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增益平板反射阵天线
高增益天线可广泛应用于在航天航空、移动通信的天线(如动中通)、应急通信和单兵作战系统等,印刷平板反射阵天线具有机械调整的优势,即可进行简单可靠地折叠和展开,由于是平面结构容易保证展开天线口面的高精度。平板反射面可以快速高精度的折叠与展开,非常适合应急通讯。它也可嵌入已存在的平面结构中无需增加系统额外的重量和体积,具有成百上千单元的反射结构可以通过低成本的刻蚀技术实现。反射阵天线还可与卫星或空间站太阳能电池板的结合,在保证太阳能电池正常运作的前提下,减小了天线占用面积,实现特定的功能。因此,印刷平板反射阵天线在很多领域特别是应急通讯、空间、卫星通讯和动中通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高增益平板反射阵天线
高增益天线可广泛应用于在航天航空、移动通信的天线(如动中通)、应急通信和单兵作战系统等,印刷平板反射阵天线具有机械调整的优势,即可进行简单可靠地折叠和展开,由于是平面结构容易保证展开天线口面的高精度。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基于脉搏波/视频脉搏波的人体连续血压检测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大面积减反射膜技术
溶胶-凝胶工艺制备的纳米多孔SiO2薄膜具有结构可控、折射率可调、激光损伤阈值高、光学特性良、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等优点,因此可以获得很好的减反射性能,在强激光、太阳能、大屏幕显示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项目组长期从事溶胶-凝胶法制备光学薄膜材料的研究,在结构可控的多尺度多孔氧化物薄膜的控制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对结构可控光学薄膜的研制,在其制备技术及光学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在薄膜机械强度方面,进行了大量新的探索,采用碱/酸两步催化法的制备工艺技术,结合紫外光辐照、水和氨混合蒸汽的热处理、钢化处理,初步得到了溶胶-凝胶光学薄膜的结构强化效应。 近年来本项目组所开发的减反射光学薄膜在太阳能电池、非线性光学晶体、展柜玻璃等得到了项目应用。此外,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减反射薄膜的工业化生产中试实验,进行了大量工艺的扩大化实验。制备的大尺寸减反射薄膜除优良的光学性能外,还表现出非常出色的机械性能和耐侯性,适合户外环境中的使用。
同济大学 2021-02-01
大面积减反射膜技术
1
复旦大学 2021-04-10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实验器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多次反射成像演示器2
产品详细介绍  多次反射成像实验器2 有四个梯形的平面镜组成一个方锥体。在顶端放一个方图,在另一端观看就看到许多此图组成了一个大球。
南京金陵教具集团有限公司 2021-08-23
多次反射成像演示器1
产品详细介绍  多次反射成像实验器1 本实验前后有两块镜子,中间点了两盏电灯,同时挂了两个小灯笼。当接电源后,里面的灯就亮,而且看到里面是一条长廊,里面有许多电灯和灯笼。当把电源关掉,就看不到里面的东西了,只是看到自己在照镜子一样,但这一镜子比普通镜子要暗一点。
南京金陵教具集团有限公司 2021-08-23
电磁发射与电磁灵敏度测量软件
该软件与当前一些单位使用的软件相比有如下特点: 1、人机界面友好; 2、扩展功能与修改比较方便; 3、直接打印测试报告; 4、除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测量外,对操作人员自选的测量内容有较大的灵活性; 5、根据用户的不同仪器修改比较方便。 该软件适用于电磁兼容检测中心与电磁兼容试验室。在国内自己开发的电磁兼容测试软件中,未见同类产品或类似报导。该软件经中国计量科学院无线电处和电子工业部第四研究所电磁容室有关专家进行了评审,并已提供给机械部上海电气科研所使用。反映良好。 应用范围: 该软件是在 Windows 环境下,BolandC++ 语言开发的。包括电磁发射(EMI)与电磁敏感度(EMS)测量功能。通过微机控制多台测量仪器及天线塔与转台。 接受该软件的硬件条件: 1、各个受控仪器包括天线塔与转台都可四IEEE488总线控制; 2、对微机的配置要求:硬盘>300M。内存>8M。配有鼠标器及标准IEEE488接口板(接口板也可同时提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人工电磁材料
人工超材料是指亚波长尺度单元按一定的宏观排列方式形成的人工复合电磁结构。由于其基本单元和排列方式都可任意设计,因此能构造出传统材料与传统技术不能实现的超常规媒质参数,进而对电磁波进行高效灵活调控,实现一系列自然界不存在的新奇物理特性和应用。然而,传统的电磁超材料和超表面都是基于连续变化的媒质参数,很难实时地操控电磁波。 以程强教授为核心团队的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数字编码与可编程超材料”,提出用二进制数字编码来表征超材料的思想,通过改变数字编码单元“0”和“1”的空间排布来控制电磁波。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简化了超材料的设计难度和优化流程,构建了超材料由物理空间通往数字空间的桥梁,使人们能够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和探索超材料。更重要地是,超材料的数字化编码表征方式非常有利于结合一些有源器件(例如二极管和MEMS开关等),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电路系统的控制下实时地数字化调控电磁波,动态地实现多种完全不同的功能。 在该工作中,作者利用优化算法,设计相应的时空三维编码矩阵,超表面将入射波能量分散到空间任意方向和任意谐波频谱上,这一特性很好地缩减了雷达散射截面(RCS),未来有望应用于新型的计算成像系统。更重要的是,引入时间维度的编码之后,可以扩展传统的空间编码比特数,降低了实现高比特可编程超表面的系统复杂度。例如,一款2比特的可编程超表面,只要设计相应的时空编码矩阵,就可以在中心频率和谐波频率实现等效的360度相位覆盖,这是传统可编程超表面无法实现的,可用于实现波束塑形等一系列实用功能。 本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微波毫米波数字编码和现场可编程超构材料的理论体系与关键技术”,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相关实验测试工作在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48 4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