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经国家教育部备案(国标代码13419),纳入国家统招计划,面向全国招生,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的专科学历和单独招生资格的现代化、多学科、综合性民办普通高等院校。 学院坐落于全球十大动感都会——英雄城——南昌。校园占地面积500余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校园内绿树成荫、花草茂盛、生态宜人;风格各异的现代建筑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教学、生活、体育、健身设施一应齐全,是读书、修性的好地方! 办学三十余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依法办校、专家治校、人才兴校”的理念,拥有一支热爱高等教育、专业强、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和一批国内外知名教育、教学及管理专家担任管理和教学骨干。 按照“学院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要求,学院设有机电工程分院、信息工程分院、建筑工程分院、艺术分院、经济管理分院、护理分院、教育分院,30余个市场热门专业。其中:护理、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空中乘务、应用电子、数控、机电一体化、建筑工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物流管理、会计、艺术设计等专业方向具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 在办学过程中,我院始终以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劳动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为标准,为培养“综合素质高、敬业精神好、动手能力强、上岗适应快”的毕业生,创建了电子商务、建筑、计算机、数控、通讯、护理、钢琴、舞蹈、多媒体、语音、自动化、汽车、材料、激光加工、CAD等50多个科技含金量高的实验、实训(室)及基地,以培养他们技能操作与岗位适应能力。同时,学院与全国数百家百强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完善的“订单式”、“双证制”就业保障与输送体系,从而使我院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名列榜首,并多年荣获“江西省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科院人决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方位夯实基础、加强内涵建设,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升本目标,为实现学院新一轮的历史性跨越而奋斗!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综合性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创建于1997年,建校十八年来,北京科技职业学院秉承校党委书记周继庭同志所倡导的“育人报国”宗旨,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学校建设的巨大成就。形成了占地面积达2875亩的林木叠翠、鸟语花香、依山傍水、亭塔相间的昌平沙河校区和八达岭校区。现有教育教学用房总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38亿元,专兼职教师180人。 2007年学校通过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学校在重视专业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把“立德树人,育人育魂”作为根本任务,以党建为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三制”(体制、机制、责任制)做保证,全员全过程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2008年,学校开展的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抗震救灾中踊跃献血,捐款捐物;在参与奥运服务过程中无私奉献,有力地提升了广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学校有直接参与奥运会标兵引导员、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奥运会开闭幕式演员、残奥会开闭幕式演员、标兵引领员、票务工作者共近3000人,有残奥会乐队和拉拉队志愿者 10000人;共参与奥运服务活动达6万多人次。学生们积极参与奥运服务,得到了北京市奥组委奖励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 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多年来我校普通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 一、学校的办学思想及定位: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定位。主动适应首都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需要(我院处于中关村核心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在融合发展的引领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突出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以转型与精专发展建设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活力,积极推进校企融合,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同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职业能力提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增强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定执行我校董事会提出的“质量、特色”、“同心多元”和“一主多辅”的发展方略,即:以高等职业学历教育为主体(或中心),以特色教育,如老年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国际教育、与企业合作的培训教育等为多元辅助的发展格局,推动北科院真正走上“精专”型发展道路。 二、发展战略 坚持“质量特色、同心多元”的发展方针,走“精专”型发展道路,经过3-5年的努力,力争建设成有专业特色的精品大学。 所谓的“精”,它的内涵有以下七点:第一是搞教育的人要精干。第二是业务要精湛。第三是工作要精细。第四是设备要精良。第五是校园要精美。第六是质量要精品。第七是学生实践能力精通。 所谓“专”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有特色专业。第二是事事有专责。第三是人人有专长。 三、办学方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质量立校,从严治校,服务兴校,人才强校。 四、教学观 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 五、育人观 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才; 应用能力为本,社会评价为据; 切实提升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 北科求学,就业创业。 六、办学特色 专业建设与校企合作融为一体。专业建设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校企合作为专业建设提供保障;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办学模式,坚定不移走产学一体化发展道路。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信仰文化为核心内容,以道德培养为基础,以“三制”(体制、机制、责任制)做保证,全员全程做学生工作的体系框架。建立以班主任为主体的辅导员队伍 ,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形成北科特色的“安全、和谐、节约,学生苦学、教师精教、干部勤政”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政府和家长放心、学生满意。 七、北科校训 致知格物 品端学粹 八、办学宗旨 育人报国 九、办学目标 经过3-5年的努力,力争建设成有专业特色的精品大学 十、师生简约 精教苦学 严管守纪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创建于2001年,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确认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学院的母体学校石家庄铁道大学 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创建于1950年,集军队、部委、地方优势于一身,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办学特色鲜明,为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校园面积1050余亩,校园环境优雅,基础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在校生10674人。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院设有10个系2个教学部,本科专业22个,涉及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六个学科门类。 学院依托铁道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基本建立起一支德才兼备、生师比匹配、专兼比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学院秉承军校传统,实施严格的日常管理,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并24小时在校的专职辅导员队伍。 