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由陕西省公安厅主管,省教育厅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进行业务指导。学院主要实施公安司法类高等职业学历教育,同时作为全省公安、司法机关重要的培训基地,承担相关的培训任务。 学院以应用型公安类院校为发展方向,围绕陕西法治工作队伍建设需要,立足为全省公安、司法系统服务,培养政治合格,具备专业知识和实战能力,胜任基层公安、司法工作的应用型、职业型人才。 学院设有五系四部一馆三中心等13个教学及辅助机构。建成了以公安司法类专业为主的专业体系,现有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刑事侦查、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司法警务、刑事侦查技术、刑事执行、法律事务、法律文秘等10个招生专业。其中刑事执行、司法警务、法律文秘等5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刑事执行、司法警务等2个专业获批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被省教育厅列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中的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司法警务、刑事执行等3个专业实训基地被确定为省级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司法警务、刑事侦查技术、刑事执行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治安管理、刑事执行等2个专业通过省教育厅审核,列入陕西高职院校“一流专业”培育项目。 学院现有教职工3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30余人。教师中有教授16人,副教授78人,取得法律职业、心理咨询师等执业证书或相应资格的双师素质教师120余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110余人。 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坚持走校厅(局、院)合作、警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以提高质量、创新机制和办出特色为重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近年荣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审奖3项。建有省部级精品课程5门。 学院面向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在校学生6000余人。自2013年起学院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联合培养政法干警招录定向培养本科学生。学院对学生实行警务化管理。 近年来,学院办学治校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学院先后被确定为“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院校”、“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陕西省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荣获“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称号,荣立“全省司法行政系统集体二等功”。学院按照“转型、提质、升本”发展思路积极推进改革和发展,以“一章八制”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学院着力加强专业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先后成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警务法治研究中心”、“公安法学研究会”“刑事执行和监狱法学研究会”,举办公安法学理论研讨会、“警察与法治”论坛,设立和开展了“宪法文化周”“国家安全教育周”活动。启动实施了“铸警魂”育人工程。毕业生中涌现出杨小卫、曹攀攀、安格尔、金保星等英雄模范人物,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2021-02-01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建校4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名政法类专门人才。学校是全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院校、教育部“1+X”证书制度首批试点院校、教育部“ICT行业创新基地”首批合作院校、湖北省人民政府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湖北省高校党建工作试点院校、湖北省教育援疆对口培养院校。是教育部选定的国家级优质院校创建单位。多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平安校园。 学校占地面积408亩,总建筑面积193325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222万元。建有安全防范技术国家级实训基地、社区矫正省级实训基地、司法信息化ICT实训基地及文书司法鉴定、法医物证(DNA)鉴定、视频行为分析鉴定、光接入实训室、4G/5G通讯实训室等校内实践基地4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89个;纸质图书40余万册;智能化教室109间。在司法信息化、安全防范技术、应急救援等领域走在国内同类院校前列。学校内设警察管理系、司法侦查系、司法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公共管理系、基础课部、思政课部、警体部等教学科研单位。开设23个专业,其中国家骨干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司法类国家控制专业7个(含已纳入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招录范围的司法行政警察类专业5个),湖北省特色专业5个。现有专任教师19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64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93人,双师型教师108人。学校主编、参编司法部规划教材20多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各类著作、教材数十部。学校实行警务化管理,同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湖北警官学院等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合作关系和师资共享机制。毕业生就业渠道通畅,根据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学校司法行政警察类提前批专业毕业生可按年度控制比例,通过便捷入警相关政策录用为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其他专业毕业生通过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等形式实现高质量就业。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2021-02-01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8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广西凯宁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创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 学院位于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北部湾经济区中心的南宁市,坐落于“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武鸣华侨投资区),一期建设306亩,已建成4万多平方米校舍和各种配套设施,包括电教室、多功能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艾菲奖营销广告案例中心、篮排球和羽毛球场等教学实训设施;图书馆藏书数万册,校园互联网宽带光缆接入教室及宿舍,可满足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 学院立足广西经济发展和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发展需要,开设市场营销、经济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艺术设计、烹饪工艺及营养、商务英语等8个实用型专业,2009年增设国际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建筑工程技术、酒店管理、装饰艺术设计、工程监理等6个专业。目前在校学生1000多人,教职工100多人;未来3-5年内专业设置将达到30个,办学规模达到10000-12000人。 