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心率变异性分析的自主神经功能监测设备
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作用即是随时调控人体各脏器功能,以使其尽快适应内外环境的改变。因此,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可视作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状况的晴雨表,作为一个崭新的生命体征量化指标意义重大。但碍于该领域目前并非医学研究追逐的热点,故国内、外在自主神经功能监测设备方面均属空白。该设备是属于原始创新的医疗领域无创监测设备,它基于心率变异性分析的独特算法,实现对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连续、实时、无创监测。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2-01
养殖环境微生物监测及其传染效果与气溶胶的发生、传播和感染机制
针对规模化畜禽生产中动物健康、环境卫生和牧场的废气排放造成的社区环境污染,以及动物源人兽共患病的流行和“超级细菌”导致的公共卫生问题,受17个国家、省部和国际合作项目资助,申请人系统地对畜禽场舍内外环境微生物监测,在国内首次阐明密集的畜禽饲养使微生物气溶胶的含量升高、环境质量变坏、并向场舍外扩散;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病毒气溶胶传染模型,揭示了禽流感等4种病毒气溶胶的发生、传播及感染机制,认识了疫病气源性传染的过程与规律,丰富了流行病学理论。 从事该领域工作20余年,37名博、硕研究生参与,发表SCI论文35篇,总影响因子116,他人引用536次;检测技术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国家国际合作项目验收为优秀。 (1)确认了畜禽场舍的微生物气溶胶的来源及其传播。即对养鸡猪牛兔等场舍(共126个场)及场舍外不同距离的气载需氧菌、厌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内毒素、真菌及真菌毒素监测,获得了其含量及不同菌群的构成成分;揭示了养殖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向场舍外包括社区居民环境的扩散,在200m之内污染严重。借此,评估了畜禽舍环境卫生和疫病流行风险及对从业人员的传染危害,制定了防控措施;创立了规模化生产“环境性疫病学说”;提出了舍微生物气溶胶既是环境质量指征,又是病原传播感染媒介的学说。 (2)阐明了源于畜禽舍的微生物气溶胶向场舍外扩散,在国际上首次把基因组学技术应用于畜禽舍的微生物气溶胶溯源鉴定。采用PFGE、ERIC和REP-PCR对牧场舍内外环境中分离的指示细菌溯源发现,从牧场舍外下风方向(10-200m)分离的多数微生物来源于舍内空气或粪便(粪便中分离到的与舍内空气中的部分大肠杆菌(鸡舍34.1%、牛栏41.8%)来源相同)。揭示了牧场动物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不仅在畜禽群内扩散,而且能向场舍外环境传播。首次构建了气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模式,有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意义。 (3)发现了源于动物体携带毒素基因的病原菌气溶胶的发生与传播。对养鸡猪牛场(共33个)舍内、舍外环境分离的380株气载大肠杆菌携带主要毒素基因的解析发现,鸡舍携带LTa基因的菌株最多为53.85%(63/117)、猪舍携带LTa和STb基因的分别35%和30%、牛舍58.74%大肠杆菌携带1至4种毒素基因。探明了畜禽传染病病原的传播过程。 (4)验证了畜禽饲养中“超级细菌”和泛耐药菌的出现及扩散。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对养鸡猪牛场舍内、舍外环境分离的426株肠球菌和149株金葡菌耐药基因鉴定,发现了传统的超级细菌:在养鸡场舍内外8株金葡菌为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并携带耐药基因;36株肠球菌携带耐万古霉素vanA或vanB基因。14.55%(62/426)的肠球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等。揭示了养殖环境耐药菌的产生与传播状况和滥用抗生素导致的危害风险。 (5)确认养殖环境3%-13%气溶胶粒子属于PM2.5。在鸡猪牛舍分别为3.7%、4.9%、13.4%的粒子Dae50<1µm,这些粒子能够到达肺泡,对动物及饲养员的感染危害更大。该结果为养殖环境饲养卫生管理及卫生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丰富了感染理论。 (6)建立了AIV、NDV等病毒气溶胶的发生、传播及感染模型,阐明其气源性传染的机制与风险。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4-23
一种基于心率变异性分析的自主神经功能监测设备
