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空间建筑热环境设计及其计算方法
大空间建筑室内热环境温度分层现象显著,掌握其特性对热环境设计以及空调负荷计算意义重大。长期以来,大空间建筑室内空气温度与壁面温度都是分别孤立求解。研究团队经过近20年的研究,利用并发展了日本求解空气温度的BLOCK模型和美国求解壁面温度的GEBHART模型,建立了BLOCK-GEBHART(B-G)模型,同步求解大空间垂直温度分布与垂直壁面温度,这一模型经盐水模型实验、气态缩尺模型实验、大空间热环境实验基地在有热源、有排风情况下进行了验证,B-G模型的空气温度与壁面温度解析解为大空间建筑室内热环境设计与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三维配管(三维设备管道)设计
三维设备管道设计工作即工艺流程参数化设计后进行的三维设备布置、三维管道设计(三维配管)。 1、项目简介 化工、食品、生物、制药、环境保护、太阳能等相关的流程工业,工艺装置包含大量的设备、管道、阀门等,常规的是以平面图的形式反映工厂的情况,作为施工、生产和员工培训。以计算机三维模型方式体现工厂实际,实现计算机下的虚拟工厂。采用设备、管道(阀门)三维 CAD 技术,通过设计流程图、三维设备建模、设备的布置、三维配管等一系列工作,实现整个项目的三维设计。使用高效、快捷的正版软件进行设计,可获得真实的设计信息(设备、管道、管件、阀门的规格数量等),实现拟建工厂或装置的效果图。 2、创新要点 工艺安装 (配管)的设计与施工是工程设计中重要环节,其水平对装置总投资、装置运行、装置外观、实际操作、检修保养和系统安全等均有决定性作用。采用计算机辅助配管工程设计、建立三维模型、自动出图和自动进行各类统计造表。 3、效益分析 本技术为提供企业建设、文件存档以及企业员工培训三维设计,可以加快工厂建设进度,为设计院配套服务,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4、推广情况 浙江万向控股动力电池萃取项目,山东博兴创意化工发展有限公司叔胺项目,完美(中国)有限公司化妆品项目等。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三维配管(三维设备管道)设计
化工、食品、生物、制药、环境保护、太阳能等相关的流程工业,工艺装置包含大量的设备、管道、阀门等,常规的是以平面图的形式反映工厂的情况,作为施工、生产和员工培训。以计算机三维模型方式体现工厂实际,实现计算机下的虚拟工厂。采用设备、管道(阀门)三维 CAD 技术,通过设计流程图、三维设备建模、设备的布置、三维配管等一系列工作,实现整个项目的三维设计。使用高效、快捷的正版软件进行设计,可获得真实的设计信息(设备、管道、管件、阀门的规格数量等),实现拟建工厂或装置的效果图。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博爱之都南京,始建于1963年,系致力于通信、建筑、信息化及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咨询、设计、研究与实施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综合实力持续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作为中国通信服务公司战略核心单元,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政府部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单位之一,公司也是通信运营商集团总部主要技术支撑单位。以“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通信、建筑、信息化以及节能环保行业技术服务提供商”为愿景,秉承“满足客户需求、创造客户商机、超越客户期望、成就客户事业”的经营理念,多年来潜心传承智慧网络,创意与灵感构建无穷想象。        定位于“新一代综合智慧服务商”,以中国通服智慧城市工程院为载体,完成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智慧城市项目,智慧城市总承包建设能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12-07
科普馆设计低碳环保科技馆建设方案
