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性能氮化硼纳米材料
纳米氮化硼材料兼具氮化硼和纳米材料的双重优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端电子散热材料、吸附剂、水净化、化妆品等领域。项目团队开发出一种能够实现形貌和尺寸均一且具有超大比表面积多孔氮化硼纳米纤维的规模化制备技术,目前市场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该技术合成工艺简单可控、成本低、过程绿色环保,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1 产品的应用领域 图2 高性能氮化硼纳米纤维粉体 图3 氮化硼纳米纤维粉体微观形貌
吉林大学 2025-02-10
气体绝缘装备特高频局部放电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本成果属于能源领域里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在973计划、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庆市重点攻关课题等共同资助下,开展了SF6气体绝缘装备特 高频局部放电(PD)定量监测(检测)方法与技术研究,解决了最能反映设备内部绝 缘故障特征与程度的PD信号传感、提取、定位和标定等关键科学技术难题,建 立了相应的绝缘故障专家诊断系统,研发的SF6气体绝缘装备绝缘状态在线监测 装置得到广泛应用。其核心发明点为: 1. 发明了特高频PD信号传感技术:创新了特高频传感器展频的附加阻抗匹 配网络、多层屏蔽谐振、非中心点馈电以及复合结构等关键技术,发明了强电磁 环境下采集微弱PD信号的微带与横电磁波喇叭超宽频带特高频复合传感器,检 测频带达到超宽范围(在驻波比为2、增益不小于3dB时,相对带宽为25. 6%),且 中心频率在500MHz~ 1GHz内可选,并可调节多频谐振点的相对位置以形成抑制 窄带干扰频段的阻带,解决了特高频PD信号监测中的首要技术难题。 2. 发明了抑制强电磁复合干扰方法与技术:率先提出复小波(包)变换需用 复阈值的科学思想,给出了选取复阈值的原则与方法,构建出用于抑制强电磁干 扰的最优复合信息WTRIn序列,发明了用复小波(包)变换抑制强电磁复合干扰的 算法与技术,解决了强电磁环境下监测(检测)PD信号需要抑制白噪声、电晕脉 冲、随机混频窄带及其复合干扰的技术难题,同时建立了抑制干扰效果的综合定 3. 发爵了基于传感器阵列的泰勒遗传PD源定位方法与技术:创新了非平稳 脉冲信号多样本能量相关提取信号时间差的方法和全局搜索PD源最大概率位置 的遗传算法,提出了双曲面定位方程的泰勒优化方法,发明了利用阵列传感器多 样本冗余检测数据融合并逐次修正定位结果的逼近技术,使定位时间差求取误差 为皮秒级,距离误差在厘米级。 4. 发明了特高频PD定量监测(检测)的标定原理与技术:创立了用波形参量 时频域等效定量监测(检测)PD量的标定方法,揭示了PD波形参量与PD量之间 的内在关联,获取了不同影响因素下标定PD量大小的校正实验曲线及解析表达 式,发明了可方便用于实验室和现场监测(检测)的人工注入特高频标准校正波形 与实测PD波形时频域等效定量标定PD量的关键技术。 成果授权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及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 237篇(SCI收录49篇、EI收录185篇),被国内外同行正面引用2344次。科学 院程时杰、工程院李立涅和杨士中院士等多名同行专家对成果给出高度评价.成果获2013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
重庆大学 2021-04-11
高稳定性植物绝缘油关键技术及应用
植物绝缘油具有高燃点、可再生、可降解、无毒害的特点,是一种环保 型液体电介质。欧美在上世纪90年代研制出植物绝缘油商业化产品,至2006 年,美国Cooper电力的FR3植物绝缘产品已在上万台配电变压器中应用,处于 市场垄断地位,但价格昂贵,国内难以普遍应用。 由于我国电力行业缺乏新型植物绝缘油的研究经验,面临着大量的难点 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需要解决植物绝缘油击穿电压低、介 质损耗与运动粘度高、抗氧化能力差的问题,研制出一种高稳定性的植物绝缘 油;(2)需要揭示水分和杂质等因素对植物油纸绝缘击穿特性的影响规律,建 立植物油纸绝缘在多因素下的寿命模型;(3)植物绝缘油与矿物绝缘油具有本 质的差异,已有标准的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方法无法适用于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的 故障诊断,需要在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新的植物绝缘油中特 征气体评估方法。本成果针对上述问题: 1.  主要技术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在植物绝缘油批量制备工艺和方法上取得突破,发明了我国首套植物 绝缘油批量生产成套设备。