学院积极推进与国际的合作交流,分别与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西班牙纳瓦拉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在教师互访及培训,联合培养本科交换生,4+1硕士学位交流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学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大型国有企业合作设立社会实践基地90余个,其中与北京铁路局和与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2个基地被批准列入河北省首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学院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积极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级各类专业竞赛、文体比赛和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算量大赛、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等全国范围内专业性强的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团中央、团省委组织的活动中多次获奖。 学院始终把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依托铁道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所设主干专业与行业联系紧密,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3.29%。依托铁路行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好、前景广阔,在各铁路局、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原铁道部系统单位的就业率历年均在60%以上。 四方学院秉承石家庄铁道大学“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精心育人、志在四方”的优良校风,遵循“规范办学、严格管理、确保质量、争创一流”的办学指导思想,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高素质”的教学理念,把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独立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2021-02-01
石家庄铁道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创建于1950年,系当时全军重点院校;197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4年转属铁道部,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学院;2000年划转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为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2010年3月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教育部批准为共建高校;2016年被河北省列为重点支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第一批录取。目前,学校设有19个学院(系、部),25个研究所。现有51个本科专业,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河北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8个河北省重点学科,1个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建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基础设施性能与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有省部级科研平台24个,其中包括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河北省重点实验室、3个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2个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800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000余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职称人员238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人员452人,博士生导师78人、硕士生导师546人,在校学生近3万人,其中研究生2600余人。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创业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省部级以上专家称号206人。另外还聘请了120余位两院院士、知名学者为学校兼职教授。学校设备总值5.9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50多万册,数据库规模达到39个数据库(平台),53个子库,校园网实现核心千兆、万兆到楼宇,百兆到桌面。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内涵发展、特色取胜、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致力于融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教学改革,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80项。建有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项目2项。获得河北省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学院1个,国家级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河北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7个,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4项,省级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2项。学校在2011年获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长期坚持服务国家及地方重大工程需要,瞄准科技前沿,集中力量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承担完成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标志性成果。近年来,学校主持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空间探测工程等各级各类项目900多项,科研经费达近10亿元。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62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卓越研究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社会科学一等奖50项。学校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与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在教学、科研、合作培养、学生交流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目前有来自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等3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我校学习土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MBA和汉语等专业,在校本、硕、博层次留学生350余人。学校秉承“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精心育人、志在四方”的优良校风,始终坚持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基础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连续保持在96%以上,2009年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5年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60余年来,学校培养了近12万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工程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人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学校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曾赞誉我校毕业生为“托起彩虹的年轻人”!经过69年的风雨兼程和历史积淀,石家庄铁道大学汇集军队、部委和地方院校优势于一身,形成了“慎思明辨、知行合一”的校训和“军魂永驻、校企结合、育艰苦创业人 ”的鲜明办学特色,在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谱写了一页页辉煌的篇章。在未来的征程上,学校将不忘初心,加快发展,努力建成国内知名特色高水平大学,为“一带一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02-01
石家庄北翼科技有限公司
石家庄北翼科技有限公司 2022-11-04
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
(null)
