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珠海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
珠海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3月,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医疗器械研发基地主园区,花园式科技园区占地13600余平方米,具有现代化标准厂房20000平方米。 珠海黑马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物理治疗和分子诊断设备制造商。公司现拥有四大产线布局,包括物理治疗设备、分子诊断实验设备、手术器械清洗消毒设备及全品类离心机。公司持续秉承“品质服务至上,持续总结改进”的宗旨,完全遵照ISO9001和ISO13485国际标准组织产品生产、实施质量管理。在精密光学、精密器械、医用电机、制冷/制热系统、大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珠海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1-01-15
医学检验仿真实训系统软件
产品详细介绍 一、整体概述:   医学检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是国泰安教育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兴产品,以医院检验科真实设备为仿真对象,涵盖生化检验、血液检验、体液检验、微生物检验、免疫检验五大类型。通过3D数字建模与仿真动画技术来模拟检验仪器的操作过程,实现在没有真实检验设备、试剂、样品、仪器的情况下完成检验项目操作。避免了学校因无贵重检验设备而无法开展实训的困境,解决了课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脱节,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流程,了解实验构造及原理,满足现代实验教学的需要。 二、软件介绍:  医学检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以医学检验行业分类为基准,选取“实时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仪”、“全自动生化工作站”、“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作为典型设备,模拟检验项目的实验流程,嵌入仪器工作视频,融入知识点考核,建立完整的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操作及思维模式训练。 三、特色亮点 四、产品定位 《医学检验虚拟仿真平台》主要面向医学类院校医学检验相关专业老师、学生,老师可用来做教学演示及实训考核,也可作为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途径。医学检验相关专业学生可通过软件随时、随地进行大型检验临床仪器的仿真实训,在见习前,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实训学习模式对见习内容进行预习,课后,可通过虚拟仿真实训考评模式对见习内容进行复习,除此之外,学生可在专业课堂实验教学后,对比传统的手工操作与实际医学检验操作的区别。
深圳国泰安教育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医学模型 心肺急救模型 复苏模拟人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说明:KAF/CPR850型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心肺复苏(CPR)的媒体教学课件,操作流程练习和考核,遵循美国心脏协会2005指南,其系统核心模块由应用软件、全身人体模型及创伤模块组成,为社会心肺复苏培训机构的师资培训及学员普及培训与医学院校、医疗卫生系统培训使用的超新一代产品。方便管理层对学员信息的管理,提供了实用、有效、数据详实的教学培训工具。该模拟人由计算机控制,进行单机操作,并由计算机、模拟人及创伤附件组成。学员的各项操作由PC界面进行准确的报告和分析,有助于心肺复苏培训,模拟创伤救护等急救培训往更高方向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主要功能特点:(该款模拟人在培训时间内可利用现有的资源办公电脑进行软件安装即可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退出软件光盘即可用于其它日常办公用途。)该系统是在KAF/CPR780型的功能基础上开始升级,除了KAF/CPR780型的全部功能配置外,还增加了全套创伤评估模块功能。该套创伤评估模块可将各部位附件安装在模拟人身上,模拟身体各种创伤包括烧伤ⅠⅡⅢ度撕裂伤,挫伤,异物刺伤,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以及肢体断裂处等。本模件具有形象的创伤性特征,具有真实的操作手感,可模拟创伤部位的清洗,消毒,包扎,固定和搬运等操作适用于外科急救技能训练。 产品特点:■ 生命特征模拟:瞳孔及颈动脉的自动变化。■ 气道开放。■ CPR心肺复苏:根据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设计,可进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全程中文 语音提示。标准的气道开放,实时操作曲线显示,对正确和错误的操作语言提示,统计数据打印成绩,可选择训练和考核方式。■ 学员管理:操作统计报告记录及回放,练习及考核。■ 配有创伤四肢,可以训练急救、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四项创伤技术。 创伤评估模块:■ 面部烧伤I、II、III度■ 前额撕裂伤口■ 颌骨创伤口■ 锁骨开放性骨折与胸壁挫伤■ 腹部创伤有小肠暴露■ 左前臂烧伤I、II、III度■ 右前臂异物刺伤■ 右手开放性骨折(软组织撕裂伤、骨折、骨组织暴露)■ 左大腿股四头肌撕裂■ 左侧踝关节和足挫伤■ 右侧大腿金属异物刺伤■ 右小腿胫骨闭合性骨折■ 右足开放性骨折伴右小腿脚趾截断创伤 主要的配件有:■ 全身标准模拟人一具; ■ 心肺复苏应用软件一份;■ 创伤模块一套;■ 连接线一条; ■ 220V外接电源线一条;■ 高级铝塑硬皮箱一只;■ 肺袋装置四套;■ 复苏操作垫一条;■ 一次性CPR屏障清毒面膜1盒(50张); ■ 产品保修卡一份;■ 产品合格证一份;■ 使用说明手册一本。  注:计算机用户自配
