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石墨烯的低阈值、大动态范围复合型光限幅器
光限幅器件是基于非线性光学效应,实现在较低入射光强下高透过率、在较高入射光强下低透过率的光学器件。理想的光限幅器要求具有超快的响应时间、超低的限幅阈值、大的能量动态范围,以及宽的光谱适用范围,现有的光限幅器件很难同时满足上述要求。为此,本项目提出一种基于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复合型光限幅器,这种光限幅器不仅可以实现超低阈值限幅输出,而且具有超大的动态能量适用范围。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石墨烯/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超级电容器
采用简单的超声喷涂方法,将氧化石墨烯(GO)与金属前驱体溶液直接喷涂在金属集流体表面,即可制备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负载赝电容活性物质的复合电极。与其他电极制备方法相比,该方法制备的电极无需额外添加粘结剂,即可直接使用。
上海理工大学 2023-05-15
一种基于石墨烯电极的电控液晶光发散微透镜阵列芯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石墨烯电极的电控液晶光发散微透镜阵列芯片,包括驱控信号输入端口、以及石墨烯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石墨烯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为 m×n 元,石墨烯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采用液晶夹层结构,且下上层之间顺次设置有第一基片、图案化石墨烯电极、第一液晶定向层、液晶层、第二液晶定向层、石墨烯电极、第二基片,图案化石墨烯电极和石墨烯电极分别制作在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上,图案化石墨烯电极是由 m×n 个以微圆环隔离并以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石墨烯基双模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微透镜阵列芯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基双模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微透镜阵列,包括阵列化控光架构、第一驱控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二驱控信号输入端口,阵列化控光架构的上下层之间顺次设置有第一基片、微圆孔形图案化石墨烯电极、第一液晶定向层、第一液晶层、第二液晶定向层、石墨烯共地电极、第二基片、第三液晶定向层、第二液晶层、第四液晶定向层、微圆环孔形图案化石墨烯电极、第三基片,微圆孔形图案化石墨烯电极、石墨烯共地电极和微圆环孔形图案化石墨烯电极分别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中国科大研制用于快充锂电池的新型双梯度石墨负极材料
中国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与姚宏斌、倪勇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了在不牺牲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前提下,在石墨负极内部引入颗粒尺寸以及孔隙率的梯度异质分布结构设计,实现了石墨负极快充性能提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6-02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分级多孔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310731276.2)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超级电容器用分级多孔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炭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是以煤沥青为碳源,过渡金属形成的纳米氧化锌或者纳米三氧化二铁为模板,氢氧化钾为活化剂,三者研磨后的混合物转移至瓷舟中,置于管式炉内在负压条件下进行加热,一步法制得超级电容器用分级多孔石墨烯材料。所得分级多孔石墨烯材料的比表面积介于664-1862m2/g之间,总孔容介于0.51-1.60cm3/g之间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金刚石-立方氮化硼万能型超硬刀具材料和刀具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刚石-立方氮化硼万能型超硬刀具材料和刀具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以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为原料,经预处理与成型后,将坯件装配烧结单元放入高温高压装置中,在压强为7-25GPa温度为1000-2700℃,烧结固溶强化10s~30min,获得晶粒大小均匀,晶界严密闭合,金刚石与立方氮化硼晶界之间硼、碳、氮原子形成高原子密度、三维网状、强共价键的致密结构金刚石-立方氮化硼万能型超硬刀具材料;再将万能型超硬刀具材料加工成等高的圆柱体,两端抛光平整之后加工成边长和厚度均为2~3mm的三角柱体,在真空度1x10-3Pa,温度800℃与钢质合金基底焊接,然后用激光加工成半径为0.4~0.8mm的刀尖圆弧的超硬合金刀具。
四川大学 2016-10-11
3MWe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
本项目所研发的是用于工业余热利用领域的3MWe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该系统采用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闭式布雷顿循环,包含两组转动轴系(电动机-齿轮箱-主压气机轴系、发电机-齿轮箱-涡轮-副压气机轴系)、两套回热单元(高/低温回热器)、热源吸热单元(高温换热器)、冷源放热单元(冷却器)以及测量、控制等辅助系统。得益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特殊物性,工作于二氧化碳临界点附近的主压气机消耗的压缩功率较小,大幅提高了循环系统的热效率;同时,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密度极大,使得压气机/涡轮部件的尺寸和体积非常小(直径低于0.15m,体积可下降95%),相应地管路附件尺寸也很小,大幅提高了循环系统的紧凑性。此外,系统还兼具启动快、噪声低、无污染、高安全性和高经济性等诸多优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中国科学家实现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
8 月 15 日,著名学术期刊《科学通报》刊发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人工合成糖迈出关键一步。
科普中国 2023-08-17
高分辨率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Prime2
产品详细介绍 l 作不受供电极性影响 l 线性电压输出或模拟催化燃烧电桥输出 l 工作电压范围3.0V-5.0V l 工作电流典型值为80mA l 最新的MEMS探测器技术 l 量程:从0-5000ppmCO2到0-10%VolCO2 l 全金属结构,绝缘外壳 l 体积小 l 灵活的电路访问设置 l 用户可以通过硬件连接进行标定 l 宽温度工作范围 l 快速响应
深圳市新世联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 26 27
  • ...
  • 33 3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