 低碳环保科技馆建设方案 序号 仪器名称 1 一度电的意义  2 雾霾的形成与危害  3 都江堰水利工程 4 沼气的利用模型 5 水处理演示系统 6 PM2.5模拟与检测体验 7 健身发电,脚踏发电 8 墙体保温 9 我要低碳 10 生存危机 11 温室气体 12 水土保持演示仪 13 新能源小屋 14 大自然的眼睛  15 地球碳库 16 环保知识互动抢答系统 17 垃圾分类实验仪 18 旧衣物处理  19 把太阳光引到家 20 抽水储能 21 食品巧加工 22 节能用水方法. 23 节能灯PK普通灯 24 环境监测与保护系统 25 垃圾填埋处理场模型 26 环保低碳小屋 27 雨水收集与湿地保护模型 28 地球村的“碳”危机 29 自然界的“碳”循环 30 新能源综合展示模型 31 发电塔 32 飞轮储能 33 废弃物分类与回收 34 风光互补发电 35 太阳能热水器 36 污水源地源热泵原理 37 旋转屋 38 压缩空气储能 39 合理利用清洁能源 40 丰富的含碳化合物 41 碳的迁移 42 碳循环 43 身边的污染 44 了解雾霾机 45 气候辨辨辨 46 绿色之树 47 立柱式智能蔬菜种植机 48 寻找低碳排放物 49 碳失衡世界 50 我的低碳生活妙招 51 美丽的星球 52 碳原子 53 身边有碳 54 测你呼出的二氧化碳 55 地球也发烧 56 百年高碳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2021-08-23
科技馆设计方案科普展品奥运悬浮球
探究课题: 了解磁力的性质,以及物体的二力平衡。  序号 仪器名称  1、电磁学系列 1 怒发冲冠 2 雅各布天梯 3 奥运悬浮球 4 魔灯 5 风力发电 6 磁阻尼1号 7 磁阻尼2号 8 磁阻尼3号 9 钕铁硼强磁铁 10 磁绷锁 11 静电除尘 12 柔和电击 13 仿真雷电 14 传感器应用实验系统 15 数字电路实验系统 16 电磁继电器实验系统 17 电子控制系统实验系统 18 无形的力 19 手蓄电池 20 光电板 21 人体导电 22 发电锚 23 捕捉磁场 24 磁共振 25 电磁锤 26 电压秤 27 电磁加速器 28 交流异步感应电动机 29 电磁起重机 30 脚踏发电机 31 静电花 32 电磁炮(大型) 33 懒惰的管子 34 无线电能传输 35 电流曲线 36 流沙发电 37 水力发电 38 背道而驰 39 磁浪 40 高压带电 41 互感无线通讯 42 静电喷泉 43 磁力转盘 44 无规则摆锤 45 飞轮蓄能 46 磁椅 47 太阳能发电 48 悬浮环 49 懒惰环   50 飞轮储能 51 金属探测仪  2、力学系列 1 往上滚 2 封闭式负压鱼缸 3 摆车 4 拉起汽车 5 锥体上滚 6 形体阻力演示 7 龙卷风 8 漩涡 9 气流飞球 10 气流投篮 11 撬地球 12 吹不开的苹果 13 比腕力 14 风洞戏球 15 风洞模型-1型 16 听话的小球(循环小球) 17 曹冲称象 18 离心现象1 19 离心现象2 20 潜水艇 21 虹吸 22 气浮平台  -1型 23 苹果树 24 惯量笆蕾 25 准确通过 26 准确投球 27 欹器 28 过山车 29 水流射程 30 自己拉自己 31 力看得见 32 真空中的物理现象 33 会飞的碗 34 看谁跑得快 35 永动机神话 36 虹吸 37 气压与气球   38 空气粘性飞盘 39 齿轮传动比较 40 平衡球 41 缓慢的气泡 42 压力与压强   43 旋转抛球 44 UFO旋转盘 45 共振摆秋千   46 足球比赛  3、光学系列 1 光井 2 吃钱的箱子 3 一窗两景 4 多像镜 5 旋转镜像 6 光琴   7 无源之水-1 8 无源之水-2 9 无源之水-3 10 放虎归山 11 光压风车 12 笼中鸟 13 穿针引线   14 电影的原理 15 井底捞月 16 投篮歪手   17 看得见摸不着   18 你我换脸 19 狭缝错觉 20 频闪动画 21 窥视无穷 22 泉水幻影 23 东方明珠塔 24 哈哈镜  (一组四个) 25 大瞪小眼 26 穿墙而过 27 腾空而起 28 到底动不动 29 一变多 30 动态立体造型 31 同自己握手 32 神奇的光导 33 潜望镜 34 彩色的影子 35 隐身人(小) 36 隐身人(大) 37 错觉画(5幅) 38 三维错觉画 39 万丈深渊 40 飞翔的大雁 41 摩尔条纹 42 逐行扫描 43 激光炮 44 光纤传声 45 忽明忽暗 46 激光琴 47 爸爸的鼻子 48 菲涅尔透镜 49 环环相扣 50 难以钩抓的柱子 51 光学转盘 52 光纤星空图 53 立体视觉测定 54 光导灯 55 透视墙 56 柱面镜成像 57 倒镜 58 补色立体图 59 画五星 60 错觉画 61 马尾巴的魔术 62 大象穿鼠洞 63 盲点测试 64 梯形窗 65 普氏摆 66 距离测试 67 留影箱  4、声学系列 1 无皮鼓 2 共振鼓 3 喊泉 4 波纹共振 5 共振环 6 鸟语林 7 回音壁原理 8 蛇形摆 9 声悬浮 10 声波看得见 11 秒摆 12 天籁之声 13 雪浪声波 14 克拉尼图形 15 奇妙的音乐 16 双耳变向 17 鹦鹉学舌 18 声波花纹 19 声音的三要素 20 有声有色   21 奇妙的乐器 22 