在实验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明了植物绝缘油批 量多次碱炼和深度吸附工艺及方法,研制出我国首套年产300吨植物绝缘油 的中试生产线和年产1500吨植物绝缘油成套设备,并投入产业化批量生产, 油品各项指标达到预期要求。 (2)  发明了高稳定性植物绝缘油性能调控技术和制备工艺方法,发明了高 稳定性山茶籽、菜籽绝缘油,在提高植物绝缘油氧化安定性、降低油品介质损 耗与凝点方面取得突破,技术指标显著优于国外产品先进水平。 (3)  高稳定性植物绝缘油制备工艺方法及复合抗氧化剂:发现了植物 绝缘油中脂肪酸、酚类抗氧化剂、金属减活剂等含量对油品氧化稳定性的影 响规律,发明了植物绝缘油制备工艺方法以及基于多种酚类抗氧化剂和金属 减活剂的抗氧化剂复配技术,发明了高稳定性山茶籽和菜籽植物绝缘油, 新油主要理化与介电性能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其中击穿电压(85kV/2. 5mm)、介质损耗(1. 48%/90°C)、起始氧化温度(210°C)等三个主 要指标显著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4)  高稳定性植物绝缘油单分散纳米添加剂:发现了纳米粒径与表面活性 剂对纳米液体电介质陷阱深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调控纳米四氧化三铁粒 径与表面活性剂厚度,发明了具有分散性且性能稳定的四氧化三铁改性纳米植 物绝缘油,解决了纳米粒子在液体电介质中难以分散稳定的问题。   关键技术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发明了植物绝缘油量产的多次碱炼和深度吸附技术,解决了量产油品 脱酸和介质损耗难以降低的问题,研制出我国首套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 1500吨植物绝缘油量产成套设备。 (2)  发明了抗老化的混合绝缘油,设计了植物绝缘油变压器内部结构。 本成果建立了植物油浸纸电、热老化的寿命模型,提出一种抗老化混合 绝缘油的制备方法,调整变压器内部绝缘结构增加变压器散热性能和使用寿命,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有: (a)  提出了植物绝缘油浸纸热老化寿命模型,揭示了植物油浸纸比矿物油 浸纸具有更高的电、热老化特性;建立了植物油浸纸电、热老化的寿命模型与 水解动力学模型,揭示了绝缘纸剩余寿命随水解老化程度变化的规律;发明了 —种矿物油-天然酯混合绝缘油,发现自然酯分子与纤维素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 酯基、水分向植物油中迁移是延缓绝缘纸纤维素老化根本因素。 (b)  发现植物绝缘油-纸绝缘中热稳定纸聚合度明显高于普通纸,采用 热稳定纸、增大油道及调整铁親绝缘等技术优化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绝缘结构, 有效提高了变压器的综合性能。 (3)  植物油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技术及油品现场运行维护技术,解决 了传统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方法误判率高和缺乏植物绝缘油现场处理手段的问题, 提高了植物油变压器的运行可靠性。 (a)  植物油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技术:发现植物油变压器电热故障特 征气体含量与矿物绝缘油变压器的具有显著差异,导致已有的变压器油中溶解气 体分析方法不适用于植物油变压器故障诊断,发明了适用于植物绝缘油故障诊断 的改进杜威三角形分析技术,建立了以H、CH和CH及H、CH和CH为特征量 的电、热故障诊断模型,并定义了新的故障边界条件,改进杜威三角形技术诊断 正确率从59%提高到87%。 (b)  植物油变压器运维技术:通过大量油品劣化特性的试验研究,发明了 以酸值、粘度、水分和介质损耗为关键指标的植物绝缘油劣化程度评估技术, 发明了以复合过滤微分净化滤芯为关键技术的吸滤一体化植物绝缘油离线及 在线处理技术和成套设备,填补了植物油变压器现场运维技术的空白。 (c)  基于以上关键技术发明,开发出10kV、35kV两个电压等级绿色高效 植物油配电变压器系列新产品,发明了 2套植物绝缘油批量生产线和1套植物 油纸绝缘及部件电热老化试验平台,为植物油变压器绝缘系统设计和安全运行 提供了基础数据。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深入发展,人们对用电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电网公司提 出推进绿色电网建设,变压器绝缘油是电气绝缘油最重要的产品,占电气绝缘 油市场总需求的98%以上,植物绝缘油配电变压器已被列入国务院《中国制 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和国家三部委联合印发的《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 计划》中,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团队介绍: 团队为“高电压输配电装备安全理论与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 体,拥有国家杰青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以上数 据不重复统计)。