学院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找准学院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以“育人为本,能效优先,素质教育,人人成才”为办学宗旨,以“以德为魂学会做人,以勤为径学会求知,以能为本学会做事,以创为先自主创业,以变应变适应发展”为教育理念,实行“工学结合,学研一体,定单培养,校企合作”的学校、企业、社会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专业技术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为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建设提供人才服务与智力支持。 学院坚持成功创业企业家办学,知名高职教育家治校,凝练以实训教学、校企联盟、工学结合、贴近市场的办学特色,先后与区内外数十个商会社团组织、知名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实行社会、学校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为学生就业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平台和广泛的选择空间。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享受奖学金、助学金。学生毕业时发给国家承认学历并由国家教育部监制和电子注册的普通高职专科毕业文凭和职业等级证书。 2009年校区二期项目已于2月开工建设,将完成5万多平方米的校舍建设;2011—2013年学院再启动三期工程项目,加大专业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加快校园建设的步伐,力争在科研、实训和学生成才率方面进入广西民办高校的前列。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 2021-02-01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9月,校名为“泰县农业中等技术学校”。1959年1月更名为“泰州市农业专科学校”;1961年9月更名为“江苏省泰州畜牧兽医学校”;1995年4月更名为“江苏省畜牧兽医学校”;2001年6月独立升格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3月更名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学校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乃至我国南方14个省(市、自治区)唯一以培养农牧科技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座落在中共中央前总书记、原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出生地——江苏省泰州市,也是世界知名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故乡。 2005年,学校以“优秀”等级在全省率先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首轮评估;2008年,被确定为“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建设单位”,2013年,以“优秀”等级通过建设项目验收。从此,学校进入全国高职院校第一方阵,成为全国农业高职院校的排头兵。2016年3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来校视察,对我校服务“三农”的办学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校占地面积4600亩,校舍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形成了以凤凰路校区为主体、以畜牧科技园和中药科技园为两翼的“一主两翼”办学格局。学校拥有各类实验室、实训室200多个,建有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江苏中药科技园、江苏姜曲海猪种猪场、江苏苏姜种猪核心种猪场、中牧倍康药业、教学动物医院、教学宠物医院、田园牧歌景区、本草养生景区等36个院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实习基地700多个,图书馆藏书109.24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亿元。 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生14800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原校长饶子和担任学院名誉院长,国内外20多位知名教授包括6位两院院士担任学校兼职教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4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32人,正教授58人(二级教授4人、三级教授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90人。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91%。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杰出贡献人物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全国农业职教名师7人,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 学校秉承“紧扣农牧产业链办学,紧密结合产学研育人,紧跟区域增长极发展”的办学理念,设有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动物药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宠物科技学院、园林园艺学院、水产科技学院、农商管理学院、农业信息学院、农业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基础部、思政部、体育部等12个二级学院和3个部。围绕农牧产业链设置40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品牌(骨干)特色专业11个、省重点专业群建设点4个。 学校先后获省部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60多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国家级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动物药学专业备选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5门。 学校建有国家水禽基因库和姜曲海猪保种场2个国家级保种与研发机构,建有江苏省兽用生物制药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省动物医药创制中心、省现代畜牧与新兽药工程技术中心、省畜产品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省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中心、省水禽生产性能测定中心、省动物药品工程研究开发中心等15个省级研发中心、17个市级研发平台和8个校级研究所。 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承担部、省、市级项目共1000多项,其中,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2项、农业部项目32项、科技部项目5项、教育部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培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苏姜猪新品种,开发国家级二类新兽药2个。先后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学校组建了科技服务团队,强力推进强农富民“五项工程”,实施“品种+技术+基地”服务模式,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科技服务“三农”,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收、农民致富。 学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荷兰、新加坡、台湾以及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等院校或教育培训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多次举办非洲及东南亚籍动物科学技术专业留学生培训班,现有非洲、东南亚、中亚、欧洲23个国家的学籍留学生近300人,语言生及短期培训生100多人。 2007年以来,学校获得了“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之首、“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先进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和谐校园”、 “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科研促校”的发展理念,以服务“三农”为办学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现代农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了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展望“十三五”发展,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三农”工作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聚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弘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坚韧不拔、争创第一”的牧院精神,开拓进取、奋勇争先,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农业类卓越高职院而努力奋斗!