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电磁铁磁场控制平台
产品详细介绍电磁铁磁场控制平台    东方晨景公司提供的电磁铁磁场控制平台集成了高性能内置高斯计的双极性恒流电源和各类气隙可调的电磁铁,可以独立的形成用户所需要的不同磁场强度的可变磁场。为用户提供可控的基础磁场源和简洁、方便的使用控制形式。电磁铁磁场控制平台系统设备组成: 1.  极头气隙双向可调电磁铁;2.  带内置高斯计的双极性恒流电源;3.  高精度霍尔探头;4.  可调节探头支架。 电磁铁磁场控制平台系统特点: 1. 高精度双极性电源,磁场稳定性极高:采用双极性恒流电源,全数字控制模式,磁场可平滑过零,无触点换向,从而实现连续变化无断点的快速磁场扫描和磁场换向,并达到高稳定性磁场。2. 磁场自动控制,磁场稳定时间快:双极性恒流电源配有内置高精度高斯计,从而在电源上形成完整的闭环控制回路,相比于外接高斯计形式,磁场控制稳定时间极高,可以迅速达到目标磁场。3. 电磁铁选用磁场气隙可调双极头电磁铁,可以方便快捷地调节极头间间隙来满足不同测量需要;4. 电磁铁轭铁可以根据用户不同使用环境,选择H型或C型结构,方便被测样品的进出和测量; 电磁铁磁场控制平台技术指标:系统型号 EMP-3 EMP-5 EMP-7 EMP-10磁场分辨率 0.5Gs(0-±1kGs)控制类型 闭环控制控制精度 0.001%(满量程)电磁铁型号 EM-3 EM5 EM7 EM10轭铁形式 C型 H型45°座放极柱直径 73mm 130mm 178mm 250mm极头直径 73mm以下任选 130mm以下任选 178mm以下任选 250mm以下任选极头间隙 0-40mm可调 0-114mm可调 0-178mm可调 0-100mm可调最大磁场 >0.56T@20mm(38mm极头) >1.85T@20mm(60mm极头) >2.2T@20mm(76mm极头) >2.5T@20mm(76mm极头)电源型号 HP5 P7050 P9060 P65135输出形式 双极性恒流输出电流 ±5A ±70A ±90A ±65A输出电压 ±70V ±50V ±60V ±135V稳定度 50ppm交流输入电压 AC220V,50HZ AC380V,50HZ高斯计 内置 内置 内置 内置量程范围 0-30KG分辨率 5 3/4精度 0.1%霍尔探头 HTT-50 HTT-100 HTT-125
北京东方晨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24040电磁阻尼演示器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进、排水电磁阀
产品详细介绍  北京斯普柯林专注于机房空调系列产品加湿器的配件研发和销售,全新引进意大利的系列加湿器BTRUN进水电磁阀,具备原装加湿器完全等同的工艺标准,使用寿命达到50万次。是国外诸多品牌加湿器的OEM贴牌商和产品制造商。   系列进水电磁阀包AC24V和AC220V两种规格。内置进水过滤器和流量限制器。 主要技术参数: KLJS意大利形式快速排水阀   规格型号 销售代号 KL-220PS/KL24PS 线圈孔径9mm 附加代号 标准电压AC24V/220V 50Hz 集进水,排水,溢水为一体,直泻式排水操作;启动迅速,密封性能优异;使用寿命达20万次; 技术参数 型号 EH602-9 功率 6.5VA/8.5VA 工作方式 100%ED 工作电压 AC24V.50/60Hz ±10%~; AC220V.50/60Hz ±10%~ 耐电压 JB/T 6378-92 环境温度范围 -30℃~70℃ 线圈保护等级 DIN40050,IP65(IEC144)带插座 线圈绝缘等级 F级 封装材料 热固性 电气连接 AMP插座或DIN43650B型插座 进水阀技术参数   KLPS /意大利BITRURN进水阀    生产资质和质量保证:阀体通过ISO9002标准体系认证; CE认证产品 规格型号 KL 24JS/220JS AC24V/220V 代号 代号-进水阀 标准电压AC24V /220V    50/60Hz 技术参数 型号 KL-JS24V KL-JS220V 功率 6VA 8.5VA 工作方式 100%ED 工作电压 AC24V.50/60Hz   ±10% AC220V.50/60Hz   ±10% 耐电压 符合JB/T 6378 工作状态 持续开启3min 停止5min 环境温度 Tm90℃ 工作温度 Tm60℃ 线圈保护等级 DIN40050,IP65(IEC144) 线圈绝缘等级 F级 封装材料 热固性 附加装置 进水过滤器、出水流量限制器  
北京斯普柯林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太赫兹波传输和调控功能器件
太赫兹(THz)科学技术既是重大的基础科学问题,也是国家的重大需求。然而,作为一段全新的的电磁波谱,实现THz波传输与控制的相关器件极为匮乏,大大限制了THz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本项目提出了THz波物质探测、低损传输、高速控制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研制出多种实用化THz功能器件。本项目的主要成果包括:(1) 提出了THz波吸收的理论模型,研制出吸收率达到85%以上的窄带、多带和宽带太赫兹吸收材料,解决了传统电磁波吸收材料无法有效工作于THz频段的技术难题;(2)提出“人工电磁结构”与“电子功能材料”相结合构建可调谐太赫兹功能器件的思想,研制出开关速率达到0.1ms的太赫兹开关、调制速率达到10Mbps的太赫兹波调制器,带内透射达到80%的太赫兹带通滤波器,以及高效太赫兹功率衰减器;(3)基于高阻Si的深能级掺杂技术和石墨烯二维晶体材料,研制出宽带太赫兹波空间调制器,开关速率达到5MHz,空间调制面积达到3英寸,为提高太赫兹成像速率和分辨率奠定了基础;(4)提出极化约束实现太赫兹波导低损耗传输的新概念。基于“聚合物空芯波导”与“周期性金属光栅结构”的集成,研制出一种双面光栅聚合物空芯波导实现了单模的传输,大幅度降低太赫兹传输损耗到0.68dB/m,达到了实用化的要求。 这一研究成果既加深了对THz波谱特性和基本物理现象的理解,也解决了THz传输、控制、波谱识别和应用成像的多个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成果的实施,可望实现载波300GHz以上高速无线通信,为太赫兹波无线通信、雷达探测、医疗诊断以及以及波谱成像等应用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在Appl. Phys. Lett., Sci. Rep., Opt. Lett., Optics Express, J. Opt. Soc. Am.等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SCI 论文66 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2 项,已授权专利7 项,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跟国内外综合比较,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总体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对推动太赫兹科学快速进入实际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
