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多路液体温度调节装置及温度控制方法
一种多路液体温度调节装置及其温度控制方法,属于液体温度调节装置及其温度控制方法,解决现有光刻机浸没液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只具有一路输出的温度控制能力以及不能协同调节远端、近端供水温度的问题。本发明的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纯水供应部分、注液部分和控制系统,纯水供应部分放置于远端的纯水设备内,注液部分放置于光刻机内部;纯水供应部分和注液部分之间通过远传管路连接;控制系统分别采集纯水温度传感器、供水温度传感器、第一~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并对第 1~第 3 加热器的加热电压进行控制,同时对冷却水流量伺服阀的驱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可自动调节脑脊液分流量和防止分流管堵塞的装置
可自动调节脑脊液分流量和防止分流管堵塞的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Y形分流管、转流泵、第一程控开关、第二程控开关、装载板、第一电子控制系统、第一电源、第二电子控制系统和第二电源;第一程控开关用于导通或截断脑脊液在Y形分流管两根上臂导管之间的通路,第二程控开关用于导通或截断脑脊液通过Y形分流管下臂导管进入腹腔的通路,转流泵用于驱动Y形分流管内脑脊液的流动,压力传感器用于对颅内的压力进行采集,第一电子控制系统用于根据颅内的压力状况控制转流泵、第一程控开关和第二程控开关所处的状态,并将相关信息传输给第二电子控制系统,第二电子控制系统用于接收和显示第一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并向第一电子控制系统发送指令。
四川大学 2016-10-20
基于颅内压反馈调节脑室内脑脊液引流量的装置
基于颅内压反馈调节脑室内脑脊液引流量的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引流管、程控开关、装载板、第一电子控制系统、第一电源、第二电子控制系统和第二电源;引流管依次由脑室段、被控制段和腹腔段组成,程控开关设置在安装引流管被控制段的装载板上的凹槽处,用于导通或截断脑脊液通过引流管进入腹腔的通路,压力传感器用于对颅内的压力进行采集,第一电子控制系统用于根据颅内的压力状况控制程控开关所处的状态,并将相关信息传输给第二电子控制系统,第二电子控制系统用于接收和显示第一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并向第一电子控制系统发送指令。
四川大学 2016-10-20
汽液两相流自调节液位控制器
目前工业上广泛采用的液位调节器有浮球式、气动式和电动液位控制系统。这些液位调节器均因执行机构动作频繁、易磨损、易腐蚀而经常发生卡涩故障,使液位失控,以及泄漏等,严重影响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因而在生产实际中,这类设备的液位控制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一种激光雷达双通道共视场的调节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雷达双通道共视场的调节方法,包括:沿光路前后移动长焦镜头,使相机对无 穷远处目标清晰成像;沿光路前后移动小孔光阑,使相机成像中的小孔边沿清晰;调节二维旋转台,使 相机成像中的暗黑圆斑与亮白圆环均处于暗黑背景的中心;沿光路前后移动结构件,使相机成像中的暗 黑圆斑与亮白圆环的边缘清晰;缩小小孔光阑,并平移调节二维旋转平移平台,使相机成像中的亮白圆 环的亮度保持不变;调节固定偏振分光棱镜的二维旋转台,使在透射通道、反射通道处相机成像中的暗 黑圆斑与亮白圆环均处于暗黑背景的中心。本发明引入相机进行可视化调节,以保证激光雷达系统的两 个接收通道共视场;具有调节精度高,操作直观、简单方便的优点。 
武汉大学 2021-04-13
超特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背景 超特高压电网具有电压等级高,输电容量大,输送距离远,覆盖范围广等特点,电网故障带来的系统安全影响更加严重。超特高压系统故障后的暂态特征及继电保护与控制装置的配合关系复杂,超特高压工程带来的继电保护新问题对传统继电保护配置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研究超特高压电网继电保护新原理是当前超/特高压电网建设的重大课题。 主要成果 构建了超特高压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模型,揭示了超特高压系统故障机理及其电磁暂态特征。在超特高压继电保护新原理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的科研成果,如:提出dR/dt振荡闭锁原理,解决了电力系统振荡过程中距离保护容易误动的难题;提出“按相补偿”方法,改革了接地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有利于阻抗选相和距离保护的快速动作;提出“虚拟电流”的构成方法,解决了母线保护的故障判别及TA饱和、断线的判别难题;提出基于电压回路方程的变压器保护新原理,解决了励磁涌流引起差动保护误动的难题等。研究开发的微机保护、继电保护测试仿真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变组保护系统及故障录波装置等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学术影响 研究团队在20世纪80年代初研发了我国第一台微机继电机保护装置,而后研发的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率先在西电东送工程的首个500kV变电站投入应用;1000kV线路保护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也成功投运;依托研发技术创建的四方公司已成为我国二次设备三大制造商之一,年产值超过20亿元。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实际电网中,先后2次2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取得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的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的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具体包含两个部分:离线区域划分和在线故障定位;其中,离线区域划分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配网中已有量测装置形成网络拓扑结构,从经济性、可靠性和风险性三个方面进行配电网区域静态划分;(2)考虑DG接入,建立新的评价指标进行DG接入的配网区域动态调整;在线故障定位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区域边界节点处的故障信息进行冗余信息处理,剔除无效区域;(2)对处理后的故障信息进行变量优化;(3)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实现故障全局性定位;本发明采用区域划分和改进粒子群算法实现了故障区域的定位,能够高效、准确的解决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定位问题。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辐射状配电网节能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辐射状配电网节能量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辐射状配电网各支路分别对应的支路参数,对分层的所述辐射状配电网采取节能措施后的电能损耗量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的电能损耗量;基于所述辐射状配电网采取节能措施前的电能损耗量和所述预测的电能损耗量,预测所述辐射状配电网采取节能措施后的节能量。本发明在采取节能措施之前,可以根据预测的节能量对各种节能方案进行对比,选择节能效果更好的节能方案。此外,本发明考虑了整个辐射状配电网采取节能措施后的电能损耗量,而非采取节能措施的部分支路的电能损耗量,计算的节能量更准确。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基于MAS多尺度的风光波互补海岛微电网能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AS多尺度的风光波互补海岛微电网能量控制方法,采用多Agent技术,当光照、风速、海况变化导致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变化时,通过微电网源、储、荷协调控制满足海岛上军民的用电需求。与现有微电网的能量控制方法相比,该控制方法采用分布式能量管理技术,减少了波浪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不稳定性,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总输出,在保证供电的情况下,大大减少了蓄电池数量,削减系统投资成本,提高了海岛微电网的可靠性。并且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海岛上丰富的波浪能,利用海岛上的海水淡化装置实现了微电网多尺度的能量控制
东南大学 2021-04-14
电网故障下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暂态电流跟踪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故障下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暂态电流跟 踪控制方法,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通过在转子侧变流器的电流环 中附加与转子暂态电流指令相关的转子电流指令前馈分量,来提高原 电流环对交流指令的跟踪能力,从而将该暂态电流指令所对应的特性 充分发掘出来,以增强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本发 明所提的控制方法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且不会改变原电流环的稳 定性,此外对电网频率波动和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参数漂移也具有较 高的鲁棒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549 55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