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DJS-1C电导电极
产品详细介绍DJS-1C电导电极(黑、光)铂黑电极壳有效地防止在测定较高电导溶液时出现地极化现象,用于测定液体地电导率或作电导滴定使用技术指标:型 号 DJS-1C(黑)/DJS-1C电导池常数(cm-1): 1外形尺寸(mm): φ8.5×120接插件: 三芯插应用范围: 铂黑电极壳有效地防止在测定较高电导溶液时出现地极化现象详细信息链接:DJS-1C电导电极(铂黑、光亮)   DJS-1B电导电极   260电导电极DJS-0.01电导电极             DJS-0.1铂电极
上海越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氯碱工业节能电极的研究与开发
目前生产氯碱工业阴极电极的工艺主要是涂刷热分解法和电化学沉积法, 它们制备的电极容易出现“龟裂"和颗粒堆积现象(图A),使电极结构不够 稳定,在电解条件下造成电极涂层剥落,活性位点不能完全暴露(图B),电极 催化性能衰减,槽电压升高;此外,电极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夹带部分有机溶剂, 在后续爐烧过程中污染/覆盖电极表面。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采用水热合成 法制备一种新型电极,该电极表面涂层呈现开放式纳米棒状结构(图C), 溶液和气体在电极表面可以自由进出(图D),能够充分暴露活性位点,提高催 化活性。并使槽压降低200 mV,电流密度增加500 A/m ,能耗降低13.3%。目 前,该析氢及析氯电极已经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满足替代传统氯碱工业电极 材料的要求,属于国际一流国内领军的高新技术。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我国2011年至2013年,全国烧碱产量分别为2466、2698. 6、2854. 1 万吨,而2014年上半年就已生产1580万吨,我国每年的烧碱产量都在缓慢增加。 所以采用新型电极降低槽电压,争取大力度的节能降耗显然是十分必要的。本产 品是运用于氯碱工业电解槽的新型电极,相比于传统电极,该电极具有更低的过 电位且使用寿命更长,由此我们确定我们的目标市场是全国范围内的氯碱厂,由 于目前国内只有北化机一家具有此项技术,所以市场竞争相对较小,市场需求 巨大,产业前景广阔,国内市场容量每10万吨离子膜烧碱需要3600m2阴电 极,我国氯碱需求巨大市场容量大。
重庆大学 2021-04-11
柔性电极湿式静电除尘技术
山东大学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发的柔性电极湿式静电除尘技 术,利用静电除尘原理,采用新型耐酸碱腐蚀性优良的柔性阳极材料,整套装 置细颗粒物去除效率 83~87%,协同脱除酸雾>80%,水雾>95%,汞>70%,系 统可靠,零碱耗、零水耗、零废水、无腐蚀,适用于钙法\氨法脱硫和硫酸脱氨 尾气治理。经过以中国工程院秦裕琨院士为主任、任阵海院士为副主任的鉴定 委员会鉴定,为国内唯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湿式静电除尘技术,成果达 国际领先水平。
山东大学 2021-04-13
一种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1 将正硅酸乙酯的无水乙醇溶液与氨水混合,常温反应至完成,离 心清洗并干燥后获得二氧化硅纳米球;S12 将可溶钴盐、可溶碳酸物 和所述二氧化硅纳米球在水中混合,加热反应至完成,清洗并干燥后 获得二氧化硅-钴盐前驱体;S13 将二氧化硅-钴盐前驱体与硫化钠在水 中混合,水热反应至完成,清洗并干燥后获得硫化钴电极材料。本发 明采用模板法制备过渡金属硫化物电极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电弧炉电极系统智能控制技术
成果简介在三相交流电弧炉自动控制系统中, 三相电极的升降控制是核心部分, 其作用是快速调节电极位置, 保持恒定的电极电弧长度, 以减少电弧电流的波动, 维持电弧电压和电流的比例恒定, 使输入功率稳定; 本项目利用神经网络智能控制技术对炉电极控制系统, 采用神经网络逆辨识与逆控制策略, 结合 PD 控制, 构成复合控制器, 通过 SIEMENS 的 WinAC 自动化软件, 在工控网和 Profibus 上实现了三相电极电流的实时在线解耦与控制。 并在冶炼过程中, 建立被控对象的神经网络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提升电极材料倍率性能新策略
课题组发现,氧空位及三价钛等缺陷的存在,不仅可以提高TiO 2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用于残留农药检测的酶电极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于产业化制作和一次性使用的用于残留农药检测的酶电极,其制备方法简单,性能稳定,电极的重复性好,重量轻,易于携带,适用于敌百虫检测传感器产业化的实际应用。其优点在于:丝网印刷技术是目前制备一次性使用生物传感器电极的主要方法。工艺成本低,适于产业化生产中价廉的要求,有利于制成一次性产品,方便客户。丝网印刷技术灵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使其在制作电极时不受形状、大小等限制,易微型化和集成化,可制成不同规格的酶电极产品,丰富产品种类。丝网印刷可以进行工
南开大学 2021-04-14
E-201-C型pH复合电极