气流音乐转盘 23 木琴  5、生命科学 1 一笔画   2 时间反应测试 3 植物进化系统树 4 动物进化系统树 5 视角仪(眼的余光)   6 老橡树有多少岁 7 记忆力测试 8 补色立体图   9 画五星 10 错觉画 11 马尾巴的魔术 12 大象穿鼠洞 13 盲点测试 14 梯形窗   15 普氏摆   16 距离测试 17 基因柱  6、热学与分子物理学 1 仿真瓦特蒸汽机 2 热气机  7、地震与海啸专题系列 1 地动仪 2 地震防震 3 地震小屋  8、新能源系列 1 自动飞舞的蝴蝶 2 新能源小屋  9、新材料系列 1 双向记忆合金转轮(无动力水车) 2 新型陶瓷 3 硅材料(超导磁悬浮列车) 4 不怕割的材料 5 不怕割的材料   6 拉不断的绳子 7 透气不透水的布 8 光致发光材料   9 留影箱 10 奇妙的液晶玻璃 11 透水砖  10、机械科技系列 1 摩擦及无极变速) 2 涡轮蜗杆升降机 3 槽轮机构 4 棘轮机构 5 机械传动(齿轮)  11、综合系列 1 大型火箭模型 2 无土栽培 3 温室效应 4 城市供水与排放 5 数字地球仪 6 虚拟高尔夫、乓球、虚拟网球、虚拟排球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邮政编码:210009 地  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楼  公司电话:025-83204284 83301983 83302681 公司传真:025-83302681转8009 手  机:13405879778 联 系 人:王老师 网  址:http://www.kczyyjs.com 电子邮件:wangkefang@163.com QQ号码:2269329198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2021-08-23
心理学实验设计系统--心理教学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  大学心理学实验设计系统 “大学心理学实验设计系统”是在综合国内外心理学实验软件系统和在经过多年的大学心理学实验教学实践和使用的的基础上,研发设计的用于心理学专业教学和实验设计的软件系统。该实验系统对心理学教学中的所有实验进行严谨科学的分类,与实验心理学教材紧密相连,能够满足实验普通心理学基础实验、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社会心理学,以及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基础和研究设计型实验的实验教学和实验设计的要求,通过北师大心理学专家教授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的不断更新和扩充,吸纳了国内外实验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包含国内外最新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主流范式和实验心理学的前沿理念。另外,辅仁淑凡实验系统开创先河,首次将现场实验纳入系统,使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现场实验的设计思路及方法,还可以了解经典心理学现象的起源与发展。本系统作为大学实验心理学课程的必备教学软件,既涵盖实验心理学教学研究课程中涉及的所有实验,又含纳了国内外实验心理学界的最新研究发展成果,处于国内心理学实验教学和实验设计的最高水平。 本实验设计系统功能全面,设置灵活,方便心理学实验教学和操作。实验参数、实验材料、实验时间、频率等均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设置,教师可远程控制实验具体内容,监控学生实验内容、实验流程和实验结果,大大方便了实验心理教学工作,并提高了实验教学的相关性、准确性和目的性。实验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实验报表,具备存档、查询、统计、导出等系统管理功能。同时,本系统融入美国领先的意念交互产品Mindset@意念耳机技术,使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人机交互,系统运用生物反馈仪器监控脑波,并自动生成注意力、集中度等多种生理及心理学维度指标,使实验结果更具专业性和研究价值。另外,系统自带多种心理学辅助教学工具:如随机数生成器、报告查看器、文本编辑器等,方便教师与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及编写报告。  