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共建数字思政平台 共研思政融合发展】新时代“数字思政”创新发展学术活动
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新时代“数字思政”创新发展学术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1-11
应用于智能配电网的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软启动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能配电网的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软启动控制方法,先解锁原边全桥,闭锁副边全桥和外移相角的闭环控制,原边全桥采用斩波控制,开关管Q3和开关管Q4以50%的占空比互补导通,开关管Q1和开关管Q2采用变占空比控制,并且每个开关周期以一定的步长增加;当副边电压上升到足以驱动开关管,且开关管Q1和开关管Q2的占空比都增至0.99时,解锁副边全桥及外移相角的闭环控制;当输出电压达到额定值时,切入负载,输出电压稳定完成启动过程。本发明有效抑制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在启动过程中的电流过冲,保证电流的正负对称,降低对开关管的耐流要求,降低成本,避免变压器偏磁现象,降低变压器的容量、体积和成本。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适用于智能配电网的 EPON 通信系统的动态带宽分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能配电网的 EPON 通信系统的动态 带宽分配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不同需求将智能配电网各业务分为 EF 业务、AF 业务和 BE 业务;步骤(2)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 AF 业务和 BE 业务的权值,并计算一个轮询周期内 EF 业务和加权业务的缓存量和缓 存速率;步骤(3)根据电网故障情况,对各 ONU 业务缓存速率和业务 缓存量进行修正,计算一个轮询周期内各 EF 业务和加权业务的带宽需 求量;步骤(4)根据 EPON 带宽值对 EF 业务进行分配,然后对加权业 务进行分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考虑时空关联与数据隐私性的有源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技术
(一)成果背景 分布式光伏可在用户侧就近安装与消纳,减少因长距离输送带来的线路损耗问题,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用以推动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该政策的推进下,分布式光伏容量迅猛增长。截至2021年底,国内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已达到107.5GW,约占光伏总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且其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集中式光伏。 (二)痛点问题 对于配电网来说,光伏出力易受天气因素影响,具有极强的随机波动特性,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一方面加剧了配电网负荷短时波动,影响电力实时平衡,制约负荷预测精度提升;另一方面,分布式光伏出力特性与负荷特性的不匹配造成其难以消纳,为有源配电网运行管理带来严峻挑战。 对于电力市场交易来说,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分布式光伏所有者作为售电商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必然趋势。分布式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与短时剧烈波动性,使得分布式光伏电站/售电商难以制定合理的市场交易策略与电力交易合同,面临严重的市场风险。 因此,亟需精准的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为有源配电网调度运行、分布式光伏消纳,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等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三)技术方案 1、基于变分模态分解与动态图卷积网络的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 首先利用变分模态分解各分布式光伏复杂出力序列分解为相对简单、波动较小的不同频率子序列,以减小场站间关联关系的挖掘难度。然后,基于分布式光伏场站间时空关联性处于动态变化中的考虑,利用全连接神经网络将各节点特征映射到多维空间,而后利用时域卷积挖掘跨节点关联关系,由此以数据驱动方式挖掘各频率下各场站子序列关联性,有效实现子序列动态图结构的构建。最终,基于可用于非欧式空间结构数据建模的卷积神经网络,将其与动态图结构结合,建立考虑动态时空关联性的图卷积预测模型,针对不同频率下出力子序列分别预测,而后重构得到各场站功率进而获取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总功率。 2、基于深度联邦学习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首先,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构建时域自编码器模型,该模型编码器用于提取每个时间步输入的时域特征,而后利用解码器将该特征向量转换为输出序列进行未来时间步的预测,自编码能显著增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时域建模能力。