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低辐射
薄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辐射薄膜,包括基底、覆盖于基底之上的 单银层和覆盖于单银层之上的周期性多层膜,薄膜厚度为 1325nm~ 1575.8nm;其中,单银层由两层保护层和 Ag 膜构成,厚度为 29nm~ 92nm;周期性多层膜由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交替叠加而成, 厚度为 1275nm~1490nm。本发明公开的低辐射薄膜采用金属薄银层 来抑制长波长红外波和短波长紫外波的透射,采用周期性结构来增强 可见光波段的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液态金属
薄膜
热界面材料
液态金属薄膜热界面材料是一种具有超高热导率,能解决极端高热流密度散热难题的低熔点合金热界面材料。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液态金属薄膜热界面材料是一种具有超高热导率,能解决极端高热流密度散热难题的低熔点合金热界面材料。基本原理为:填充于发热芯片与散热器之间,起到减小接触热阻,强化传热,降低高功率芯片温度的作用。 液态金属薄膜热界面材料实现途径包括组分调配和物化处理两步骤。通过组分调配设计具有高热导率的合金,然后通过物化处理提升材料的传热性能和稳定性。 一、主要技术优势 (1)热导率是传统材料的5倍以上; (2)接触热阻相对传统材料降低50%以上; (3)耐高温200ºC,传统有机材料一般耐温低于100ºC; (4)寿命相对传统有机热界面材料提高一倍以上。 二、主要性能指标 (1)热导率不低于30W/(m·K); (2)接触热阻不大于0.3cm2·K/W; (3)高温250ºC老化100小时,接触热阻增加值不大于0.3cm2·K/W。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8
悬空氮化物
薄膜
LED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14
柔性
薄膜
超级电容器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将微型电子设备运用到可穿戴设备或者作为生物植入物的可行性越来越大。用柔性电子器件来替代传统的硬质电子器件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如何解决柔性电子设备的储能问题,是实现这些可能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成果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柔性微型超级电容器,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各种粉末状电极材料等特点。
电子科技大学
2015-12-24
半焦焦末中低温催化
石墨
化制备功能化
石墨
粉技术
半焦是利用低变质非炼焦煤低温干馏所制得的固体产物,以其固定碳含量高( >82% )、电阻率高、化学活性高、灰分低( <6% )、低铝、低硫( <0.3% )、低磷等特性,已逐步取代冶金焦而广泛应用于电石、铁合金、碳化硅等产品的生产。在半焦生产过程中,约有 10% 的半焦焦粉因粒度小,不符合生产工艺要求而未能加以利用。本项目 通过在半焦焦末中添加金属、金属化合物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并进行中低温热处理,在比通常石墨化所必要的温度更低时进行石墨化,并且因为金属或非金属粒子与碳原子的结合可同时实现功能化石墨粉的制备。可作为功能材料、添加剂、电极材料、贮氢材料等,广泛应用于国防和民用领域,成为现代工业及高、新、尖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非金属材料。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低电阻高强度电极
石墨
石墨电极在是冶金化工领域的大宗消耗材料,尤其是在钢铁冶金、铝电解、镁电解、多晶 硅、稀土冶金等高能耗产业,电极石墨的电阻率是影响产品能耗的关键因素之一,仅以镁电解 为例,以目前最大的430kA金属镁电解槽来计算,阳极石墨电阻率每降低1Ωμ. m,将使每吨镁 直流能耗下降375kWh,其节能效果十分明显。目前我国电极石墨的电阻率一般在8-12Ωμ. m, 国外最先进指标为5Ωμ. m,我国的产品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是造成冶金行业高能耗的原因之 一。本课题组开发了新型电极石墨制造工艺与配方,产品电阻率已经达到5.02Ωμ. m,与国际最 好水平相当,对促进节能降耗具有重要价值。 该技术主要是优化了新型石墨配方与制备工艺,大大降低石墨电阻率,同时提高了石墨电 极强度,经过表面处理的石墨电极,抗氧化强度提高了188倍,大大延长石墨电极高温腐蚀条 件下的使用寿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亲水、亲油氧化
石墨
一、 项目简介石墨是典型的层状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润滑性,化学稳定性。被广泛用于冶金、电气、机械等工业领域。直接使用却具有密度大,分散度差等缺点。 石墨烯是碳原子紧密堆积成的单层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碳质新材料,是一种二维晶体,是构建其他维数碳质材料(如零维富勒烯、一维碳纳米管、三维石墨)的基本单元。其性能远远高于石墨材料。石墨烯的理论研究已有 60 多年的历史,但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这种严格的二维晶体结构由于热力学不稳定性而难以独立稳定存在。