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作用即是随时调控人体各脏器功能,以使其尽快适应内外环境的改变。因此,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可视作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状况的晴雨表,作为一个崭新的生命体征量化指标意义重大。但碍于该领域目前并非医学研究追逐的热点,故国内、外在自主神经功能监测设备方面均属空白。该设备是属于原始创新的医疗领域无创监测设备,它基于心率变异性分析的独特算法,实现对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连续、实时、无创监测。应用范围:在临床领域可应用于生理状况评估、慢性病管理、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重症及围手术期病人监测、心理和精神测评等。效益分析:该研究成果可转化为医疗临床领域的监测设备,需要医-工学科的结合。由于心电信号采集的硬件技术已非常成熟,该研究的核心部分在于满足临床监测功能的心电信号分析算法。 其技术优势在于:指标特异性高;生理基础明确;心电信号分析算法独特;属无创的监测技术;监测条件简便;所需硬件技术成熟、成本低廉;在医疗机构具有大规模推广的价值。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4-10
一种监测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的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的方法 以及装置,涉及电池技术领域。首先,以声波穿过不同充放电电流条 件下的各种荷电状态的锂离子电池,以获得声学参数,进而建立声学 参数分别与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的对应关系,接着,通过 监测锂离子电池的声学参数,再根据所述的声学参数分别与锂离子电 池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的对应关系,判断锂离子电池的荷电状态和健 康状态。本发明还提供实现如上方法的装置。本发明方法和装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有源电子式互感器的供能激光器老化寿命在线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源电子式互感器的供能激光器在线寿命直 接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判断激光器工作状态;(2)获取激光器 工作状态下的工作电流值;(3)异常点处理;(4)低通滤波处理;(5)建立 关联模型;(6)评估激光器老化寿命。本发明通过实时采集获取被监测 供能激光器所在的合并单元的供电电源的电流值,并结合合并单元供 电电源电流与供能激光器工作电流之间的关联模型,以实现对供能激 光器正常老化寿命的直接在线监测,填补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正常老 化寿命在线监测技术领域的空白,具有可靠性高,且对环境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半路径时序预警法的监测点偏差调节电路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路径时序预警法的监测点偏差调节电路,该电路由监测点偏差率检测模块和时钟占空比调节模块组成。监测点偏差率检测模块通过TDC分别检测关键路径起始点、监测点和末端点与关键路径起始点的延时,并通过TDC的输出级数表示出来,TDC将输出信号传输给ACU,ACU再将计算出的监测点偏差率和阈值相比较,当监测点偏差率大于阈值时,时钟占空比调节信号拉高。 时钟占空比调节模块在时钟占空比调节信号拉高时逐级增加时钟占空比,直到时序预警信号拉低,此时停止调节时钟占空比,最终实现降低由于路径监测点偏差而损失的功耗收益。
东南大学 2021-04-11
全断面隧道掘进装备载荷建模与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
"本项目属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我国是地下施工最多,全断面隧道掘进装备需求量最大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由于引进装备不适应我国复杂多变的地质情况,导致可靠性差,严重影响施工效率与效益,因此亟需发展相关设计技术并自主研制。掘进装备的关键核心部件是刀盘,缺少地质适应性好与可靠性高的刀盘设计技术是困扰掘进装备自主研制的瓶颈问题。项目组围绕国家重大隧道工程需求,攻克了刀盘地质适应性与高可靠性设计关键技术,促进了我国掘进装备自主设计能力跨越式发展。 本项目技术发明一为提出了广谱地质适应性掘进载荷建模新理论。创建了掘进装备总载荷预测模型,突破了现有建模理论仅适用于单一地质的局限性,降低了总载荷预测误差,为刀盘地质适应性与高可靠性设计提供了载荷条件;本项目技术创新二为发明了软土类刀盘地质适应性设计新技术。建立了掘进装备刀盘高精度参数化建模新方法,实现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掘进过程全物理仿真及刀盘结构强度优化设计,突破了刀盘轻量化设计关键技术,降低了设计制造成本;本项目技术创新三为发明了硬岩类刀盘高可靠性设计新技术。提出了随机动态载荷作用下刀盘强度设计方法“
天津大学 2021-04-10
