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服务三农的安全可靠电子交易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
本成果针对我国农村幅员广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难以推广电子交易的现状,积极响应国家“三农”战略,研制适合农村应用环境的电子交易平台、交易终端和专用芯片,形成了服务三农的整套电子交易解决方案,为农村金融业务提供了创新电子交易产品,成为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新型支付渠道。 成果基于多学科交叉和创新集成的技术路线,首创了基于瘦客户端型B-C/S架构的低成本、易维护金融交易平台和交易终端;通过专用芯片降低了终端成本,提高了终端可靠性。项目申请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16项,其创新点解决了电子交易终端应用于我国农村复杂环境下的成本、维护、安全、可靠性等诸多关键技术问题,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该成果荣获2011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东南大学 2025-02-06
复杂非线性滞后动力系统的分析与综合
复杂非线性滞后动力系统分析与综合问题是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项目主要取得如下创新成果: 1、非线性滞后动力系统的鲁棒控制。主要研究状态信息延迟下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通过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和泛函,很好地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控制领域的严格反馈结构非线性滞后控制难题。对于一般结构的非线性系统,提出了反馈控制设计框架,克服了现有文献关于滞后项的强假设条件。  2、非线性关联滞后大系统的分散协调控制。提出了强非线性关联环节下大系统的分散自适应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解决了非匹配模型跟随控制难题,为强耦合滞后大系统的分散控制问题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3、滞后系统智能控制和网络化系统控制设计。提出了非线性滞后系统的无记忆智能控制设计理论与方法。给出了非对称网络环境下遥操作系统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建立了网络环境参数、控制器参数和系统性能的显性表达式。 4、应用基础研究:提出了化合反应系统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同时构建了工业无线网络控制平台。 研究成果在大型高炉建模与节能减排优化控制、恶劣工业环境下无线网络化控制、物联网、网络化机器人远程控制等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
燕山大学 2021-05-04
急倾斜特厚煤层深部煤岩动力灾害防治技术
本项成果以以急倾斜特厚煤层深部煤岩动力失稳防治为目标,系统研究工程尺度采动卸压条件下煤岩体的破坏机理,揭示急倾斜特厚煤层深部综放开采期间煤岩动力失稳致灾规律,建立了动压预报技术,制订适合急倾斜煤层深部动压危险预警与管理制度,实现安全开采。项目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阵列化电流体动力喷印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化电流体动力喷印头,包括墨盒、和位于墨盒中部将该墨盒内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的喷嘴板,所述喷嘴板上布置有呈阵列布置的喷嘴孔,该喷嘴孔贯通所述上腔和下腔,所述墨盒下部底面上设置有对应呈阵列布置的墨液出口,所述喷嘴板下底面上设有上电极,墨盒下底面上设有下电极,从而在所述下腔内形成电场,上腔内的墨液穿过喷嘴孔进入下腔,在下腔电场的作用下形成射流,通过墨液出口喷出进行喷印。本发明采用电流体动力喷印机理,射流直径可达到 1~10 微米,不受喷嘴直径影响,而且射流拖拽力较大,适用与高粘度溶液,且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动力重建创伤后下颈椎后柱动态稳定性技术
本项目主要采用生物衍生肌腱构建下颈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装置。采用临床自愿捐献的人体肌腱进行脱细胞、冻干制备直径3mm,长度不等的生物衍生肌腱材料,进行体外对照实验和动物模型活体对照实验。研究发现这种材料通过创新的颈椎后路固定方式,使颈椎在前屈时提供足够动态稳定性,在左右侧屈、旋转及后伸运动中并不限制其正常运动,较好的模拟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功能。同时,动物实验证明,此种装置修复动物下颈椎后方连接结构损伤,均表现出良好的修复能力。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证明无大量淋巴细胞细胞浸润,细胞呈梭形,纤维组织排列整齐、均匀,可见毛细血管增生,植入装置保持了活力。故采用生物衍生材料的颈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能在体内长期存活,能够重建后柱稳定并保留部分运动功能。
四川大学 2016-04-29
坡面地质动力灾害柔性防护结构理论、技术及应用
