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喷雾冷却技术
针对燃气轮机进气冷却过程,基于高效喷嘴雾化技术和射流掺混两相流基础理论,开发了燃气轮机进气喷雾冷却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高效喷嘴雾化技术、进水方式与喷嘴阵列布局、喷雾过程调节与控制三个部分,基于该技术可实现不同运行条件下燃气轮机进气与喷雾的高效掺混过程组织,确保喷雾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快速雾化并蒸发,提高压气机入口气流品质和燃气轮机工作稳定性。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水轮发电机组调速器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大型风电机组全功率风电变流器研究与开发
研究和开发大型全功率风电变流器成为全功率机组中的关键核心问题,针对大型风电全功率并联型变流器的大功率、大电流特点,围绕保证系统可靠性、提高系统稳定性、降低系统维护成本,本项目开展了大型风电变流器拓扑结构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电抗器并联、直流母线电容直连和变流器并联的拓扑结构来设计大型全功率风电变流器的电气结构,攻克了风电变流器积木化扩容技术。 针对大型风电变流器模块化并联结构,变流器控制复杂,控制实时性强的特点,开发出基于FPGA的微秒级多模块控制平台,突破变流器模块化制造技术瓶颈。建立了DSP控制器+RTLab半实物虚拟仿真平台,采用DSP控制器与RTLab半实物虚拟仿真平台对接可以对电力电子变换器系统进行半实物虚拟仿真,是目前国内外电力电子研究的先进手段。 以上成果发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如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 IET on Power Electronics ,电机工程学报等杂志,基于以上成果本课题组申请授权了多个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在上述全功率风力变流器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组自主开发4MVA/3MW全功率模块化风电变流器, 已完成现场全功率测试,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自主研发的全功率风电变流器。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并网风力发电机组安全穿越低电压故障装置
大型并网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属轻型大容量塔上结构,采用高速齿轮箱传递动力,发电机转子侧接电力电子功率变换装置,其结果是风电机组相比传统同步发电机组更脆弱;同时,随着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的迅速增长,规模化并网带来了新的技术问题,例如:当电网故障或大负荷扰动引起风电场并网点电压跌落时,一方面,出于自身的安全性考虑,风电机组应该及时从电网解列,但另一方面,从电网的角度考虑,在电网故障(脆弱)或承受大的负荷扰动的时刻,大量的并网的电源也从电网解列,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扰动从而让事故进入恶性循环。因此,世界各主要国家电网公司先后颁布了技术标准和规程,要求在一定的电压跌落范围内,风电机组能够不间断地并网运行,直到电压恢复如常,从而维持电网稳定,即并网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新提出的低电压穿越规程要求给并网发电的风力发电机组带来了巨大的技术挑战。本成果深入研究了电网在对称和不对称运行状态下并网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稳态、暂态计算方法;建立考虑双馈感应发电机、转子侧及网侧变换器的正、负序分量等效dq 轴分量的完整风电机组动态模型;揭示了对称和不对称故障引起的低电压对风力发电机组及交流励磁变流器的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具有鲁棒控制特性的定子侧开关无源阻抗缓冲器的低电压穿越方法及其参数计算方法;并全方位仿真计算和试验测试验证了定子侧开关阻抗缓冲器在对称或不对称故障时的低电压穿越能力,从而,形成一种既能保障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在电网故障状态下自身不间断安全运行,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的抵御和穿越电网低电压故障的方法及其保护装置方案。技术创新: 本成果深入研究了电网在对称和不对称运行状态下并网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稳态、暂态计算方法;建立了考虑双馈感应发电机、转子侧及网侧变换器的正、负序分量等效dq 轴分量的完整风电机组动态模型;揭示了对称和不对称故障引起的低电压对风力发电机组及交流励磁变流器的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具有鲁棒控制特性的定子侧开关无源阻抗缓冲器的低电压穿越方法及其参数计算方法;并全方位仿真计算和试验测试验证了定子侧开关阻抗缓冲器在对称或不对称故障时的低电压穿越能力,从而,形成一种既能保障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在电网故障状态下自身不间断安全运行,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的抵御和穿越电网低电压故障的方法及其保护装置方案。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风电机组的虚拟惯量及一次调频控制方法
1. 痛点问题 目前,新能源场站不具备快速电网频率调节能力,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增加,电网的频率稳定将面临严峻挑战,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新能源机组限制出力,甚至大面积脱网,影响发电效率和电网安全。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时,电网运营商只对场站级特性提出明确要求。尽管新能源装备在装机前需通过严格的涉网型式实验,但该实验仅针对单机实施,多机之间缺乏协同,无法保证场站性能。新能源场站内的运行维护通常由新能源业主负责,然而受限于其技术水平,当前新能源场站的运行方式较为粗放,场站级控制仅根据调度要求完成功率指令下发等功能,多机组之间缺乏有效协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未有效挖掘多机协同潜力,导致效率难以进一步提升,且由于多机之间的相互干扰而时常发生非故障脱网现象。 2. 解决方案 基于新能源场站级和设备级调频模块,构建新能源多机智能化功率协同控制系统,采用集中式协同-分布式自主的控制方式实现新能源场站的快速调频控制,使新能源场站满足电网的调频要求,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发电效率。 合作需求 产品的应用领域:风电/光伏新能源场站; 产品的目标客户:快速调频模块的用户主要是电站运营企业和部分逆变器、变流器企业;加装快速调频模块逆变器的客户是电站投资企业、光伏EPC企业,和风机/光伏整机厂商。
清华大学 2022-04-13
火力发电机组分布式监控系统
随着工业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应用计算机实现火力发电机组运行参数及状态的在线检测、过程参数控制;实时诊断设备、以至系统运行存在的缺陷;分析参数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或预报异常运行情况并提供事故处理信息。这是提高机组自动化水平,指导运行人员合理操作,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及发电机组的综合管理水平,提高发电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多模型智能预测控制系统
