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DCD-100型储能电介质充放电测试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   DCD-100型储能电介质充放电测试系统关键词:储能,电介质,充放电目前常规的方法是通过电滞回线计算高压下电介质的能量密度,测试时,样品的电荷是放回到高压源上,而不是释放到负载上,通过电滞回线测得的储能密度一般会大于样品实际释放的能量密度,无法正确评估电介质材料的正常放电性能。DCD-100储能型电介质充放电测试系统专为研究储能电介质材料快速充放电性能而设计,适用陶瓷、薄膜材料,可进行变温下的欠、过阻尼充放电测试。是目前研究储能材料的重要科研设备,是目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shou选设备。一、产品特点:1、内置直流高压模块,zui大电压:10kV,20KV 多种可选,电流:0-5mA;2、通过电流探头监测放电电流,zui高可达100A-200A;3、可以实现欠阻尼和过阻尼两种测试模式,欠阻尼测试时,放电回路短路,不使用电阻负载,过阻尼测试时,使用较大的高精度无感电阻作为放电负载;4、通过示波器采集数据,并能直接计算储能密度;9、专业的载样平台,适用于陶瓷和薄膜样品测试;10、可以变温测试,0-250℃;11、可以疲劳测试,饱和极化,剩余极化等功能12、本系统采用特殊高压开关,通过单刀双掷控制充电和放电过程,开关可以承受10kV高压,寄生电容小,动作时间短;二、主要参数1、电流探头带宽:120MHz2、峰值电流:0-100A,150 A(多种电流可监测)3、电流采集精度:1mA4、高压源模块:3KV,5KV, 10kV,15KV多可选(电流:0-5mA)5、开关适用:100万次,zui高耐压15kV。6、温控范围:0-250℃。7、温度稳定性和精度:0.1℃8、测试样品:薄膜,厚膜,陶瓷,玻璃等9、可以疲劳测试,饱和极化,剩余极化等多种参数测试10、可以配合各种极化设备进行多种压电材料和介电材料的测试
北京圆通科技地学仪器研究所 2021-08-23
一种激光-电弧-磁场复合焊接的励磁移动平台
本发明属于焊接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激光-电弧-磁场复合焊接的 励磁移动平台,包括底座、伺服电机、水平导轨、支撑平台、滚珠丝 杠机构、支架、励磁线圈和夹具,伺服电机和水平导轨均安装在所述 底座上,支撑平台安装在所述水平导轨上,伺服电机通过所述滚珠丝 杠机构驱动所述支撑平台移动;夹具安装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支架安 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且支架上安装励磁线圈。本发明的夹具可以实现 工件的准确定位及装夹,通过励磁线圈可以实现焊缝区域的磁场调节; 伺服电机可以保证工件在焊接过程中的匀速移动,保证了焊接时熔池 所处区域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智能型直流断路器电弧能量抑制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涉及直流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型直流断路器电弧能量抑制系统及其方法,包括高频信号注入模块,产生并注入高频载波信号至电弧通路;电弧特征识别模块采集电弧电压电流信号,利用VMD‑HHT算法识别电弧类型并生成特征信息;磁通扰动观测模块检测电流磁通量,计算磁通扰动值及相位差;深度学习控制模块接收电弧特征信息和相位差,通过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生成IGBT控制时序信号;多端口换流控制模块接收该信号,控制多级IGBT并联子模块的开关频率,基于PWM控制方法高效抑制电弧能量。双启发式算法控制模块结合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自适应分配各端口驱动电流,实现IGBT模块并联均衡。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电弧增材与铣削复合加工方法及其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弧增材与铣削复合加工的方法,包括:(1)将需要加工零件的STL三维模型进行分层切片及路径规划,生成相应的G代码,然后导入至电弧增材和铣削加工复合装置中进行加工;(2)控制焊枪的开关,氩气的开关以及复合装置的运动,来进行电弧增材制造;(3)当使用焊枪堆积达到需要铣削加工的阈值时,暂停电弧增材加工,同时G代码控制焊枪相对于铣刀抬高,成形件移动至铣刀下方进行轮廓和顶面的铣削加工;(4)如果加工满足结束条件,结束加工,获得加工零件;否则转到步骤(2),循环执行。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产品。本发明可以使得电弧增材与铣削复合加工能够有效融合,加工效率高,加工零件的精度以及形貌尺寸控制更好。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大型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缺陷的测量与诊断技术
