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无线电
监测
运行管理系统
项目简介: 无线电监测网经过历年的持续建设 , 形成了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监测网体系。其中
西华大学
2021-04-14
无线电
监测
数据管理系统
项目简介: 目前在无线电监测领域有着许多不同的协议,因此对于无线电监测的统一管理和数据处理 而言是存在不便的。协议的制定、推广和实施在实际中
西华大学
2021-04-14
空气中病原体连续
监测
系统
本实验室在2003年SARS期间,就建立了一整套从空气中收集病原体到快速检测的技术手段(如空气微量物质收集仪、高通量基因芯片、AG系列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国产化的桑格原理测序仪、微流控系统等)。现提出研制空气中病原体连续监测系统,实现连续无间断的样品采集及基因分析,并可与如火车站、机场身份识别体系进行结合。可实现经过的每一位人员的样品采集和即时分析,在适当的延时后连续提供结果,并与身份识别系统数据耦合,为呼吸道传染病提供前置预警。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东南大学
2021-04-13
荔枝长势
监测
大数据系统开发
需求名称:荔枝长势监测大数据系统开发 悬赏金额:30万元 发榜企业:广州市荔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需求领域:果树、软件开发、农业信息、物联网技术 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 技术关键词:荔枝长势监测、大数据系统、物联网、智慧农业
广州市荔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021-10-29
环境与灾害
监测
预警信息传输系统
成果简介: (1)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本成果面向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需求,可在地形复杂、通信条件受限、运营维护困难的复杂环境下,建立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实现监测预警工作的持续、可靠运行,解决现有监测预警网络中的覆盖面受限、长期持续监测难度高、信息传输可靠性低等问题。 本成果可应用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各种类型的环境监测等领域。 (2)特色及先进性 基于三大核心(新型组网架构、高效节能机制、可靠传输保障)机制,设计八项创新技术。提出了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节能机制和能量均衡消耗机制,设计了支持中继转发、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研发了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可靠传输技术,提升了监测预警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除正在受理部分,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 (3)技术指标 本成果已示范应用于龙门山地震带小流域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系统。根据示范系统运行效果,本成果与灾害监测传统方式技术参数相比,可达到如下技术指标: ? 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 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 传感节点能耗10%-50%,监测系统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0-30%; ? 网络故障对监测预警影响极大降低,网络故障带来的数据时延趋向于0。 (4)解决问题与实施效果 当前问题 解决方案与效果 技术状态 监测点部署受限于区域通信条件 中继转发技术: 采用中继转发技术,可在无信号覆盖区域建设监测点,通过中继转发技术将监测数据转移到具备GPRS/3G/卫星信号的位置。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的信息传输存在数据丢失、甚至意外中断的风险 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传输保障技术: (1)研发低开销、高能效自动重传技术,恢复丢失数据,较传统方式的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2)研发视频与图像自适应传输方法,提高视频、图像传输效率与可靠性,在网络信号较差时,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3)设计机会通信技术,传输网络中断处监测节点的数据,在邻近节点可替代传输时,可实现网络中断带来的时延效应趋于0。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持续工作能力受到能量供应的约束 基于监测事件预测和能量均衡消耗的节能机制: (1)研发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休眠机制,降低传感节点能耗10%-50%; (2)研发能量均衡消耗方法,监测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4.3%。 授权专利5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预警系统存在故障或破坏的问题 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 (1)设计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支持系统部分故障时的网络自愈能力,保障监测数据传输不中断; (2)所设计组网架构下的设备可互相自动查询工作状态,设备故障可由其邻居设备主动上报,同时保留的传统设备状态查询方式,提高及时发现失效设备的能力。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
2017-10-23
滑坡智能
监测
预警设备引领者
项目针对滑坡监测预警这一问题,通过近8年的探索,突破了技术瓶颈,自主研发了滑坡智能监测站和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云平台,成功实现了滑坡的“现场监测”到“云端预警”再到“人员避灾”,做到了“千里之外,给山川把脉”,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成都星感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霍冬冬 注册时间 2018.4.2 注册所在省市 四川省成都市 组织机构代码 经营范围 软件开发;计算机技术咨询及销售;数据处理;互联网信息服务(取得相关行政许可后方可经营);环境监测;仪器仪表(不含计量器具)技术研究、销售;新能源技术与环保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机械设备技术研究;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电线电缆、通讯设备(不含无线电发射设备)及配件销售;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企业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总部经济城成宏路26号汇润国际2栋10层4-2号 获投资情况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霍冬冬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2018/2021 陈婉琳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2018/2022 蒲川豪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2019 修德皓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2020 蒲枫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2021 