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型风电机组异步变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变桨距、大容量是风力机组的发展趋势,国外风机的主力机型向2MW以上发展,机组大多采用三个独立的电控调桨机构,通过三组变速电机和减速箱对桨叶分别进行控制,为了捕获最大风能、平缓风轮力矩波动和消除风力机的不平衡载荷,本项目研究了大型风电机组异步变桨控制系统,异步变桨可以消弱气动不平衡,减小机组振动,提高风能利用率,提高风电电能质量和延长机组寿命。 本项目提出了基于前馈模糊与Fuzzy-PID相结合的统一桨距角给定技术,提出了基于电功率观测叶片应力的独立变桨技术,通过独立变桨直接控制叶片上气动力产生的摆振力矩,不仅直接平缓了风轮力矩的波动,还间接减少了叶片上载荷的波动、轮毂的偏航力矩波动和俯仰力矩波动,大大改善了风力机的功率输出、疲劳、振动、动力稳定性等性能。 以上成果发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如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电机工程学报等,申请授权了多个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在上述大型风电机组异步变桨控制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永磁同步电机、全数字驱动器及超级电容架构,本课题组自主开发了风机三个桨叶可以独立高可靠控制的2MW风机机组异步电动变桨系统,已完成实验室测试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内部集成前置泵的柱塞式液压电机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部集成前置泵的柱塞式液压电机泵,包括 电机转子、缸体、多个柱塞、斜盘组件、配流阀组件、前置泵组件、 轴承和止推盘,其中,缸体两端设有台阶轴,台阶轴端部安装有出水 端,台阶轴内部设计的出水通孔与出水端开设的出水口连通,两台阶 轴嵌套于对称分布的轴承中,一端的台阶轴安装有止推盘,止推盘内 嵌于轴承座和出水端,在缸体一端内的进水流道内集成安装有前置泵 组件,前置泵通过配流阀连通柱塞腔,工作介质在柱塞腔内增加压力 后,再由两个出水端排出。本发明中的内部集成前置泵的柱塞式液压电机泵,散热性能优异,高速旋转无气穴,振动和噪音较小,工作介 质可为水或者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风力发电机组的加速度振动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                               风力发电机组的加速度振动传感器    再生能源   风力发电是一种成长中的干净的可再生能源。无论是单个机组还是组合机组的风力发 电场,它们都是目前世界上发展很快的新能源。风力发电机组原理是将风力机械能转化成电能。风力发电的规模可以从 500 千瓦到6兆瓦。 常用的风力发电机组是水平轴布置。有些是三桨叶,上风向并且带有偏航控制,有的则是二桨叶下风向,自然随风旋转。偶尔你也会看到垂直布置的风力发电机组,它们也被称为 Darrieus(打蛋形)风力发电机组,根据法国发明家而命名。但是这种打蛋形的设计不是很流行,逐渐被性能较好得水平布置的风力发电机组所代替。风力发电机组和低速电机驱动的风扇,例如冷却塔,有很多相同之处。风力发电机组基本上是一个大型低速风扇,但是它不是电能驱动,没有将机械能通过减速箱驱动大型低速风扇,相反的,它提供机械能,通过加速箱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这个反向的过程带有很多会产生振动的旋转部件,长时间的损耗可能会导致终失效。  • 维修费用非常高 • 不可能的工作高度 • 电能的损失很昂贵                带有加速度振动传感器的水平布置的 风力发电机组    低频加速度振动传感器   主要轴承和转轴的速度大约是 30-60 rpm。这也是齿轮箱输入轴的旋转速度。旋转频率范围是 30–60 cpm (0.5–1.0 赫兹)的情况应采用低频加速度振动传感器。测量的范围包括主轴旋转频率,叶片通过频率,主轴承频率,齿轮箱输入轴轴承频率和齿轮啮合频率等等。这些低频加速度振动传感器通常可以提供500mV/g以及12-180000 cpm (0.2–3000赫兹) 的频率范围。   连接技术中心   地址:上海市闸北区大统路988号A座1509 电话: 021-61434143传真: 021-61434143  齿轮箱  径向振动传感器 轴向振动传感器  发电机 主要轴承                                                                                       低频加速度振动传感器     安装在主轴承水平轴上的低频加速度振动传感器    通用型加速度振动传感器   齿轮箱的中间轴和输出轴都会有比较高的旋转速度,并且产生比轴承和齿轮啮合更高的扰动频率。事实上,输出轴的旋转频率在通常情况下比输入轴高50-60倍。测量其带动的齿轮箱和发电机组的高旋转速度需要使用通用型加速度振动传感器。通用型加速度振动传感器可以提供100 mV/g 以及30–900000 cpm (0.5–15000赫兹)的频率范围。 齿轮箱的轴向和垂直方向上螺栓安装的通用型加速度振动传感器              通用型加速度振动传感器    螺栓安装型的加速度振动传感器   风力发电机组通常在很高的塔上。其旋转组件很难接近,因此好是使用螺栓来安装加速度振动传感器。安装平面例如主轴承,                                                                                      齿轮箱和发电机等都需要加工孔口平面,转孔 并攻螺纹以便安装振动传感器。      孔口平面,转孔后攻螺纹     MH117 孔口平面及转口的工具     在加工过的平面上安装振动传感器   电缆和接头 风力发电机组需要使用到可靠的 IP66 接头,防止灰尘,水或油的进入。A2A军用Style接头或B2A密封型接头可以给振动传感器提供可靠的连接。特氟龙外套电缆或聚 亚安酯电缆和接头配合使用可以为振动传感器提供完全的连接方案。               总结   发电是当今世界重要需求之一。发电机组能否正常工作是主要关注的问题。对风力发电机组来说,主要轴承,齿轮箱和发电机失效是不可以接受的。这些部件的替换将会非常昂贵,而且重量大,安装地点是50-100米的高空上。   在风力发电机组上安装永久型加速度振动传感器可以检测下述问题:    • 齿轮失效 • 齿轮磨损 • 叶轮振动 • 电子故障 • 不平衡 • 不对中 • 松动 • 共振     A2A 接头和 CB102 电缆    B2A 接头和 CB111 电缆    A2A 接头和 CB103 聚亚 安酯电缆    CTC 的产品和所有 知名品牌的数据 采集器和监测系统 相兼容                                                                                           公司名称:上海维逸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上海市闸北区大统路988号A座1509 公司网址:http://www.novachn.com/ 联系电话:021-61434131 联系人:  朱小姐