团队围绕学科前沿科学和国家重大需求,持续开展高电压输配电装备运行安全应用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自然形成了高电压设备状 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复杂大气环境中电气外绝缘、输配电系统过电压防护、 电工绝缘新材料与新技术等四个方向,作为负责单位承担了国家973项目1项、 973课题7项、86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等,获得国家 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重庆大学 2021-04-11
一种多功能悬式绝缘子再现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悬式绝缘子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泄漏电流采集装置,用来实时监测 悬式绝缘子的泄露电流数据;Sensor-应力监测装置,用来实时监测悬式绝缘子的应力数据;污秽检测装 置,用来实时监测悬式绝缘子的污秽数据;导线风偏检测装置,用来实时监测悬式绝缘子的导线风偏数 据;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与泄漏电流采集装置、Sensor-应力监测装置、污秽检测装置和导线风偏检测装置 均相连;控制器用来收集数据,并将收集的数据通过发射天线发送出去,信号接收器通过接收天线接收 数据,并将接收的数据信号发送给终端机;太阳能电池用来供电。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简,成本低廉,可 很大程度保证悬式绝缘子的正常运行,从而预防事故发生,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武汉大学 2021-04-13
一种差分式脉冲磁体绝缘故障探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差分式脉冲磁体绝缘故障探测装置,包括第 一探测线圈、第二探测线圈、电阻分压器、高通滤波器和高采样率的 示波器;两个探测线圈均沿脉冲磁体中心轴线设置,一个设于脉冲磁 体内,靠近脉冲磁体上端口,另一个设置在脉冲磁体外;电阻分压器 的两个固定端分别与第一探测线圈的正负两端相连;第二探测线圈的 负端与第一探测线圈信号的负端相连;高通滤波器的输入正端连接电 阻分压器的可移动端,输入负端连接第二探测线圈的正端;两个探测 线圈与电阻分压器形成差分结构,对两个探测信号进行差分处理,并 对输出信号进行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TX-18型通用电工实验室成套设备
目前,国内各类学校电工、电子实验设备大多是分体的,也有部分学校根据教学要求自制了各种形式的实验台或实验箱,由于加工量少,受自身加工能力的限制,加工工艺粗糙,功能不全,满足不了实验要求,也容易发生人身及设备事故,且实验元器件繁多难以购置、难以管理,很难开出实验大纲规定的实验。基于此,我厂吸取德国及国内同类产品的优点,结合我国高教、职教教学大纲要求而研制本产品。 本产品的特点:    实验台具有较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较齐全的功能(详见实验台结构简介)。实验桌中央配有通用电路板,电路板注塑而成,表面布有九孔成一组相互联通的插孔,元件盒在其上任意拼插成实验电路,元件盒盒体透明,直观性好,盒盖印有永不褪色元件符号,线条清晰美观。盒体与盒盖采用较科学的压卡式结构,维修拆装方便。元器件放置在实验桌下边左右柜内,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规划化程度,大大减轻了教师实验准备工作。 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等、中等、职校及技校电工学、电工原理、电子技术等课程实验。可完成交直流、振荡、磁路电路,运算放大器、整流电路,交直流放大电路,数字逻辑电路等电路实验。该设备是现有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或新建、扩建实验室的理想产品。它的配备是学校上水平、上等级的重要标志。 