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金松双黄酮在制备防治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
【发 明 人】陈建伟;李祥;薛平;汤彬;姚晓【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金松双黄酮,具体涉及金松双黄酮在制备防治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摘要】本发明公开了金松双黄酮在制备防治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经实验研究表明,金松双黄酮具有很好的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对糖尿病及其糖尿病合并心脏病和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等相关性疾病均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且实验过程中,未表现出副作用等不良反应,有望开发成为新一代安全有效,用于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口蹄疫与伪狂犬病二价基因工程疫苗
研发阶段/n口蹄疫(FMD)是引起的人及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烈急性、高度接触性、发热性传染病。FMD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流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口蹄疫病毒(FMDV)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口蹄疫病毒属(Aphthovirus),该病毒为单股正链小RNA病毒,基因组长约8500个核苷酸,主要由结构基因(P1区)和非结构基因(P2、P3区)等构成。该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新的含有口蹄疫病毒主要免疫原性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弱毒疫苗株,该毒株属于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雄黄微生物转化液(抗白血病、抗肿瘤)
雄黄本身是一种水不溶性硫化砷矿,具有剂型单一、生物利用率低、临床用量大等缺点。基于此,我们以甘肃优质道地矿物药雄黄为主要原料,成功的借助特定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催化作用,建立起一套成熟的针对雄黄的微生物转化技术,将雄黄中的砷溶解出来,得到一种新型砷剂。通过药理药效实验证实,该新型砷剂可以有效的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在体内外诱导小鼠腹水瘤S180和肝癌细胞H22发生凋亡。同时,对荷瘤小鼠的毒副作用较小,对肿瘤组织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尤其对多种(多药耐药)白血病有良好的体外抑制作用。目前实验证实,与雄黄相比
兰州大学 2021-04-14
华西青年同志感染艾滋病风险评估量表
我国艾滋病流行状况日趋严重,男性同性间的传播上升速度十分迅速,尤其青少年学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2009年我国男男性行为导致的艾滋传播已占到传播总数的32.5%,在一些地区,其艾滋病感染率超过10%。 降低男性同性恋人群艾滋病感染率,必须“关口前移”,需要识别出具有男性性倾向的个体,需要具有男性性倾向青年中筛查出具有感染艾滋病风险的个体和人群,针对性地开展干预。
四川大学 2016-05-03
一种治疗 2 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
常用西药控制血糖会出现血糖波动大,常常出现低血糖,诱发糖 尿病并发症等问题。本中西药结合方剂既能快速控制血糖,又能改善 胰岛素抵抗,具有治疗糖尿病及控制常见并发症的效果,是一种疗效 好、不良反应低的中西结合药物。中药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有着稳定的疗效,并且与西药相比 其作用温和持久,毒性和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特点。本中西药结合方 剂既有西药迅速控制血糖效果,又有中药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预防糖尿 病常见并发症的效果,是一种疗效好、不良反应低的中西结合药物。
兰州大学 2021-04-14
揭示糖尿病的传代“记忆”机制,浙大成果登《自然》
成人慢性疾病,主要包括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肿瘤等,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对这些慢性疾病的治疗,过去常用的是对症治疗。例如对糖尿病的治疗,通常是通过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的增高,缓解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浙江大学 2022-05-19
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实用系统研究
项目获国家“863”计划资助。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牵头,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燕山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集翔多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的第一杀手,目前的人工手术治疗存在诸多弊端,手术机器人的研究已逐步展开。本课题基于HAM(Human Adaptive Mechatronics)的概念,从人的因素、人机一体化设计、智能控制三个方面对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定位机器人、介入装置、介入操作装置。建立我国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示范系统,为手术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技术参数: 定位机械臂:5自由度;运动部分重20kg;承重6kg; 介入装置:2自由度;重量小于4kg;轴向进给误差小于1%;定位精度1mm;轴向转动圈数任意; 介入操作装置:2自由度;重量小于4kg。 技术创新性: 定位机器人采用单报闸锁死多个关节的被动操作方式,符合手术现场需要; 介入装置能够检测导管/导丝与血管壁之间的阻力,具有独创性; 介入装置能够完成导管、导丝、球囊、支架的递送,是介入装置研究的一个突破; 介入操作装置能够根据导管介入装置检测到的导管/导丝与血管壁之间的阻力产生力反馈,操作医生具有力场感觉。
燕山大学 2021-05-04
抗血栓和再狭窄的新型血管内生物材料支架研制
开发前景及产业化效益分析: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介入性诊疗器材 产业作为新兴的医疗器材产业也迅速发展壮大,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增长, 到2015年,预计将达到300-400亿元。其中冠脉支架增长速度达到45%左右, 其市场规模占介入诊疗器材产业产值的60%。 然而,国产支架自主产权的缺乏,使之在国际市场时常受到专利侵权的阴影。 所以亟待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疗效更加优良的血管内支架。本项目 系列支架产品,可称为内皮“友好型"血管支架克服现有支架的缺陷,消除平 滑肌细施增生,减少不可降解的聚合物产生的炎症,减少血管内再狭窄。
重庆大学 2021-04-11
微小无导管心脑血管介入治疗机器人系统
血管介入手术的最大挑战是人手对柔性导管的精确控制以及医生在射线下工作的个人风险。而基于微纳技术发展起来的微纳机器人体积更小,无需导管,可以由外加磁场实现无线控制,便于远程控制,可以到达导管式介入治疗无法到达的部位,而且对血管伤害小。本项目将面向心脑血管介入治疗,开发磁场控制的微小机器人,以进行精准治疗和定向送药。主要内容包括:电磁场控制系统开发,微纳机器人驱动原理研究,微纳机器人设计和制作,血管假体中验证试验等。目前已经开发了磁场激励系统,并与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大夫进行交流,制定两种典型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策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 明 人】刘睿;吴皓;朱蕴菡;程建;卞慧敏;王令充;王欣之【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多肽,具体涉及一种从四角蛤蜊软体酶解物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抑制ACE活性的多肽,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抑制肽的氨基酸序列为:Leu-Ala-Ser-Pro-Thr-Met。本发明采用现代生化技术手段,对四角蛤蜊中的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成分进行跟踪筛选和评价,通过酶解、超滤、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纯化方法制备得到,实验结果表明,该抑制肽具有很好的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具有很好的抗高血压的功效,并且安全性能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23 2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