上海维逸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新型废水处理功能材料及其工程应用
本项目围绕我国典型工业废水处理/城镇污水提标处理关键技术难题,通过基础研究-材料开发-技术发明-工程应用,设计开发了一系列经济、高效的新型废水处理功能材料及其水处理集成技术,并应用于典型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处理工程。本项目开发的新型废水处理功能材料及其水处理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城镇污水提标改造/典型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等水处理工程,解决了相关行业废水处理中的诸多难题,促进了相关行业的节能减排,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了城镇污水/工业废水处理的技术水平,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 2021-04-11
碳纤维缠绕成型技术及其工程化应用
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依托学校211工程项目引进了先进的MAW-20-LS1-6型六维缠绕机,该缠绕机可实现芯模转动、机械手臂的水平、上下和前后移动以及丝嘴的旋转和摆动功能,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台实验室用的六维缠绕机。目前中心已建成一套先进的碳纤维缠绕工艺技术研发平台,利用CNC21计算机缠绕控制软件和ETS计算机纱线张力控制系统,可制备最大直径为0.5米、最大长度为1.5米的多种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制品,还可用于其它高性能纤维(Kevlar、PBO、GF)等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中心先后承担了数项国家863和民口配套项目,重点开展高性能碳纤维(T700、T800、T1000)以及其它高性能纤维(Kevlar、PBO、GF)界面相容的树脂体系及成型工艺研究,研发了系列化的缠绕用环氧树脂体系,实现了高性能纤维的强度转化。还研发了如Φ200mm壳体、复合材料线轴以及高压气瓶等制品。中心可开展高性能纤维缠绕成型的结构设计、树脂基体、成型工艺以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研究或者技术转让。应用范围为碳纤维缠绕成型可充分发挥其高的比强度、比模量以及低密度的特点,可应用于压力容器、大型贮罐、高压管道、火箭发动机壳体等国防和民用领域。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 ●中国影响力“独立学院” ●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 ●教育部-- 中软国际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深度合作伙伴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湖北省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湖北省平安校园 ●湖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院简介 学院国标代码:13238 湖北招生代码:4627 【办学性质】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始建于2002年,是由湖北工业大学举办,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第二批本科招生,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 【办学理念】 学院秉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应用型大学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深化内涵建设,锐意改革创新,积极推进“4321”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学历证书+职业证书”双证书教育制度;围绕产业需求和职业标准构建“四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办学优势】 *学院地处风景秀丽的武昌南湖之滨,毗连湖北工业大学,地理位置优越,学术氛围浓郁。 *学院教学及生活设施齐全,师资与管理队伍精良,是莘莘学子明德修身、探求真知的理想殿堂。 *学院每专业均配备高水平教学实验室,另可共享湖北工业大学各类重点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图书馆等教学资源。 *本院学生报考湖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同等条件优先录取。 *本院学生可就近辅修湖北工业大学第二专业和攻读双学位。 *本院学生可直接参加湖北工业大学各类校园社团和科技文化活动。 *本院学生与湖北工业大学共享校园人才市场资源,可获得更大的就业空间和高质量就业机会。 【专业建设】 学院以湖北工业大学“绿色工业”学科优势为依托,着力建设机械制造、电气通讯、土木建筑、生化工程、工业设计、经济管理、外国语等七大专业群,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经、管、文、理、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设有八系三部一学院,即机械工程系、电气信息系、生化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管理系、经济系、外国语系、艺术设计系、公共课部、马列课部、体育课部和中兴通讯学院,开设有38个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其中物联网、生物工程、物流管理三个专业被列入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电子信息工程和环境设计被列为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土木工程专业获批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1000人。 