赵宽耀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2017/2021 于金腾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2018/2022 杨航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2018/2022 叶曾琳 城乡旅游与规划学院 2017/2022 席贺伟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019/2022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许强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 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朱星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副教授 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与计算机交叉学科研究 王东坡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副教授 研究团队主要从事地质灾害冲击动力学、地质灾害综合减灾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何志华 副教授 五、项目简介 我国拥有滑坡灾害隐患点高达28.6万处,威胁人口近1400万,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大力支持防灾减灾工作。但是由于滑坡灾害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提前对其做出科学预警,并撤离滑坡威胁群众,一直为世界级难题。 项目针对滑坡监测预警这一问题,通过近8年的探索,突破了技术瓶颈,自主研发了滑坡智能监测站和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云平台,成功实现了滑坡的“现场监测”到“云端预警”再到“人员避灾”,做到了“千里之外,给山川把脉”,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核心产品已售卖于全国11个省市,与多家单位达成战略合作。目前已成功预警滑坡42起,预警准确率高达95%以上。全球首次成功预警突发型滑坡(甘肃黑方台黄土滑坡);全球首次自动预警大型岩质滑坡(贵州兴义市滑坡);全球首次将预警技术成功应用于滑坡—堰塞湖应急抢险中(金沙江白格滑坡—堰塞湖)。提前预警时间最短27分钟,最长32小时,为滑坡威胁对象的撤离提供安全时间保障,实现人员零伤亡。 公司成立于2018年,由4人持股,盈利主要通过对各类终端仪器和技术服务的售卖,产品可应用于国土政府部门的防灾工作、国家电网的电塔基地稳定性监测、国家大型水利工程的边坡监测、道路企业的不稳定公路边坡监测、建筑行业的基坑边坡监测等,市场规模可达1200亿。 项目依托于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战略顾问为黄润秋教授(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指导老师为许强教授(长江学者)、朱星副教授(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团队成员硕博占比80%。拥有专利21项,高级别SCI论文57篇,可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平台壁垒、资源壁垒和技术壁垒。
成都理工大学
2022-07-29
基于光纤传感的工程结构长期
监测
技术
基于光纤传感的工程结构长期监测技术方法,解决了长大线状结构全寿命周期的长期、实时、在线监测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05-04
无线电频谱
监测
与干扰定位系统
本成果包括无线电频谱监测与干扰定位系统的硬件与软件实现,数字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数字硬件系统中嵌入式固件(FPGA/DSP)的设计与实现、基于计算机的远程控制/监控软件系统。系统工作基本稳定,课题组熟知无线电监测的发展现状,掌握了硬件与软件研发的全部细节。课题组在干扰定位领域的研究已取得较显著的成果,申请相关发明专利2项(已公开)。 应用本成果,将有助于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高性能的无线电频谱监测与干扰系统。 图1 接收机外观照片。包含GPS接口、以太网接口、电源接口、天线接口。 图2 接收机内部结构照片。左边是数字电路,右边是射频电路 图3 系统联调照片。计算机上运行的是无线电频谱监测系统的控制与分析软件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北京返程客流溯源
监测
与疫情相关分析
随着返京高峰的到来,计算机学院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童咏昕教授团队与滴滴出行公司开展合作研究,全力攻关首都返程客流溯源监测与疫情相关分析,完成如下三方面内容:(1)协助北京市有关部门追溯确诊或疑似病例,并预警具有疫情接触风险的相关人员;(2)溯源外埠返京客流到北京各城区的人群流动模式,监测分析北京市各居民小区中外埠经历人群的动态移动模式;(3)分析外埠返京客流来源与首都各居民小区疫情变化的相关性。为服务社会大众了解疫情走势,并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北航大数据与脑机智能高精尖创新中心刘旭东教授、胡春明教授、李建欣教授等组织师生,与复杂系统可靠性实验室李大庆研究员联合组成团队,全力投入建模和系统研发,已向决策部门提供疫情数据评估与预警报告、区域物资保障评估专项报告等,并迅速开发“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导航服务”平台,数据单日访问量近 5 万次。此外,中心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评估与预测报告并开发疫情实时更新系统。中心对疫情现状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疫情态势分析、走势预测、舆情动态和政策措施等智能数据服务,实现全国及重点城市日度传播系数计算、短期确诊人数预测和长期疫情拐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广域动态环境下机器人智能
监测
项目简介: 当前,我们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 严峻形势,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机 器人、虚拟现实与可视化等技术应用于生态与自然环境智能监测,对 于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多旋翼无人机、自主全地形车、遥观测机器人生态智能监测站 等机器人平台为载体,针对野外广域动态环境下大气、土壤、水资源、 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与自然环境要素,进行立体化、网格化、智能化实时监测技术研究。本报告将介绍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化立体生态 监测体系设计,智能无人平台环境感知、覆盖、更新与重建,基于视 觉的动态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 应用前景分析 通过该项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可有效提升生态系统监测数据采 集及分析标校能力,逐步实现长期稳定的自主化、网络化业务运行, 为我国进行生态系统立体综合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南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11
12
13
...
43
4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第62届高博会将于2024年11月重庆举办
2
2024年云上高博会产品征集
3
征集高校科技成果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