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产品交互界面设计
成果简介产品交互界面是“人” 安全、 高效和舒适使用产品的必要载体, 是硬件界面和软件界面的综合, 是人与产品信息交流和交互操作的主体。 产品交互界面设计在工作流程上包括产品外观结构设计、 产品人机交互设计和外观造型设计, 从而使人通过感知产品结构、 形态、 色彩、 细节、 声音, 甚至是无形的东西来获取对产品的认识和使用方式的理解, 它关系到产品的功能实现、 质量的提升和消费者满意度的建立。产品交互界面设计以提高用户认知和产品可用性为目标, 帮助生产者提出可用性的产品交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工业软件界面设计系统解决方案
成果简介在自动化、 智能化、 网络化的大背景下, 嵌入式、 非嵌入式工业软件都已广泛应用于军工电子和工业控制等领域之中。 因为对其可靠性、 安全性、 实时性要求特别高, 这要求工业软件界面设计符合使用者认知特征, 可用性好, 规范性强,简洁美观。 本成果提供工业软件界面设计系统解决方案, 是为了满足工业软件专业化、 标准化的需求而产生的对软件使用界面进行美化优化规范化的设计方案,具体包括软件启动封面设计, 软件框架设计, 按钮设计, 面板设计, 菜单设计,标签设计, 图标设计, 滚动条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复杂信息系统人机交互数字界面设计技术
复杂信息系统人机交互数字界面已成为操作者获取信息、知识推理、判断决策的重要手段和操作依据。复杂信息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在军事、信息安全、地理交通等诸多重要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和非常重要的作用。该项技术首次综合信息编码、生态界面、认知摩擦、认知负荷和态势感知等关键理论和技术,构建了复杂系统信息流的功能结构模型,分析了复杂系统要素之间的层次结构和内联属性的复杂特征,提出了复杂系统“界面信息-视觉认知”映射模型的知识表征与规则推理,揭示了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从视觉信息认知到行为决策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了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信息区块布局的空间与结构约束机制。本项技术首次融合脑电、眼动等多维度生理测评技术,提出了复杂信息系统数字界面的可用性评估体系。通过高时空分辨率的脑成像技术与眼球追踪技术相结合,共同揭示了人类在复杂系统数字界面认知各阶段的认知特性,分析了认知失误、认知困难等问题的生理学根源。该技术基于脑电ERP、眼球追踪等多维度融合的生理测评方法,对设计优化方案进行可用性评估,由此提出复杂信息系统数字界面设计的量化评估体系,提出了可实施的复杂系统数字界面设计优化方案。项目成果已成功运用到海、陆、空、航天等信息化装备上,全面提升了信息化装备的人机交互水平,保障了信息化装备整体性能和水平的充分发挥,提高了信息化装备操作绩效。取得突出成绩。应用前景广阔。
东南大学 2021-04-11
移动设备 UI(用户界面) 设计
成果简介UI 设计, 英文全称是“User Interface Design”, 中文翻译成“用户界面设计”, 是指对产品软硬件的人机交互、 操作逻辑、 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 对社会生活和公共服务而言, 用户界面在全国身份认证系统、 国家防御、 打击犯罪以及医疗记录管理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个人而言, 用户界面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比如有效而专业的医疗设施界面设计。 当用户经常面对过于复杂的界面、无法理解的术语和混乱的设计时, 常会经受挫折、 恐惧和失败。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芯片热设计自动化系统
TDA(芯片热设计自动化)软件是清华航院曹炳阳教授团队全自主研发的国际首个芯片跨尺度热仿真与设计系统。TDA软件可实现芯片从纳米至宏观尺寸的热设计与仿真,支持芯片微纳结构内部热输运过程的模拟研究,直接提高芯片热仿真精度与结温预测准确度,进而提高芯片性能、寿命和可靠性。
清华大学 2025-05-16
自动界面张力仪
产品详细介绍 Zl-3型全自动界面张力仪采用圆环法(GB6541)在非平衡条件下,测量各种液体表面张力(液-气相界面)及矿物油与水的界面张力(液-液相面)。该仪器采用了先进的微处理器技术,大屏幕彩色液晶显示,大容量FLASH存储技术,可随意存储200条实验结果。该仪器具有完善的人性化操作提示以及美观大方的操作界面。该仪器是石油,化工,电力,高校,科研等行业进行表面张力测量的新一代得力产品 
山东博山同业分析仪器厂 2021-08-23
氮化镓界面态起源
已有样品/n基于超低温的恒定电容深能级瞬态傅里叶谱表征了LPCVD-SiNx/GaN界面态,在70K低温下探测到近导带能级ELP (EC - ET = 60 meV)具有1.5 × 10-20 cm-2的极小捕获界面。在国际上第一次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在LPCVD-SiNx/GaN界面发现晶化的Si2N2O分量,并基于Si2N2O/GaN界面模型的第一性原理分析,证明了近导带界面态主要来源于镓悬挂键与其临近原子的强相互作用。由于晶化的Si2N2O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界面拾音器
产品详细介绍 换能方式:电容式 输出阻抗:75W 指向性: 超心型指向 频率响应:40Hz~16kHz 灵敏度: -40dB 动态范围:140dB(1kHz at max spl) 输入电压:幻象48V
恩平市海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液态金属薄膜热界面材料
液态金属薄膜热界面材料是一种具有超高热导率,能解决极端高热流密度散热难题的低熔点合金热界面材料。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液态金属薄膜热界面材料是一种具有超高热导率,能解决极端高热流密度散热难题的低熔点合金热界面材料。基本原理为:填充于发热芯片与散热器之间,起到减小接触热阻,强化传热,降低高功率芯片温度的作用。 液态金属薄膜热界面材料实现途径包括组分调配和物化处理两步骤。通过组分调配设计具有高热导率的合金,然后通过物化处理提升材料的传热性能和稳定性。 一、主要技术优势 (1)热导率是传统材料的5倍以上; (2)接触热阻相对传统材料降低50%以上; (3)耐高温200ºC,传统有机材料一般耐温低于100ºC; (4)寿命相对传统有机热界面材料提高一倍以上。 二、主要性能指标 (1)热导率不低于30W/(m·K); (2)接触热阻不大于0.3cm2·K/W; (3)高温250ºC老化100小时,接触热阻增加值不大于0.3cm2·K/W。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8
“微界面技术”助力“双碳”战略
国际领先的系列化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平台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志炳教授团队历时20年以大型反应器中微纳尺度界面上的分子传递为研究对象,创造性地研发出国际领先的系列化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平台,解决了炼油、石化、新材料、精细化工、生化制药和环境治理等化学制造领域普遍存在的“四高一低”(高压高危、高能耗物耗、高排放高污染、高投资、低效益)问题,不仅可使现有存量的化学制造装置大幅节能降耗、提高安全环保性能,同时可重塑传统的化学工艺流程和关键装备结构,突破国际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围堵。对于助力我国化学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革命性重塑意义。 已申请700余项知识产权,其中国际PCT 120项。该成果已荣获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基础研究成果一等奖,被两院院士评价为“具有原创性、重大突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在石化、新材料等多领域应用,产生经济效益20多亿元。
南京大学 2022-08-12
1 2 3 4 5 6
  • ...
  • 67 6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