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针对复杂曲面构件的激光焊接实时在线监控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复杂曲线构件的激光焊接实时在线监控 系统。该在线监控系统的硬件平台包括激光焊接头、机器人、影像采 集设备、图像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反馈调节单元、机器人控制 单元。该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实时拍摄焊接头与工件的相对形位,将实 际形位与规划行位比对,计算回归规划路径所需的补偿矢量,继而将 该矢量加载于机器人上以调节机器人按照预定轨迹进行焊接。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预测性监控技术
针对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系统例如云计算系统、数据中心等的运维需求,研发了针对大规模计算系统的预测性监控技术。并开发了一个可扩展的监控系统。该系统的特点为:1)基于语义事件表达监控信息,开发了复杂事件处理器,可以支持用户定义针对复杂模式的事件探测组件,从而使系统能够对自动探测复杂的状态变化;2)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事件传输网络,使得监控系统可以规模扩展,因而适应了大规模计算系统的监控需求;3)开发了多种性能预测算法和异常探测算法,实现了对计算机和应用性能的长期预测。 本项目的成果已经应用到多个企业的系统监控上。项目的成果也发表在INFOCOM、IFIP Networking,IEEE Transaction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 Softwar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等著名会议和期刊上。项目成果已经申请了10项专利。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清华大学等40所高校联合组织互联网创新 国家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FITI项目推进工作会举行
5月12日,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FITI项目推进工作会议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等40所项目承建高校负责人员100多人参会。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023-05-16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设备固定装置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设备固定装置,包括支架和底座,支架与底座连通,支架内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底部固定有蜗轮,底座内设有电机和定位装置,电机上设有与蜗轮配合的蜗杆,支撑杆顶部设有尖端,尖端上设有滚珠,支架侧壁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上下边沿处相对设有外檐,安装孔内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一端设有与尖端配合的斜边和磁铁,底座侧壁设有开关,开关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支架顶部设有装置盒,装置盒内设有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拿取灭火器不够方便以及发生火灾时无法及时提供相关信息等缺陷。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拿取灭火器不够方便以及发生火灾时无法及时提供相关信息等缺陷。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智能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
深圳大学与中兴网信长期保持深入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新模式,通过在健康大数据领域的持续研究与实践应用,为国家健康医疗战略、医学实践及全民健康管理提供大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在《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智能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中兴网信将深圳大学科研成果进行转换,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平台,通过便携式智能医疗终端、移动互联端以及大数据云平台,紧密联结患者与医生、医院,有效地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等问题,通过多维健康数据分析,有效地保障了高危人群健康。项目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平台,通过便携式智能医疗终端、移动互联端以及大数据云平台,紧密联结患者与医生、医院,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等问题,通过多维健康数据分析,有效保障高危人群健康。相关技术内容包括基于协同感知技术的智能移动医疗终端及协同滤波研究、基于移动网络切分优化理论的网络优化及安全研究、基于多维异构医疗大数据的分析诊断云平台构建、应用系统开发及成果产业化。
深圳大学 2021-04-10
一种主动诱导式农业物联网深度路由组网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诱导式农业物联网深度路由组网方法,包括根据节点地理位置生成节点通信路径图,在所述节点通信路径图中,建立相邻最短路径通信图和最大横向路径通信图;上位机预先设定每个节点的路由级数信息、优先级信息,并将设定的信息反馈给各个节点,当路由级数不大于6级时,根据相邻最短路径通信图向对应的相邻节点发送信息转发请求;当路由级数大于6级时,根据最大横向路径通信图向对应的相邻节点发送信息转发请求;当前节点向相邻节点发送信息时,只有所述的对应的相邻节点被唤醒,并与当前节点建立链接并接受信息,其余相邻节点仍保持睡眠状态。本发明中经过深度路由处理后,网络质量明显提高。
浙江大学 2021-04-11
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智能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