而后,利用注意力机制解决其在处理长输入时间序列时会导致解码器面临特征冗余问题,且使模型聚焦于对输出更关键的时域特征。由此,利用注意力自编码预测模型通过对时域特征的有效挖掘实现功率预测精度的进一步提升。 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用于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的联邦学习框架,在该框架中,本地用户仅需将本地模型进行共享,无需数据的传输,而后由中央服务器进行模型的聚合以实现用户间信息共享。在各本地场站进行注意力自编码预测模型的训练;在中央服务器,基于联邦平均算法实现各本地预测模型的汇聚、全局模型的生成与下发。在保证数据隐私性的前提下取得与传统集中式机器学习训练近似的预测效果。 (四)竞争优势 1、有效表征广域分布式光伏集群间时空关联特征,实现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精度提升。 当缺乏气象实测或预报数据时,考虑分布式光伏时空相关性可有效提升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精度。现有研究多利用各光伏场站地理距离或者整体出力表征时空相关性。这种静态建模方式在分布式光伏出力模式长期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然而,易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分布式光伏出力极易发生短时波动,因而各场站关联性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以恒定的场站间关联关系去考虑这种复杂的集群出力序列,显然无法反映天气影响下分布式光伏出力短时变化,难以实现功率预测精度的有效提升。 所提的基于变分模态分解与动态图卷积网络的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利用数据驱动方式实现挖掘各场站间关联特性的动态实时挖掘。在基础上,考虑到不同模态分量下各场站间关联关系的差异性,将各场站原始功率分解为了相对简单、波动较小的不同频率模态分量,减小关联关系的挖掘难度。 2、有效保证各分布式光伏数据隐私性,且能取得与传统集中式机器学习训练方式近似的预测效果 现有的数据驱动预测方法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训练数据的数量,因此大多以一种集中的训练方式实现,即中央服务器汇聚来自各场站的运行数据而后进行模型的训练。然而,这种集中训练的方式会期限数据隐私,使用户信息暴露在公共环境而导致被外部攻击者进行数据分析、行为探测等。此外,在竞争激烈的电力市场中,分布式光伏场站所有者可能不愿共享数据。这些因素使传统模型训练方式难以实现。 所提的基于深度联邦学习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利用注意力自编码模型在本地场站进行建模预测,实现对本地功率时域特征的有效挖掘;利用分散式训练的联邦学习框架,实现各场站预测模型信息共享,有效保证本地用户的数据隐私的同时取得不错的预测效果。 创新点 1、考虑了场站间关联关系的动态性。对于分布式光伏,虽然场站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但是其位置临近,由于云团运动等气象因素导致的相关性较强。所提方法以数据驱动方式根据网络当前的各场站输入功率进行关联关系的动态表征,实现功率预测精度的有效提升。 2、在保障各分布式光伏站点数据隐私应的前提现实现信息共享。利用自编码结构进一步提升LSTM的时间序列建模能力;利用注意力机制模型聚焦于对预测更关键的输入特征,以此实现时域特征的有效挖掘。在此基础上,利用联邦学习框架聚合各本地模型,实现各站点信息聚合,实现精度有效提升。 市场前景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标的推进,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呈爆发式增长。所研成果可应用于配电网负荷预测、用户可调度容量评估、激励型需求响应基线负荷估计等场景中,为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有源配电网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维持电力平衡等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同时,随着分布式光伏逐步参与到电力市场,所研成果可为分布式光伏售电商制定最优的交易策略,签订合理的价格合同提供有力数据支撑。综上所述,所研成果市场前景广阔。
华北电力大学 2023-08-10
用于海上直流电网的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研究与开发
 采用直流技术对海上风能进行汇聚和传输可以同时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DC/DC变换器用于匹配不同电压等级以及接入直流发电和储能设备,为实现中高压直流电网中高效可靠的直流-直流变换,本项目首先研究中高压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的可行电路拓扑结构,研究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的运行和控制机制,解决均压控制问题,实现其电压和功率控制功能。依据理论研究成果,本研究组开发了60kW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样机,对样机的测试结果验证理论分析以及所提出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解决了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的调制、均压、控制等关键问题,验证其应用于直流电网的可行性。