实验室设备的实验台及操作桌结构 :  1、 实验台外壳尺寸:123×35×20cm  2、三相保险座  3、三相电源输入指标  4、总开关:实验台电源总开关,带漏电、过载保护  5、试验按钮:试验漏电开关漏电功能  6、电源输入指示1只  7、电源输出指示3只(红、绿、黄三色)  8、交流电压表:指示输出线电压  9、电压转换开关:与电压表配合使用,监示输出线电压的大小与对称情况  10、接线座5只:A单元三相四线及地线输出  11、电流表W相电流输出指示  12、O/I开关:三相四线电源输出控制(提高安全系数)  13、接线座2只:B单元交流低压电源输出  14、电表(2A):B单元交流电流指示  15、旋钮:B单元3-24V交流低压选择输出  16、开关:C单元双路直流稳压电源开关  17、旋钮:C单元双路Ⅰ路稳流调节  18、旋钮:C单元双路Ⅱ路稳流调节  19、接线座2只:C单元Ⅰ路直流稳压输出  20、保险座:C单元双路稳压电源保险  21、电表4只:双路稳压电源电压、电流指示  22、接线座:D单元直流5V稳压输出  23、电表:D单元电流0.5V输出指示  24、开关1:控制各低压交流电、信号源  25、开关2:控制E单元交直流调压电源  26、电表:E单元交流电压输出指示  27、接线座4只:E单元交流、直流输出口  28、旋钮:E单元0~240V电压调节  29、插座:G单元220V输出插座  30、旋钮:音频功率放大器音量调节  31、接线座2只:音频信号输入  32、按钮:单次脉使能开关  33、接线座3只:单次脉冲输出口  35、旋钮:正弦波输出三级衰减幅度粗调  36、旋钮:正弦波输出口  37、接线座:正弦波输出口  38、旋钮:矩形波输出幅度调节  39、接线座:三角波输出口  40、旋钮:函数信号发生器频率细调  41、接线座:矩形波输出口  42、旋钮:函数信号发生器五级频率粗调  43、电表:函数发生器输出频率指示  44、万用表:500型  45、直流电机Ia、If指示:2只500mA直流电表  46、直流电源:0-220V输出,直流电机工作电源。  47、直流电机调速环节:Ra、RF调节装置  48、实验桌面尺寸:160×70cm  59、通用电路板:规格35×90cm,元件盒在其上任意拼插进行实验  50、储存板:放置元件盒  51、左储存柜:放置储存板(带门锁)  52、抽屉:放置常用工具  53、右储存柜:放置储存板(带门锁)  54、示波器:型号不限(用户自备)  55、工具  注:45、46、47三项功能仅在“电工、电子、电拖(带直流电机 )实验台”上有。 实验台主要技术指标:  一、 输入工作电源:三相四线  二、 输出电源及信号  1、 A单元:三相四线  2、 B单元:交流3、6、9、12、15、18、24V  3、 C单元:双路恒流稳压电源(具有过载及短路保护功能),二路输出电压都为0~30V,内置式继电器自动换档,由多圈电位器连续调节,使用方便,输出最大电流为2A,具有预 设式限流保护功能。电压稳定度:4.5V、250KHZ-550KHZ>3.5V,幅度连续可调三角波:HZ-550KHZ>1V  五、 音频功率放大器:输入音频电压不低于10mv,输出功率不小于1W,音量可调,内有喇叭,用于放大器电路扩音,也可作信号寻迹仪器使用。  六、 智能型多功能交流测量电表:精度1.0级,能同时测量电路电流I、电压U、功率Kw、电能Kwh和工作时间T,八位液晶显示。  七 、绝缘电阻:>5MΩ  八、 漏电保护:漏电动作电流≤30mA 该设备是电工、电子、电力拖动三门课程综合实验设备,可完成电工学、电工原理、电子技术、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等课程近400项实验。所有的元器件均已装在元件盒上(内),元件盒盒体透明,盒内元件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元件盒盖印有永不褪色的元件符号,符号线条美观、清晰,盒盖与盒体的结构采用较科学的压卡式结构,维修拆装非常方便。实验台桌中央配置通用电路板(注塑而成)。尺寸为90×35cm,表面均布有九孔一组互相通电插孔。元件盒在其上拼插成实验电路,具有使用方便、灵活、插拔自如等特点。所有带电部位均隐蔽,实验安全可靠,局部跨线由插块来实现,连成的实验电路直观、清楚。元器件放置在实验桌下面左右抽屉内,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规划化程度,大大减轻了教师实验准备工作。三套设备合为一体,有效地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结构与配备 (二十四座为例)  (一) 实验桌: 12台学生实验桌,一桌两座,桌子外形尺寸:160×70×80cm。桌中央配置九孔电路板(尺寸:35×90cm),根据实验电路在其上任意拼插元件盒成实验电路。元件盒盒体透明直观,内装元件一目了然,盒盖印有永不褪色元件符号,线条清晰美观,盒盖与盒体采用压卡式,维修拆装方便。每张台桌配有一粒胶皮板,保护通用电路板与桌面(如需要在桌面放置电动机,焊接等)。台桌下部是元件储存柜,放置实验元件。 (二) 示教控制台: 1台示教控制台,分别控制12台学生台的电源。通用电路板演示屏立在实验台上,尺寸为160×70cm。用于讲解、演示。 (三) 实验台: 共13台,学生实验桌及示教控制台上各配备1台。  (四) 器材配备: 13台三相电动机,26只时间继电器,26只热继电器,65只交流接触器,117只交直流电表 ,13只万用表,13套剥线钳、尖嘴钳、螺丝刀等工具,13套实验所需的电阻、电位器、电感、电容、变压器、条形磁铁等元件单元盒(元件已装在单元盒内)。 