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TX系列桑塔纳2000发动机拆装运行实训台
★ 适用于各类院校汽车专业学员实操技能的培训考核; ★ 可对发动机进行结构和控制系统的认识实训; ★ 可对发动机进行拆卸和装配实训,学员可在拆装台架上进行发动机拆装和修理实操,拆装中发动机可做轴向任何角度翻转和静止,可与运行台架相连,通过接通发动机拆装架上的电路、油路、气路、水路等,运行发动机; ★ 配套台架操作使用说明与实训课题的实训指导书; ★ 经高温烤漆处理,带万向脚滚轮台架,便于移动教学; ★ 外形尺寸:850×590×1100mm
芜湖中方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航空发动机三维虚拟实验教学系统
适用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等专业。 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是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它的实验教学航空是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目前,现实中的航空发动机原理实验存在以下局限性:  1、工作原理难以理解。由于发动机内部结构看不见,学生对航空发动机整体结构及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理解困难。 2、实验难以实现航空发动机的一些特性实验,一些实验在真实环境中无法开展需要较大的仪器设备,才能满足学生进行实验的需求; 3、实验成本太高,开展航空发动机整机及部件特性实验的建设和使用成本高,难以对大批量学生进行开放教学,部分实验的操作过程也比较繁琐。 4、实验风险大,航空发动机工作时转速高,排气温度高,学生开展该类型实验难度大、危险性高,部分实验设备学生无法透过外壳看到设备运行时内部零件的相互配合情况,如航空发动机组成原理实验。 随着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航空发动机原理实验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仪器设备台套数和实验教师数量相对不足等问题愈加突出。为了以最少的经费投入解决以上问题,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实验效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开发了开放式网上涉及航空发动机原理等虚拟实验室软件。实验采用3D建模动画人机交互等技术,研发了航空发动机一系列虚拟仿真实验,解决航空航天类相关课程实验教学的不足。 使用现有器材模型,系统可开展如下6个常用航空发动机虚拟实验的训练: •航空发动机建模虚拟实验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虚拟实验 •航空发动机典型试车实验 •航空发动机的服役环境模拟虚拟仿真实验 •民航发动机运行监控及性能分析实验 •航空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及故障诊断虚拟仿真实验
北京润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09
SC-6538A自动发动机油表观粘度测定仪
仪器概述  本仪器是我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6538-2010《发动机油表观粘度的测定冷启动模拟法》所规定的要求设计制造的。德国进口硬轴,与其他采用软轴的国产仪器有本质区别,彻底告别断轴故障。完全符合ASTMD5293:2004等技术标准。适用于在-5℃~-35℃范围内,剪切应力约为50000Pa~100000Pa,剪切速率为105s-1~104s-1,粘度在1200mPa·s~26999mPa·s的发动机油CCS表观粘度的测定。国内最先进的复叠式制冷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仪器操作简单,可同时实现操作、控制、计算、显示、打印。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度准确、重复性好,是同等进口仪器的理想替代产品。 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AC220V±10% 50Hz 2、控温范围:室温~-70℃ 3、定子控温精度:±0.02℃ 4、冷浴温度精度:±0.1℃ 5、粘度测量范围:1200mPa·s~27000mPa·s 6、最大功率:≤2.2KW 7、重复性:同等试样同环境结果≤2.0% 8、再现性:≤4.3%(不同环境同等试样) 性能特点 1、仪器自动推荐制冷温度,进口压缩机复叠式制冷,冷量大。 2、改进型转子,低转矩测试状态,重复性高。 3、欧姆龙进口温度控制器,轻触按键操作,方便快捷。 4、自动检测转速、微调旋钮控制电流,减少人工操作误差。 5、采用进口电机驱动,精度高,旋转编码器检测转速。 6、可储存打印实验结果;储存1000组历史数据,方便查询;故障自检。 7、通过标准油校正后自动计算结果,可编辑、存储全部标准油的参数值。 8、采用工业一体化触摸屏桌面电脑,WINDOWS操作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9、试验结束自动停机、并升温,以利于快速清洗。 网址链接 http://www.csscyq.com/proshow.asp?id=710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0