一种用于点光源配光的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点光源配光的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设计方法。属于非成像光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设计要求设置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具体结构,根据折射定律和能量守恒定率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设计出满足预定照明要求的自由曲面,使光源的出射光经该自由曲面偏折后在目标照明区域产生预定的照明光斑,如带有“ZJU”字样的圆形照明光斑和均匀的矩形照明光斑。该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某一表面为自由曲面,该自由曲面通过曲面拟合离散数据点得到。本发明设计效率高,能实现复杂照明,能获得连续的自由曲面,实现了曲面的可加工。折射型和反射型自由曲面光学元件均可以用光学树脂等材料借助注塑成型技术来实现。
浙江大学 2021-04-11
面向定制的大中型机电产品工业设计创新平台
成果描述:结合四川省机床企业和工程机械企业加快创新的发展需求,以及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和虚拟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市场、设计、工程”的一体化新产品开发的理论;提出以 “以用户为中心,面向用户订制”的工业设计理论及应用的模式。应用这种工业设计模式,首先创新出新的产品外观形象——具体为新的产品外观结构、表面装饰,更合理的人机操作和交互界面。产品形象极具美感、现代感,体现企业形象,彰显品牌特色。简单概括为:建立用户希望拥有的,企业可以生产而且成本可控的,新的产品外观形象。 在此基础上,建立以网络虚拟软件QUEST 3D为基础的大中型机电产品的工业设计平台;支持用户订制的设计平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利用虚拟样机、虚拟环境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技术,不但满足对产品定制的模型、渲染要求。还能部分实现产品的动态可视化。这个过程从部分技术参数功能定制到外观的形态、色彩和装饰的定制。实现较复杂的虚拟场景与虚拟样机的联动以达到虚拟样机在虚拟环境中工作的展示目标。简而言之:产品新形象不是一张图,而是一个可以转化为加工的模型;模型可以逼真动态显示。并且用户可以参与定制的功能和外观需求,部分过程可视化。市场前景分析:应用领域 (1)工程机械、机床和其他大中型设备 (2)其他机电产品,如医疗仪器、设备等具有复杂内在结构和待设计或改进的外观和人机关系 市场需求分析 (1)四川省内还有不少的上述相关企业有需求 (2)其他地区,如江浙制造业发达地区,西南地区的上述相关企业有需求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1.创新产品的外观形象,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促进产品销售,为企业增光添彩。 2.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工业设计水平得到提高。在产品设计方面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以市场为目标,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及相关软件来保障实施。给企业带来直接产品的设计水平大大提高,表现为从设计方案的优化,到产品外观完全达到设计预期。 3.产品形象设计的系列化——建立具有企业特征的产品形象。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强化这种形象。 4.企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用户定制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使企业在电子商务的设计部分有了可扩展基础。 5.对于中型、大型机电产品企业有可推广性。 国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1
基于直流输电的低速齿轮箱双馈型风电机组优化设计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直流输电的低速齿轮箱双馈型风电机组优化设计方法,属于风电领域。该方法采用一种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拓扑结构对包括齿轮箱、双馈发电机(DFIG)和直流变流器的双馈型风电机组进行优化设计及控制;首先采用定子磁通矢量定向控制策略,求优化前后所述DFIG的定转子电流、总电流及直流变流器总电流之比;其次求优化后双馈型风电机组总成本Cs2;最后求风电机组优化设计参数:根据Cs2公式,绘制Cs2‑λ曲线,λ为优化前后齿轮箱增速比之比,求得Cs2的最小值和λ的最优值,由此获得优化后齿轮箱增速比和DFIG的定转子电流、同步转速、定子额定频率。本发明使齿轮箱增速比降低,可降低故障率和成本,提升系统运行可靠性。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5-0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6 107 108
  • ...
  • 607 60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