实验项目   1、电工测量仪表的使用  2、常用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3、线性元件与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  4、电源的外特性  5、电位值、电压值的测定  6、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扩程  7、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8、验征楞次定律  9、迭加原理与互易定理的验证  10、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的验征  11、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2、受控源特性的研究  13、一阶电路实验  14、二阶电路的过渡过程  15、研究LC元件在直流和交流电路中的特性  16、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17、交流电路参数的测量  18、正弦交流电路中RLC元件的特性  19、RL及RC串联电路实验  20、RLC串联谐振电路  21、日光灯电路的连接及功率因数改善  22、三相负载的星、三角接法  23、三相电路及功率的测量  24、R-C选频网络的研究  25、二端口网络研究  26、单相变压器实验 27、互感电路实验  28、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与起动  29、三相电动机继电接触控制的基本电路  30、三相电动机Y一△起动控制实验  31、三相电动机的顺序控制实验  32、三相电动机能耗制动控制实验  33、最简单的电路  34、电路中个电位与参考点的选择  35、电阻的串连  36、电阻的并联  37、电阻分压器电路  38、电阻的混连  39、全电路欧姆定律  40、电桥的应用与平衡条件  41、节点电压法  42、回路电压法  43、支路电流法  44、RCL并联电路  45、串连电路  46、变压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47、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48、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49、日光灯电路原理  50、扩大电压表量程  51、扩大电流表量程  52、RC电路的过度过程 53、RL过渡过程  54、电容的串联电路  55、电容的并联电路  56、电容器的充放电  57、电容器在交直流中的作用  58、条形磁铁在线圈中的运动  59、电容的混联  60、纯电阻、电感、电容电路  61、磁耦合线圈的顺串  62、磁耦合线圈的反串  63、欧姆表的工作原理  64、双联开关二地控制  65、用示波器观察磁滞回线  66、磁路欧姆定律  67、两线圈的互感及同名端  68、互感耦合  69、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70、单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71、收录机电源电路  72、滤波电路  73、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用伏安法测出灯丝在不同电压下的阻值。  74、三相异步电机闸刀控制正转实验  75、具有过载保护的控制线路  76、按钮控制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77、接触器控制星一三角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芜湖中方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TX-7400型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网孔板)
一、 概述: 本实训台适合职业技术学校、技校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 电气装配实训台由钢板制作的多功能安装板(网孔板)实训台和电源装置等组成。实训时选择的各种元件、器件和部件,可方便地安装在网孔板上,方便灵活。 根据教学和实训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元件、器件和部件,可进行不同课程模块,不同项目的实训,电气装配实训台适用范围广,可完成的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多。使用完毕的元件、器件和部件,从实训台上拆下,集中保管,损坏和丢失少。一个实训场所,可以完成几个专业的教学和实训,经济适用。 实训台配备漏电保护、过载和电路保护,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使用安全。   二、实训项目   1.       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控制 2.       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点动控制线路 3.       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自锁控制线路 4.       Y-△启动自动控制线路 5.       用倒顺开关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6.       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7.       