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防爆型氧气浓度激光传感器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光热探针 -- 半导体离子浓度测试仪
光热探针技术是建立在光声显微镜和激光扫描显微镜基础上,利用调制光反射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探针技术。利用一束强度调制激光聚焦在样品表面,对半导体样品,入射的光能激发的光生载流子,从而引起表面光反射率变化,用另一束探测光可检测此反射率的变化。由于光生载流子数目直接与注入的离子浓度相关,因此可测定表面注入离子浓度的分布。     近年来,曾利用本仪器
南京大学 2021-04-14
高浓度淀粉酶法液化、糖化技术
在传统淀粉糖的生产过程中,淀粉乳投料浓度通常在 25%~35%之间,淀粉乳经液化、糖化后的酶解液需经过蒸发浓缩等工序,以提高产物浓度,这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与能源,增加了生产成本。本技术针对淀粉在液化、糖化过程中的粘度过大所导致的投料浓度较低等行业难题,通过生物酶法和物理场预处理,可将淀粉乳的初始浓度提高至 40%以上,减少淀粉乳的初始水分含量,制备高浓度淀粉糖产品。该项技术应用于玉米淀粉液化、糖化过程中,具有降低能耗、节约用水、提高产量、提高单位设备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等特点,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江南大学 2021-04-11
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修复技术
"重金属的环境风险与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而非总量密切相关。原位钝化修复通过在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磷基、炭基等材料组成的新型环境友好钝化剂,通过提高pH、沉淀、吸附等作用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稳定化修复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具备良好应用潜力的原位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由于其环境友好性和潜在的经济价值,科学选择修复植物并辅以绿色化学、生物强化方法提高其修复效率,在污染耕地修复、替代种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本成果研发的系列钝化剂可以有效降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一次施加,持续有效长达十余年,而且芦蒿重金属含量达到《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 开发的以柳树为核心的植物修复技术,在高效去除土壤重金属、改善土壤质量的同时,收获的柳树可用于绿化、岸边缓冲带建设等领域,具有很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同时,钝化剂在江苏、湖南、安徽等地推广,使中轻度污染土壤中水稻的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标准。以柳树为核心的植物修复技术在江苏、河南等地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南京大学 2021-04-10
可剥离防污染保护涂料
无标题文档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剥离防污染保护涂料,其主要成分是丁醛改性聚乙烯醇和聚乙烯-醋酸乙烯两种高分子材料,辅以去污剂、滑剂、颜料、表面活性剂、填料、溶剂等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本涂料可用多种方法涂布于多种基材表面,其涂膜相当牢固附着在表面,因有防水、抗弱酸、弱碱及防核素穿透能力,又易完整剥除而使基材得以保护。
清华大学 2021-04-13
新型有机污染荧光溯源预警仪
1 成果简介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 以有机污染为主。现有技术不能迅速确定污染类型,因此事故发生后无法迅速采取恰当的应对, 是产生重大经济和环境损失以及负面国际影响的主要原因。为维护水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生活和生产, 需要一种能迅速确定污染类型的、环境友好的水体有机污染预警技术。 荧光技术是近 20 年来兴起的新型分析方法,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污水和水体的荧光光谱是多物质产生的复合光谱,它们与水样唯一对应,被称为“ 水质荧光指纹”, 简称“ 水纹” 。该法在污染性质快速判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荧光指纹是水样内蕴特征的反映,还携带了有机物总量信息,可作为新型水质表示法。 课题组从 2003 年开始从事水纹研究,在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教育部清华大学自主研究项目、国家十一五重大水专项等项目资助下,掌握了上百种水纹,创新性开发出基于水纹比对的新型污染识别原理,并研发出有机污染溯源仪,填补了迅速确定污染类型的仪器的空白。该仪器由水纹采集仪、水纹比对软件和丰富的水纹数据库组成,可以识别数十种有机污染类型。仪器的特点如下:自动取样,自动测量,自动比对;数据库设计人性化,可以自动添加新指纹;数据自动保存;水纹采集仪性能稳定,使用、维护简便,当仪器光源老化时,自动提示更换等。上述优点表明该仪器既适合在线实时监测,也可以作为监测车和实验室的专用仪器。查新表明,国内外目前尚未发现有相似原理的仪器。 性能参数:灵敏度高,信噪比达到 250;完成一次溯源任务不足 15 分钟,测量时间短,重现性好;工作温度/湿度 15-350C, 45-80%(不可有冷凝现象, 350C 以上时湿度为 70%以下) ;不加任何试剂,取样量少,不产生二次污染;连续 24 小时使用耗电仅数度,成本低。 图 1 示范运行中的有机污染荧光溯源预警仪2 应用说明2011 年 7 月至 2012 年 3 月,水质有机污染溯源预警仪在京杭运河江苏苏州段进行了为期 3 个月的实地连续测试运行, 仪器检测出数次水质异常,并及时进行了报警, 现场测试表明,该仪器能够灵敏、及时地监测到污染的发生和变化,预警迅速,并能给污染类型的信息,对于快速确定有针对性的采取污染应对措施大有益处。 仪器经过了权威第三方的检测。3 效益分析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产品,而污染预警和溯源的需求比较迫切,因此本仪器具有较大的推广空间。本仪器价格每台约 60 万元。而本仪器运行稳定、灵敏。总体上,仪器成本低,维护省,快速,无二次污染, 24 小时连续使用,运行费每月在 3000 元左右,具有明显的经济和技术优势。4 合作方式转让或者联合推广。5 所属行业领域能源环境。