上海康丰医学仪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新冠肺炎AI辅助诊断系统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联合华为云等团队,研发并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AI辅助医学影像量化分析系统。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白翔教授、许永超副教授等负责的华中科技大学-华为智能创新实验室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针对新冠肺炎与华为云等团队共同研发出AI辅助医学影像量化分析系统,目前取得了有效进展。针对患者胸部CT影像中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肺实变等特点,许永超等提供了基于纹理感知的病灶分割核心算法支持,该算法可实现单病例全自动精准量化结果的秒极输出,大幅提升了诊断效率,减轻医生诊断的繁重负荷。结合临床信息,系统可以辅助医生更高效地区分新冠肺炎的早期、进展期与重症期,有利于早期筛查与防控。同时,对于确诊病人,基于对多次复查影像数据的量化分析,医生能够有效评估病情进展及用药疗效等情况。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诊断研究
成果介绍本成果拟采用干式荧光免疫层析、电化学、分子诊断等检测技术,将陆续研发完成PCT/CRP检测试剂盒(干式荧光免疫层析法)、SAA/CRP检测试剂盒(干式荧光免疫层析法)、凝血时间检测试剂盒(电化学法)、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RT-PCR荧光探针法)等项目及对应的干式荧光免疫层析、电化学手持式检测仪器。技术创新点及参数本成果计划采用免疫POCT+分子诊断的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筛查诊断和治疗监测。前期采用手持式免疫POCT产品对CRP/PCT/SAA三个炎症指标进行快速检测,判断是否为病毒感染,而后采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RT-PCR荧光探针法)》对病人样本中的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确诊为感染阳性后,在日常治疗过程中,利用手持式仪器快速检测感染情况、监测病人CRP/PCT/SAA炎症指标、凝血状态的变化情况,分析治疗方案是否合理。出院前,再对病人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判断是否感染阴性。该项目可以对感染疑似病例全流程进行监控,包含了初筛排除、核酸确诊、日常监测、出院检查四个过程。市场前景该技术是依托基因芯片(依赖进口,国内无法生产),通过碱基互补的原理,在引物或探针上标记可检测的物质,将所需的探针挂载于基因芯片上,与待检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杂交的信号进行结果判读,其中挂载的好坏体现出了高校科研力量。其核心的挂载工艺,可以针对不同的疾病检测要求挂载不同探针,非常具有普适性,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和江苏一家企业对接并着手产品化,但挂载技术类似汽车组装技术,可以作为重点推广对象对接其他类似需求的厂家,快速提升各地方诊断设备自给能力。
东南大学 2021-04-11
低成本床旁快速诊断系统
项目简介: 本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开发优质廉价的小型临床定量光学检测 仪器和其配套试剂,为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单位甚至家庭提供更加快 速、准确、低成本的定量检测技术,充分发挥其在疾病防控中的作用, 避免误诊、降低用药费用、减少医疗费,尽可能的提高基层医疗单位 的效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加速我国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目前存在的迫切问题, 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填补低成本、低操作要求的医学定量检测系统 的技术空白,解决重要疾病和常见病在基层医院难以得到准确诊治等 迫切的问题。 目前诊断试剂行业并非没有好的技术,而是相关产品的核心技术 往往受控于国外大公司手中,导致检测价格过高,影响诊断技术的推 广。以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为例,目前某国外品牌的 11 项肿瘤标志物 使用化学发光方法进行筛查,某三级甲等医院的除了需要引进上千万 元的检测设备外,每次检查的收费都在上千元。这无形中加重了患者 看病的负担,而同样的检测在基层医院根本没有办法开展。应用本研 究的成果,在保证检测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使设备的费用控制在 5 万元 以内,每次检测的费用在 100 元左右,这样可以在各级医院中广泛的开展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扩大市场,突破诊断试剂行业发展的瓶颈。 本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1)可以为基层医疗单位提供快速、廉价、简便的诊断仪器和 相关的试剂盒,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诊疗水平,实现重 大疾病的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或转院; (2)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可以充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系统的 工作效率,发挥其作用,进而从基层全面提升我市对重大疾病的防治 水平,促进社会发展; (3)可以促生诊断试剂和仪器共同开发的新模式,形成我市在 相关科研领域的特色;推动天津作为新一代高灵敏度低成本定量医学 检测技术的创新基地的建设;逐渐使我市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临床诊 段技术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 2021-04-11
基因突变诊断试剂盒开发