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15年办学历史2005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全日制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已有15年的办学历史。3所高校,强强联手2017年8月,并入广东南博教育集团,依托南博教育集团雄厚的办学实力与办学优势,学院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南博教育集团旗下有广东3所高校,广东科技学院(本科)、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专科)、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专科),强强联手,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更具有竞争力,就业前景更广阔。38个专业学院现开设38个专业,在校生人数6300多名。学院大力引进优质资源,推进教育国际化,与澳大利亚纽卡素大学法商学院、澳洲国际商学院、马来西亚国民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开展各项合作。297个校外实习基地学院拥有校内外实训和实习基地297家,覆盖所开设的全部专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顶岗实习和就业渠道。42个学生社团学院现有学生社团42个,为学生才华施展搭建广阔平台,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殊荣。 办学定位以广州国际商贸中心为依托,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立足广东,面向华南地区,服务地方,服务基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把学院办成商贸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较强的省一流高职院校。1. 素质为本2. 技能为重3. 创新为源4. 特色为上校风求实创新 自强不息教风为人师表 厚德善导学风乐学多思 知行合一 办学特色(一)坚持“品高为上,德厚乃昌”,打造人才培养思想品德上的“人品”特色。(二)坚持“商通世界,贸利民生”,打造人才培养专业技能上的“商贸”特色。 专业建设学院以“商贸主线、文贸并举、商工融合”的办学思路加强专业建设,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均经过严谨充分的市场调研,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决策、进行论证。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注重强化学生文化素养、健康身心、职业精神、适岗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教学改革学院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校企合作、践行产教融合,积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推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大幅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课程体系学院贯彻“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体系建设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技并修。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和选修课序列,设置人品塑造工程和综合素质教育项目,立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优秀职业人。 师资队伍学院具有一支高学历的教师队伍,青年教师已基本实现硕士化,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大幅增加。学院十分重视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每年输送大量的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培训学习,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充实教师队伍,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队伍。 实践条件学院投入重金加强实训中心建设,不断改善和优化实践教学条件,形成了教学、生产、经营、服务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实训格局;实训中心注重软环境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引进企业文化,制定了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打造出管理先进、特色鲜明、卓有成效的实训中心,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就业愿景学院与京东、新邦物流、皇冠假日酒店、新宝电器等数百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实习、就业、订单培养、双主体培养等深层次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空间广阔;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在岗稳定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升,专业对口率也稳步提高;大部分毕业生从事经营管理、行政管理等岗位,其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展示了我院毕业生良好的就业竞争力。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2021-02-01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面向省内外招收普通高等教育国家任务生。学院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理论知识适用、专业技能过硬、就业竞争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院位于广州城市副中心增城,是穗莞港深发达城市群和产业带“黄金走廊”的重要节点,广州东进战略的核心区域,座落在占地2000余亩的广州华立科技园区内,占地面积790余亩;现有全日制学生一万多人,学院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省内一流的实验实训场所,96.8万多册馆藏图书,为学生建构了的理想的学习平台。 学院设有电力工程、环境艺术、建筑管理等12个系,开设专业29个,构建了工、经、管、文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确定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质量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指导思想,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道路。学院开设了创业学院和电商学院,为学生创新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校园环境清新典雅,校园文化丰富绚丽,大学精神兼容开放,是莘莘学子修身立志,治学强能,创新创业,人生出彩的理想天地。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成立于2005年,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与广东开放大学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校属第三批A线录取院校,招生对象为参加普通高考学生,面向全省和其他部分省份招生。学校设有中山和南海两个校区。主校区位于中山市五桂山职业教育园区,占地1001.4亩。 学校面向广东省尤其是中山市等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主导产业办学,设有工程技术系、计算机系、财经系、文法系、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数码设计与制作系、管理工程系、外语系、智能机器人学院、汽车工程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基础教学部等 12个教学单位。