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分层检测空移键控传输系统接收端数据检测
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确立接收端模型;第二步、化简接收端模型;第三步、通过分层检测算法解调出发送的数据。本发明的基于分层检测的空移键控传输系统接收端数据检测方法,其误码(BER)性能随着搜索半径的增加逐渐逼近最优检测算法(ML),当搜索半径为发送端天线数目时,本发明的检测算法等价于最大似然检测算法。本算法通过对每层进行计算排序使得在较小的搜索半径下可获得接近最优检测算法的误码率性能,因此本发明能在获得较好性能的同时,大幅度降低接收端算法的复杂度。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在线水质快速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专利号:ZL 201210372614.3)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水质快速检测系统,属于工业废水水质检测领域。所述检测系统由检测装置、电源与信号转换处理装置、指示剂投加装置以及清洗装置四部分组成。本发明提供的系统,用于直接显色或指示显色工业废水水质检测,具有响应速度快(<1秒)、抗腐蚀性强(无废水接触元件)、运行稳定(无活动检测元件)、使用寿命长、维护简单等优点。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大功率锂电池管理系统(BMS)
本项目研究开发内容是开发适用于面向大功率电池组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使得研究成果能够尽快使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并借助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大功率动力电池组的研究取得技术进步。 大功率电池组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要求是:(1)首先满足大功率充放电的要求,电动机额定功率为200kW,瞬时最大功率更是达到400kW,电池在工作中最大充放电电流达到600A,持续电流为300A左右;(2)足够的抗干扰能力,电动机驱动使用变频装置,
河海大学 2021-04-14
新型电池热管理及安全防护系统
成果创新点 该系统主要创新点是将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安全防护系 统一体化,具有散热快、安全高效的优点。 技术成熟度 关键技术研发阶段。 市场前景 新型电池热管理及安全防护系统技术领先,应用前景 较好。核心技术一旦突破、可望大规模地推广应用。 转化计划 计划三年内完成实验室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制备填 补行业空白的样品,两年实现行业领域的应用与推广。以 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新型电池热管理及安全防护系统
该系统主要创新点是将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安全防护系统一体化,具有散热快、安全高效的优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19
移动电池储能系统研究与开发
本项目针对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灵活供电问题,设计了集装箱式的电池储能系统。在高档别墅、机场、工厂、社区等孤岛环境下,该移动储能系统能有效提高电能质量和稳定性。 本课题成功开发了100Kw移动电池储能系统,针对电池与用电负荷之间的交直流转换,移动电池储能系统PCS采用了先进的T型三电平拓扑,该拓扑具输出电压谐波含量小、导通损耗小等特点,配合空间矢量调制还能够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为应对直流侧550-700V的电池电压, 高达100KW功率的高压大功率使用场合,拓扑采用的IGBT耐压能力强,功率密度高,大大缩小了PCS的体积。整个移动电池储能系统的电池、PCS以及散热装置集成在集装箱内,使用灵活,在具备电网接入的条件下可对电池进行充电, 其他情况下电池放电进行能量供应。 该项目曾获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项目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项目成功实现产品转化,解决了孤岛条件下的稳定供电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汽车教具比亚迪电池管理系统汽车教学设备
北京智扬北方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汽车教学设备吉利纯电动电池管理系统
北京智扬北方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汽车教学设备北汽纯电动电池管理系统
北京智扬北方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锂离子电池研究、固态电池、固态钠离子电池
陈立泉院士 1940 年生于四川南充,1964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同年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2001 年 11 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专注中国锂电池第一人。他在中国率先开展锂电池及相关材料研究。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锂离子电池。解决了锂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的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他曾是物理所高温超导材料研究的负责人和主要研究者,首次发现 70K 超导迹象,研制出液氮温区超导体并首次公布了材料成分。近年来,开展了全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室温钠离子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及相关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及其应用研究。为开发下一代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奠定了基础。发表论文 250 余篇,申报发明专利15 余项。 2021 年 1 月 17 日,陈立泉院士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表示:“目前液态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到了 300 瓦时/公斤,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下一步或者新一代电池要发展固态电池,逐渐要过渡到全固态锂电池。同时我们还应该发展钠离子电池,它的电解质目前是液态电解质,下一步也要发展固态钠离子电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682 68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