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内皮细胞应力测试装置
在人体正常的心血管系统的腔室,心脏瓣膜和血管内壁覆盖着一层由内皮细胞构成的完整内膜。以往认为,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简称EC)只是为心血管系统血液接触面提供一个光滑的内表面,是血管内外物质交换的机械屏障。近来人们发现内皮细胞可以合成和分泌多种活性介质,参与免疫、凝血和纤溶过程的调节,是机体十分重要的内分泌细胞。 在体内的EC总是处于血流动力学的环境中。血流影响EC的主要因素中,以往的研究主要是集中的切应力(Shear stress)。事实上,除切应力外,EC还受到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正应力(即血压)的作用,我们发现,正常人体内的正应力15996/10664Pa(120/80mmHg)是切应力2Pa数值的5300-8000倍。显然正应力是影响EC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所以在本装置设计中加以了考虑。     本课题应用流体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理论和计算方法,设计了可精确控制切应力水平、正应力水平的模拟在体血流动力学环境的层流流动装置。 为更接近人体内血流环境,本装置采用脉动泵—蓄能器—后负载系统以模拟血管中的脉动流。 主要指标和参数 1.模拟正应力:收缩压:120~180mmHg;舒张压:60~120mmHg。 2.模拟切应力:1~300dynes/cm2 3.脉动频率范围:60~120次/分 4.流量范围:20~600ml/min。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细胞互作的原位捕获技术
不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传递在包括 免疫 响应 、 器官 发育、神经传导 在内的众多生命活动中都扮演 着 关键角色 。目前, 研究 细胞互作 的方法 大 都 需要 已知参与 的 细胞类型 ,难以在复杂的活体环境下发现或研究未知的细胞 间 相互作用 。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陈鹏课题组 借助“定向进化”技术和“ 邻近标记 ”策略,实现了 细胞 之间 动态相互作用的 原位捕获。这一被命名为 EXCELL ( Enzyme- m ediated proximal cell labeling ) 的技术,通过将 作者 定向进化得到的分选酶( mg SrtA ) 展示在 待研究的 细胞表面, 能够对与其 相互作用 的 细胞 进行原位捕获与鉴定 ,为研究细胞 - 细胞相 互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 源自 金黄色葡萄球菌 的 分选酶 Sortas e  A   ( SrtA ) 能够 催化 分选肽 ( LPETG ) 和寡聚甘氨酸 的 共价连接。近期有文献报道将 SrtA 用于监测小鼠体内特定受体 - 配体介导的免疫 细胞互作 过程 1 。但是该方法 需要将 SrtA 与 寡聚甘氨酸分别融合在相互作用 的 配体和受体 细胞 上, 因此需要预知 相互作用的 细胞 类型,并对两类细胞 同时进行 基因 改造 ,因此无法捕捉未知的细胞间相互作用 。本研究突破了这一瓶颈, 建立了 对 SrtA 进行定向进化的高通量 荧光 筛选 平台,并成功 获得 了 对单一甘氨酸进行标记的 高活性 SrtA 突变体 - mgSrtA , 能够 实现对 任意 细胞类型的有效标记。
北京大学 2021-04-11
活细胞核酸标记的研究
真核细胞具有复杂而高度有序的空间结构,研究生物大分子的亚细胞定位,对于阐明其生物学功能有着重要意义。核酸分子在细胞中的特异性分布直接影响基因表达的效率,在蛋白质翻译调控、学习与记忆形成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针对亚细胞区域中RNA组份的研究,传统手段依赖于化学交联、免疫沉淀、离心分离等技术,不但需要预先破坏细胞的天然结构,而且还局限于少数能够被机械分离的亚细胞区域,缺乏普适性。 本研究提出“邻近核酸标记”的策略。该策略的核心是在活细胞中利用酶促反应形成大量高活性的自由基,与酶邻近的核酸分子发生共价加成反应,从而实现空间特异性标记。从工程改造的过氧化物酶APEX2出发,邹鹏课题组首先设计并合成了十余种与生物素偶联的酶底物,并从中发现生物素-苯胺探针的核酸标记活性最高。他们进一步以线粒体、核纤层和核仁等亚细胞结构为例,建立了在活细胞中开展邻近核酸标记的方法,并通过定量PCR与高通量测序分析证实了标记方法具有良好的空间特异性。邻近核酸标记技术操作简单、具有普适性,为日后研究核酸的亚细胞定位与功能关系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北京大学 2021-04-11
细胞因子与疾病诊断
全血中检测细胞因子的含量和动态分泌过程有助于在分子水平阐明免疫调节机制,为临床生物分析新方法的开发与疾病的诊断、监测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简单迅速,可高度定量化且易于标准化,是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最为常用的体外检测的方法。
南京大学 2021-04-14
心房肽基因转染细胞微囊
本发明的心房肽基因转染细胞微囊,涉及医药中的基因制品。旨在解决心房肽基因治疗疾病带来的免疫耐受、安全、使用时间和剂量限制等问题。本发明的微囊在中空的聚己内酯微囊或聚氨酯微囊中包被人类心房肽基因编码序列转染永生化细胞,上述聚己内酯微囊或聚氨酯微囊的囊体上的孔径为5-10nm,人类心房肽基因编码序列是人ANPcDNA(CANP)编码全部序列,即核苷酸1到456。永生化细胞是CHO细胞、COS细胞、EVC304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骨髓基质细胞、3T3TK成纤维细胞和人胚肺细胞中的一种。本发明的微囊适用于植入人体,能长时间不断地释放人类心房肽,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四川大学 2016-04-29
技术需求:细胞培养方面技术
需要相关的高层次专家给予细胞培养方面技术以及原理方向上的支持。
山东斯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6
细胞培养生物制剂
山东斯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6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优势 采集安全无痛 HLA配型要求低 病毒感染风险低 免疫原性弱 移植排异反应小 实物存储 再生和修复能力强 脐带血 新生儿娩出断脐后从脐静脉采集获得。 来源广泛,采集时无痛苦和风险 实物储存,治疗时间迅速 排异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 污染几率低 非血缘配型度高 骨髓/外周血 经硬膜外麻醉后,骨穿采集骨髓血 经细胞动员剂动员后,经大静脉穿刺采集外周血。 来源复杂,采集时供体有疼痛感 临时采集治疗时间无法保证 排异反应发生率高、程度重 污染几率高 非血缘配型度低 脐带血基础知识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断脐后,尽量短时间内从脐静脉中采集获得的血液。含有大量造血干细胞,可以重建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拯救患者生命。造血干细胞是我国唯一准许应用于临床的干细胞,移植技术成熟且应用广泛。
北京佳宸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22-02-25
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组件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细胞膜结构模型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31 3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