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精
海
”系列无人艇
“精海”系列无人艇主要用于岛礁和近海浅水域等水下地形、地貌探测,可对普通测量船不能到达的水域进行数据测量、采集等工作,也可以作为搭载平台,搭载其他设备,完成如海洋环境监测、海上应急救援处置、水下考古、海洋调查等作业。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精海”系列无人艇主要用于岛礁和近海浅水域等水下地形、地貌探测,可对普通测量船不能到达的水域进行数据测量、采集等工作,也可以作为搭载平台,搭载其他设备,完成如海洋环境监测、海上应急救援处置、水下考古、海洋调查等作业。其特点为:(1)可自主、遥控双模操作;(2)可视距/超视距操控;(3)航迹线远程动态设定和实时更改;(4)水面障碍物自主避障;(5)基于无线/卫星的多模式实时通信;(6)载荷设备/数据/任务远程管理;(7)航迹高精度自主跟踪;(8)根据任务需求搭载任务载荷;(9)实时健康监控。 “精海”系列无人艇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主要为:1、抗扰动控制技术。2、声纳图像稳定、去噪与拼接技术。3、水面/水下立体组合避障控制技术。4、快速高效自动布放回收技术。实现了“走得准、看得清、避得开”, 是我国领海深度5 米内10 万平方公里岛礁海域测量不可替代的高技术装备。
上海大学
2022-08-16
海
沙选铁船
1、简单实用、节约成本,非常适合海滩、河滩附近选铁使用。2、设备整体位于一个基础架上面,安装简单,移动位置方便,运行稳定。3、易损件少,其中有滚筒筛筛网、磁选机外皮,设备经久耐用。工作原理:通过铲车将海沙倒入料仓中、经输送机到达滚筛筛,其中滚筛接有水管,废料筛出,精料经滚筒筛到前面的两台磁选机选别,后出来铁精粉,整体工作原理简单,一目了然,不轮您在这方面是否有经验,均可以在短期内熟练操作。
青州永生环保清淤装备有限公司
2021-06-17
长牡蛎“
海
大1号”、“
海
大2号”和“
海
大3号”新品种繁育及养殖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长牡蛎“海大1号”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牡蛎新品种,填补了我国牡蛎良种培育的空白。中国海洋大学自2006年在国内率先开始了长牡蛎快速生长系的选择育种,以山东乳山海区自然采苗养殖的长牡蛎为基础群体,基于群体选育、辅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采用有效繁殖亲本数量控制、选育群体世代遗传参数与选择效应评估以及选育世代遗传多样性监测等多项关键技术,通过连续6代成功培育出长牡蛎“海大1号”新品种。该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壳型规则等特性,目前在山东、辽宁、江苏等地养殖面积超过20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推动了我国牡蛎养殖业的良种化进程。长牡蛎“海大2号” 新品种是中国海洋大学继培育我国第一个生长性状优良的长牡蛎“海大1号”新品种的基础上培育的长牡蛎第二个新品种。长牡蛎“海大2号” 新品种是以金黄壳色和生长速度作为选育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和群体选育相结合的混合选育技术,辅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经过4代培育而成。该新品种体重和出肉率可分别提高38%和25%以上,左右壳和外套膜均为色泽亮丽的金黄色(养殖户喜称“金牡蛎”“金蚝”),在北方沿海进行了示范养殖,深受育苗企业和广大养殖户的喜爱,大大提高了我国养殖牡蛎的品质和档次。长牡蛎“海大3号”新品种是以2010年从山东沿海长牡蛎野生群体中筛选出的左壳为黑色的个体为基础群体,以壳黑色和生长速度为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和群体选育相结合的混合选育技术,经连续6代选育而成。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长牡蛎相比,10月龄贝壳高平均提高9%,软体部重平均提高64.5%,左右壳和外套膜均为黑色,黑色性状比例达100%。适宜在山东和辽宁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养殖。项目阶段:工业化生产阶段效益分析:牡蛎是世界上养殖产量最大的海水养殖种类,世界年产量为400多万吨,产值近40亿美元,也是消费量最多的贝类产品。我国是牡蛎的故乡,牡蛎居我国四大经济贝类之首,年产量480多万吨,占世界牡蛎产量的4/5。我国牡蛎产量虽然很大,但产值仅占世界的1/4左右。在我国牡蛎价格仅为2-4元/kg,而在美国和欧盟国家的牡蛎价格却高达1~2 美元/个。虽然国外牡蛎价格昂贵,但我国每年却要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大量的牡蛎,来满足各大城市高档市场的需求。长牡蛎“海大1号”、“海大2号”和“海大3号”新品种品质优良,可作为进口牡蛎的替代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预期投资500万元,养殖规模2000亩,产值2000~3000万元。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 、 软件著作权知识产权编号:GS-01-005-2013 GS-01-007-2016 ZL201410120162.9 GS-01-007-2018技术成熟度:通过中试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4-11
