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用人之道-人力资源模拟电子对抗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  《用人之道》简介:     用人之道-中国第一套全程模拟实战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训练系统 用人之道-中国第一套以能力素质模型为核心的人力资源训练系统 用人之道-中国第一套以提升企业绩效为目标的人力资源训练系统   进入二十一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尤其以知识和人才竞争为代表。企业的发展,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人才短缺的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地开始体现为人才的竞争,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吸引与挽留人才的能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仅仅做好原有的职能事务工作已远远不够。在这种形势下,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将自己定位为增加价值的合作伙伴。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如何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服务?这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核心。   《用人之道-人力资源电子对抗系统》是国内领先的全面训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战技能的平台。产品在引进国际上成熟的人力资源实战训练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国内高校应用现状及市场环境,吸收卓越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最新成果与经验,进行了针对性的开发与完善,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全程模拟实战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训练与提升系统。   《用人之道》是一种全新的实验实训课程,产品运用计算机软件与网络技术,结合严密和精心设计的商业模拟管理模型及企业决策博弈理论,融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全面模拟真实企业的商业运营环境,学生在虚拟商业社会中完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决策。 电子对抗实践课程通过计算机模拟真实企业竞争商业环境,融合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选、育、用、留等知识内容,同时涵盖了企业组织设计、战略规划、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团队合作、沟通、执行力等多职能领域的管理知识与综合技能。课程将这些知识和教学内容设计在学生亲自参与的实践运营过程中,使学生对所学的人力资源和经管理论知识加深实践理解,提升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用人之道》详细介绍:     《用人之道》的主要功能:   《用人之道》强调的是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能力的训练与提升,真正帮助学生提升实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提升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与快速适合企业环境的能力。   《用人之道》采用的是国际上最为流行的商业模拟教学技术来实现的培训课程和实践工具。与传统授课式或案例式学习方法比较,本课程有效解决了传统培训枯燥的说教模式和空洞的讨论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若干名学生组成模拟企业,为完成经营目标,借助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亲自参与企业运营管理,独立完成各项经营决策,掌握在真实企业运营中会遇到的各种决策情况,并对出现的问题和运营结果进行有效分析与评估,从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技能有更深切的体会与感受,并达到提升综合管理技能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企业绩效的提升,并最终体现在企业利润的持续增长上。如何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意义与最终目标。   《用人之道》实训实验课程融合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论知识,涉及的学科包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组织行为学》、《组织设计与管理》、《员工招聘与配置》、《工作分析》、《胜任力模型设计与应用》、《人员评测与选拔》、《薪酬管理原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培训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此外,在课程训练过程中,还会涉及企业战略、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   教师端程序主要功能:   教师通过教师控制端程序可以方便地进行课程授课培训。通过数据实时交互的方式,按需配置课程参数,安排学生实战训练,查看各组经营数据,分析点评经营成果。大量信息数据帮助教师随时发现各小组经营问题,便于教学引导与分析点评。   学生端程序主要功能:   所有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建虚拟企业,分组模拟实战。各小组的所有经营决策全部在学生端程序完成。学生端程序为学生提供了录入决策、查询资料、分析绩效等功能。学生根据教师的进度安排,通过对本企业实时数据及竞争对手数据的分析,制订企业运营中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与其他小组展开竞争,并努力使企业绩效达到最佳。   在教师控制下发布的各项经营决策任务,学生端会自动跳出并提示完成相应的决策操作。