该成果提出了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的系统的、全面的外部干扰排除方法;提出了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宽带天线阵列定位新技术;提出了变压器内部局部放电缺陷严重程度的特征参数,进而提出了局部放电缺陷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的诊断方法,并且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自动诊断软件。 研究成果通过了实验室试验验证,并在上海市电力检修公司和福建省十余座变电站得到应用。该成果抗干扰技术的在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过去相比提高了3倍,准确率提高到95%;定位技术误差一般不超过30cm;总体运算时间在秒级,Y型优化阵列准确定位区域比现有的矩形阵列大18倍。 该成果在局部放电缺陷严重程度的诊断方法和预警预测方法方面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对放电类型的严重程度识别的准确度达到了93.3%以上。授权发明专利3项,发表SCI、EI论文14篇,并获得2012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大型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缺陷的测量与诊断技术
该成果提出了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的系统的、全面的外部干扰排除方法;提出了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宽带天线阵列定位新技术;提出了变压器内部局部放电缺陷严重程度的特征参数,进而提出了局部放电缺陷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的诊断方法,并且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自动诊断软件。 研究成果通过了实验室试验验证,并在上海市电力检修公司和福建省十余座变电站得到应用。该成果抗干扰技术的在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过去相比提高了3倍,准确率提高到95%;定位技术误差一般不超过30cm;总体运算时间在秒级,Y型优化阵列准确定位区域比现有的矩形阵列大18倍。 该成果在局部放电缺陷严重程度的诊断方法和预警预测方法方面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对放电类型的严重程度识别的准确度达到了93.3%以上。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021-02-01
高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ECVD)装置
PECVD(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在化学气相沉积领域具有很好的前景。利用等离子体中大量高能量的电子,提供化学气相沉积过程所需的激活能,相对于其它CVD方法具有显著降低CVD薄膜沉积的温度等优点。包括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发生电源、气体质量流量计、真空计、分子泵等多个组成单元。可以在不同气压和气体环境下进行PECVD。 技术特点: 1)自主研发的等离子体发生电源可输出较大范围内幅值、频率可调的放电电压信号;2)可实现100~105 Pa不同气压以及不同气体环境,且通过气体流量精确控制实现在任一气压值稳定气压状态。 3)专用设计的反映腔体结构和水冷放电电极结构,可长时间、稳定地生成PECVD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腔体内部包含多种可调性测量结构,可以对生成的等离子体和PECVD过程进行多种形式的监测。 4)该装置根据产品化标准进行了多重安全性和人机互动性专门设计,符合产品要求。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更符合人体学的新型静电放电发生器的设计
针对目前国内外的商业静电枪不能体现真实人体的分布特性的局限,本研究成果根据真实人体-手-金属放电的特性,提出了更符合人体学的静电放电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在国际国内都属首创。 本研究成果首先采用带宽为3GHz以上的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真实场景的人体放电回路的阻抗特性;然后根据人体阻抗特性的测试结果,采用具有分布特性的等效电路模型进行参数拟合,获取建议模型的参数值;根据建议的电路模型和参数值,构建真实的新型静电发生器,能够体现真实人体的静电放电特性。
