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安徽师范大学
皖
江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安徽师范大学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省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师范大学师资、学科、管理、品牌等方面的优势是皖江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与可靠保障。 学院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毗邻芜湖市风景秀丽的龙头山、凤鸣湖风景区。校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文化气息浓郁,是莘莘学子读书治学、修身养性的理想场所。 学院秉承安徽师范大学“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独立学院的办学活力,以“厚德、开物、自强”为院训,倡导“诚信、勤奋、团结、博爱”的价值观,着力培养“明明德、厚基础、强技能”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学院独立颁发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9120人。独立办学13年来,学院以高水平的师资、规范的教学、严格的管理、优质的服务以及多彩的校园文化,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学院是安徽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单位,已与英国、美国、德国、韩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相关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2014年,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发布《本科院校学生满意度评分榜》中,皖江学院位居安徽省独立学院榜首,在全省所有高校排名第八。2015年、2016年、2017年,在艾瑞深、武书连分别公布的大学排行榜中,我院综合实力均位居全省独立学院前列。 学院现设人文与传播系、外语系、经济系、管理系、电子工程系、化学工程系、视觉艺术系、音乐系、体育系、学前教育系等10个系,并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实验中心、图书馆(并共享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全部馆藏资源)。学院现有本科专业48个,专兼任教师455人,其中特聘教授7人,教授37人,副教授105人,博士37人,硕士360人,外籍教师4人。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素质拓展与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建有1个动漫研究中心,3个省级特色实训中心,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教学团队和近150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化学竞赛、安徽省动漫大赛、安徽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省部级比赛中,皖江学子均获得优异成绩。 学院坚持“学校为学生而办,学生为学习而来”的办学理念,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已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近三年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均达10%以上,2018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11.68%。多年来,一批优秀毕业生或在全国各地建功立业,或在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外交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约克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学习深造。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为迎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全院教职工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紧紧围绕“全省领先、全国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的建设目标,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情育人和全面育人”为思路,以“革故鼎新,笃学尚行,上善若水,自强不息”为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强化内涵建设,精心构建皖江学子全面成长的平台,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2021-02-01
合肥
皖
嘉教学器材有限公司
合肥皖嘉教学器材有限公司坐落在学术文化气氛浓厚的安徽省教育学院内。本公司长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年来为安徽省内多所大、中、小及各类职教学校提供精密的优质教学器材,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成绩和学生的动手能力。本公司主要的产品有:电工、电子、电拖系列;PLC、单片机、微机原理系列;技能实训故障考核系列;实验箱系列;汽车系列;机械原理系列;家电系列;数控机床系列;传感器系列;多种普教理化生实验台,我公司仪器品种齐全,可按《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配备全套仪器。 合肥皖嘉教学器材有限公司会一如既往的本着“服务教育,回报社会”的宗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我公司一贯遵循“人以正为本”“商以诚为先”的人本理念,货到验收合格后付款。愿为新老朋友竭诚合作、携手并进,让我们竭尽全力服务学校,奉献教育事业。