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按照本科标准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中国生态环境产教联盟理事单位,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基地,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覆盖环保全产业链的高等院校。 学院地处拥有“节能之都,绿色城市”之称的成渝门户枢纽型临空城市资阳,到天府国际机场8分钟车程,距成都市区25分钟高铁车程。学院校园规划占地面积1200亩,首期建设用地606.9亩。园林式校园不仅拥有完整的“两山一湖”生态系统,还建设有高标准的公寓式四人间学生宿舍,自主运营的高质量餐饮中心,功能齐备的图书馆,室内体育馆和学术报告厅,美丽的校园处处体现着以学生为本,乐学乐活的校园建设理念。 学院实验实训设施完善,建有西部高校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环保技术实训中心和生态环保科普馆。实训中心设备先进,各类实验实训室共计47个。其中,由荷兰万豪劳伦斯坦大学Leo Groendijk(雷奥.洪戴克)教授为学院量身定做的水环境污染控制实验室,共有30多台水处理实验实训设备,设备种类多、工艺技术全,是目前全国高校唯一一个真实运行的水处理实验室,能很好的实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情景教学。生态环保科普馆外形如一座青山,内部设施和布展内容彰显生态环保科技元素,将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科普基地、生态文化传播与创新基地。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不仅聘请了生态环境领域的四位院士作为办学顾问,也形成了以国内环保高职教育的领军人物张仁志教授为代表的高水平专任教师队伍,为年轻的学子们授业解惑。 学院秉承“崇德、博学、勇毅、笃行”的校训,构建新型“双元制·订单式”教育模式。学院首批开设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等五个生态环保类专业以及食品质量与安全、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两个健康类专业,建设大环境、大生态、大健康三个核心专业群。 学院是中国生态环境产教联盟会员单位,践行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与四川锦美环保、江苏天瑞仪器、四川悦承环保节能科技、四川中环联蓉环保工程、四川众望安全环保技术咨询、广东益诺欧环保等40余家环保企业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实践教学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覆盖生态环保全产业链,实行中国特色“双元制订单式”高职教育模式,培养能够自觉倡导和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适应生态环保产业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坚持创新引领,致力于建设生态环保科技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企业孵化中心,打造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平台和高端环保服务平台,创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天府生态环保科技绿谷”。 学院师生树立“天人互泰 知行合一”的校风;坚持“紧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服务学生,服务产业,服务社会,坚持绿色办学、特色办学、创新办学,办学融入社会、专业植入产业、教学嵌入职业”的办学理念;以“建设美丽中国、筑梦美好人生”为使命,为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环境类高校而努力奋斗!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榆林能源科技职业学院
(null)
榆林能源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创建于1945年,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砥砺奋进,锐意创新,70多年来取得了卓越的办学成就,先后培养了各类人才5万余名,他们中有以中科院院士印象初、原江苏省副省长凌启鸿、原北京大学副校长周尔鎏为代表的社会精英,更多的成为生产技术、经营管理骨干和自主创业的典型,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学校地处被誉为“北上海”和“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之称的江苏省南通市,滨江临海,交通便捷,处于上海1小时经济圈内,区位优势突出。学校校园坐落于南通市主城区,环境优美、商业繁华、配套完善,占地面积658亩,建筑面积20.2万m2,资产总值4.5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亿元,在校学生11000人(其中留学生200人),教职工680人,图书馆藏书55.8万册。 学校设有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园艺与景观工程学院、机电与交通工程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五个二级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素质教育部等教学机构。专业建设以支撑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为目标,构建了以农林科技为特色,以环境保护、机电工程为品牌,以商贸物流、旅游管理、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性专业体系。目前开设专业(方向)42个,有实验实训室140多个,建有国家级教育实训基地2个、国家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品牌专业1个、省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3个、省重点专业群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精品课程7个。 学校秉承“厚德·匠心”的校训精神,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未来的大国工匠。与中电环保共同牵头成立了江苏环保产业职教联盟并成为理事长单位,与江苏景瑞等58家单位共同组建“南通园艺产业校企合作示范理事会”,与海尔科技、帝奥电梯、江山农化、东方领航、淘金科技、中天科技等200多家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培养人才,开设“帝奥电梯工程学院”、“海尔智能化学院”、“林森物流班”、“江山农化班”、“中德诺浩汽车班”、“东方领航班”、“淘金跨境电商学院”等特色冠名院班,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企业向学校捐赠实验实训设备值累计3000多万元。学校荣获2015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是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学生技能扎实,屡屡在全国、省市各类技能大赛摘金夺银,曾获微软校园之星全国总决赛冠军,连续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等。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有一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9.5%。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占比达40%,博(硕)士研究生占比达60 %,有省教学名师、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2人、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15人,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4人,南通市政府技术顾问2人。 学校科技和服务成果显著。十二五期间争取纵向、横向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建成省级科技平台1个,市级科技平台6个;面向企业行业各类培训达60000人·日。学校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农业三新工程”等平台为依托,在如皋、海安等地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农民增收。学校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南通市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贡献奖和南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学校坚持国际合作和开放办学。与日本、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招收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家的留学生。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攀高达到99%,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连续三次获得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了“113”创业体系,建有创新公园、“支点”大学生创业中心、农业创E园等众创空间和创业学院,学生创业项目获得全省三创大赛冠军。学校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大学生创业基地”,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 立德树人春风化雨,学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大力实施文化育人。瑞龙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专业文化、农耕文化、爱心文化等润物无声。以“悦纳与超越”为理论核心的积极心理教育,成为省内外知名的育人品牌。“一系一品一典型”使素质教育呈现出百花竞放的生动局面,涌现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刘凯健、特困生爱心群体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寄语我院学子:“掌握科学知识、献身现代化农业、立志振兴中华!” 学院自1987年开始被连续命名为“南通市文明单位”,连续多次被命名为“江苏省文明单位”,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创先争优·科学发展争一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等称号。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486 48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