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超分子化学调堵剂的应用技术
超分子调堵剂HCP是一种水溶性的阳离子高分子,是通过水解聚丙烯酰胺的羧基阴离子与阳离子高分子反应生成凝胶进行调剖堵水的,HCP具有交联效果明显,生产成本较低的优势。该技术从小试、中试,室内物模试验到矿场试验,经过各阶段试验改进、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一套配合聚合物驱的应用技术,具备了一定的推广条件。
山东大学 2021-04-14
卤水提锂吸附剂及应用开发技术
锂及其化合物主要应用于电池、玻璃陶瓷、润滑脂和医药等领域。盐湖卤水中锂资源丰富且大部分以锂离子的形式存在,卤水提锂成本较低。离子交换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对卤水中的锂离子进行选择性吸附,再用洗脱剂对吸附的锂离子进行解吸,实现锂离子与其它杂质离子的分离,具有工艺过程简单、适用于高镁/锂比卤水的优点,是当前卤水提锂技术研究的热点和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方法。本研究室开发了一系列可用于盐湖卤水的提锂吸附剂,吸附容量大、锂镁选择性高,溶损率低、吸附稳定性好;该吸附剂用于卤水提锂可缩短碳酸锂产品的生产周期,并获得高纯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环保型工业烟气脱销催化剂技术
采用化学催化和材料科学协同创新,研制出的环保型无钒稀土基脱硝催化剂,对脱硝催化剂体系创建、支撑体开发及失效再生等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外工业烟气脱硝无毒催化剂技术的空白,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成果已在电力、化工、玻璃及水泥等行业130多个脱硝工程成功应用。先后入选《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4年版)》、《中国制造2025》标志性产品(2016年)》、《国家鼓励的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品目录(2016年版)》、《环保技术国际智汇平台百强环保技术(2016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牙本质底涂‑冲洗底涂剂及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牙本质底涂‑冲洗底涂剂及其方法,所述的牙本质底涂剂是用于口腔科修复牙体缺损的情况,将牙本质底涂剂底涂‑冲洗预处理牙本质表面,再应用自酸蚀粘接剂粘接修复体与牙本质,口腔科底涂‑冲洗牙本质底涂剂含60%‑99.4%的酒精水溶液,0.5%‑30%的弱酸性功能单体和0.1%‑10%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含有弱酸性的10‑MDP使牙本质轻度脱矿;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减少胶原纤维的降解;同时用底涂‑冲洗的方法预处理牙本质,使生成的MDP‑Ca更牢固地接合于羟基磷灰石,可以进一步提高牙齿粘接强度和粘结持久性,使牙齿与直接或间接修复体的接合更牢固、持久,更好地保护牙体剩余组织的健康。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小麦抗盐剂均匀播撒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麦抗盐剂均匀播撒装置,包括调配装置,所述调配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设有药剂瓶,所述药剂瓶的底部设有延伸到外壳内的管道,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外壳的侧面靠近顶部处设有进水管和输送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外壳外侧中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有转轴,采用调配装置一次调配喷洒使用,可以保证药液浓度的均匀一致,设有搅拌装置,使药液均匀且防止药剂沉淀,设有播撒管,播撒管分布在麦田两边,播撒管上设有多个雾化喷头,可以对整个麦田进行均匀的播撒。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播撒均匀,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可控制备
北京大学工学院课题组在国内较早开展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相关研究,在阴离子氧化还原过程的调制、阴离子电荷补偿机理、阴离子氧化还原过程的激发及阴离子氧化还原富锂锰基材料制备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该研究构筑了一种O2型具有单层Li2MnO3超结构的富锂材料,可以提供400mAhg可逆容量,能量密度高达1360wh/kg,是目前锂离子电池锰基富锂正极材料最高可逆容量。这种材料通过一个单层的Li2MnO3,激活稳定的阴离子氧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一个高度可逆充放电循环。
北京大学 2021-02-01
低成本制备高效硅薄膜太阳电池关键技术研发
南开大学 1978 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非晶硅材料及其电池的研究,该技术获得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自“六五”至“九五”期间,连续 4个五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获科技部重点攻关和天津市科委的支持,经过 20 余年潜心研发,硅基薄膜太阳电池性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于 2003 实现非晶硅电池产业化。 2000 年始,在国内率先开展新一代硅薄膜电池的研究。2007 年,该成果实现技术转移生产。 2009 年,研制成功我国首套基于自主专利技术的、衬底面积0.79m2、线列式 5 室连续 VHF-PECVD 系统及相应中试生产线及其组件制造技术。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可开展大面积新一代硅基薄膜太阳 电池研究的单位。 2011 年,开发出年产能 2 兆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条年产能 2 兆瓦的非晶硅/非晶硅锗/微晶硅叠层电池生产线及其组件生产技术。生产出的太阳电池组件效率达 9.59%,将新一代硅薄膜电池技术推向产业化。
南开大学 2021-02-01
车用燃料电池喷射式氢气再循环泵研发
氢气再循环泵是氢燃料电池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电机驱动机械式氢气再循环泵(机械泵)和喷射式氢气再循环泵(喷射泵)。目前国内均无成熟产品,机械泵主要依赖进口,然而该类产品存在大流量下升压能力差、结冰堵转、故障率高等缺点。喷射泵利用氢罐自身压力运行,可完全克服机械泵的缺点,且无需电机驱动、无运动部件,完全避免了由电机带来的能耗、密封、防爆、减振及降噪等致命缺陷,是氢气再循环泵的变革性技术和终极解决方案。本项目综合运用多喷嘴引射新器件、多相适应新技术、全局优化新方法,研发安全、可靠、高效、无源的喷射式氢循环系统,以期解决燃料电池氢循环密封难、能耗高、寿命短等痛点,推动行业进步。
山东大学 2021-05-11
低成本制备高效硅薄膜太阳电池关键技术研发
南开大学 1978 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非晶硅材料及其电池的研究,该技术获得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自“六五”至“九五”期间,连续 4 个五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获科技部重点攻关和天津市科委的支持, 经过 20 余年潜心研发,硅基薄膜太阳电池性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于 2003 实现非晶硅电池产业化。 2000 年始,在国内率先开展新一代硅薄膜电池的研究。2007 年, 该成果实现技术转移生产。 2009 年,研制成功我国首套基于自主专利技术的、衬底面积 0.79m2、线列式 5 室连续 VHF-PECVD 系统及相应中试生产线及其 组件制造技术。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可开展大面积新一代硅基薄膜太 阳电池研究的单位。 2011 年,开发出年产能 2 兆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条 年产能 2 兆瓦的非晶硅/非晶硅锗/微晶硅叠层电池生产线及其组件生 产技术。生产出的太阳电池组件效率达 9.59%,将新一代硅薄膜电池 技术推向产业化。
南开大学 2021-04-11
大容量、长寿命的柔性可穿戴全固态锂硫电池
本项目开发质量体积小、续航时间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好、更适合柔性穿戴应用的新型全固态锂硫电池系统。该电池系统充分结合锂硫电池的高容量特性和全固态电池的高安全特性,在性能上具有显著的优势
南京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4 65 66
  • ...
  • 142 14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