清华大学 2021-04-13
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修复技术
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耕地污染点位超标率19.4%,其中以重金属污染为主。重金属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重金属的环境风险与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而非总量密切相关。原位稳定化修复通过在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磷基、炭基等材料组成的新型环境友好钝化剂,通过提高pH、沉淀、吸附的等作用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稳定化修复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具备良好应用潜力的原位修复技术。本成果研发的系列稳定剂可以有效降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通过田间试
南京大学 2021-04-14
火电厂厂级运行性能在线诊断及优化控制系统
“火电厂厂级运行性能在线诊断及优化控制系统”从火电厂全厂整体综合优化运行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其所属多台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连续监视、经济分析、在线诊断以及优化控制,达到稳定、节能的目的。本项目由西安热工研究院和华北电力大学共同协作完成并获2005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 本项目创建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从全厂整体综合优化运行系统的概念、定位、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到应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火电厂厂级运行性能在线诊断及优化控制系统"(SIS)。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火电厂厂级运行性能在线诊断及优化控制系统
本项目主要创新有: 针对火电厂生产运行对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性的要求,首次提出并实现了三级可靠性、二级安全性发电厂网络结构;开发了“基于单向物理链路的网络数据传输隔离装置”,解决了火电厂监控信息网络的安全性问题。 提出了DCS+SIS+MIS的火电厂厂级运行监控及生产管理的新模式,已成为我国火电厂设计的典型配置方式;开发了成套应用功能软件,推动了火电厂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的跨越。 提出了热力系统经济性分析的小扰动理论;改进了汽轮机变工况经典理论中的弗留格尔公式;采用热力系统拓扑结构矩阵分析法和顺序扰动解除法,提高了热力系统经济分析的准确性。 提出了回路级优化控制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机组级优化控制的模糊多模型协调控制方法和厂级优化控制的多约束负荷优化分配方法,实现了全厂的整体优化控制。 提出了基于统计模型的设备状态在线监测与劣化分析理论方法,实现了设备的故障预警和运行故障的在线诊断。提出了基于JIT(Just In Time)模式的火电厂设备缺陷管理方法,实现了设备缺陷处理流程的自动化。 有效地利用火电机组运行实时、历史数据,采用数据挖掘、信息重构等软测量技术,解决风量、烟气含氧量等参数难以测量的问题,用于机组运行性能在线诊断及优化控制。 本项目属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鉴定后,实现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本系统极大促进了电力企业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显著提升了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021-02-01
火电厂球磨机寻优节能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
“球磨机寻优节能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是西安交通大学的最新研制的科研成果,以保护和节能为两大目标,在总体方案上提出并实现了对发电厂球磨机的计算机集散控制,针对磨机的运行特点,提出自寻优――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算法,解决了长期以来球磨机不易控制的难点,同时为磨机料位的测量提供灵敏、准确、标准化的检测仪器。该系统总体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通过音频信号传感――变送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1 22 23
  • ...
  • 177 17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