辅助变流系统
简述:地铁牵引变流器基于国家“十一五”最新科技成果(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能馈式牵引供电系统及牵引传动系统研制”,编号: 2007BAA12B07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应用于地铁牵引传动系统,实现牵引电机驱动及控制,具有模块化、轻量化、低噪声等特点,可完全替代国外进口系统。该设备已通过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机车车辆检验站型式试验,在广州地铁 1 号线完成装车试验,即将装一列车。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车联网路况监测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联网路况监测系统,道路车辆上分别设有GPS定位单元,当所述车辆位置获取单元与车辆上的GPS定位单元距离低于设定阈值时,所述GPS定位单元将车辆位置数据发送至所述车辆位置获取单元;所述两条车道分别包括中间的两条直线车道、位于最左侧的左转弯车道以及位于最右侧的右转弯车道,所述车辆位置数据包括交叉口所在的两条道路上各车道上的车量数量,将所述车辆位置数据发送至一路况分析单元输出车况信息。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对路口附近的各个方向的车道的车流进行监控,并根据各车道汇流之后出现的车流量,来判断是否拥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车用燃料电池膜电极制备技术
01. 成果简介 近年来,随着氢能利用技术发展逐渐成熟,应对气候变化压力持续增大,以及氢能市场前景巨大,氢能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世界发达国家均将氢能及综合应用作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燃料电池汽车融合了内燃机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优点,不仅具有零排放、高效与高功率密度的优势,而且续驶里程足够长,被业界公认为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经过北京奥运会23辆、上海世博会的196辆燃料电池汽车的批量示范验证和多轮技术迭代优化,燃料电池汽车开始进入交通运输领域的主战场,从2013年开始,欧、美、日、韩的燃料电池汽车相继上市销售。与国外发展路径不同,我国从燃料电池商用车切入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已实现小批量生产并在上海、北京、河北、广东等地示范运营。氢能行业迎来了产品孕育的发展机遇。 膜电极作为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代表企业如美国GORE公司、英国Johnson Matthey公司。本项成果提供了一种制备膜电极的技术,创新点为:1)采用“热定型法”工艺制备催化层,优化电化学三相界面和促进多相传质,解决了传统膜电极性能低、寿命短瓶颈问题;2)发明了将质子交换膜和催化层封装在气体扩散层内的一体化膜电极产品,提升了燃料电池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并提高了电堆生产效率。该项成果已应用于示范项目,应用情况良好。性能指标:1)面电导: >40S/cm22)拉伸强度: >35MPa3)H2渗透率:<2mA/cm24)0.6V@2.5A/cm2 (测试条件:1.5atm,70℃,空气计量数2.3,湿度80%)5)寿命:20000小时(加速老化法,10%性能衰减)02. 应用前景 燃料电池03. 知识产权 本项成果已申请专利22项。04. 团队介绍 团队在燃料电池应用研究方面已有超过20年的技术积累,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过程中,先后获得“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发明奖”金奖、北京市第三届发明专利奖一等奖、“清华大学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效益奖”二等奖、“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奖”金奖、湖北省技术发明奖等多项奖励。负责人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累计在多个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96多篇,申请发明专利60余项。05.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06.联系方式 lijiaoli2016@tsinghua.edu.cn wangcheng@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 2021-04-13
车联网监控系统及应用产业化
车联网是指是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及控制等技术,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实现多个系统间大范围、大容量数据的交互,对每一辆汽车进行交通全程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交通全时空控制,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为主的网络与应用。车联网是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典型应用。 车联网有三层,第一是感知层,就是RFID、GPS/北斗等感知系统;第二层是网络层,是互联互通,即车与车、车与路互联互通;第三层是应用层,是通过云计算等智能计算,服务、调度和管理车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7 38 39
  • ...
  • 470 47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