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虚拟发电厂的配电网无功功率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
一种基于虚拟发电厂的配电网无功功率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在沿馈电网络接入的每个节点连接设 置一个监测装置,控制过程包括当虚拟发电厂的当前调度时间段开始时,各监测装置向虚拟发电厂的集 中控制器上传所接入节点的实时电压有效值;集中控制器建立无功功率优化调度模型并求解得到各分布 式电源的无功输出给定值,集中控制器向各分布式电源发送无功输出给定值,各分布式电源相应输出无 功功率至馈电线路。本发明通过集中控制器的优化调度,使得配电网中各个节点电压偏离额定值
武汉大学 2021-04-14
风电场与大规模电网仿真试验平台
一、 项目简介针对风电机组控制系统设计和风电场并网运行,基于虚拟仪器创建风电并网运行虚拟环境,控制设备的量测输入、控制输出与仿真系统闭环连接,包含风电场的大电网模型在多级并行计算环境软件平台实时仿真运行,提供机组和电网运行状态并受控于外部设备,为风机控制系统设计、测试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该项目以控制系统实时仿真技术为基础,技术成熟。三、 技术指标(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仿真计算电网规模>3000节点,CPU利用率<60%,年可利用率>99%。四、 市场前景(应用领域、市场分析等)本项目为风电机组控制系统设计、测试提供了一种手段。在风电设备生产、测试、调试和检修过程中引入虚拟仪器技术,有利于提高控制系统性能和风电整机质量,符合互联电网运行对友好型风机的需求和风电产业发展对可靠性的要求。五、 效益分析1、在风电机组生产环节,为风机控制策略研究、出场测试提供生产平台,节约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2、在风机检修环节,提供在线仿真分析实验手段,提高风机/风电场运行可靠性;3、在电网调度运行环节,提供仿真分析平台,促进风电接入的大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六、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包括电子邮箱)张家安,zhangjiaan@foxmail.com七、高清成果图片2-3张图 风电场与大规模电网仿真试验平台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电网设备检修决策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设备检修决策优化方法。针对现有的状 态检修相关规程以及相关决策技术中,仅根据设备当前的健康状态评 分给出定性的检修建议和时间,缺乏具体优化方案的问题,本发明通 过提出一种多判据优化方法,制定了明确的检修决策,提供了定量的 优化检修时间,增强了状态检修的明确性和目的性。此外,针对已有定期检修周期优化模型不适应状态检修体制的问题,将价值工程中 的费效比和求取条件极值的拉格朗日乘数法相结合,建立新的检修优 化模型,作为检修决策的制定依据,能很好地适应状态检修体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灾区电网状态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灾区电网状态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电网在线监测端的监测装置采集电网设备状 态参数,电网在线监测端的智能处理器处理监测数据并获得电网关键设备的损坏情况,将电网关键设备 的损坏情况、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通过北斗短报文通信系统实时上报给电网监控中心。本发明能实现自 然灾害发生后灾区电网状态的快速有效监测,可极大地缩短灾区电力重新恢复的时间,有利于减小自然 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武汉大学 2021-04-14
大规模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融合
V2G技术,简单的来说,就是将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作为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在用电高峰时通过逆变技术向电网回馈能量,而在用电低谷时电网通过整流,对电动汽车充电,从而实现电动汽车和电网的友好能量交互。 目前,大部分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优化模型的建立上,很少关注到提出优化方法的求解算法。另外,鲜有文章检验其方法对于大规模电动汽车入网调度的可行性。在此背景下,蹇林旎课题组首先对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电网电压不对称下变流器的虚拟同步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电压不对称下变流器的虚拟同步控制系 统及方法,采用双锁相锁幅环交叉耦合结构,直接控制变流器的输出 电压与电网同步,从而控制变流器输出功率。本发明采用正序、负序 锁相锁幅器实现同步控制器,能分别跟踪电网正、负序电压变化,在 电网电压不对称时实现变流器与电网之间的同步。采用本发明的系统 和方法可使变流器具有自发地对电网提供无延时的动态功率支撑的能 力,并在电网不对称时消除变流器输出的负序电流、抑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波动,不仅能保持虚拟同步控制的优点,较好的稳定性及 自发地为电网提无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区域性电网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技术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配电网柔性接地补偿技术装置及应用
国内电网的10kV/35kV系统普遍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随着城市配网线路逐渐转入地下,电缆的应用越来越多,系统的电容电流越来越大,再加上传统的补偿方式对故障电流中基波有功分量和高次谐波分量的补偿不明显,导致系统单相接地时,灭弧效果越来越差,对于人身、电网的危害日益严重。自2018年起,本项目围绕柔性接地补偿系统的主回路拓扑、系统建模与特性分析、系统建模与特性分析、软硬件研制等核心关键技术展开了系统性的研究。
东南大学 2021-04-11
区域性电网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技术
当前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的使用多针对单点电能质量问题进行集中最优解决,当问题源负荷分散分布时,治理成本急剧升高。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着手开展局域配电网中的电能质量治理设备优化配置和综合治理研究。摆脱以往局限于单点电能质量治理的思路,从局域配电网系统层面出发,如何用安装于关键点的少量治理设备,实现局域配电网电能质量的综合整体提升,是更为经济合理的治理思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交直流电网漏电保护与故障选线
现今的直流系统已变为交直流电网,直流电源是经整流器变为直流的,由整流特性可知,直流系统漏电在某一瞬时是交流一相的漏电,其绝缘监察仍然沿用着经典的电桥平衡原理制成的各种绝缘监察装置,接地支路选线则是运用在直流系统附加低频技术,此类检测方法都是从直流侧想办法解决直流系统出现的漏电、接地故障。理论与经验表明,直流系统的许多故障与交流系统密切相关,只从直流系统找故障原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应从交直流的联系中去寻找检测方法。本项目是基于此自然直流漏电保护原理(这一原理是本项目申请人提出的,经查新证明为国内外创新),已做出了样机,它不仅可以发现直流系统漏电并且可以显示出极性,指示出是正极还是负极漏电,如果两极同时对称漏电也可以自动或手动予以辨别;如果交流出现接地故障或漏电也可以准确检测并且显示出来,并且在该技术基础之上实现直流系统漏电支路的选线功能,为交直流系统提供一种新型的电网安全保护装置。技术优势:直流系统漏电状态及其正、负极显示;1) 交流接地故障与漏电检测、显示;2) 直流系统正、负极对称漏电识别;3) 直流系统漏电支路识别。4) 交直流系统漏电检测信号上传,使上位机能够观察系统的漏电状况。5) 漏电支路的选线功能。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41 54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