合肥皖嘉教学器材有限公司
2021-01-15
甜瓜——寿研1
号
、2
号
寿研1号:杂种一代。白皮,植株生长健壮,易坐瓜。中早熟,坐瓜后35天左右成熟。果实高圆形,单瓜重1.5kg左右,果大小均匀,果皮洁白,果面光滑细腻,有透感,外观娇美。果肉浅绿色,肉质酥脆爽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左右。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镜湖一
号
”——“高校对外宣传数据智能分析平台”一体机
当前,高校内部学院、部门网站更新不及时,僵尸网站、发布内容存在不规范用语、错别字等情况较为普遍,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风险。由内蒙古财经大学自主开发的“镜湖一号——高校对外宣传数据智能分析平台一体机”,很好的解决了上述出现的问题。同时,还具备了呈现学校对外宣传数据数据分析与挖掘的可视化态势展现功能,支持大屏观看和手机端查看。“镜湖一号”基于高校对互联网发布的各类数据,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设计应用模型,让学校的管理者实时掌握数据动态。 应用场景及创新点: 1.监控敏感信息泄露,展现处置状态。 2.代替人工发现更新不及时、不到位的网站。 3.对比分析高校党建态势,同时展现学校内部各部门党建状态和成果。 3.实时展示高校发布的宣传数据态势,分析出最受欢迎、热门文章等。 4.平台支持国产化平台部署。 5.实现一体机快速部署。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25-05-08
“青花 8
号
”
该品种属中间型大花生。荚果普通形,网纹较浅,果腰明显,果形较好,籽仁椭圆 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金黄色,籽仁形较好,连续开花。区域试验结果:春播生育期 130.8天左右,种子发芽势强,出苗快而整齐,出苗率高,苗势强,长势旺,中后期生 长稳健,不早衰;植株主茎高43.0cm左右,侧枝长46.0cm左右,总分枝10条左右;单株 结果15个以上,单株生产力24.1g,百果重2238.3g,百仁重98.0g,公斤果数535个,出 米率72.7%;抗旱性较强,抗倒伏性中等,适应性广,抗锈病和叶斑病,叶片功能时间 较长。2014年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分析:蛋白质含量24.97%, 脂肪50.63%,油酸49.60%,亚油酸31.20%,O/L值1.59。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脉管Ⅱ
号
胶囊
脉管Ⅱ号胶囊是经郑则敏等多位名老中医外科专家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并长期应用于临床的有效复方药物,于1996年生产院内制剂延用至今,方由全蝎、蜈蚣、水蛭、莪术、延胡索、玄参组成,具有凉血破血,通络止痛之功,是用于周围血管病之瘀热证的口服良药。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4-26
青花 7
号
属普通型大花生品种。荚果普通形,网纹清晰,果腰较浅,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白色。区域试验结果:春播生育期 125 天,主茎高 41 厘米,侧枝长 45 厘米,总分枝 9 条;单株结果 15 个,单株生产力 20.6 克,百果重 210.4克,百仁重 90.4 克,公斤果数 573 个,公斤仁数 1284 个,出米率 71.5%;抗病性中等。2007 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品质分析:蛋白质含量 20.4%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青花 6
号
属珍珠豆型小花生品种。荚果蚕茧形,网纹清晰,后室大于前室,果腰不明显,籽仁桃圆形,种皮浅粉红色,内种皮白色。区域试验结果:春播生育期121 天,主茎高 37 厘米,侧枝长 41 厘米,总分枝 9 条;单株结果 16 个,单株生产力 16.0 克,百果重 161 克,百仁重 67 克,公斤果数 753 个,公斤仁数 1682个,出米率 75.4%;抗病性中等。2007 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品质分析:蛋白质含量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青花 5
号
2003 年育成。2011 年 4 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间型大花生,荚果普通形,春播生育期 130 天,种子发芽势强,出苗快而整齐,中后期生长稳健,植株矮壮,总分枝 10 条左右,不早衰;单株生产力高,百果重220 克,百仁重 110 克,公斤果数 520 个,出米率 74%;抗旱性较强,抗倒伏性强,适应性广,抗病毒病和叶斑病,叶片功能时间长。2010 年山东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 328.3 公斤、籽仁 22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罗汉 1
号
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2006 年山东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为林木良种,编号鲁 S-SV-CS-001-2006。树姿直立或半开张,叶片长卵形、中 等大小、厚、浓绿色,叶表面褶明显,叶片长 7.12cm、宽 4.15cm,叶尖突出, 叶缘锯齿状。在山东泰山 1 芽 1 叶期 4 月下旬,芽叶生育力强,绿色,肥壮, 亩产鲜叶量 700kg 左右。适制红茶、绿茶,品质优良。抗寒性、抗虫性强。适 于在山东中北部和北方同类茶产区。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89
9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