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性能电子封装材料用联苯型环氧树脂
1、 成果简介:(500字以内)环氧模塑料作为微电子封装材料,以其低廉的成本、高性能化和可靠性等特点,已成为最重要的封装材料。目前,95 %以上的集成电路都用环氧模塑料进行封装。近年来,环氧树脂封装模塑料紧随超高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新品种虽然不断地涌现,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耐高温、低吸水率一直是高性能环氧模塑料的发展方向。我们开发的联苯型环氧树脂是高耐热性、低吸潮性、低应力环氧树脂的一个典型代表。在环氧树脂骨架中引入联苯基团,一方面可以提高其耐热性;另一方面可以减小自由体
吉林大学 2021-04-14
一种改善电子传输材料醇/水溶性和电子注入特性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的酸处理方法以改善传统蒸镀型电子传输材料的醇/水溶性和界面修饰特性。传 统的蒸镀型含氮杂环类电子传输材料在醇类或水溶液当中的溶解性一般较差,不适合于制备全溶液加工 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采用简单的酸处理方法将含氮芳杂环质子化进而改善其醇/水溶性,同时这些质子 化后的含氮盐具有良好的界面修饰特性。将这些含氮盐用作电子注入/传输层而应用于溶液加工法制备的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当中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器件的效率、减缓器件效率衰减,而且还能够简
武汉大学 2021-04-14
机房精确制冷与节能技术
本技术成果发明了一种通讯基站节能空调机组,包括构成一循环系统的压缩机、送进新风的新风系 统、将新风及回风进行处理的恒温恒湿室内机组、三通阀、排风轴流风机及第一回风口,其中三通阀还与 排风出风口连接,新风系统还通过一比例调节阀门与进风口连接,还包括用于检测基站内空气温度和室外 空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基站内空气湿度和室外空气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根据温度传感器与湿度 传感器的信息控制排风轴流风机、三通阀、比例调节阀、恒温恒湿室内机组、压缩机的控制器。
中山大学 2021-04-10
一种制冷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压缩机、四通换向阀、三个换热器、节流机构、气液分离器、载冷剂泵以及四个三通换向阀,共同构成制冷剂循环子系统和载冷剂循环子系统,实现制冷降温和热泵制热的双重目的;还可以通过省去四通换向阀和由三通换向阀构成的载冷剂换向机构,只实现制冷降温或热泵制热的单一功能。制冷剂可采用可燃可爆、有毒的制冷剂,接触到可燃、有毒制冷剂的部件以及产生噪声的载冷剂泵均可被放在专用机房或者放在室外;载冷剂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绕管式节流制冷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管式节流制冷器,包括:壳体部,具有入口部外壳和换热部外壳,入口部外壳用于通入第一流体;换热部,设置于换热部外壳内,用于流通来自入口部外壳通入的第一流体,并与换热部外壳形成壳侧流体空腔,壳侧流体空腔用于容纳第二流体,并使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进行热交换;节流板,与换热部相连,使来自换热部的第一流体进行制冷;制冷部,与节流板相连,容纳制冷后的第一流体,第一流体在制冷部内形成气液混合物,吸收外界热源热量后形成第二流体,第二流体还通过节流板进入壳侧流体空腔,所以,本实施例通过节流板进行制冷,并利用绕管式换热器的外壳结构,将返回流体与传热管内流体进行高效回热换热,进一步增加了制冷能力。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适应于可燃制冷剂的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制冷剂与环境介质进行换热的室内、外换热器,干燥过滤器,节流机构,在室内、外换热器之间连接管道上的电磁阀,以及室内、室外机风机。节流机构与电磁阀紧密相连,但位置可互换。通过合理控制压缩机、电磁阀以及二个风机的运行顺序和运行时间间隔,不仅保证了压缩机的顺利启动运行,防止停机期间可燃制冷剂泄漏造成可燃制冷剂积聚所带来的危害,而且还可利用电磁阀和压缩机将室外、室内机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电子材料3D打印设备开发与应用
该项目是针对电子领域的功能电子材料,特别是柔性电子材料的3D打印。3D打印技术是世界制造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先进精密制造、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精密驱动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等多学科技术的系统集成。在可预见的未来其发展趋势必定是面向个性化、智能化的3D打印系统的不断涌现。按照3D打印制备的材料类别分析,目前聚合物及金属(合金)材料及其结构件的报道较多,而很少涉及到针对电子领域的功能电子材料,特别是柔性电子材料的3D打印。但随着柔性电子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可对电子材料进行高精密3D打印的技术。
北京大学 2021-02-01
电子材料及器件低频噪声-可靠性测试平台
电子材料及器件噪声-可靠性测试平台,该系统是国内外首套电子器件噪声-可靠性分析系统。采用了基于虚拟仪器的微弱噪声测试、基于噪声的可靠性诊断方法、电子器件噪声的子波分析方法等关键技术,将子波分析用于噪声-可靠性表征,可对各种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模块进行噪声测试与分析、内部潜在缺陷诊断和无损预筛选。系统可以测量电子器件的各种噪声参数,同时对噪声进行频谱分析、子波分析、集总参数分析。具有实时检测、采集、和分析, 高精度、高可靠性、智能化、小体积的优点,良好的通用性和可升级性使其同时适用于科研和生产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铋酸钡纳米棒电子封装材料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铋酸钡纳米棒电子封装材料,属于电子封装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铋酸钡纳米棒电子封装材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铋酸钡纳米棒65-80%、聚苯乙烯10-15%、辛基酚聚氧乙烯醚0.05-0.5%、三甲氧基硅烷5-10%、聚乙烯蜡4-10%。本发明提供的电子封装材料使用铋酸钡纳米棒、聚苯乙烯、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三甲氧基硅烷和聚乙烯蜡作为原料,具有热膨胀系数小、导热系数高、耐老化及耐腐蚀性能优良、易加工、绝缘性好等特点,在电子封装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电子材料3D打印设备开发与应用
该项目是针对电子领域的功能电子材料,特别是柔性电子材料的3D打印。3D打印技术是世界制造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先进精密制造、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精密驱动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等多学科技术的系统集成。在可预见的未来其发展趋势必定是面向个性化、智能化的3D打印系统的不断涌现。按照3D打印制备的材料类别分析,目前聚合物及金属(合金)材料及其结构件的报道较多,而很少涉及到针对电子领域的功能电子材料,特别是柔性电子材料的3D打印。但随着柔性电子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可对电子材料进行高精密3D打印的技术。应用范围 柔性电子是在有机/无机材料电子器件制作或其它柔性基板上制作的一种新兴电子技术,其独特的性能以及高效、低成本的制造工艺在信息、能源、医疗、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如柔性电子可应用于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印刷RFID、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电子用表面粘贴(Skin Patches)等。与传统IC技术一样,制造工艺和装备也是柔性电子技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项目阶段 团队经过两年的攻关,已经在电子浆料研发、精密压电超声刮刀、高分辨率工作台和Z轴压电驱动器、界面软件、系统集成与控制五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获得系列阶段性的科研成果,完成了样机的初步研发和制作。知识产权 项目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压电、铁电、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拥有30项中国和美国授权发明专利,发表SCI文章100余篇。2014、2015年被国际Elsevier评为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之一。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合作开发、技术入股。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82 28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