这些决策任务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工作及企业其他经营决策,如:市场研究报告、人力资源盘点、企业用人计划、招聘渠道选择、薪资体系设计、员工激励方案、人才市场招聘、新人上岗安排、员工岗位调整、员工培训计划、员工关怀计划、能力素质分析、员工满意度分析、支付各项费用等等,涵盖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          《用人之道》特色优势:   《用人之道》能力训练课程不仅是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与巩固,更是强调人力资源实战技能的训练与提升,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企业绩效提升的价值,是目前国内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战教学训练系统。   1、科学扎实的理论基础,逼真模拟的企业运营   以系统完善的管理学理论为基础,涵盖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在全球五百强企业广泛应用的工具方法,结合严谨严密的决策博弈模型,运用多种领先的仿真技术,逼真再现典型企业的运营流程与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并通过平衡计分卡系统,全面客观评估人力资源工作成果与企业经营绩效。   2、授课与实战紧密结合,强化综合能力的训练   在紧张激烈的管理经营竞赛之余,结合教师的授课与点评,帮助学生理解企业运营管理的基本流程,学习企业中做事的正确思路,强化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与提升。   3、学生主动参与度更高,学习训练的效果更好   全程紧张的企业运营管理与对抗竞赛,更容易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填鸭式教学为体验式学习,学习效果自然更好,技能训练与提升效果更好。   4、教师容易授课,学生方便使用   集成功能的教师端程序,按需配置课程参数及商业背景环境,运营进程一键控制,各项数据动态生成,决策过程自动记录,经营绩效对比分析。   5、应用更灵活,技术更先进   教师只需调整一下参数,即可适合数十人小班实训教学,或上千人大规模管理竞赛,真正做到随需应变。同时,领先的技术设计充分保证产品的先进性与可扩展性。     《用人之道》适用学习对象:   《用人之道》作为国内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实验平台,是高校财经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专业学生认识企业人力资源运作管理、动手实际操作的最佳实践平台,同样也适合其他各类专业学生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使用。通过本实训课程,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下体验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真实运作管理,系统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作用的认识与体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技能。     《用人之道》与传统教学软件的区别: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软件仍然侧重课程知识的学习与巩固,结合多媒体形式或模拟数据操作,让学生对课程涉及的知识进一步熟悉操作或流程。教学软件只是课堂学习的延伸与补充,整个过程没有对抗,没有竞争,没有对真实企业运营的模拟,仍然停留在课程知识的学习上,强调答案是否正确,操作是否准确,流程是否清楚,以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事务职能为主,即最基础的人事管理工作。   而《用人之道》是一种全新的模拟实战训练课程,整个系统以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职能——战略职能的学习训练为核心,注重的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训与训练。通过课程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分组对抗与模拟竞赛的过程,企业运营中的所有决策都由小组成员独立做出。在这里,更看重的是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强调的是综合能力的训练。而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正是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最为看重的特质。
杭州贝腾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技术
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SiC)材料是第三代半导体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宽带隙、高饱和电子漂移速度、高临界击穿电场、高热导率等突出优点,能满足下一代电力电子装备对功率器件更大功率、更小体积和更恶劣条件下工作的要求,正逐步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列车牵引设备、高压直流输电设备以及舰艇、飞机等军事设备的功率电子系统领域。与传统硅功率器件相比,目前已实用化的SiC功率模块可降低功耗50%以上,从而减少甚至取消冷却系统,大幅度降低系统体积和重量,因此SiC功率器件也被誉为带动“新能源革命”的“绿色能源”器件。 本团队在SiC功率器件击穿机理、SiC功率器件结终端技术、SiC新型器件结构、器件理论研究和器件研制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能够提供完整的大功率SiC电力电子器件的设计与研制方案。目前基于国内工艺平台制作出1600V/2A-2500V/1A的SiC DMOS晶体管(图1,有源区面积0.9mm2);4000V/30A的SiC PiN二极管(图2);击穿电压>5000V的SiC JBS二极管(图3)。 a b c 图1 1.6-2.5kV SiC DMOS器件:(a)晶圆照片(b)正向IV测试曲线(c)反向击穿电压测试曲线 a b c 图2 4kV/30A SiC PiN器件:(a)晶圆照片(b)正向导通测试曲线(c)反向击穿电压测试曲线 a b c 图3 5kV SiC JBS器件:(a)显微照片(b)正向导通测试曲线(c)反向击穿电压测试曲线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技术