开设专业涵盖电子信息、制造、土建、财经、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法律等高职高专教育大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703人。 人才培养 学校积极探索双元育人、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制度,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竞争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学校招生录取态势良好,录取投档分数线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生源质量高,第一志愿上线率100%;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平均达到99%以上,就业呈现“五高一强一低”的态势(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就业满意度高、专业对口率高、职业期待吻合度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离职率低)。学校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督查优秀等次院校。近三年,学校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全省唯一获奖高职院校)等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191个。 师资队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正高职称35人、副高职称105人、博/硕士生导师4人、博士/硕士学位417人、“双师素质”教师313人。现有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5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优秀教师19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18人,19名教师被聘为教育部和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名教师入选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吸引计划。近五年,学校承担纵向课题74项,其中省级以上科研项目47项,省科技厅重大专项2项(资助经费600万元);横向课题29项、校内科研课题立项263项,获得专利20项,发表论文942篇。 办学条件 学校建有主干千兆校园网,有良好的网络环境,完善的网络课堂直播和点播系统、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和功能齐全的多媒体课程制作中心等。图书馆藏书约121万册(其中电子图书约52万种)、拥有数字资源库20个。学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2个,省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个,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部,省级高职教育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4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1项,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1项,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课程2门,省级教改项目/教学标准15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9项。学校建有物流工程技术实训基地、物联网实训基地、工业设计专业群实训中心、社会工作实训基地、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群公共实训中心、投资与理财实训基地、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老年服务与管理实训基地等32个实训基地,其中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2个和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7个。学校与120余家企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0个。学校获批建设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计算机高新技术考点,可在校内开展电工、物联网应用等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 招生专业 2018年招生专业(含方向)主要包括物联网应用技术、工程造价、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物流工程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投资与理财、会展策划与管理、商务英语、工业机器人技术等41个。 发展目标 学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构建开放共享的制度体系,实现与行业企业协同发展、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协调发展,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以“自强立德,经世致用”为校训,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坚持责任意识强、技术技能强、拓展能力强的人才培养方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立中高职融通、专本衔接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基地,努力建设理工科特色鲜明、有示范效应的一流高职院校。 校址:广州市越秀区下塘西路1号 邮编:510091 电话:020-83502785 传真:020-83594914 中山校区: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区丹桂路3号 邮编:528458 电话:0760-89911528 传真:0760-89911720 南海校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南新三路2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6760406 传真:0757-86393994 (更新时间:2018年7月)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2021-02-01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原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学院地处北辰区(原天津大学冶金分校校址)。校园环境幽雅,教学设施齐备先进,住宿条件干净舒适,体育场馆设施齐全,现有各类在校生7000余人。学院设冶金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系、智能技术系、经济管理工程系、基础课部、思政课部、体育部等八个教学系(部)。我院治学严谨、校风优良,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教育目标,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年来获得"市级教育教学改革先进单位"、"市级劳动模范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院拥有一支以国家授予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天津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天津市劳动模范教师”、“天津市优秀教师”、“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教师”等为骨干,以毕业于全国名牌大学的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学院有专任教师179名,其中博士学位教师1名,硕士学位教师54名,正高级职称3名,副高级职称71名,中级职称66名。学院专业教师中有双师型、双师素质教师100名。 学院拥有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和微机教学系统。占地60余亩的实习实训区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9个,实验、实训室、实习车间共71个。共有设备2785台(套),设备资产值由“十五”的1100万元增至目前的5194万元。学院的金属制品、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机电、钢管生产实训基地得到市“十一五”、中央财政“十一五”、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支持。学院还与美国罗克韦尔公司合作共建了罗克韦尔自动化实训中心。学院与美国通用电器GE公司双方投资2200万元,合作共建了GE智能平台自动化实训中心。 校办企业设备先进,可接纳本校学生专业实习并生产自己的定型产品。学院先后与天津钢管公司、天钢集团、线缆集团、三星电机公司、通用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同建立了教学实习和实训基地。 