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多向地震动综合持时的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向地震动综合持时的预测方法,包括:步骤 1,根据 Arias 强度定义获得地震 动各预设方向加速度的 Arias 强度;步骤 2,根据已有的地震动加速度的单向持时定义,分别计算地震 动各预设方向加速度的单向持时,所述的单向持时为括号持时、一致持时或能量持时;步骤 3,以 Arias 强度为权重函数,对地震动各预设方向加速度的单向持时进行加权平均,得地震动综合持时。本发明综 合考虑了各方向上强震持时对结构的影响,能较准确地评价地
武汉大学 2021-04-14
基于代理的城市交通流分析、预测与控制系统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14
新型混合工质及复合材料热物性预测及调控技术
热物性是新工质及新材料的重要基本性质,也是新型混合工质及复合材料应用的前提和基础。项目组多年来针对新型混合工质及复合材料热物性开展了理论、实验及多尺度模拟技术系统研究,形成了成套化技术。 1、新型复合材料(新型碳材料、环氧树脂、PP、PE等复合材料)微结构设计、综合物性的多尺度模拟预测、材料制备、实验及测试; 2、新型混合工质(气、液)输运性质(PVT、热导率、粘度、比热等)的计算、多尺度模拟预测及测试; 3、新型熔融盐的设计、热物性计算、预测及制备、测试。 4、通过组分、微结构等设计对新工质、新材料进行热物性调控。 可为企业、研究机构新材料及新工质研发及应用提供服务和合作。
华北电力大学 2022-07-20
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预测、环境评价及抑制措施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愈加重视,控制噪声与电磁环境,已成为电网可持续发展和保障民生的重大问题。交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主要包括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主要包括直流合成场、离子流、直流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项目开展复杂环境条件下,如湿度、降雨、沙尘、高海拔等多因素协同影响下,交、直流输电线路电晕放电特性及放电机理研究,提出电晕效应计算模型。
华北电力大学 2022-07-04
一种图像预测压缩编码的传输误码纠错方法
一种图像预测压缩编码的传输误码纠错方法,属于图像处理与数据传输领域,解决由于信道误码造成信宿段解码后错误扩散的问题,以减轻信源端数据处理负担和信道传输压力。本发明包括图像分块、校验编码、信道解码、试错法解码、选择最优纠错图像块、图像块特征判断以及图像恢复步骤;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由于信道误码造成信宿端解码后错误扩散的问题,能较好的减轻信源端数据处理负担和信道传输压力,适用于大数据率静态图像实时预测压缩编码和星地传输。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FC-AE航电地面仿真测试平台
当前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FC) 以其高速率和高可靠性在航空电子环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个典型的战机航电系统如下图所示: 为研究航电系统的性能,经常需要搭建地面仿真平台进行预先的评测。对应上图所示,我们可以搭建如下的地面仿真系统: 该系统包括自研制的: FC-AE仿真接点卡、FC-AE协议分析/监控卡、 FC-AE故障注入卡、 FC-AE网络交换机、FC-AE 数据监控记录分析仪。上述五项设备可以独立使用,也可部分或全部联合构成航电地面仿真测试平台使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热释电红外气体传感器
热释电红外气体传感器是指采用热释电薄膜材料制备的敏感元件,利用极性气体的对特定红外光谱的吸收特性,采用郎伯比尔定律实现对气体浓度的测量分析的传感器,其核心元件是热释电薄膜敏感元。 主要功能与应用领域:热释电红外气体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传感器,它可以自我抑制零点漂移,具有精度高、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宽、寿命长,不中毒,不依赖氧气等特点。与传统的半导体型、催化燃烧型和电化学型气体传感器相比,技术优势明显因此,特别适合红外气体传感器逐渐在各种气体监控网络中的应用。 图1 含有双Si杯微桥绝热结构的器件示意图 图2红外气体监测器样机 特色及先进性:本团队采用纳米自缓冲层技术制备的热释电薄膜材料具有高热释电系数的特点。通过自缓冲层技术控制热释电薄膜与电极之间的界面特性,实现热释电薄膜的择优取向生长,制备了低漏电流密度、高热释电系数的热释点薄膜材料,掌握了红外气体传感器核心元件的材料生长、器件设计与加工的核心技术。 技术指标:热释电系数大于1x10-6Ccm-2K-1,器件探测率大于1x108cmHz1/2W-1。 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实施后可取得的效果:本成果目前主要应用于有毒、有害等危险气体的监测,在工业生产监控、矿山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功能完善、系统兼容性好、经久耐用、长期稳定性好、测量精度高、校正周期长的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和红外气体检测传感器,替代催化燃烧型产品和进口红外产品,提高现有气体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装备性能,防范工业生产中违规气体排放、危险气体如瓦斯等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同时改善现有安全监控系统、检测仪器维护量大的问题。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无线电频谱监测与干扰定位系统
本成果包括无线电频谱监测与干扰定位系统的硬件与软件实现,数字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数字硬件系统中嵌入式固件(FPGA/DSP)的设计与实现、基于计算机的远程控制/监控软件系统。系统工作基本稳定,课题组熟知无线电监测的发展现状,掌握了硬件与软件研发的全部细节。课题组在干扰定位领域的研究已取得较显著的成果,申请相关发明专利2项(已公开)。 应用本成果,将有助于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高性能的无线电频谱监测与干扰系统。 图1 接收机外观照片。包含GPS接口、以太网接口、电源接口、天线接口。 图2 接收机内部结构照片。左边是数字电路,右边是射频电路 图3 系统联调照片。计算机上运行的是无线电频谱监测系统的控制与分析软件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机载无线电数字化导航罗盘
一、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用于飞机的导航,是各种飞机的航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适用于有人驾驶的各类军用、民用和商用飞机。 二、特色及先进性 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还未见国内有同样产品生产的报道。与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实现了该产品的产业化。技术指标完全满足飞机使用要求,不低于美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同类产品。在2010年被中国通飞公司海鸥300型飞机采用。 海鸥300型飞机2010年首次在珠海向全球展出,是我国民用航空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航电系统的飞机;该产品是该机航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正在试飞另外2款机型。 与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共同撰写了该产品的中国民用航空技术标准,2014年3月,中国民航正式发布了“机载自动定向(ADF)设备”的中国民用航空技术标准CTSO-c41d。 目前研究团队已经开始该产品第二代的研发。 近期研究目标是: ? 完成方位角调制解调数字化ASIC芯片的设计、工程化、产品化。 ? 进一步较产品低功耗和体积,拓展到在无人机上应用。 远期研究目标是: ? 将卫星导航、惯导及数字化罗盘三种功能整合,组成新的功能更加全面的导航系统 三、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实施后可取得的效果 在本产品推出之前,国内还没有真正数字化的机载无线电罗盘,国内民航飞机没有使用国产的罗盘,国内军机使用的罗盘均为,基于国外进口的方位角模拟调制解调ASIC芯片的,外围数字处理的模拟罗盘,性能指标差,而且稳定性不好。本产品是完全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方位角调制解调,从核心技术上解决了罗盘产品的问题,完全替代并超越了进口的方位角模拟调制解调ASIC芯片。该产品完全可以在国内各种类型的飞机上使用,在2015年中国开放低空飞行市场后,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产品照片 产品列装的海鸥-300型飞机及机舱内应用照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无线电频谱监测与干扰定位系统
本成果包括无线电频谱监测与干扰定位系统的硬件与软件实现,数字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数字硬件系统中嵌入式固件(FPGA/DSP)的设计与实现、基于计算机的远程控制/监控软件系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3 24 25
  • ...
  • 59 6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