本团队在SiC功率器件击穿机理、SiC功率器件结终端技术、SiC新型器件结构、器件理论研究和器件研制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能够提供完整的大功率SiC电力电子器件的设计与研制方案。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标签检测设备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标签检测设备,包括安装底板,安装底板的上方焊接有罩壳,罩壳的两端均设有物料通道,物料通道的开口处铰接有盖板,罩壳的顶部内壁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上安装有取料机构,安装底板上方还安装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的一侧安装有物料存放盘,调节装置包括与安装底板固定连接的矩形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侧边焊接有第一限位柱,安装板与第一限位柱相邻的一侧侧边焊接有第二限位柱,安装板远离第一限位柱的一侧下方安装有第一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调节简单、适用于各种型号的电子信息技术的标签的定位操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的标签自动化检测提供基础。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调节简单、适用于各种型号的电子信息技术的标签的定位操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的标签自动化检测提供基础。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自动冲模装置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自动冲模装置,包括机架和开关控制装置,所述机架的顶部中央位置焊接有下模座,且下模座的顶部匹配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两侧分别竖直设有导杆,且两个导杆的底端分别焊接在机架的顶部两侧,每个导杆上开设有矩型放置腔,且矩型放置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矩型开口,所述矩型放置腔的内部竖直设有金属杆,且金属杆焊接上模座的一侧水平焊接有与矩型开口内壁滑动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上模座的一端焊接在上模座的中央位置。本实用新型经济实用,冲模装置通过对推杆电机的正反转进行智能控制,以此来带动上模座对下模座上的物料进行冲模操作,使得冲模装置的工作效率高。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经济实用,冲模装置通过对推杆电机的正反转进行智能控制,以此来带动上模座对下模座上的物料进行冲模操作,使得冲模装置的工作效率高。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三维光电子集成研究上的重要进展
近几年,硅基集成电路的速度遭遇瓶颈、停滞不前,解决的办法之一是引入光子学器件,部分取代电子学集成电路中的信号处理和互联器件,这就要求光子学器件具有像电子学集成那样的小尺度和三维集成能力,同时具有和电子学集成兼容的制备工艺。这些要求使得光电混合集成面临巨大的挑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光学所张家森教授团队与信息科学学院彭练矛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了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和碳纳米管的三维光电混合集成系统,该系统与现有的COMS制备工艺兼容,可以实现光子学和电子学的三维集成和互联,为解决集成电路的速度瓶颈提供了一种方法。他们演示了几种集成回路,包括在片光操控回路、波长和偏振复用回路和具有COMS信号处理电路的集成模块。Fig. 1. Integration of plasmonic-enhanced detector with carbon nanotube (CNT)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CMOS)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s. a, Schematic of the 3D integrated circuits, consisting of bottom-layer passive WFSAs and metal connection lines, in-between HfO2 dielectrics and Au cross-layer connection lines, and top-layer plasmonic receiver and CNT CMOS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s. b,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smonic-enhanced barrier-free-bipolar diode (BFBD) and the normal BFBD under the illumination at "λ" =1200 nm. c, Electric field pattern of the La=320-nm SA. d-e, Transfer (d) and output (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MOS. f, VTC curves of the CMOS (blue line) and the 3D integrated circuits (red line). Inset is the corresponding equivalent circuit diagram of the 3D integrated circuits. g-i, Statistical figures of merit of the deep-subwavelength modules, including photocurrent (g) and photovoltage (h) of the BFBD as well as on-state current of the CMOS (i). 这种三维集成系统的优点包括:1. 使用低温COMS兼容制备工艺,可以在单片集成回路中集成光子学模块、电子学信号处理系统和存储系统;2. 利用具有原子厚度的碳纳米管材料以及金属工艺,使得光子学集成和电子学集成在材料上兼容;3.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使得光子学器件尺度可以和电子学器件尺度相近,便于集成;4. 碳纳米管的工作波段可以覆盖整个通讯波段,这是硅材料无法做到的;5. 光电探测器工作于光伏模式,可以减小能耗。该工作是首次利用原子厚度材料实现三维光电混合集成,可以实现更小的尺寸、更快的速度和更多的功能,同时,有可能解决电子学集成回路在速度上的瓶颈。 上述实验结果近期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 电子学》杂志。 相关文献:Yang Liu, Jiasen Zhang, and Lian-Mao Peng,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ion of plasmonics and electronics. Nature Electronics 1, 644-651 (2018).Yang Liu, Jiasen Zhang, Huaping Liu, Sheng Wang, and Lian-Mao Peng, Electrically-driven monolithic subwavelength plasmonic interconnect circuits. Science Advances 3, e1701456 (2017).