直到 2004 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组利用胶带剥离高定向石墨的方法获得了独立存在的二维石墨烯晶体,为二维体系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有微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外延生长法、电化学法、氧化石墨还原法等,其中机械剥离法得到的石墨烯片量少,随机性大;CVD方法和外延生长法大多以SiC作为基底,成本高,可控性差;电化学方法的得到的石墨烯量较少,不易控制。氧化石墨还原法是通过在石墨表面引入含氧官能团,增大层间距,从而减小层之间的范德华力,然后通过超声等方法改变其杂化状态,再通过还原得到石墨烯。氧化石墨还原法以其低成本的优点成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溶剂热法在低温下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目前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主要是Hummers方法。该方法在敞开体系中,需要在制备氧化石墨烯的过程中采用先降温,再分两步升温的三步法, 以及冷凝回流等辅助设备,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反应温度且温度高达98 °C,制备出来的氧化石墨烯还需要长时间超声,步骤繁琐,产物的浓度较低,不适合大量生产。本项目采用溶剂热法在低温下制备氧化石墨烯,减少了氧化剂的用量和生产时间。氧化石墨可以通过处理得到具有不同分散特性的母液。也可以直接进行还原,得到石墨烯。而且样品在不干燥的条件下极易溶于水等溶剂,产量较大,大大减少了超声的时间。三、 技术指标(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该项目已经申请中国专利并于2013年获得授权 (ZL201110414315.7),与该项目相关的工作也在国际期刊上进行了发表,但是仍有很多问题一直困扰商业化进程。我们实验室也一直在围绕各种问题开展工作。四、 市场前景(应用领域、市场分析等)石墨烯的水热前驱体为氧化石墨,具有完全拉伸的层间距和外层表面富氧官能团,因此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各种定向修饰,从而实现其亲水、亲油、高分散度、高电导率等特性,作为添加剂可以有效改善化工、冶金、电气工业材料的性能,从而实现高回报率。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资金需求、场地规模、人员等需求)以石墨为原料,首先需要制备石墨烯的前驱体氧化石墨,再经后处理过程获得各种性能石墨烯材料。由于后处理过程相对繁琐, 耗时耗力,其资金投入完全取决于后处理工艺的优化情况。前期投入100万元,其中包括设备费40万, 原料费10万, 占地100平米,人员5-10人,完全可以达到每天生产1公斤石墨烯产品。六、 生产设备玻璃器皿,反应釜, 超纯水装置,烘箱,超声波设备,电动搅拌器,旋转蒸发仪,离心机等基本设施。七、 效益分析功能化石墨烯是高附加值产品,目前市场上以克为单价销售,价格在500元左右。以每日1公斤生产量计算,每天销售额会达到50万元。八、 合作方式多种方式可以选择,主要是河北工业大学负责产品研发升级,企业一方负责生产与销售。九、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包括电子邮箱)项目联系人: 任铁真电话: 022 60204909邮箱: rtz@hebut.edu.cn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32005
石墨
结构模型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在基于纳米
石墨
烯
的高性能单原子电催化剂、C60衍生物高效储锂、CSPbBr3量子点铁电性质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王湘麟课题组在基于纳米石墨烯的高性能单原子电催化剂、C60衍生物高效储锂、CSPbBr3量子点铁电性质研究等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Nano Energy(IF:15.548);ACS nano (IF:13.903);《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IF:14.695)。发展高效稳定的非铂基电催化剂对质子交换膜电池等清洁能源转换装置的大规模应用具有关键作用。王湘麟团队基于结构明确的纳米石墨烯,合成了单原子铁-氮-碳氧还原催化剂,其催化活性接近商业Pt/C,并具有高循环稳定性。我校物理系副教授徐虎和物理系博士后黄祥构建了理论计算模型并模拟电催化反应过程。在锂电池电极材料方面,王湘麟团队与台湾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教授王立義(Wang Leeyih)团队合作,基于C60衍生物开发高性能的储锂材料,研究论文发表于ACS Nano。王湘麟团队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袁宏明教授合作,首次发现全无机卤化物钙钛矿CsPbBr3量子点具有出色的铁电性,研究论文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1
钨酸锆
薄膜
的制备方法
钨酸锆薄膜的制备方法,它属于薄膜制备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钨酸锆薄膜制备方法存在的操作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如下:一,硝酸氧锆和溶剂混合得到A溶液;二,络合剂,溶剂和偏钨酸铵混合得到B溶液;三,将A和B混合,配制溶胶;四,通过旋涂制备湿膜,再将湿膜预烧;五,制备钨酸锆非晶薄膜;六,钨酸锆非晶薄膜晶化后即得钨酸锆薄膜.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备得到的薄膜表面平整致密,厚度均匀,晶粒大小均匀.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5-04
首页
上一页
1
2
...
18
19
20
...
42
4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