成果介绍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改造是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有效途径,深度调峰就是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将机组的负荷调节下限从原来的50[[[[%]]]]Pe下调至30[[[[%]]]]Pe,甚至更低。控制难点在于:当机组处在低负荷工况时,机组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具有快速变化的特征,常规控制策略难于有效控制。本项成果采用多模型智能预测控制技术,分别提出了适合于亚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的多模型智能预测控制系统,实现了在低负荷或超低负荷工况下的平稳控制。市场前景本项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华能丹东、华能大连、华能营口、华能井冈山、华能大坝、国投钦州、大唐当途、中铝银星、国信射阳港、国华筹光等电厂近30台300MW亚临界、600MW和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深度调峰中。特别是,已成功将华能营口电厂#4 6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负荷深调到15[[[[%]]]]Pe,并实现了机组”干态/湿态”的一键转换控制,达到了国内外最先进的深调水平。目前,在国内已完成的机组深度调峰改造中,大部分均采用了本深调优化控制技术,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东南大学 2021-04-11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多模型智能预测控制系统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改造是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有效途径,深度调峰就是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将机组的负荷调节下限从原来的50%Pe下调至30%Pe,甚至更低。控制难点在于:当机组处在低负荷工况时,机组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具有快速变化的特征,常规控制策略难于有效控制。 本项成果采用多模型智能预测控制技术,分别提出了适合于亚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的多模型智能预测控制系统,实现了在低负荷或超低负荷工况下的平稳控制。 本项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华能丹东、华能大连、华能营口、华能井冈山、华能大坝、国投钦州、大唐当途、中铝银星、国信射阳港、国华筹光等电厂近30台300MW亚临界、600MW和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深度调峰中。特别是,已成功将华能营口电厂#4 6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负荷深调到15%Pe,并实现了机组”干态/湿态”的一键转换控制,达到了国内外最先进的深调水平。目前,在国内已完成的机组深度调峰改造中,大部分均采用了本深调优化控制技术,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东南大学 2021-04-13
大型直驱式风电机组并网变流器及变桨距系统
当前风力发电技术具有大功率、直驱式、采用变桨距技术等发展趋势。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1.5MW 以上直驱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及模块化多重并联变流器的研制”等课题的支持下,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MW 级全功率风电变流器,通过了满功率试验,实现了国产化全功率并网变流器关键技术的突破,可广泛应用于 MW 级直驱式风电机组。另外,自主研发了变桨距系统试验平台,采用“直流伺服 + 超级电容”的技术方案,已完成全部功能试验,其变桨距控制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 MW 级风电机组的变桨距系统。考虑到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前景,风电变流器和变桨装置远期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找正测量仪
成果概况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找正测量仪是专为汽轮发电机组在安装、检修调试过程中测量对轮的张口误差和偏心误差而研制。也可以用于大型多轴段设备(如大型风机、水泵、建材炉窑等机械)的找正误差测量。 该测量仪主要由专用传感器D、专用传感器L、采样控制器和数据处理器等组成。整套仪器安装在被测对轮上随机组轴系一起转动。测量时,由采样控制器发出采样指令,传感器在预定的位置进行对轮对中误差信息采集,处理器对采集的误差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计算,并在LCD显示器显示出检修现场习惯采用的水平端面误差、垂直端面误差、水平圆周误差和垂直圆周误差值。 该测量仪已通过了省部级技术鉴定。鉴定结论为:该成果是对大型旋转设备特别是汽轮发电机组轴系中心找正技术的一个革新,填补了国内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在数据处理方法,采样位置控制,实用性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产品已经在125MW、200MW、300MW、330MW等多台进口、国产机组上推广使用。实践表明:该测量仪工作可靠,测量重复精度高,适用于目前国内各种型号机组“狭小”测量空间的需求。 主要特点该测量仪具有测量精度高,工作可靠;安装方便,操作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能满足“对轮外”径向空间不小于50mm狭小空间各种机组的对中测量需求。彻底解决了传统测量方法读表困难、测量不准的问题,是对传统的找正测量方法的重大革新。技术参数 量  程:0~10mm; 精  度:0.01mm; 采样点数:4×3;显示方式:LED数显; 通信方式: RS232      数据存贮:最新50次测量数据 显示内容:①上下、左右张口误差②上下、左右圆周误差③机组号、对轮号④日期、时间 市场前景 该项目成果主要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大型多轴段设备如大型风机、水泵、建材炉窑机械等在安装和检修过程中同轴度误差的测量。以火力发电机组为例,据了解,全国火力发电厂有数百上千家,以300MW发电机组因使用该测量仪器缩短检修工期1~2天计算,可多发电720~1440万度。因此,该项目产品的社会经济效益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该项目成果产品视不同配置制造成本为1~2.5万元,市场参考价为10~15万元。按年销售100台估计,可创利税1000余万元。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02 20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