为未来直流电网的建设提供率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工程借鉴依据。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国家千人计划,项目和中英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依托,本研究组与国家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英国Strathclyde大学、英国Aberdeen大学合作开发了“带有DC/DC直流电压变换的大型新能源多端直流接入系统”的实证平台,研究和验证了直流电网的运行机制。针对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本研究组已申请专利一篇,发表多篇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振动等长多角度胸腿组合力量训练及监控装置
振动等长多角度胸腿组合力量训练及监控装置,它涉及一种胸腿组合力量训练及监控装置.针对摔跤,投掷等专项力量训练缺乏振动等长多角度胸腿组合练习及监控手段问题.支撑立柱的两端与振动装置及上支撑横梁固接,第一调速电机与上支撑横梁固接,第一调速电机通过齿轮传动副将动力传递给相应的齿轮安装轴,齿轮安装轴与下支撑横梁的凸台转动连接,阻力计顶靠在齿轮安装轴上,下轴套与齿轮安装轴转动连接,斜弯连杆与下轴套和连接套固接,斜弯连杆与圆弧形板连接,把手与连接套转动连接,液压缸和油泵固装在垫板上,垫板设置在振动装置的上面板上,液压缸通过拉力传感器与背带固接,压力传感器固装在把手上.本发明用于胸腿组合等长力量训练.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5-04
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动健康监控系统研发及应用
2020年1月23日起,应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要求,北航计算机学院刘禹老师团队紧急研发了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动健康监控系统。系统包括移动端与管理端。移动端功能主要包括:(1)分上下午两个时段采集教工/学生体温、症状与接触史信息;(2)获取用户地理填报位置,为外地返京用户提供“14日隔离期监控”问卷;(3)为导师/辅导员提供学生监控记录。管理端功能包括:(1)支持橙色预警与红色预警,向管理者发送出现发热与相关症状的师生预警短信;(2)支持多类型人群查询、统计与可视化。系统于2020年1月25日正式上线运行,截止2020年3月3日,已经服务中国医学科学院党政机关和直属研究所、医院等30家单位,总计涵盖约1.2万人,累计采集健康监控记录31万人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一种智能视觉监控检索中提取目标运动轨迹特征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视觉监控检索中提取目标运动轨迹特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运动轨迹,以二维空间坐标序列对目标运动轨迹进行描述;根据描述目标运动轨迹的二维空间坐标序列,计算描述每次采样中目标运动方向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将每次采样中目标的二维空间坐标和描述每次采样中目标运动方向的纵向斜率和横向斜率合并组成每次采样中目标的流矢量;以流矢量序列对目标运动轨迹进行描述;读取预先建立的参考矢量集合;计算描述目标运动轨迹的流矢量序列到各参考矢量的距离作为该目标运动轨迹的特征向量。本发明方法使用流矢量序列描述目标运动轨迹并提取特征向量,可以在轨迹描述中同时包含位置和方向信息,避免了测量误差。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数控加工状态自学习的刀具磨损监控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加工状态自学习的刀具磨损监控系统,结构为:刀具磨损规律学习库存储刀具学习磨损规律;数据获取与判断模块将伺服驱动电流数字信号提供给数据处理模块,进行格式转换并保存为监控电流信号;特征提取与选择模块选择与刀具磨损强相的信号特征;拟合预测趋势曲线模块建立信号特征与刀具加工寿命关系曲线;刀具磨损规律模块从刀具磨损规律学习库中获得刀具学习磨损规律;将趋势信号特征带入刀具学习磨损规律中得出刀具磨损量;刀具磨损补偿及换刀模块根据刀具磨损量作出刀具磨损补偿及换刀决策,提供给数控系统接口输入模块。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物流中心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监控及评估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流中心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监控及评估系统,包括装卸过程循环控制系统、运输过程循环控制系统、流通加工过程循环控制系统、分拣过程循环控制系统、仓储过程循环控制系统和总服务器,每个过程循环控制系统均包括设备、执行机构、检测器、通讯系统与过程用服务器,过程服务器能根据检测器发送的检测数据来判断此时设备是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当过程服务器检测到此时设备不是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时,过程服务器会报警或者对设备进行调整;总服务器所有过程循环控制系统发送的所有检测数据进行汇总保存、并进行能耗与污染排放数据分
东南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6 57 58
  • ...
  • 116 11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