深圳大学与中兴网信长期保持深入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新模式,通过在健康大数据领域的持续研究与实践应用,为国家健康医疗战略、医学实践及全民健康管理提供大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在《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智能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中兴网信将深圳大学科研成果进行转换,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平台,通过便携式智能医疗终端、移动互联端以及大数据云平台,紧密联结患者与医生、医院,有效地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等问题,通过多维健康数据分析,有效地保障了高危人群健康。项目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平台,通过便携式智能医疗终端、移动互联端以及大数据云平台,紧密联结患者与医生、医院,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等问题,通过多维健康数据分析,有效保障高危人群健康。相关技术内容包括基于协同感知技术的智能移动医疗终端及协同滤波研究、基于移动网络切分优化理论的网络优化及安全研究、基于多维异构医疗大数据的分析诊断云平台构建、应用系统开发及成果产业化。项目共发表高水平论文56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13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获广东省创新创业金博奖、全国创客大赛冠军等奖项。目前项目理论成果与专利技术已应用转化,2016-2018年项目收入6.95亿元,间接经济效益16.31亿元。授权中兴的产品在广东、山西等全国13个省市应用推广,同时在东南亚、非盟等“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推广使用;研发的云伴妇幼平台,2014年起在广东、江西等100多家省市各级医院使用。疫情期间,项目保障慢性病、妇幼等众多高危人群的健康,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
深圳大学 2021-04-10
面向物联网的具有自供电功能的BJT管放大器
本发明提供的面向物联网的具有自供电功能的BJT管放大器,主要包括:具有热电转换功能的BJT、电阻、电容、稳压电路和大电容充电电池等。其中,当BJT管放大器正常工作时,具有热电转换功能的BJT上的36个热电偶根据Seebeck效应产生塞贝克电压,实现了热能到电能的直接转换,输出塞贝克电压到稳压电路和大电容,可以进行电能存储,通过检测存储电量的大小,从而检测热耗散功率的大小。 将产生的塞贝克电压输入到稳压电路和大电容,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为BJT放大器供电,实现了自供电和绿色能源的可持续。同时,废热得到了有效回收,增强了其散热性能,提高了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东南大学 2021-04-11
物联网架构的能耗监管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
物联网架构的能耗监管系统实现了对水、电、燃气等主要能耗的感知、传输、监测、分析、管理。利用自主研发的 FrontView 物联网技术支撑平台,实现了校园用能定额管理系统,地下管网漏水检测系统,燃气用气安全监测系统,路灯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网络化预付费水电管理系统,VRV 中央空调集群管理与控制系统,分体空调网络智能管理系统,变电所运行维护监管系统等。通过对以上系统的能耗数据分析与挖掘,实现科学用能和精细化管理。 1、创新要点 在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下实现能耗的感知、监测和管理。首创物联网应用开发平台。设计研发了物联网应用网关和网络化能耗采集设备。 2、效益分析(资金需求总额 1000 万元) 2005 年系统建成至 2011 年期间,为江南大学累计节约水电支出 6800 余万元;推广后各使用单位通过该平台的管理,累计节约水电支出超过 3 亿元。通过公共机构等示范平台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推广情况 完成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该系统的系统架构、智能数据网关、FrontView能源监管系统软件先后在全国 60 多个高校、企业等推广使用。 授权专利: 带恶性负载控制网络预付费单相电能表 200920256285.X 网络预付费三相电能表 200920256297.2 智能数据网关 200930299686.9
江南大学 2021-04-1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泥浆运输船监管系统研究
项目是针对特殊品(危险品)运输船运输过程的智能化监管于 2012 年 11 月27 日由江苏省交通厅立项开展研究,2014 年 7 月完成了一套泥浆运输船监管系统“示范工程”建设,实现了泥浆(特殊品)水上运输智能化识别和管理,2015年 11 月 16 日通过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成果鉴定。项目在国内首次系统地提出并建立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运河特殊品(危险品)运输船运输过程监管,采用二层结构,由前端(码头和运输船)信息采集系统和后台信息处理系统二部分组成,综合运用涉及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反馈控制的多种物联网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前端系统基于 RFID身份识别、Zigbee 无线传感网及航行轨迹跟踪、GPS 定位、视频监控和抓拍、GPRS 无线通信技术,以及 RS485、MODBUS 工业总线技术实现多模融合信息自动采集和无线传输;后台系统建立以实时监测及身份识别等为主要基础数据的装、运、卸三阶段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基于多模信息融合和多模显示技术的可控制和可管理的数据处理和监管平台。本项目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各类运输船运输过程的智能化监管。
江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5 36 37
  • ...
  • 44 4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