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纳米孔电学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孔电学传感器。它包括基板、第一绝缘层、对称性电极、电接触层、第二绝缘层、纳米孔;在基板上依次设有第一绝缘层、对称性电极,在第一绝缘层上和对称性电极边缘上设有电接触层,在对称性电极上设有第二绝缘层,在基板、第一绝缘层、对称性电极和第二绝缘层的中心设有纳米孔。本发明的纳米电极的厚度可以控制在0.35~0.7nm之间,达到检测单链DNA中的单个碱基的电学特征的分辨率要求,从而适于便宜,快速电子基因测序。本发明的纳米孔电学传感器解决了将纳米电极集成于纳米孔的技术难点,其制备纳米电极的方法简单。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纳米孔电学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孔电学传感器。它包括基板、第一绝缘层、纳米功能层、电接触层、第二绝缘层、纳米孔;在基板上依次设有第一绝缘层、纳米功能层,在第一绝缘层上和纳米功能层边缘上设有电接触层,在纳米功能层上设有第二绝缘层,在基板、第一绝缘层、纳米功能层和第二绝缘层的中心设有纳米孔。本发明的纳米功能层的厚度可以控制在0.3~0.7nm之间,达到检测单链DNA中的单个碱基的电学特征的分辨率要求,从而适于便宜、快速基因电子测序。本发明的纳米孔电学传感器解决了将纳米功能层集成于纳米孔的技术难点,其制备纳米功能层的方法简单;解决了DNA碱基穿越纳米孔时由于碱基可能存在的不同取向而导致对碱基与纳米功能层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浙江大学 2021-04-13
光纤传感器
本反射式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具有耐高温、耐高压、灵敏度高以及不受电磁干扰等诸多优点,能够在强磁场环境、高温环境、非导磁性转子等环境下工作。 可用于旋转机械位移、油膜厚度等的非接触在线测量,也可应用于航天、航空中 微小间隙的非接触测量。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纳米传感器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本项目通过与德国最大纳米技术研究中心合作,采用纳米技术研制成的纳米传感器,具有尺寸大幅度降低,而敏感性大幅度提高等特点,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抗紫外性能。应用领域:纳米传感器是工业部门和军事部门的大宗产品,由于其小尺寸,高敏感性且综合性能优异,成本低,是大宗传统传感器的替代品。适用于建筑物、车、船、飞机和宇航等领域的传感和探测。生产条件:微电子半导体技术生产设备。市场前景:纳米传感器是传统传感器应用领域的替代品,应用广泛而产量极大。一般的传感器由于其材料不具备特殊性能,所以敏感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光纤传感器
可以量产/n该项目的特点是:1、全光纤传感、传输;2、本质无源;3、可用于高温高压恶劣环境;4、使用寿命长(>20 年);5、灵敏度高;6、信号可长距离传输。市场预期:国内目前从事光纤传感器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在不足30家,总年产值在千万量级。而光纤传感器全世界的年产值在几亿美元。光纤传感器的市场份额在不断增加,其增长速度远高于传感器行业的平均增速。目前在国内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石化管道的监测、土木工程监测、以及军用传感器。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触觉传感器
1969 年, Kawai 发现在极化的含氟化合物, 聚偏二氟乙烯(PVDF ) 中, 具有很高的压电能力。 PVDF 压电薄膜还具有宽频带、高介电强度等特性, 同时具有柔韧、极薄、质轻和高韧度等机械特点, 可以制成多种厚度和较大面积的阵列元件。在触觉应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同时对温度敏感, 压电信号同热电信号耦合在一起;不能测纯静态信号, 频带下限0. 001Hz。PVDF (聚偏二氟乙烯) 压电薄膜具有压电能力高、柔韧、极薄、质轻等特点, 其具有许多特性接近人类皮肤的特性, 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心率传感器
量程:30~200bpm,分辨率:0.5bpm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心电图传感器
量程:0mV~5mV,分辨率:5μV;三线式,准确测量心脏的QPRT波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氧气传感器
量程:0%~100%,分辨率:0.01%;可直接使用于锥形瓶。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色度传感器
量程:0~100%;分辨率:0.04%;可测量蓝光(波长470nm)、绿光(波长565nm)和红光(波长635nm)的透射率,研究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1 2 3 4 5 6
  • ...
  • 327 3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