【产教融合】 学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加快转型步伐,先后与阿里巴巴、华润新龙、深圳五鑫、成都华迪、武汉软帝、中铁大桥局、武汉嘉禾装饰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拓展了包括订单班、学徒制、共建实训实习基地等多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尤其是紧密结合本地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需求,2015年开始与全球500强企业——中兴通讯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共建中兴通讯学院,协同打造通讯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群。学院和中兴通讯公司共同投资1500万打造的“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成为国家级的产教融合创新示范引领项目;2016年学院联手知名的软件服务商——中软国际,共建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并获两项“教育部·中软国际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2017年学院成为阿里巴巴跨境电商“百城千校”合作伙伴。 【素质教育】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和多样化的发展要求,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相结合,学院在全国本科院校中率先开设职业核心能力系列课程,开展30多种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开办考研辅导班、四六级英语培训班;成立有大学生艺术团、金石合唱团、体育运动大队等60多个学生社团。近三年来,本院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创新大赛等众多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中,赢得400多项奖励,获奖数量和层次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 【学籍管理】 学院对符合学籍管理规定、成绩合格的毕业生颁发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士学位。 【助学体系】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奖、助、贷、勤、补、减体系完善。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素质发展奖学金、考研究生专项奖学金、企业冠名奖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及特殊困难学费减免等,积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奖助覆盖率达到55%。 【师资力量】 学院全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教师总数为530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80%以上,副高以上职称者达50%,双师型教师占比已达到35%。学院还积极提供条件选派和资助教师赴国(境)外研修,目前拥有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超过10%。同时学院聘请一批知名高校教授及企业家为兼职教授。 【就业服务】 学院积极拓展就业渠道,面向行业需求,建立100多个校企合作就业实习基地。通过建立与企业无缝对接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得到社会良好评价和用人单位认可,多年来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校园建设】 学院占地面积千余亩,校舍面积20余万平方米,建有专业实验室42个,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0余万册。学院建有各类交流中心、标准化学生公寓、现代化图书馆、先进的网络信息化平台等完备的教学和生活设施。所有教室全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学生公寓配备安装了冷暖双制空调、热水洗澡系统、宽带网络;学院建成了集教务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校园卡系统、学生收费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十余个应用系统于一体的校园网络信息化平台。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2021-02-01
哈尔滨工程大学示波器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示波器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2-06-06