本项目发展了柔性防护系统性能设计与提升技术,建立了“力平衡+”设计方法,开发了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设计软件,发展了多元化的防护产品技术,与欧洲现有技术相比,最大防护性能提升4.5倍。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柔性防护结构在坡面地质灾害作用下将经历大滑移、大变形等运动特征,在力学上属于强冲击作用下高度非线性动力问题,理论求解难度大。团队系统研究了坡面地质动力灾害柔性防护结构理论、技术及应用,取得了下列创新性成果:构建了防护网系统的多柔体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发展了柔性防护系统非连续动力学计算理论,可实现多元化柔性防护系统产品的性能精确预测与解析:研究了柔性防护系统关键结构部件的环境腐蚀损伤力学行为及系统性能劣化评价方法,揭示了网片累积损伤演化规律,为柔性防护系统动力损伤后的剩余承载力评价 系统运维阶段的生命评估、可靠性评价提供基础;构建了多场、多尺度、多介质耦合动力学模型,实现了对泥石流、水石流、碎屑流柔性拦截动力学过程模拟;提出了综合“空间+时间”的4D柔性防护理论。 发展了柔性防护系统性能设计与提升技术,建立了“力平衡+”设计方法,开发了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设计软件,发展了多元化的防护产品技术,与欧洲现有技术相比,最大防护性能提升4.5倍。 研发了成套柔性防护结构足尺冲击试验装备,在试验能力、试验尺度、试验精度等三个方面实现全面超越;建立了标准化试验测试技术与方法,包括部件及系统试验与性能评价方法;提出了差异化设防目标和系统设计分级准则,相关成果入编两部行业标准,建立起覆盖产品、检验试验及工程建设全链条的柔性防护技术国家标准体系,相比欧洲目前的产品技术标准领先1代;开展了多项标尺性试验,累计试验次数超过300次,是欧洲该领域标志性试验的3倍,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试验数据,与欧洲70年的技术发展相比,支撑了中国在该领域十年内实现理论、技术与产品研发的弯道超车。
西南交通大学 2022-09-13
汽车教具丰田混合动力低压电器汽车教学设备
北京智扬北方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防潮箱 电子防潮箱 防潮柜 电子除湿防潮柜
产品详细介绍洪森防潮柜【详细说明】 防潮箱(防潮柜)除湿原理:采用[形状记忆合金]除湿技术湿度设定:全自动数字式微电脑设定湿度范围:1%RH--20%RH、10%RH-20%RH、20%RH-60%RH 显示方式:采用进口高感度传感器柜体结构:高钢结构柜身,载重不变形,不渗气静电设计:静电接地,以免低湿所产生的静电防火机芯:无噪音,不返潮,不结霜,无热效应产生断电状况:断电24小时,仍可运用化学吸湿补位功能继续吸湿。应用范围:IC、BGA、精密电子组件、特殊化学药品、半导体器件、电子器件、印刷电路板、光学胶片及镜片、精密仪器及仪表等储存。型号 有效容积L(约) 电源 耗电量(平均功率) 层板数(标准) 外寸(mm) 内寸(mm) HS-98 98L 91W 1层 W448*D400*H688mm HS-160 160L 126W 3层 W448*D450*H1010mm HS-240 240L 140W 3层 W598*D400*H1310mm HS-320 320L 150W 3层 W900*D450*H1010mm HS-435 435L 180W 3层 W900*D600*H1010mm HS-540 540L 210W 3层 W598*D710*H1465mm HS-714 714L 240W 5层 W598*D710*H1910mm HS-870 870L 280W 5层 W900*D600*H1890mm HS-1428 1428L 560W 5层 W1200*D710*H1910mm 防潮箱使用范围 55%-60% 纸类: 画、古董、纸币、古书、传真纸、复印纸、打印纸 45%-55% 光学: 摄像机、音响、电脑用品、相机、镜头、显微镜、CD、望远镜、内视镜、底片、影带、微缩影片、磁碟机、幻灯片 35%-45% 精密材料: 金属、非金属、金属粉末制品、电器、电子产品、半导体、电容器、印刷电路板、钨丝、IC、电池;精密机器仪器产品:附件、耗材、晶体、精密量具、光学镜片、单光仪、分光仪等等 35%以下 化工原料: 制药原材料、调料、涂料、粉料、粉末材料、接着剂;农园研究用品:种子、花粉、干燥花防潮箱用途 1、IC、半导体器件 2、粉茉、细小料粒产品、药材等工业级微电脑防潮箱 3、矽圆晶片 4、电子元器件 5、液晶玻璃基片 6、光学胶片及镜片 7、石英振动器 8、精密仪器仪表等储存 9、其他电子元件
四川档案用品经营部 2021-08-23
编织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及强度分析技术
编织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由于其耐高温、抗氧化的特点,是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最有应用前景的候选材料。在此背景下,研究开发了编织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和结构强度分析技术。 项目通过稳态热固耦合平衡方程推导建立了热固耦合双尺度渐进均匀化分析方法,得到宏细观物理量间的对应关系偏微分方程。利用变分原理推导得到宏细观物理量对应关系方程的有限单元形式,完成热固耦合双尺度渐进均匀化分析程序的开发;针对编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多尺度结构特点,完成了复合材料的细观、微观多尺度RVE建模方法研究。最后,通过引入材料分布模型描述复合材料构件局部材料坐标,建立了复合材料构件宏细微观多尺度热固耦合分析体系。 此项技术通过多尺度RVE建模、热固耦合双尺度均匀化分析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构件的热力学性能,得到相关材料参数,为材料的应用提供分析方法。应用此项技术,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预测值与材料单位提供的实验值相吻合,预测的宏观弹性模量与拉伸实验测量值最大相对误差12%以内。同时开展陶瓷基复合材料发动机典型结构实验研究,应变预测值与实验测量值最大相对误差7%以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一种非均匀材料连续分布力学参数场间接获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匀材料连续分布力学参数场间接获取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 S1.非均匀材料梁的制作与固定; S2.梁的模态试验与试验频响函数获取; S3.力学参数正交多项式展开与计算频响函数获取; S4.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正交多项式系数识别; S5.非均匀材料力学参数分布场重构。本发明能够解决非均匀材料的力学参数获取问题,为使用该类非均匀材料的结构力学建模与分析提供准确的参数。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7 28 29
  • ...
  • 112 11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