华北电力大学 2022-07-05
气体绝缘装备特高频局部放电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本成果属于能源领域里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在973计划、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庆市重点攻关课题等共同资助下,开展了SF6气体绝缘装备特 高频局部放电(PD)定量监测(检测)方法与技术研究,解决了最能反映设备内部绝 缘故障特征与程度的PD信号传感、提取、定位和标定等关键科学技术难题,建 立了相应的绝缘故障专家诊断系统,研发的SF6气体绝缘装备绝缘状态在线监测 装置得到广泛应用。其核心发明点为: 1. 发明了特高频PD信号传感技术:创新了特高频传感器展频的附加阻抗匹 配网络、多层屏蔽谐振、非中心点馈电以及复合结构等关键技术,发明了强电磁 环境下采集微弱PD信号的微带与横电磁波喇叭超宽频带特高频复合传感器,检 测频带达到超宽范围(在驻波比为2、增益不小于3dB时,相对带宽为25. 6%),且 中心频率在500MHz~ 1GHz内可选,并可调节多频谐振点的相对位置以形成抑制 窄带干扰频段的阻带,解决了特高频PD信号监测中的首要技术难题。 2. 发明了抑制强电磁复合干扰方法与技术:率先提出复小波(包)变换需用 复阈值的科学思想,给出了选取复阈值的原则与方法,构建出用于抑制强电磁干 扰的最优复合信息WTRIn序列,发明了用复小波(包)变换抑制强电磁复合干扰的 算法与技术,解决了强电磁环境下监测(检测)PD信号需要抑制白噪声、电晕脉 冲、随机混频窄带及其复合干扰的技术难题,同时建立了抑制干扰效果的综合定 3. 发爵了基于传感器阵列的泰勒遗传PD源定位方法与技术:创新了非平稳 脉冲信号多样本能量相关提取信号时间差的方法和全局搜索PD源最大概率位置 的遗传算法,提出了双曲面定位方程的泰勒优化方法,发明了利用阵列传感器多 样本冗余检测数据融合并逐次修正定位结果的逼近技术,使定位时间差求取误差为皮秒级,距离误差在厘米级。 4. 发明了特高频PD定量监测(检测)的标定原理与技术:创立了用波形参量 时频域等效定量监测(检测)PD量的标定方法,揭示了PD波形参量与PD量之间 的内在关联,获取了不同影响因素下标定PD量大小的校正实验曲线及解析表达 式,发明了可方便用于实验室和现场监测(检测)的人工注入特高频标准校正波形 与实测PD波形时频域等效定量标定PD量的关键技术。 成果授权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及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 237篇(SCI收录49篇、EI收录185篇),被国内外同行正面引用2344次。科学院程时杰、工程院李立涅和杨士中院士等多名同行专家对成果给出高度评价。成果获2013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
重庆大学 2021-04-11
MKRB-Y4电弧增材制造机器人工作站
机器人打印3D工作站六轴关节机器人,数字化焊接电源,推拉丝焊枪与防碰撞装置、3D离线编程软件、铣削减材系统、移动式煌接除尘器、3D柔性连接平台、控制系统、防碰撞焊枪、移动烟尘净化器、安全围栏等组成一套智能3D增材制作机器人打印工作站,可广泛用于有色金属的3D成型打印及工艺试验。满足教学需求,方便实际应用的高配置型机器人3D接工作站。本工作站按照企业应用要求:标准模快化设计,通过学习机器人工作站结构,配置选型、控制原理,PLC控制原理与编程,以及系统之间的通讯、3D打印工艺分析、工艺评定,工装设计原则、机器人外部轴的添加与联动。安全防护、1/0通讯、程序数据、程序编写、硬件连接、通讯方式设定。掌握机器人编程操作、M参数设定、工装设计基础、变位机选型与通讯。适合中高职、本科院校自动化、焊接及材料成型类相关专业《金属3D打印技术》、《工业机器人与控制技术》、《焊接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金属3D打印技术》等课程的实训教学,提供机器人的编程、维护、焊接工艺的编制、工作站的项目设计及项目管理全方位实训与工艺试验论证。使用KRL结构模式设置可快速编写打印程序。将零件的三维模型输入到计算机3D打印制造软件中,由软件通过几何层面的分析,确定增材制造的策略,数模分层切片,多种加工策略,包括增材和减材制造的交善时机,并生成多种加策路和加工代码。
宁波摩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022-11-0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136 13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