恶臭废气生物过滤法治理工程技术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是2004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是甘肃省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之一,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独立学院”、“甘肃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及“甘肃省非师范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就业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0%以上。占地1026亩的新校区位于兰州新区职教园区,目前已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9月投入使用。 在学院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管理学、文学、理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学院36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学生8000余人,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为甘肃省特色专业。 学院依托兰州理工大学雄厚的办学实力,立足“培养服务国家经济建设,掌握新技术、具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将培养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道德和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学院的培养目标,传承母体院校的优良传统,发挥学院教师团队和管理团队的智力才能,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积极优化办学条件,拓宽就业渠道,不断夯实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基础。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其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171名,与兰州理工大学共享优秀教师资源。学院聘任德高望重的专家、教授担任各学科带头人或专业负责人,同时还聘请了“长江学者”、“全国教学名师”、“优秀企业导师”等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各类教学、生活、体育设施完备健全,学生学习生活舒适便利,校园和谐有序。图书馆环境优雅,拥有纸质藏书60余万册,电子图书50余万册。学院建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重点(培育)实验室、西北地区设施一流的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科创中心和30多个专业实验室,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学院与世界500强企业国家电网、中建集团、中铁集团、浙江吉利集团等20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与就业基地,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机制。 学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7年,学院被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文明办、甘肃省教育厅等9部门联合授予甘肃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科技、文化与艺术竞赛,近三年,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众多国家级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中捷报频传,收获颇丰,共计获得200多个重要奖项。 学院建有完善的“奖、助、贷、勤、补”困难学生资助制度与体系,助力有志学子,圆梦大学。已形成“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年)、院长奖学金(10000元/人•年)、学院奖学金(3000元/人•年)为激励措施,国家助学金、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为基本保障,多渠道的勤工助学项目和社会公益捐赠为补充的奖助体系,保障在校学生能够优有所奖、困有所助。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位于兰州新区职教园区,项目总用地面积1026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0多万平方米。新校园将着力打造成为“百年校园、人文校园、秀美校园、生态校园、智慧校园”。建筑规划采用书院制美式建筑群落风格,包括教学楼群、实训中心、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创新创业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留学生中心等,未来将建成以特色工科、应用商科为一体,满足学生规模达15000人的高等人才培育基地。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学院将以“甘肃省“十三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为指导,坚持以工程教育为基础,加大信息学科建设力度,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工程技术人才和信息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2021-02-01
地下铁道人防工程防护密闭隔断装置
地下铁道防护密闭隔断装置,涉及地下工程的防护隔断技术,尤其适用于地下大型 轨道交通,在紧急情况下对轨道交通通道的防护和隔断。本产品由上插板部分、下插板 部分、门扇部分、门框部分、铰页部分、闭锁部分等组成,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隐藏空间, 节省了建设投资、降低了地铁造价,装置采用半轴式铰页和千斤顶,使门扇的启闭灵活、 轻便,且启闭速度轻快,符合紧急状态和平时状态的快速转换要求,采用蜗轮蜗杆传动 机构、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和高副转动机构共同组成的手动结构,可同时控制上插板机构、 下插板机构和闭锁机构运动,能以最快的速度将防护隔断装置关闭、密闭或开启。在紧 急状态时,本专利上、下封闭板和上插板将通道内的电缆固定密闭起来,不损坏电缆, 一旦紧急状态解除,整个地铁可以立即投入使用。 
同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8 99 100
  • ...
  • 165 16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