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人才需求:构件深化设计
1.技术人才,针对构件深化设计方面; 2.技能型人才,针对构件稳定性连接方面。
潍坊三建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31
人才需求,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
山东大佳机械有限公司 2021-06-22
中低温余热发电总成设计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地热能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其高效性、经济性和环境效益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中国由于受到地质条件的限制,地热流体温度普遍处于 150℃以下。尝试利用这部分中低温地热能用于发电,既有助于解决发电紧张的问题,又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天津地区拥有 10 个地热田,覆盖面积达到 8700 平方公里,地热资源的应用,给天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该套装置产生中低温发电的效率约为 6%。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可以进行总成设计,以及蒸发器、冷凝器、循环工质(工质配比)等。具有不同的设计理念,通过设置系统参数、增加部件等方式,提高发电效率。采用一种与 Kalina 循环耦合的中低温地热能发电装置。Kalina 地热发电循环是在 ORC 基础上将“纯”循环介质变成氨水混合物,从而实现变温蒸发,混合物的沸点与热源温度能够较好地匹配,减少熵的增加。在装置结构上:由高温回热器、发生器、分离器、汽轮机低温回热器以及冷凝器依次串接、第一节流阀并联接于高、低温回热器之间,构成 Kalina 地热发电系统;由第二冷凝器、溶剂泵、蒸发器、节流阀以及吸收器依次串接构成吸收增温系统;通过节流阀接于分离器、吸收器于高温回热器,使吸收增温系统与吸收式地热发电系统组合成为本发明。本装置可产生 100℃左右的吸收温度,同时将地热废水的排放温度降至 60℃左右,达到用低品位的地热能提高机组发电效率的目的。工质种类及状态参数也均与Kalina 系统相吻合。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中低焓地热工程建设技术”,获 2003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专利:带有吸收增温系统的中低温地热发电机组(CN201010261139)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我国地热资源储量约为 4.4×1027kJ,蕴含发电能力可达 6740MW。我国 2/3的面积年日照时间在 2300 小时以上,每平方米太阳能年辐射总量 3340-8400MJ,蕴含发电能力约 1400 万亿 kwh/a。地热资源丰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地热井发电投资费用为 10000 元/千瓦。 应用领域:地热水、地表水的余热发电 合作方式及条件:技术支持 成果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我国能源形势严峻的根本原因在于用能效率低下,我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 10.3%、美国的 28.6%。我国工业用能中近 60-65%的能源转化为余热资源,其中温度低于 350℃以下的低温余热约占余热总量的 60%,提高用能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便是对这部分余热资源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本项技术 是采用有机工质朗肯循环推动膨胀动力机的低温余热发电的技术系统,适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等有大量低温余热的产业领域,还可以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系统,推广到可再生能源产业领域。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本系统的创新点在于将低沸点有机工质用于热力循环中的热交换过程,有效实现低温余热换热;还在于利用膨胀动力机将有机工质产生的高压蒸汽转化为发电机驱动力,从而实现低温余热资源发电,膨胀动力机还可以拖动风机,水泵等设备。本系统突破了现有低温循环发电系统对于余热温度的最低要求,可用温度最低降至 80℃(低于 80℃系统经济性会降低),实现了低温余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本系统主要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工质泵、有机工质余热锅炉、膨胀动力机和发电机等设备。在核心设备的选用方面,膨胀动力机可选择螺杆膨胀机、涡轮机等设备。其中,螺杆膨胀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寿命长、安全可靠、易于维修,并且具有操作简单、不暖机、不盘车、不发生喘振、对介质品质要求不高、可无人值守全自动工作的特点,尤其适宜结合低沸点有机工质应用于低于 350 ℃的低温、低压余热回收利用;而采用涡轮机占地小,效率高,造价低,特别适用于余热量较大的场合,常被国外同类系统所选用。低温有机工质可选择 R123、R245fa、R152a、氯乙烷、丙烷、正丁烷、异丁烷等工作介质,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温度的热源应当选取不同的工质,并且工质的优选也会影响到系统的运行效率。