按钮联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线路 8.       双重联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9.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多地按制 10.   工作台自动往返控制线路 11.   日光灯接线      ... ... 12.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在本实训设备上来完成   三、技术参数及规格:  表一、电工技术实训考核装置的总体配置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指标要求 1 实训台及实验屏 台 1 外形尺寸:1300×750×1610(mm) 控制屏:用于挂置网孔挂板,安装元件,铁质喷塑结构。提供交流电源、直流电源及各种测试仪表等。 1.       交流仪表 (1)   交流电压表:0~500V带镜面交流电压表二只,精度1.5级 (2)   交流电流表:0~5A带镜面交流电流表二只,精度1.5级。 2.       实训台设有两组电源通过启、停按钮控制电源的输出,并设有急停按钮。电源输出设有短路保护 3.供线电压380V和相电压220V两种电源、单相电源插座 每个工位提供两组安全型插孔三相电源输出,单相电源输出采用二插三孔式插板。 实验桌:为钢木结构;桌面为防火、防水、厚度25㎜、耐磨高密度板,达到E1标准。 输入电压:AC  380 V±10%  50 Hz  三相五线; 容    量:<1.5 kVA;保护:漏电流≤30mA,过电流≤10A 2 电气元件 套 1   3 实训电机 套 1   三相异步电动机 (380V,单速)  1台   三相异步电动机  (380V,单速 带离心开关)  1台   三相双速异步电机    1台 4 电线 卷 4 4色1.0 5 常用工具 套 1 一字螺丝刀1把;十字螺丝刀1把;剥线钳1把;指针式万用表1个;斜口钳1把。 6 网孔板 块 2 580×580mm     7 实验说明书 套 1 指导学生实训教材 四、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三相五线 供电  AC 380 V ±10%  50 Hz; 2.实验台外形尺寸:长(mm)×宽(mm)×高(mm)=1300×750×1610; 3.实验台材料:冷钢板; 4.网孔板钢板厚度:1.5 mm; 5.每个工位提供两组安全型插孔三相电源输出,单相电源输出采用二插三孔式插板。 6.负荷容量≤1.5 kVA; 7.安全保护措施:具有接地保护、过流、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符合国家标准。
芜湖中方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山东峰泉新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峰泉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4-09-23
山东乾佑新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乾佑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5-04-07
恶劣环境电气外绝缘放电特性及其在电网中的工程应用
该成果面向青藏铁路、西电东送和特高压等重大工程的迫切需求,解决 恶劣环境国内外至今没有攻克的电气外绝缘特性与设计的难题。该成果在国内外率先研究提出覆冰、高海拔、污秽“恶劣环境”电气外绝缘 特性的试验方法;揭示绝缘子覆冰形成及其导致闪络的规律和高海拔污秽绝 缘子与空气间隙的放电机理及其湿度等大气参数对其放电的影响规律,建立 “恶劣环境"绝缘子和空气间隙放电的物理数学模型,提出其电气外绝缘修 正方法;首次提出采用V型与间插布置方式、优化伞形结构防止冰闪的方法, 发明高海拔地区用复合绝缘子和覆冰参数测量用圆柱体阵列积冰器,提出基 于积冰器冰重的覆冰参数实时动态监测方法。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成果应用于: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隧道净空间隙确定,青藏铁路供 电工程、“高海拔+覆冰"贵广±500kV直流工程、国际上首条土800kV特高 压直流工程和西藏3500m以上海拔输电工程外绝缘设计,以及“高海拔+覆 冰"地区交、直流超、特高压复合绝缘子研制,成果应用于我国电网大面积 冰闪事故防治,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8亿元,推动电气工程学科发展,适应西 部大开发、西电东送、特高压工程和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显著提高我国电 力能源装备抵御极端条件的科学技术水平,取得巨大社会经济效益
重庆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203 20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