大学生心理学实验设计系统(普及完全版)主要包括如下五大类实验: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实验、普通心理学实验、教育心理学实验和发展心理学实验,合计约80个实验。实验系统(专业版)共包含如下九大类实验: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实验、普通心理学实验、教育心理学实验、发展心理学实验、社会心理学实验、工程和人机心理学实验、高级心理学实验以及国外最新心理学实验研究范式,合计约130个实验。具体实验列表如下:   第一部分:实验心理学   ---传统心理物理法 最小变化法 平均差误法——彩色明度辨别阈限 平均差误法——缪勒-莱耶错觉 等级排列法 对偶比较法 ---信号检测论 信号检测法——有无法 信号检测法——迫选法 信号检测法——评价法 ---反应时实验 简单反应时 选择反应时 辨别反应时   第二部分:认知心理学实验   ---信息加工实验 轮廓比较与命名的信息加工过程 记忆的搜索方式 表象心理旋转 信息加工模式 句子类型对句子理解速度的影响 正负信息与句子的理解速度 ---学习与记忆实验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记忆的保持与遗忘规律 记忆广度 学习的系列位置效应 学习迁移——不同材料的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相似材料的学习迁移   第三部分:普通心理学实验 ---感觉实验 差别阈限实验 后像实验 对比实验 ---知觉演示实验 知觉的对象性:双岐图形、知觉定势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理解性 ---错觉 大小错觉 形状和方向错觉 动态视觉错觉 不可能图形 ---空间知觉 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主观轮廓。 ---时间与运动知觉 时间复制 时间估计 速度知觉 运动后效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大小恒常性 --- Stroop效应 ---表象心理旋转 ---视觉与听觉反应 ---双耳分听 ---注意波动 ---注意广度 ---注意分配   第四部分:教育心理学 智力活动的言语机制 活动任务与注意 警觉水平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 数字记忆广度 汉字学习的系列位置效应 学习迁移 颜色的情绪机制 课堂信息加工 延迟满足 习得性无助演示实验   第五部分:发展心理学 河内塔实验 量水实验 句子理解 概念形成 儿童选择性注意 知觉速度 空间定向 镶嵌图形 操作思维 图形推理 汉语理解   第六部分:工程与人机交互心理学 背景文本颜色搭配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前置线索与刺激视觉特征相容性 多目标注意追踪实验 广告心理 复合刺激图形的注意追踪研究 手机显示界面实验 手机快捷键和翻页键操作的工效学研究 彩屏手机信息阅读的工效学研究   第七部分:高级心理学实验 词的具体性对FOK的影响 前瞻性记忆实验 双耳分听任务中语音对汉字认知的影响 视觉通道的注意瞬脱现象 听觉通道的注意瞬脱现象 视觉学习判断 听觉学习判断 认知方式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不同嗓音材料的记忆差异 选择性注意 面孔识别 语音记忆错觉 有意遗忘 汉字字型字号加工 言语中的情绪线索   第八部分:社会心理学 阿希从众 罗森塔尔效应 权威和服从 热情的魔力 高桥实验 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   第九部分:心理学实验范式 内隐联想测验 远距离联想测验 N-back实验范式 stroop范式及其变式
北京辅仁淑凡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并网风力发电机组安全穿越低电压故障装置