长牡蛎“
海
大1号”、“
海
大2号”和“
海
大3号”新品种繁育及养殖技术
长牡蛎“海大1号”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牡蛎新品种,填补了我国牡蛎良种培育的空白。中国海洋大学自2006年在国内率先开始了长牡蛎快速生长系的选择育种,以山东乳山海区自然采苗养殖的长牡蛎为基础群体,基于群体选育、辅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采用有效繁殖亲本数量控制、选育群体世代遗传参数与选择效应评估以及选育世代遗传多样性监测等多项关键技术,通过连续6代成功培育出长牡蛎“海大1号”新品种。该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壳型规则等特性,目前在山东、辽宁、江苏等地养殖面积超过20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推动了我国牡蛎养殖业的良种化进程。 长牡蛎“海大2号” 新品种是中国海洋大学继培育我国第一个生长性状优良的长牡蛎“海大1号”新品种的基础上培育的长牡蛎第二个新品种。长牡蛎“海大2号” 新品种是以金黄壳色和生长速度作为选育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和群体选育相结合的混合选育技术,辅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经过4代培育而成。该新品种体重和出肉率可分别提高38%和25%以上,左右壳和外套膜均为色泽亮丽的金黄色(养殖户喜称“金牡蛎”“金蚝”),在北方沿海进行了示范养殖,深受育苗企业和广大养殖户的喜爱,大大提高了我国养殖牡蛎的品质和档次。 长牡蛎“海大3号”新品种是以2010年从山东沿海长牡蛎野生群体中筛选出的左壳为黑色的个体为基础群体,以壳黑色和生长速度为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和群体选育相结合的混合选育技术,经连续6代选育而成。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长牡蛎相比,10月龄贝壳高平均提高9%,软体部重平均提高64.5%,左右壳和外套膜均为黑色,黑色性状比例达100%。适宜在山东和辽宁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5-09
赖氨酸
盐酸
盐微胶囊包衣方法
用本方法制出的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瘤胃保护性赖氨酸盐酸盐微胶囊包衣产品,可减少了赖氨酸在瘤胃中的降解,增加了小肠中赖氨酸的数量,克服了赖氨酸盐酸盐防潮性能差和存贮不便的缺点。本方法具有时间短、包衣效率高、制粒均匀等优点。
扬州大学
2021-04-14
苯
酐选择性硝化制3-硝基邻
苯
二甲酸技术
该技术是以苯酐、硫-硝混酸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选择性硝化生产 3-硝基邻苯二甲酸。在不高于 1000C 条件下苯酐转化率大于 95%, 3-硝基邻苯二甲酸选择性大于 98%。催化剂可以多次循环使用,成本低廉。
扬州大学
2021-04-14
新型无
苯
油漆稀释剂
中试阶段/n特点及用途:本品不含苯类物质,毒性大大低于有苯稀释剂、天那水、香蕉水,而性能、用途、用法等与有苯稀释剂相当,可广泛用于:氨基、硝基、丙烯酸、环氧、氯化橡胶等多种油漆的稀释剂。经济分析:成本6.5元/公斤, 出厂价10元/公斤, 设备投资5万元,5人日产3吨。毛利3500 元/吨。
武汉理工大学
2021-01-12
自复位金属耗能
拉
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复位金属耗能拉索,包括复位耗能单元、通过连接单元与所述复位耗能单元连接的拉索筋材,复位耗能单元包括外槽、设置在所述外槽上端开口中的轴心管、并排设置并固定安装在外槽中的两个倒U形软钢、由所述两个倒U形软钢夹持并与之固定连接的轴心托板、设置在外槽中并套在轴心管上的蝶形弹簧组。受拉筋穿入筋底连接头和筋顶连接头后两端被筋底锚头和筋顶锚头锚固,筋底连接头连接轴心管,筋顶连接头连接底端连接头,全拉索通过底端和顶端连接头与待加固结构相连。本发明能降低自复位耗能支撑的自重和成本、充分利用高强材料强度和提高支撑耗能稳定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拉
深挤压切边复合模具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数字化
拉
弯系统
内容介绍: 数字化拉弯系统以全过程数字量传递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 辅助技术及数控技术将型材零件设计、工艺设计、模具设计、成形过程 控制和拉弯生产中的各种信息集成起来的设计、制造一体化系统。该系 统由拉弯零件数字化模型及回弹补偿模具集成设计子系统、拉弯零件工 艺参数及NC指令设计子系统、拉弯过程NC仿真子系统、拉弯机数控系统 软硬件、数控转台拉弯机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5
6
7
...
36
3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