学院是“滨海新区冶金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天津市工业系统冶金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委系统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核基地”、“天津市青年技能人才示范基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天津市冶金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学院全面推行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灵活调整专业方向,加强专业改革与建设。以职业岗位群要求为依据,采用“教、学、做”一体教学方法,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丰富专业教学内涵。在专业建设中积极构建以冶金专业为特色,以制造业、电子专业为骨干,财经管理等文科类专业共同发展的结构模式。学院现有冶金类、机械类、电气类、财经管理类专业共19个。学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近两年,学院承办、参加了多项国家级和市级高职高专技能竞赛是,其中有6人次获得全国二等奖,14人次获天津市一等奖,15人次获得天津市二等奖,14人次获得天津市三等奖。2011年在全市获得一等奖并保送升入本科院校学习的86名学生中,学院10名同学位列其中,在天津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学院注重校企联合,并设有就业指导专门机构。学院与本市几十家国有企业及合资、外资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施“订单式”培养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近年来我校各类毕业生就业率达96%。学生良好的素质得到企业认可,企业对我院毕业生满意、基本满意率达到92%以上。学院被天津市教委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2009年学院迎来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面对关系学院生存发展的严峻考验与挑战,全院教职工奋力拼搏,以自己出色的工作与学院共克时艰,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评建工作的全面胜利,顺利达到“通过”标准。 学院国际交流历史悠长。自1986年与德国埃尔夫特地区职业学院建立联系以来,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建立了友好校际往来;与澳大利亚丽晶斯学院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与韩国汉城“柳韩工业高等学校”缔结了姊妹校,建立了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师生跨出国门学习、实践架起了桥梁。 学院设有大学生奖学金、优秀大学生干部奖学金,奖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在校生。学生可申报国家奖学金、市政府奖学金、博爱奖学金、白芳礼奖学金等。根据国家关于助学贷款的文件精神,为困难学生开通绿色通道,指导学生申办助学贷款。学院为贫困学生在校园内提供勤工俭学岗位。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 2021-02-01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始创于1958年,是一所由政府主办的的多功能、社区性高等职业院校,各类学历在校生近万人。学院坐落于天津市中心城区,位于交通要道,交通便捷。50多年的发展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练了“自强、实干、团结、创新”的学院精神。学院曾荣获“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 “天津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是天津市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院面向全国开展的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天津市开展的继续教育和面向河北区开展的社区教育构成了学院“一主两翼”的办学格局,成为了区域终身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天津市高职院校中独树一帜,曾被教育部专家组誉为“天津职业教育三大亮点之一”。 目前学院设有社区管理与服务、酒店管理、物流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等24个高职教育专业,形成了以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社区服务、财经商贸、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四个专业组群。拥有现代物流实训中心(中央财政支持)、社区管理基地(中央财政支持)、酒店管理基地(中央财政支持)、早期教育实训基地、会计综合实训中心,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中心(天津市财政支持)、数字艺术实训中心、社区养老管理与服务实训中心。包含虚拟企业财务运营中心、智能化楼宇、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数码产品维修、数码钢琴等80余个实训室。建立了联想“3C服务中心”、校园故事咖啡厅、小时代生活馆等企业实景的实训室。 学院依托“政校企(社)”联动平台,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威德国际教育集团、天津泰达集团、北新动画公司、联想集团等多家大型知名企业合作,把企业实际项目搬进校园、企业技术骨干引进课堂,实施校企共育人才。学院以“塑城市职业学院学子形象”系列活动为载体,将专业技能培养与各类活动相融合,多措并举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建有市级精品课程5门(其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4个市级教学成果奖,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在全市同类院校中保持较高水平。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 2021-02-01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创办于1986年,前身为“湖北省民政学校”,2004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地处武汉东湖科技文化区,毗邻“武汉·中国光谷”,坐拥伏虎山,俯瞰南湖,树木葱郁,建筑格局错落有致,被评为园林式学校。 学校教师队伍雄厚。讲师及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占42%,中高级以上职称占教师总数的81%。同时聘有知名高校的客座教授及外教。实训中心建有30个实训室,校外建有80多个实训基地,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对实践性环节教学的需要。学校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积极推行英语、计算机、社会工作、康复治疗、针灸推拿师、养老护理员、导游、设计等多种证书制,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确保了各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近几年学生就业率在90%以上。 学校现设有社会管理学院、康复医疗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孤儿教育中心、继续教育部六个教学机构,开设有民政管理、婚庆服务与管理、文秘、社会工作、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导游、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园林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21个专业,同时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各类在校学生4000余人。 学校民政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明显。学校除正常的学生资助体系外,还特设民政福利基金,用于救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享受这项资助的“励志生”达600余人。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结合之路”的职教理念和“以就业创设专业,以专业特色提高就业能力”的办学思路,立足民政、面向社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广纳英才、精心培育、开放式办学。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建行业一流、创特色名校的办学目标而努力。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4 115 116
  • ...
  • 879 88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