MR2000大负载ROS四驱移动机器人
MR2000全地形大负载移动机器人,带悬挂的独立四驱系统,强劲动力,应对各种复杂环境。极致的三重安全防护,消除安全隐患,高效的操作系统,支持二次开发,是理想的科研及行业应用的移动机器人开发平台——助力科研成果转化。
深圳史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022-11-03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控制
在国内率先开展基于轮毂电机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相关研究工作,首次实现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规模示范和应用测试(2010年世博会),与国内主要的乘用车、大客车和特种车企业均有深入合作,相继研发十余款分布式驱动高性能轿车、低地板大客车和差动转向全地形特种车
同济大学 2021-04-10
电动车系统的建模、分析与先进控制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电动车辆由于其具备很多优势如环保节能、零污染和能量来源途径广泛等优点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电动车本身是一个受多源干扰影响的非线性系统,传统的控制方法(如PI控制)已经不能满足电动车在高性能场合的需求。面向电动车控制系统,我们已经拥有一整套的建模、分析和设计方案。我们的成果是,利用时变干扰观测器技术对受外界环境变化、负载变化和模型误差等因素引起的时变干扰进行实时精确估计,从而进行精确补偿,消除干扰对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可以与滑模控制或其他先进控制方法相结合,设计和实现基于时变干扰观测器的复合控制方案。目前已受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技术成熟,解决方案尤其适合基于位置传感器/无位置传感器的模型参数不匹配、受大时变干扰影响和有高效率需求的电动独轮车、两轮车和四轮车等电动车辆应用场合。
东南大学 2021-04-13
低速电动汽车用开关磁阻电机及其电控系统
本项目所开发的一台用于轻量型纯电动汽车用三相4kW开关磁阻电机及其控制器,在同样的外径、铁心尺寸下,开关磁阻电机的爬坡能力、转矩出力、功率密度、效率等性能均优于同规格的串激有刷电机和无刷直流电机,得到了有关整车企业的浓厚兴趣,并正在组织装车测试以期待后续能有进一步的推广应用。能够实现无刷化,调速范围宽,启动转矩大,且可以灵活调整定子结构,形成一系列功率等级不同电机规格,包括48V、60V、72V等。此外,采用普通变频器驱动的双极性开关磁阻电机以完成研发。
东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目字型电动汽车混合电源装置
本发明属于能源动力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目字型电动汽车混合电源装置,第一开关与发电装置的正极连接,第三开关与第二储能装置的负极连接;第一储能装置的负极与第二储能装置的正极电连接,第一储能装置的正极与发电装置的负极电连接,第一储能装置的正极与电机控制器的直流输入正极电连接,负极与电机控制器的直流输入负极电连接;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电连接;直流充放电接口连接第二储能装置;电子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储能装置、第二储能装置、发电装置和直流充放电接口连接,电子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连接;其结构简单,原理可靠,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电源控制合理高效,能耗少,环境友好。新能源汽车新型混合动力结构,系统工作模式更多,整体更加节能,对电池组的适应性更好。还可以应用于储能发电系统,可以融合光伏、风电、油电、循环锂电池混合的储能电站。
青岛大学 2021-04-13
电动汽车锂电池箱的热管理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薄型电动二维精密平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型电动二维精密平台,包括上平台、下平台以及联接安装在两者之间且整体呈平板结构的中间连接件,其中中间连接件的上表面与上平台底座表面相互平行,并在两者之间保持间隙用于储存润滑介质;该上表面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沿着 X 轴方向分布的导轨副,同时通过设置在外侧凹陷区域的 X 向电机和第一精密螺纹丝杆传动单元,使上平台沿着导轨副在 X 轴方向上移动。该中间连接件的下表面结构与上表面相类似。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显著减少平台整体厚度的情况下,在 X 轴和 Y 轴两个运动方向上实现高精度和较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2 53 54
  • ...
  • 74 7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