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锡烯超导研究
超导体临界磁场是指在外加磁场下超导态转变成正常态所需的磁场强度。它是超导的基本性质之一,也是决定超导体应用的一项重要指标。第一个被发现的超导体——水银,它的临界磁场仅有几十毫特斯拉。近年来人们发现,某些厚度仅有几个原子层的薄膜可以在几十特斯拉的磁场下保持超导,这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为了解释这个现象,人们提出了伊辛配对机制,认为这是由于这一类特殊材料的晶格不具备中心反演对称性,参与超导配对的电子具有了锁定的自旋取向所致。在此框架下,人们通过在非中心对称的材料中寻找,又发现了多个具有巨大临界磁场的超导体。然而,也有人认为这完全是材料维度效应所导致的,挑战了伊辛配对机制。同时,伊辛超导理论的一个重要预言——临界磁场的低温发散行为也一直未被实验验证。最近,清华大学物理系张定副教授和薛其坤教授领导的中德合作团队,打破了此前理论的限制,首次在具有高对称性的材料——锡烯薄膜中观测到了数倍于理论预期的临界磁场,并清晰地观测到了温度逼近绝对零度时临界磁场的发散行为,给出了伊辛超导非常强的证据。北京时间3月13日,相关研究成果以《锡烯薄膜中的第二类伊辛配对机制》(“Type-II Ising pairing in few-layer stanene”)为题在线发表于《科学》(Science)上。图1. 实验测得的锡烯超导中奇异的上临界磁场行为。颜色代表样品的电阻(紫色区间为正常态,深蓝色区间为超导)。圆圈标出了不同温度下的上临界磁场。实线和虚线代表了不同的理论模型,其中红色为本工作中提出的第二类伊辛配对机制。左下和右上的示意图分别画出了锡烯的原子结构和能带。薛其坤教授研究团队长期从事原子级可控的高质量薄膜的制备和物性探索,在二维超导领域发现了单层铅膜超导、单层铁硒/钛酸锶界面高温超导和双原子层镓膜超导的格里菲斯奇异性等。2018年,团队核心成员张定副教授等人首次发现灰锡薄膜—锡烯—具有超导电性( 《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 14,344(2018)),随后发现其面内上临界磁场超过了常规超导体的上限—泡利极限。为了进一步深刻理解锡烯的二维超导特性,研究团队与德国马普固态研究所的约瑟夫-福森(Joseph Falson)博士和尤根-斯密特(Jurgen Smet)教授合作,利用极低温强磁场下原位旋转测量技术,系统测量了不同厚度锡烯样品在近乎整个超导温度区间上临界磁场的变化行为,发现上临界磁场不仅超出泡利极限,而且在温度逼近绝对零度时仍无饱和迹象,这是典型的伊辛超导行为。由于锡烯具有中心反演对称性,这些行为不能用现有的伊辛超导理论解释。为了理解这一令人困惑的现象,清华大学物理系徐勇副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刘海文研究员等开展了深入的理论研究。论文链接: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3/11/science.aax3873
清华大学 2021-04-10
高性能石墨浆料
我们通过对热固性树脂材料和其它一些助剂的筛选,配制了一种导电性能和耐水性良好,并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固化成膜的石墨导电胶,其性能达进口产品的水平。已通过国防科工委的项目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相互连接的且卷起的网状石墨烯材料的 制备方法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超级电容器用相互连接且卷起的网状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炭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是以蒽油为碳源,纳米碳酸钙为模板,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使三者混合均匀后,置于管式炉中,在氩气气氛下加热,直接制备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以廉价的碳酸钙为模板,蒽油为碳源,制备的相互连接且卷起的超级电容器用网状石墨烯电极材料具有容量高、可用能量密度大等优点。该材料用作对称型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BMIMPF6离子液体电解液中,0.05A/g电流密度下,其比容为256F/g,可用能量密度高达143Wh/kg,可以和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媲美。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石墨烯/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的 高效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采用水热合 成法制备石墨烯/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吸附酶固载材料;采用生物传感及电化学原理,通过将 丝网和喷墨印刷相结合的方法制作检测试纸,丝网印刷用于印制导电线路,采用非接触的喷涂方式将敏 感生物元件喷印到电极支持物上,其中喷涂材料的喷涂量和喷涂面积可以控制。纳米复合载体材料是在 石墨烯片层的两面生长介孔碳,制成石墨烯/介孔碳复合材料,将其作为载体固载酶,与生
武汉大学 2021-04-14
复方芪珠片
【项目来源】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复方芪珠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片剂。 【功能主治】益气扶正,清肝解毒化瘀,调节免疫,消除乙肝病毒,疏通肝脏微循环。主治慢性乙型肝炎。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资深中医肝病专家经过30多年的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根据慢性乙型肝炎湿热瘀蕴结,肝脾两伤的病机和本虚标实的病理特征,确定了清肝化瘀益气法的治疗原则。 【主要技术指标】 1. 药学研究:按中药6类新药要求开展了中药复方芪珠片的制剂研究,制定了稳定的工艺流程,确定了成品的质量标准,并完成初步稳定性试验。 2. 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为探讨复方芪珠片的作用机理,开展了系统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该药对中毒性肝损伤肝纤维化小鼠、大鼠有明显的保肝降酶、抗肝纤维化等综合作用,毒理学(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复方芪珠片安全,无严重毒副作用。 3. 临床研究:完成复方芪珠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0例,并以拉米夫定为对照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以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主要是ALT)、肝纤维指标和病毒感染学指标为主要疗效考察指标,客观评价该药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显示复方芪珠片治疗组完全应答18例,部分应答35例,总有效率达53%,随访6个月显示有效病例基本保持稳定,总体疗效与拉米夫定相似,但某些指标如证候积分、肝功能、肝纤维指标等方面及改善肋痛、纳差等临床症状方面,复方芪珠片药优于拉米夫定。综上,复方芪珠片具有一定的保肝降酶、抗组织纤维化、抗病毒的作用,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行之有效的、安全的中药制剂。 【推广应用前景】 复方芪珠片是纯中药制剂,临床研究严格按照GCP要求规范进行,采用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检测技术及分析方法,已证实其具有高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作用,且安全性好、成本较低,制剂工艺符合现代化大生产需要,若进一步开发成中药新药,则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应用性成果,具有较强的国内外竞争力。同时,对于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高中西医药防治病毒性肝炎的理论和学术水平,亦有重要价值。 【进展情况】2003年已开展复方芪珠片制剂工艺研究,经多次试验,目前制剂工艺基本成熟,已开始研制小量成品供临床试用。同时已制定具体临床研究方案,并和有关协作医院讨论,落实临床观察任务。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字母“e”装片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叶片气孔装片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洋葱表皮装片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箔片验电器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表皮细胞装片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37 3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