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该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目前余热利用技术受到各方面重视,我国余热资源多,用户需求量大,应用前景广阔。采用低沸点有机工质作为热力循环的工质与低温余热换热,通过产生高压蒸汽推动螺杆膨胀机、汽轮机或其他膨胀动力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把大量废弃的余热转变为电力,节约了企业的电能消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收到可观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应用领域: 本项技术特别适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等具有大量低温余热的产业领域,还可以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系统,应用于再生能源产业领域。 合作方式及条件:面议
天津大学 2021-04-11
数字化智能设计技术
项目针对汽轮机叶片数字化制造过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锻造技术专家知识集成到设计系统中,实现了设计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通过对各种叶片,各种工艺要求的截面余量加放,实现了自动判断修型位置、型线特征,自动偏置曲线或重新构造,自动光顺及形成截面型线;通过自动拉锻件飞边,构造锻模仓部和桥部,实现了由叶片锻件实体自动驱动生成叶片锻造模具实体及切边模具实体,同时也实现了模具工程图的自动生成;将基于零件模板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应用到叶片夹具零件的设计过程中,实现了知识和经验有效继承;利用二次开发应用程序可修改相应的参数,并能方便的实现叶片夹具三维模型的快速生成和工程图的快速生成功能;基于专家系统技术来对叶片夹具程序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叶片制造过程的工装夹具设计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开发了快速自动化设计软件,缩短了叶片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正确率,实现了设计规范化、标准化。 
江南大学 2021-04-11
数字化智能设计技术
项目针对汽轮机叶片数字化制造过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锻造技术专家知识集成到设计系统中,实现了设计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通过对各种叶片,各种工艺要求的截面余量加放,实现了自动判断修型位置、型线特征,自动偏置曲线或重新构造,自动光顺及形成截面型线;通过自动拉锻件飞边,构造锻模仓部和桥部,实现了由叶片锻件实体自动驱动生成叶片锻造模具实体及切边模具实体,同时也实现了模具工程图的自动生成;将基于零件模板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应用到叶片夹具零件的设计过程中,实现了知识和经验有效继承;利用二次开发应用程序可修改相应的参数,并能方便的实现叶片夹具三维模型的快速生成和工程图的快速生成功能;基于专家系统技术来对叶片夹具程序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叶片制造过程的工装夹具设计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开发了快速自动化设计软件,缩短了叶片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正确率,实现了设计规范化、标准化。 
江南大学 2021-04-13
异构数据集成技术研究与煤矿生产综合管理系统集成平台开发设计
(1)建立了异构数据元素编码和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心并将数据资源集成到数据中心;应用异构数据实时同步系统物理集成非数据库数据,应用动态数据源技术逻辑集成数据库数据,无缝整合了煤矿企业中各类生产管理系统。(2)自主研发了异构数据源多层次数据同步系统,针对原有的各种孤立数据库系统、非结构化的工业监控实时数据和文件形式的历史数据,通过在数据层设置多种捕获器来读取源数据、映射层映射同步数据变量、执行层执行数据冲突检测并存储。系统采用 C/S 结构建立了三层模型 ,数据层分布在客户端,服务器端运行映射层和执行层。(3)提出了将应用集成与数据集成、业务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有效融合的方法,开发了煤矿生产综合管理系统集成平台,实现不同应用在统一的集成平台上的数据交流和及时有效的数据分析,给出了煤矿企业应用集成的通用解决方案。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1
微小紧凑型化学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
项目经过10年科研攻关,开展了节能高效的微小/紧凑型化工机械的设计和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创新成果有: 1、建立了微小/紧凑型化学机械系统的强度设计理论,包括多因素协同作用的钎焊工艺优化方法、高温蠕变和疲劳强度设立理论。 2、发明了微试样力学性能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微米厚度钎焊接头力学性能参数,为结构完整性评价提供基本参数。 3、发明了微小/紧凑型换热器和反应器,耐腐蚀、耐高温和高压,可拆卸维修,集传热、传质、化学反应于一体,结构微小、紧凑,降低了空间消耗。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技术需求;金属材料热处理、机械自动化、汽车悬挂系统设计研发
金属材料热处理、机械自动化、汽车悬挂系统设计研发