大型并网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属轻型大容量塔上结构,采用高速齿轮箱传递动力,发电机转子侧接电力电子功率变换装置,其结果是风电机组相比传统同步发电机组更脆弱;同时,随着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的迅速增长,规模化并网带来了新的技术问题,例如:当电网故障或大负荷扰动引起风电场并网点电压跌落时,一方面,出于自身的安全性考虑,风电机组应该及时从电网解列,但另一方面,从电网的角度考虑,在电网故障(脆弱)或承受大的负荷扰动的时刻,大量的并网的电源也从电网解列,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扰动从而让事故进入恶性循环。因此,世界各主要国家电网公司先后颁布了技术标准和规程,要求在一定的电压跌落范围内,风电机组能够不间断地并网运行,直到电压恢复如常,从而维持电网稳定,即并网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新提出的低电压穿越规程要求给并网发电的风力发电机组带来了巨大的技术挑战。本成果深入研究了电网在对称和不对称运行状态下并网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稳态、暂态计算方法;建立考虑双馈感应发电机、转子侧及网侧变换器的正、负序分量等效dq 轴分量的完整风电机组动态模型;揭示了对称和不对称故障引起的低电压对风力发电机组及交流励磁变流器的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具有鲁棒控制特性的定子侧开关无源阻抗缓冲器的低电压穿越方法及其参数计算方法;并全方位仿真计算和试验测试验证了定子侧开关阻抗缓冲器在对称或不对称故障时的低电压穿越能力,从而,形成一种既能保障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在电网故障状态下自身不间断安全运行,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的抵御和穿越电网低电压故障的方法及其保护装置方案。技术创新: 本成果深入研究了电网在对称和不对称运行状态下并网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稳态、暂态计算方法;建立了考虑双馈感应发电机、转子侧及网侧变换器的正、负序分量等效dq 轴分量的完整风电机组动态模型;揭示了对称和不对称故障引起的低电压对风力发电机组及交流励磁变流器的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具有鲁棒控制特性的定子侧开关无源阻抗缓冲器的低电压穿越方法及其参数计算方法;并全方位仿真计算和试验测试验证了定子侧开关阻抗缓冲器在对称或不对称故障时的低电压穿越能力,从而,形成一种既能保障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在电网故障状态下自身不间断安全运行,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的抵御和穿越电网低电压故障的方法及其保护装置方案。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一种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双开自动门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双开自动门控制方法,在对每个单门实现位置、速度闭环控制的基础上,采用自适应模糊耦合控制算法实现了双自动门同步协调控制,保证两扇门的运行状态基本一致。自动门上部安装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电流环采用电流预测控制算法,提高了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电流环的响应速度。同时,通过一种高性能的SVPWM电流重构方法估算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转子电流,从而实现自动门到位防撞、防夹人等功能,还节省了四个霍尔电流传感器,降低了使用成本。
东南大学 2021-04-11
振动电机直驱式双质体单筒振动磨机
一种振动电机直驱式双质体单筒振动磨机,属于固体物料的超细粉磨设备。 包括有磨筒(1)、上质体 (2)、下质体(5)、振动电机(3)、主振弹簧(4)、减 振弹簧(6)、底板(7);其中上述磨筒(1)固结于上质体 (2)之上;上述上质 体(2)与下质体(5)之间依靠主振弹簧(4)及上、下质体上的导柱相联接; 上述下质体 (5)通过减振弹簧(6)支承在底板(7)上;上述振动电机倒装在 上质体(2)的托板下。工作时,上、下质体以 不同的振幅和加速度振动,上质体 的振幅和加速度较大,可提高磨筒内介质对物料的冲击破碎能力;下质体的振幅 和加速度较小,再通过隔振弹簧可大大减小传给基础的动载荷。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1 92 93
  • ...
  • 165 16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