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博汇智慧教学管理中心解决方案
智慧教室建设完成后,信息化程度进一步得到加强,为实现对教学空间智能管理,建设可视化管理中心,围绕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实现多维度的调度、监控、预警和大数据呈现,实现智慧运维,为学校信息化管理人员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工作体验。
北京市博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04-25
“未来智造中心”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方案
产品详细介绍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趋势。据国家《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2020年我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需求将达到1800万人,其中人才缺口750万人;而到2025年,这一需求与缺口将分别增加至2000万人、950万人。 “未来智造中心”职业院校合作项目旨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输送技能人才,项目对标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要求和职业院校特点进行规划,从双师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实训环境建设、职业技能认证、学生技能竞赛、学生就业支持六个方面开展工作,培养具备完成以下工作任务能力的技能人才: 1.应用智能制造相关技术; 2.应用智能制造装备、生产线; 3.应用智能制造虚拟仿真技术; 4.操作、应用智能检测系统; 5.应用智能生产管控系统; 6.安装、调试、部署智能制造装备、生产线; 7.操作、应用工业软件进行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8.操作、编程、应用智能制造装备、生产线进行智能加工; 9.提供智能制造相关技术服务。 “未来智造中心”项目以数字技术贯穿设计制造全过程,培育智能制造技能人才。项目包含数字设计、数字制造、智能产线三个方面的内容。 1.数字设计 以数字样机(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人工智能设计技术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在数字化设计岗位群完成以下工作任务的能力:操作、应用工业软件进行数字化设计;应用智能制造虚拟仿真技术。 2.数字制造 以增材制造(3D打印)、减材制造及增减材复合加工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在数字化制造岗位群完成以下工作任务的能力:应用工业软件进行数字化制造;应用智能制造装备进行智能加工。 3.智能产线 以智能装备全要素建模、装备及产线联调联试、故障诊断与处理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在智能生产线相关岗位群从事以下工作的能力:安装、调试、部署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智能生产线进行智能加工;操作、应用智能检测系统;应用智能生产管控系统。
磐纹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心静脉穿刺注射躯干模型XM-ZX1
XM-ZX1中心静脉穿刺注射躯干模型   一、功能特点: ■ XM-ZX1中心静脉穿刺注射躯干模型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仿真度高,由外壳与内壳相结合为一体。 ■ 模型具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股动脉的主要静脉和动脉血管分布。 ■ 颈部、股部静脉内可装红色药水模拟血液。 ■ 可进行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的注射、抽血等穿刺训练。 ■ 可进行长导管的插管练习。 ■ 可模拟颈动脉、股动脉的搏动,确定静脉位置。 ■ 颈部解剖结构的认识。 ■ 股部解剖结构的认识。   二、标准配置: ■ 中心静脉穿刺注射躯干模型:1具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ZX2中心静脉穿刺插管模型
XM-ZX2中心静脉穿刺插管模型(中心静脉置管术训练模型)   一、功能特点: ■ XM-ZX2中心静脉穿刺插管模型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肤质仿真度高。 ■ 模型取仰卧头低位,头偏向对侧。 ■ 解剖结构精确,有明显的体表标志,包括胸骨上切迹、胸锁乳突肌、锁骨、右侧肋骨。 ■ 具有逼真的血管结构,主要包括: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等。 ■ 可进行中心静脉插管、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进针有明显的落空感。 ■ 可进行心脏漂浮(Swan-Ganz)导管的插管练习。 ■ 可反复进行练习。 ■ 皮肤和静脉血管可更换。   二、标准配置: ■ 中心静脉穿刺插管模型:1台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切削中心在现砂轮修整专用德国jager电主轴
产品详细介绍磨削技术   磨削技术的多种应用领域也要求主轴系统有高度的灵活性。jager高频主轴的用途多样,并且在任何区域中都能精确、可靠工作:   在湿区或者干区中磨削   在适合于内圆磨和外圆磨   结构很短,采用经过相应设计的轴承   轴承和轴刚度极高  结构纤巧 轴刚性极高 某些应用,例始轴内圆磨削要求极细的结构和极高的转速。当然必须保证尽可能高的轴承刚度。   接触传感器  接触传感器有助于识别修整刀具和砂轮的接触点,从而能够实现更加高效、无缺陷的磨削。 适当的修整工艺  利用旋转刀具进行CNC修整时可以针对相应的磨削任务调整修整工艺。与固定式修整器相比,附加旋转运动可对砂轮进行:“轻柔” 修整,从而使得使用寿命更长。使用旋转式修整 工具对砂轮进行CNC修整 可以迅速、灵活干预磨削过程。德国jager电主轴产品质量保修12个月,其中轴承保修2000小时。
东莞市烨宇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 2021-08-23