项目成果/简介:在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增长趋势,癌症的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肿瘤靶向药物是癌症治疗的新希望,具有方便、见效快的特点,在临床已表现出较大的优势,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是癌症治疗的首先药物,但靶向药物的应用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靶向药物的适用性问题,其治疗效果与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密切相关,需要通过肿瘤患者的基因突变检测来筛选适用患者;二是靶向药物的耐药问题,一般靶向药物使用几个月即可出现耐药,可能产生新的耐药基因。因此盲目使用靶向药物,可能只对少数患者有效,治疗效果很差,而如果采用基因突变检测来指导靶向药物的个性化治疗,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耐药基因的检测了解靶向药物的疗效变化进一步指导靶向用药,则患者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同时可避免无效用药,节约社会成本。显然采用靶向药物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可使患者受益最多,但受现有技术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的限制该方案目前还难以实现。由于目前的基因突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够高,大都以肿瘤组织为检测标本,但很多晚期癌症病人不适合手术治疗无法获取组织样本,而细针穿刺等方法取样较痛苦,患者往往难以接受,另外,对于手术患者肿瘤组织样本难以再次取样获得,因此治疗监测过程中会出现无样可取的情况;同时由于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够高,现有技术只能进行单一突变检测,不能同时检测多种点突变,由于突变种类较多,临床检测操作繁琐,工作量较大。本项目针对现有检测技术的缺点进行技术创新,采用特殊的TB-ARMS基因突变检测技术使基因突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较现有技术提高十倍以上,从而可以血液样品为检测对象,并且可同时检测多种点突变,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约了成本。 本项目的目的是开发可以血液和组织样品为检测对象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用于临床指导靶向药物的个性化用药,并将其推广应用。应用范围:与目前存在的基因突变检测技术相比,本项目所采用的检测技术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本项目所采用的技术以病人血液为主要检测标本,可适用于所有肺癌和结直肠癌病人。由于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在高野生型基因背景下进行检测,解除了传统检测技术对病人标本的限制。血液标本采样简单方便,与手术穿刺相比,极大的减轻了病人痛苦,也降低了取样的成本,更容易得到病人的配合。对于继发性耐药的病人而言,使动态实时检测耐药基因称为可能。项目阶段:试验阶段效益分析:与目前存在的基因突变检测技术相比,本项目研究采用的基因突变检测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灵敏度可达到0.1%,即可在大于103个野生型基因的背景下检测到一个突变基因。本项目研究已在基因突变检测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已完成了对EGFR和K-ras基因检测的实验室研发工作,前期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本项目的技术方法检测EGFR 29种常见突变和K-ras基因8种常见的突变至少可达到0.1%的检测选择性,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且可在同一反应中同时检测8种类型K-ras点突变,这是目前其他ARMS技术所无法达到的。并且采用本项目技术,我们进一步研发了针对肺癌和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EGFR C797S、braf、PIK3CA等突变检测的试剂盒,其中EGFR C797S突变检测试剂盒目前尚无上市产品,C797S为靶向药物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突变,可用于靶向药物的耐药监测,以便及时指导病人改变治疗方案。
同济大学 2021-04-10
一种UPFC故障诊断方法
一种UPFC故障诊断方法,包括:1)建立UPFC模型,模拟4种故障,采集UPFC直流侧正极电压和直流电流在4种故障与正常状态下的数据,利用边界提取与二次采样法简化原始数据,构成有效数据仓库;2)采用小波变换将预处理过的数据经消噪和重构处理后识别出故障点,得到统一数量级的故障特征数据集;3)提取特征值,包括4个直流侧正极电压上边界电压特征值,4个直流侧正极电压下边界电压特征值和4个直流电流特征值,构造特征样本空间;4)建立支持向量机故障预测模型,对UPFC的5种状态进行故障诊断。本发明能高效、精确、迅速识别模拟的5种UPFC状态,提高电网智能化运维水平,延长设备使用年限,减少UPFC运维成本,弥补控保系统在故障早期预警和故障定位中的不足。
东南大学 2021-04-11
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诊断研究
本项目拟采用干式荧光免疫层析、电化学、分子诊断等检测技术,将陆续研发完成PCT/CRP检测试剂盒(干式荧光免疫层析法)、SAA/CRP检测试剂盒(干式荧光免疫层析法)、凝血时间检测试剂盒(电化学法)、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RT-PCR荧光探针法)等项目及对应的干式荧光免疫层析、电化学手持式检测仪器。 本项目计划采用免疫POCT+分子诊断的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筛查诊断和治疗监测。前期采用手持式免疫POCT产品对CRP/PCT/SAA三个炎症指标进行快速检测,判断是否为病毒感染,而后采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RT-PCR荧光探针法)》对病人样本中的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确诊为感染阳性后,在日常治疗过程中,利用手持式仪器快速检测感染情况、监测病人CRP/PCT/SAA炎症指标、凝血状态的变化情况,分析治疗方案是否合理。出院前,再对病人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判断是否感染阴性。
东南大学 2021-04-10
高危HPV免疫诊断试剂盒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人群中HPV的感染率在13.5%左右。分子诊断是指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而做出诊断的技术。免疫诊断(immunodiagnosis)是应用免疫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诊断各种疾病和测定免疫状态。但现有单克隆抗体均无法达到HPV亚型鉴别目的,若干亚型特异性抗体均与其它亚型有交叉反应。迄今为止市场上没有高危型HPV免疫诊断试剂盒。因此我们开发的HPV免疫诊断试剂盒有望成为第一个高危HPV免疫检测试剂盒。
南京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42 4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