产品详细介绍E-201pH电极采用聚碳酸脂外壳,由pH敏感玻璃电极和银-氯化银参比电极复合而成,它能与各种pH计配合使用,用于测量溶液中的pH值,本电极具有使用方便、易清洗、重复性好、抗干扰性能强等特点。E-201型pH复合电极 技术参数  1.测量范围:0~14pH  2.适用温度:0~60℃  3.百分理论斜率:(PTS)≥98.5%(25℃)  4.零点pH值:7±0.25pH  5.内阻:≤250MΩ(25℃)  6.碱误差:≤15mV(25℃)  7.响应时间:≤2s(25℃)  8.尺寸:Φ12×120(mm)
上海越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酞菁/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合成用于具有高循环稳定性的超级电容器电极
酞菁是一种具有优异光电特性的廉价小分子半导体材料,但是其在常规有机溶剂中溶解性较差,且性能不佳,限制了其在有机忆阻器中的进一步应用。许宗祥课题组从分子设计层面出发,开发了在常规有机溶剂中具有高效分散特性的金属酞菁纳米线,通过溶液法制备出具有优良红外响应特性的薄膜,并以此构建有机忆阻器,该器件是首次报道具有高稳定性和较强红外响应的有机忆阻器器件。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高强高导高弹铜合金
本团队基于电磁冶金领域二十余年的积累,掌握了铜合金领域最具挑战性的铜铬锆合金的非真空熔炼-长尺寸大卷重电磁连铸技术,开发出易偏析铜合金合金超细化与均质化连铸技术、高性能铜合金多模式定制磁场净化技术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本团队基于电磁冶金领域二十余年的积累,掌握了铜合金领域最具挑战性的铜铬锆合金的非真空熔炼-长尺寸大卷重电磁连铸技术,开发出易偏析铜合金合金超细化与均质化连铸技术、高性能铜合金多模式定制磁场净化技术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相关技术应用于高强高导高弹铜合金领域如铜铬锆合金、铜镍锡合金、铜钛合金、铜碲合金及超高纯无氧铜的规模化制备等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铜铬锆非真空熔炼-电磁连铸技术 由于铬、锆元素和氧的亲和力较大,所以合金元素的烧损是铜铬锆合金的熔炼必须解决的问题。本项目团队在铜合金熔炼,特别是铜铬锆合金的非真空熔炼方面,开展了近20年的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真空熔炼连铸技术、成分稳定控制技术、合金熔体洁净化技术等,获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近20项。本团队已在完成中试级表面光滑、内部致密无裂纹、成分均匀的全等轴晶铜铬锆棒线材,铸态宏观晶粒度经上海材料研究所测定为M-9.0级。此外,本团队从前期研究中,从塑形变形工艺和热处理工艺角度,提出采用多道次连续挤压及热处理工艺优化铜铬锆合金想性能的方法,并成功将铜铬锆棒材性能的抗拉强度提高到654MPa,断后延伸率为13.5%,且电导率还能保持在79.3%IACS;这远远高于2017年电车线用铜铬锆合金线材国家标准的性能要求:抗拉强度>570MPa,塑性>3%,电导率>75%IACS。相关技术已与世界五百强新兴际华集团下属新兴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达成1800万元专利转让。 2)高均质超细晶电磁连铸技术 传统连铸制备过程中多元铜合金如铜铬锆合金等常存在组织粗大、成分偏析等问题,这将会严重影响后续的材料加工过程,导致在后续的轧制,挤压等工艺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轧制裂纹等缺陷。本团队开发的电磁场连铸过程易偏析合金超细化与均质化调控技术,能在连铸过程中,充分搅拌熔体,均匀化凝固前沿温度,实现易偏析合金的超细化与均质化。该技术已被应用于铜镍锡合金的连铸中,实现了该合金连铸制备的超细化和均质化,所制备全等轴晶铜镍锡合金铸态组织宏观晶粒度达到M-10.0级。目前该技术已实现中试级百米长度的连续电磁铸造,且已与宁波博威、上海中船重工711研究所、铜陵金威、温州元鼎等开展合作。进一步将该技术推广于铜碲、铜铁、铜钛的连铸,均取得了极为优异的细晶、表面光洁、成分均匀的连铸效果。 3)超高纯无氧铜电磁连铸技术 金属材料纯净度是提高其力学和电学等综合性能的关键因素,是制备高品质金属材料的关键环节。高端金属材料中夹杂物和气泡对材料性能影响巨大,许多高端金属材料的开发都取决于这类缺陷的控制水平。本团队参与开发的金属连铸多模式定制磁场净化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高纯高导无氧铜材料的制备,可将铜中氧含量中降低3ppm以下,达到目前世界无氧铜的最高标准——美国ASTM≤3ppm。与此同时,该高纯无氧铜的电导率高达100.1%IACS,目前已全面取代进口并用于我国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美国Michigan大学FRIB装置等重大科学装置建设。该项技术已获得2015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15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15年度教育部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奖项。目前该技术已与福建紫金铜业、上海上大众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宁波兴业、宁波金田等开展深入合作。
上海大学 2022-08-1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163 16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