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自1985年建设起,历经34年的发展积累,达安中心始终保持着国内领先的行业地位。当前,达安中心已发展成为占地3.67平方公里,拥有1个汽车试验场和17个专业方向的试验室,形成高集中度、前瞻性、专业化的测试能力,检测范围涵盖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全系列,具备222类、1023项标准的检测能力。 当前,达安中心已形成“四个中心”(试验开发验证中心、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襄阳达安检查中心)的业务形态。形成以襄阳为本部,以武汉、广州、张家港、柳州、成都、郑州等地9个工作部为市场前沿,辐射全国的事业格局。 助力汽车强国梦想实现,达安中心以提升试验技术能力、提高工作服务质量,拓展检测认证业务为核心,始终致力于打造倍受信赖的汽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服务机构,业务范围遍布海内外1200余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与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汽车认证主管部门和认证机构展开合作。 面对汽车产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共享化的发展趋势,达安中心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检测技术研究和积累。当前已形成完整的氢能源试验检测能力。作为首批获得批准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监督检验中心,达安中心已形成完善的整车ADAS测试以及自动驾驶试验测试能力,并完成了现有园区的智能化网联化改造,已能进行46种智能网联场景的检测测试,在快速推进的扩建工程中,达安中心将搭建140余种智能网联测试场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2022-03-01
沈阳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沈阳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04-03,注册资本为14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张诚,经营状态为存续,工商注册号为210100000332352,注册地址为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创新路155-3号A-018室,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检验检测服务,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工业机器人制造,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销售,人工智能硬件销售,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教育咨询服务(不含涉许可审批的教育培训活动),从事科技培训的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除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学科类、语言类文化教育培训)。
沈阳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2021-12-07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内含开发课程,配套相关视频、电子课件、试题库、模型素材库等等,使学生了解虚拟仿真行业现状、前景及应用,培养学生的项目策划、产品设计、品质把控等各项硬实力,独立完成虚拟仿真软件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开发及研究。
北京昊科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2-01
含通道的仿生结构及其电磁力训练装置和方法
一种含通道的仿生结构及其电磁力训练装置和方法,属于生物组织工程机生物医疗器械领域。本发明使用电磁场力训练装置在体外训练含通道的、多功能和多系统的三维仿生结构。该通道在结构主体上呈两端通孔、两端盲孔或一端盲孔一端通孔状态,通道之间相交、平行、共线或异面。本发明将仿生结构在电场、磁场或复合电磁场中训练或脉动培养,使细胞在微流体通道中逐层定向排布。该结构至少含一种细胞;通道外壁、内壁或通道孔内至少分布有一种细胞。所述仿生结构主体为细胞和天然高分子水凝胶的混合物。所述多通可具备循环、神经和免疫功能。
清华大学 2021-04-10
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检测评估技术
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检测评估技术在系统方案论证阶段即进行电磁兼容设计:在电子信息系统进行功能、布局、结构规划设计的同时,建立基于结构图纸的电磁兼容数字仿真模型;分析电子信息系统内的场-场、场-路、路-路的干扰关联关系;建立基于电磁场方法系统模型、基于分布效应的场路耦合模型、基于路方法的行为级仿真模型,并建立等效干扰模型库;对全系统及分系统的指标进行量化分配,主要包括:频率指配、设备布局、元器件布局、辐射源辐射功率控制、发射带外衰减、接收灵敏度、接收带外抑制、屏蔽性能、电缆布局、电磁环境分布、舱体谐振特性、系统分系统及设备降级状况、设备安全性优先级等;对全系统进行“自顶向下”的电磁兼容预设计。 在工程实施阶段,通过数字仿真、半实物仿真、实物测试交互技术,对进一步暴露出的电磁兼容问题,进行加固方案设计及效果评估,并进行反复迭代,确保工业生产过程的电磁兼容控制;根据系统设计的特殊要求,研究电磁兼容实施标准和测试方法,在电子信息系统工程实施完成后,根据相应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确认系统电磁兼容状况达到设计指标。该技术可以应用于日用电器及电子电气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评估、工程控制和检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 25 26
  • ...
  • 227 2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