山东恒日悬架弹簧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4
关于举办第十届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学会,行业高等教育学会,各分支机构,各赛区牵头单位,有关高校、有关单位: 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进一步推进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提升艺术设计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及海外广大青年的文化交流,促进两岸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的合作共赢,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决定举办第十届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以下简称华灿奖),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 融·合 二、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 承办单位:昆山市人民政府、民革中央联络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 三、竞赛目标 以赛促育,通过竞赛呈现,展示艺术设计创新成果,树立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引导两岸青年设计师及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就一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勇奋斗的艺术设计类拔尖创新人才。以赛促融,通过竞赛交流,加强海峡两岸、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人华侨青年的交往互动,深化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在设计实践和创新创业中涵养家国情怀,增进民族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赛促创,通过竞赛评比,倡导设计理念、技术和材料的创新应用,提升设计作品的创意水平和实用价值,推动成果转化,深化产教融合,以设计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高校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四、参赛对象 海峡两岸、香港、澳门高等学校在职青年教师、在读学生,青年设计师,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在职青年教师、在读学生、青年设计师,年龄需在45周岁(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每项参赛作品团队组成包括1名第一作者和不超过4名团队成员。高校学生组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2人。已获得前9届竞赛各类奖项的相同作品不能再次参赛,每位选手最多参与5项作品(含第一作者及团队成员)。 五、赛制安排 华灿奖采用校赛、赛区赛(大陆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省赛,香港、澳门、台湾及海外地区设置区域赛)、总赛三级赛制。校赛、赛区赛由各赛区负责组织实施。 (一)校赛 由各高校根据相应赛区赛方案负责组织实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校内比赛,选拔获奖作品至赛区赛。 (二)赛区赛 由各赛区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实施。竞赛共设立34个赛区,其中大陆30个赛区,香港、澳门、台湾各设1个赛区,海外1个赛区,选拔赛区内获奖作品及路演作品至总赛;青年设计师组由赛区直接负责组织、选拔。各赛区牵头单位联系方式见附件4。 (三)总赛 总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网络评审,参赛对象为各赛区选拔至总赛的参赛作品。第二阶段为现场评审,根据第一阶段成绩由高到低排名,筛选作品进入第二阶段。 (四)路演 路演参赛对象为赛区赛选拔推荐至总赛的作品,进入总赛现场评审的作品有机会参与路演。参赛选手可根据参赛作品情况,选择进行实物路演(平面、数字多媒体等以设计图展示),重点展示作品成果转化的优势,准备不超过5分钟的作品介绍,由专家现场评审。具体事项以华灿奖官网公布为准。 六、赛道设置 华灿奖分创意赛道、定向主题赛道两个赛道。 (一)创意赛道 共设元宇宙设计、视觉与空间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中华传统文化IP开发设计、融合创新设计6大组别,根据参赛对象类别每组下设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共计12个小组。 第1组为元宇宙设计高校学生组; 第2组为元宇宙设计青年设计师组; 第3组为视觉与空间设计高校学生组; 第4组为视觉与空间设计青年设计师组; 第5组为产品设计高校学生组; 第6组为产品设计青年设计师组; 第7组为数字媒体设计高校学生组; 第8组为数字媒体设计青年设计师组; 第9组为中华传统文化IP开发设计高校学生组; 第10组为中华传统文化IP开发设计青年设计师组; 第11组为融合创新设计高校学生组; 第12组为融合创新设计青年设计师组。 (二)定向主题赛道 设5个定向主题:“AIGC创新创业设计”“茶韵稻香,食美惟扬”“华灿运河”“乡村振兴刘姐菜篮子里的美好生活”“灵山新文创,回归心生活”,根据参赛对象类别每个定向主题下设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共计10个小组。 