(1)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本成果面向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需求,可在地形复杂、通信条件受限、运营维护困难的复杂环境下,建立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实现监测预警工作的持续、可靠运行,解决现有监测预警网络中的覆盖面受限、长期持续监测难度高、信息传输可靠性低等问题。 本成果可应用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各种类型的环境监测等领域。 (2)特色及先进性 基于三大核心(新型组网架构、高效节能机制、可靠传输保障)机制,设计八项创新技术。提出了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节能机制和能量均衡消耗机制,设计了支持中继转发、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研发了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可靠传输技术,提升了监测预警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除正在受理部分,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 (3)技术指标 本成果已示范应用于龙门山地震带小流域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系统。根据示范系统运行效果,本成果与灾害监测传统方式技术参数相比,可达到如下技术指标: ? 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 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 传感节点能耗10%-50%,监测系统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0-30%; ? 网络故障对监测预警影响极大降低,网络故障带来的数据时延趋向于0。 (4)解决问题与实施效果 当前问题 解决方案与效果 技术状态 监测点部署受限于区域通信条件 中继转发技术: 采用中继转发技术,可在无信号覆盖区域建设监测点,通过中继转发技术将监测数据转移到具备GPRS/3G/卫星信号的位置。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的信息传输存在数据丢失、甚至意外中断的风险 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传输保障技术: (1)研发低开销、高能效自动重传技术,恢复丢失数据,较传统方式的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2)研发视频与图像自适应传输方法,提高视频、图像传输效率与可靠性,在网络信号较差时,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3)设计机会通信技术,传输网络中断处监测节点的数据,在邻近节点可替代传输时,可实现网络中断带来的时延效应趋于0。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持续工作能力受到能量供应的约束 基于监测事件预测和能量均衡消耗的节能机制: (1)研发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休眠机制,降低传感节点能耗10%-50%; (2)研发能量均衡消耗方法,监测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4.3%。 授权专利5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预警系统存在故障或破坏的问题 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 (1)设计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支持系统部分故障时的网络自愈能力,保障监测数据传输不中断; (2)所设计组网架构下的设备可互相自动查询工作状态,设备故障可由其邻居设备主动上报,同时保留的传统设备状态查询方式,提高及时发现失效设备的能力。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太赫兹波传输和调控功能器件
本项目提出了THz波物质探测、低损传输、高速控制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研制出多种实用化THz功能器件。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及装置
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有效克服了传统接触式电能接入模式存在的诸如 设备移动灵活性差、环境不美观、接触火花及其他不安全因素等问题,且对用 电设备使用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特别适用于易燃易爆、潮湿水下环境以及 生物体内等用电设备(机构)的供电。可广泛应用于电气化交通、人体内置设备 供电技术、工矿企业移动电气设备、工业机器人、便携式电子产品等领域,具有 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重庆大学 2021-04-11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
本成果面向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需求,可在地形复杂、通信条件受限、运营维护困难的复杂环境下,建立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实现监测预警工作的持续、可靠运行,解决现有监测预警网络中的覆盖面受限、长期持续监测难度高、信息传输可靠性低等问题。本成果可应用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各种类型的环境监测等领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多通道光纤稳相传输技术
光纤稳相传输技术主要解决光传输链路中的光纤受外界环境因素(温度、应力等)影响产生传输延时波动,进而导致传输信号的相位出现漂移的技术问题。 高精度同步网络中的相位和时钟的严格同步是网络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但是传统光传输链路应用于该类网络中时,会对传输信号带来皮级秒到纳秒级的传输延时波动,导致网络中信号的时钟分配、相参合成等工作受到极大的限制。 光纤稳相传输技术主要完成高精度网络中信号的稳幅稳相传输,以实现高精度同步网络的构建。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多通道复合式直线振动传输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复合式直线振动传输系统,涉及到基于圆饼状零件的姿态调整和上料装置。该传输系统以现有的机械手和圆饼状零件加工生产线为基础,针对圆饼状零件开发出一套自动化姿态调整和上料的装置。圆饼状零件可包括螺母、减速器的衬套和弹簧座等,这类零件在上料前需要全部以一正确的姿态送入以便加工。该系统包括升降机构、料仓、振动给料机、光电开关组件、翻转和平移机械手,对机械手和辅助设备协同动作控制系统的研发,实现机械手和辅助设备的同步动作,方便机械手对零件的调整和摆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圆饼状零件的并行快速排列,解决加工过程中零件排序困难的问题,取代人工排列的工作方式。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58 5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