北京大学 2021-04-11
柔性彩色电子纸的卷对卷全印刷生产技术
本成果以混合自适应 人工智能优化程序设计出亚波长单晶硅超构表面结构,实现了相位的精确控制并减小了单晶硅结构在可见 光的吸收。进一步,使用该结构实现了浸镜油浸没下数值孔径为1.48的高透过率超构光学透镜,在可见光 532纳米波长实现211纳米线宽的聚焦光斑,可大大提高共聚焦显微镜分辨率。此成果在2018年12月美国光 学学会旗下光学与光子学新闻(Optics & Photonics News)入选为本年度国际光学重要进展,并对该成果作 了整版报道。已申请国内发明专利一项。 本成果适用于显微显纳成像、激光光刻、光镊等光学聚焦应用相关领域。进一步扩展,可用于光学摄 像及显示技术中的微光学器件。已作为光学探针初步应用于共聚焦成像系统,目前正研制新一代技术拓展 于手机摄像、显示微光学等。
中山大学 2021-04-10
一种 RFID 电子标签在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RFID 电子标签在线检测方法,具体为:在 对工位进行RFID芯片封装过程中,实时建立该工位内的 RFID芯片ID 号与标签位置的映射关系;工位封装完成后,同时读取该工位内的所 有 RFID 芯片 ID,将读取的 RFID 芯片 ID 与该工位内的 RFID 标签 ID 与 RFID 标签位置的映射关系进行比对,确定读取缺失的 ID,其对应 的标签即为次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 RFID 电子标签在线检测装置, 包括 X 向进给机构、Y 向进给机构、读写器、处理器、打标机构、夹 持机构以及屏蔽罩。本发明能同时完成多个标签读写与标记功能,适 用于多行多列 RFID 标签在线检测,不仅能大幅提高检测效率,而且 自动化程度高、稳定、可靠。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是1999年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举办、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2004年由教育部确认的第一批独立学院。学院地处杭州市临安区美丽的青山湖畔,学院一期占地500亩,二期占地200亩。 学院秉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团结、自强、求实、创新”的学院精神,本着“立足区域、贴近行业、服务浙江”的服务宗旨,确立“面向行业企业需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培养适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综合性职业技术人才,致力于建成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为主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 学院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学科布局涉及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五类,建设与形成机械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经济管理类、外语、艺术设计五大类专业群,建设与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含专升本)、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会计学(含专升本)、财务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英语23个全日制本科专业。 学院面向15个省、市、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200余人,学生在学院规定的修读年限内,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的,颁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学院遵循“结构优化、重点建设、持续推进”原则,重点建设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电路与系统省一流学科和重点学科;重点建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工商管理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4个省新型特色专业;培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器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金融学、电子商务等院级重点专业。近几年,获省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0余项,获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近20项,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JavaEE Web应用实践基地、网中网产学合作财会实践基地。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近5年,学院共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623项,涵盖电子设计、多媒体、服务外包、案例分析、财会信息化等40余个项目及类别,参与学科竞赛学生达8300人次,累计获奖人数达2164人次。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学院在2012—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本科组中位列全国独立学院第三。2015-2017年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对全省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研,学院位列全省独立学院前三。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港澳台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3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重点开展新西兰林肯大学3+2本硕连读项目、Passages赴美调研游学项目、中外服青年师生赴美调研项目、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研究大学交流学习项目、美国西俄勒冈大学交流项目、英国BPP大学“ACCA”交流项目等六大精选项目。 学院不断加强教师培养与能力提升,加强引进与聘请高层次教师,学院高级职称教师占30%以上,86%以上教师具有硕博学位,其中引进博士学位教师40余人。学院教师科研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近几年,学院教师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项;纵向课题3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企业政府横向课题近80项,成果转化项目5项,高质量论文80余篇,其中一级权威期刊收录3篇、一级期刊收录12篇、SCI收录21篇、EI收录38篇、CSSCI收录3篇,出版专著近20部,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24项。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21-02-01
航空电子系统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技术
嵌入式软件在航空电子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软件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航电系统的可靠性。对航空电子系统软件进行可靠性试验与评估,可以对航电系统的可靠性水平进行定量的摸底,发现潜在的缺陷,为航电系统软件研制起到重要的决策支持和考核作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的核心思想是收集到与软件真实使用相关的失效间隔数据,并选择合适的软件可靠性模型,评估和预测软件可靠性水平。目前可采用传统的软件可靠性测试与评估方式和基于软件研制过程中失效输入匹配的评估技术来实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7 78 79
  • ...
  • 98 9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