第1组为“AIGC创新创业设计”高校学生组; 第2组为“AIGC创新创业设计”青年设计师组; 第3组为“茶韵稻香,食美惟扬”高校学生组; 第4组为“茶韵稻香,食美惟扬”青年设计师组; 第5组为“华灿运河”高校学生组; 第6组为“华灿运河”青年设计师组; 第7组为“乡村振兴刘姐菜篮子里的美好生活”高校学生组; 第8组为“乡村振兴刘姐菜篮子里的美好生活”青年设计师组; 第9组为“灵山新文创,回归心生活”高校学生组; 第10组为“灵山新文创,回归心生活”青年设计师组。 如有新增定向主题赛道另行通知。 七、组织机构 竞赛设组织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纪律与监督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 八、赛程安排 创意赛道作品征集截止时间:2025年9月30日17:00 校赛截止时间:2025年10月20日17:00 赛区赛截止时间:2025年11月10日17:00 定向主题作品征集截止时间:2025年11月10日17:00 总赛及路演时间:2025年11月 颁奖仪式及路演展示时间:2025年12月 (以上日期如有调整,以华灿奖官网公布为准) 九、竞赛官网 竞赛网址:www.huacanjiang.com 开放时间:2025年7月22日 十、其他事项 (一)竞赛不收取费用,各高校、各赛区牵头单位不得收取参赛相关费用。 (二)各高校、各赛区牵头单位认真做好竞赛组织与选拔工作,严格审查参赛对象资格及作品内容。 (三)严格杜绝抄袭行为,如出现抄袭则取消参赛资格,通报参赛选手所在单位且3年内不得再参赛。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选手及所在单位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四)主办方行使著作权包括但不限于享有对所属竞赛作品方案复制权、传播权、展示、出版和宣传等权利。定向主题获奖作品版权归华灿奖组委会,如获奖选手不能签署,视作放弃参赛资格。 (五)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作为华灿奖公益合作单位,以创新设计驱动公益实践,以公益使命激发青年创意,共同构建青年参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模式。 (六)有以下情况的,华灿奖组委会有权收回奖项标志的使用权和已颁发的奖品: 1. 获奖作品(产品)由于功能性缺陷造成了重大社会危害; 2. 设计者或生产者在未通知主办方的情况下对获奖作品(产品)进行重大修改,并继续在该作品(产品)上使用获奖标志或利用其进行宣传。 (七)主办方对本活动保留最终解释权。 十一、联系方式 (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联 系 人:秦丽萍、光昊、薛晓婧 联系电话:010-82289129 (二)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 联 系 人:杨大川 联系电话:010-65239625 (三)竞赛执行单位 联 系 人:赵 越、魏嘉琪 联系电话:赵 越13466539884, 魏嘉琪18610826084 (四)技术支持 联 系 人:余晓霞 联系电话:0571-81902943 (五)定向主题联系方式 1. “AIGC创新创业设计”定向主题 发起单位:山东未来云计算有限公司 联 系 人:杨骐榛 18611856631, 解磊磊 18660789233 2. “茶韵稻香,食美惟扬”定向主题 发起单位:扬州市农业农村局 联 系 人:袁霖 13665294029 3. “华灿运河”定向主题 发起单位: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 联 系 人:王文玉 17712676965, 王凯笛 13501004844 4. “乡村振兴刘姐菜篮子里的美好生活”定向主题 发起单位:盛庄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联 系 人:李女士 15312079756 5. “灵山新文创,回归心生活”定向主题 发起单位: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联 系 人:灵山集团 0510-85686872 附件: 1.第十届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实施方案 2.第十届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定向主题征集 3.第十届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各赛区名额分配表 4. 第十届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各赛区牵头单位联系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年7月21日 点击下载通知和附件完整版:关于举办第十届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的通知
云上高博会 2025-07-22
运动系统模型
1、参照典型人体标本及国内外经典权威教材及图谱制作,如人卫出版社丁文龙主编的《系统解剖学》、人卫出版社南京医学院主编的《人体解剖学图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姜同喻编著的《连续层次解剖图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丁自海主译《格式解剖学》、广东科技出版社胡耀民主编的《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等,造型自然准确、颜色自然,满足教学需要;
张家港市华亿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4-12-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3 44 45
  • ...
  • 606 60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